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31 08:08: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2005年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我们村是全乡最大的一个村,全村共有13个自然屯,858户3912人,耕地面积4428亩,其中水田2484亩,旱地1944亩。近几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和富民政策的指引下,我村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烤烟生产,并不断总结历年来的经验教训,种植方式由原来的“粗放型”向“集

约型”转化,由原来的插花面积多、管理不规范、科技含量低等向良种化、规范化、区域化、土壤风化、肥料腐化转变,不断提高科技含量,上等烟比例一年上一个台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带动全乡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新突破。今年全村共有13个自然屯307户种烟,种烟面积2510亩(含地烟58亩),虽然碰到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有收面积仅为2058亩,但总交售干烟达5984.23担,比去年增加1090担,总产值332.5万,比去年增加112.3万元,创特产税59.2万,平均价为5.55元/斤,比去年每斤增1.39元,亩产量达2.9担,亩产值达1616.2元,比去年增加449元,上等烟比例占52,比去年提高23.1个百分点,中上等烟占98.6,种烟户户均收入10834.6元,比去年增加3928.4元,人均收入2391.2元,比去年增加1007.2元;其中收入5000元到10000元的有107户,比去年增加4户,收入10000元到15000元的有84户,比去年增34户,收入15000元到20000元的有30户,比去年增20户,收入2万元以上的有33户,比去年增24户。收入50万元到70万元的有4个屯,10万元到30万元的有5个屯。我村的烤烟生产之所以取得这样高的效益,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面积的落实我们抓住去年的烤烟生产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许多烟农种烟得到了实惠这个契机积极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形成了不论在哪里都听到他们谈烟论烟的氛围,使广大群众对烤烟生产有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情。针对县、乡党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激励政策,我们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及时召开支部、屯干、组干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村干包片包屯,屯干、组干包到户的责任制,并配合好党委政府逐屯召开群众大会,认真总结烤烟生产的成功经验,介绍典型,宣传典型。由于认识提高,宣传到位,进一步扩大了种植面积。不仅低洼田、秧苗田都种上了烤烟,还扩大地烟58亩,是历年来种植面积最多的一年。

二、提高单产,主攻质量,向质量要效益在种出优质烤烟,提高上等烟比例方面,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抓“三早”——早计划、早备耕、早沤肥。我村一直按“三化”标准种植,这两年更加认识到土壤风化和肥料腐化的重要性。烟田提前翻土过冬,让土壤充分风化,为烟苗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去年11月底全村基本上完成一犁,改变以往临近移栽才犁耙的现象;同时备足农家肥、磷肥、麸肥提前沤制一个月以上,让其充分沤熟腐化,保证烟株不受肥害。

2、选择最佳播种期和移栽期,种植密度合理化。培育壮苗是烟叶生产的基础,所以要培育出壮苗好苗,就要选择最佳播种期和育苗方式,我村在去年12月下旬播种,全部采用斯美地消毒和漂浮育苗,所以能够保证成活率。移栽大田后,抗逆性强,无病虫害,返苗时间短。同时做到烟田合理密度,保证每亩1100到1200株,这样能够促使烟株个体发育好,群体结构合理,促进烟叶正常发育。

3、科学配方,平衡施肥。按配套肥料施肥,是生产优质烟的关键,所以我村全部按1:2:3比例使用氮、磷、钾,麸肥每亩用15——20公斤,硝酸钾每亩按5——10公斤追施,还增加一定的微量元素,根据烟田地块不同肥力等因素进行条施、深施、液施。

4、抓好大田管理。按大田管理前促、中稳、后控的原则,我们在大田管理方面,一是采取还苗后追施提苗肥的方法;二是做到中耕小培土,揭膜高培土,保证上中部位烟叶充分开吉开片;三是做好防治病虫害,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四是做到彻底打顶抹芽,根据长势和施肥水平,每株烟留有效叶18——20张,并做到顶无花,腰无芽,收后一根桩;五是旺长期间灌足旺长水,做到每块田地灌水三次以上,保证田间水分达80。

5、坚持成熟采收和科学烘烤。成熟采收是提高烟叶质量的核心环节。坚持成熟一片采收一片,由户籍管理员发放采收证,按烤完下部烟后停烤7——10天,烤完中部烟后停烤10——15天,上部叶5——6片叶一次性采收的原则。并按“三段式”烘烤方式,坚持做到低温变黄,稳升温定色,控制干筋期温度,提高黄烟率。

6、做好烟叶分级和存放。分级扎把是烟叶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干烟脱杆后即进行分级扎把

2005年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我们村是全乡最大的一个村,全村共有13个自然屯,858户3912人,耕地面积4428亩,其中水田2484亩,旱地1944亩。近几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和富民政策的指引下,我村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烤烟生产,并不断总结历年来的经验教训,种植方式由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由原来的插花面积多、管理不规范、科技含量低等向良种化、规范化、区域化、土壤风化、肥料腐化转变,不断提高科技含量,上等烟比例一年上一个台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带动全乡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新突破。今年全村共有13个自然屯307户种烟,种烟面积2510亩(含地烟58亩),虽然碰到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有收面积仅为2058亩,但总交售干烟达5984.23担,比去年增加1090担,总产值332.5万,比去年增加112.3万元,创特产税59.2万,平均价为5.55元/斤,比去年每斤增1.39元,亩产量达2.9担,亩产值达1616.2元,比去年增加449元,上等烟比例占52,比去年提高23.1个百分点,中上等烟占98.6,种烟户户均收入10834.6元,比去年增加3928.4元,人均收入2391.2元,比去年增加1007.2元;其中收入5000元到10000元的有107户,比去年增加4户,收入10000元到15000元的有84户,比去年增34户,收入15000元到20000元的有30户,比去年增20户,收入2万元以上的有33户,比去年增24户。收入50万元到70万元的有4个屯,10万元到30万元的有5个屯。我村的烤烟生产之所以取得这样高的效益,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面积的落实我们抓住去年的烤烟生产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许多烟农种烟得到了实惠这个契机积极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形成了不论在哪里都听到他们谈烟论烟的氛围,使广大群众对烤烟生产有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情。针对县、乡党委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激励政策,我们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及时召开支部、屯干、组干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村干包片包屯,屯干、组干包到户的责任制,并配合好党委政府逐屯召开群众大会,认真总结烤烟生产的成功经验,介绍典型,宣传典型。由于认识提高,宣传到位,进一步扩大了种植面积。不仅低洼田、秧苗田都种上了烤烟,还扩大地烟58亩,是历年来种植面积最多的一年。

二、提高单产,主攻质量,向质量要效益在种出优质烤烟,提高上等烟比例方面,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抓“三早”——早计划、早备耕、早沤肥。我村一直按“三化”标准种植,这两年更加认识到土壤风化和肥料腐化的重要性。烟田提前翻土过冬,让土壤充分风化,为烟苗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去年11月底全村基本上完成一犁,改变以往临近移栽才犁耙的现象;同时备足农家肥、磷肥、麸肥提前沤制一个月以上,让其充分沤熟腐化,保证烟株不受肥害。

2、选择最佳播种期和移栽期,种植密度合理化。培育壮苗是烟叶生产的基础,所以要培育出壮苗好苗,就要选择最佳播种期和育苗方式,我村在去年12月下旬播种,全部采用斯美地消毒和漂浮育苗,所以能够保证成活率。移栽大田后,抗逆性强,无病虫害,返苗时间短。同时做到烟田合理密度,保证每亩1100到1200株,这样能够促使烟株个体发育好,群体结构合理,促进烟叶正常发育。

3、科学配方,平衡施肥。按配套肥料施肥,是生产优质烟的关键,所以我村全部按1:2:3比例使用氮、磷、钾,麸肥每亩用15——20公斤,硝酸钾每亩按5——10公斤追施,还增加一定的微量元素,根据烟田地块不同肥力等因素进行条施、深施、液施。

4、抓好大田管理。按大田管理前促、中稳、后控的原则,我们在大田管理方面,一是采取还苗后追施提苗肥的方法;二是做到中耕小培土,揭膜高培土,保证上中部位烟叶充分开吉开片;三是做好防治病虫害,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四是做到彻底打顶抹芽,根据长势和施肥水平,每株烟留有效叶18——20张,并做到顶无花,腰无芽,收后一根桩;五是旺长期间灌足旺长水,做到每块田地灌水三次以上,保证田间水分达80。

5、坚持成熟采收和科学烘烤。成熟采收是提高烟叶质量的核心环节。坚持成熟一片采收一片,由户籍管理员发放采收证,按烤完下部烟后停烤7——10天,烤完中部烟后停烤10——15天,上部叶5——6片叶一次性采收的原则。并按“三段式”烘烤方式,坚持做到低温变黄,稳升温定色,控制干筋期温度,提高黄烟率。

6、做好烟叶分级和存放。分级扎把是烟叶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干烟脱杆后即进行分级扎把[page_break],另炉存放,以免部位混放,并配合好技术员到各屯做好分级现场培训,力求做到部位清楚,等级分明。我村今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不能满足于现状。明年,我们将以“十六大”精神为动力,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争取烤烟生产再创佳绩,为全乡小康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2篇: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坡脚镇2011年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2011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烟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我镇各村、各部门及全体种烟农户的努力下,完成了烤烟生产的各项任务。

一、基本情况

全镇共有2个村民委员会4个村民小组种植烤烟,种植户11户,实际完成种植面积为876亩,主要分布于新寨、新佃坡、中寨、老长地。今年全镇烟叶签订合同量2057担,实际完成2057担,占任务数100%,烟叶收购金额178.13万元,中上等烟比例达 58.65%,实现所有烟农收入在2万元以上。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领导重视、思想统一是烤烟生产稳步发展的前提

面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的新形势,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农民致富作为经济发展首要任务来抓,把烤烟产业摆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位臵,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同时指定各种烟村支书主抓烤烟产业,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考核到人;层层签订了烤烟生产目标责任书及生产合同,将烤烟生产任务指标层层分解到村、到社、到户、到地块;

严格烤烟生产攻坚期考核奖惩,组建烤烟工作组进驻村组,深入地块,切实指导农户抓好烤烟生产工作。

(二)严格合同管理,推行自愿种植

为使烤烟产业真正得到稳步健康发展,让农户做到自主自愿种植,实现烤烟产业的良性发展,年初,镇党委、政府结合指令计划,引导农户自愿申请种烟。全镇有21户农户申请种烟,实际签订种植合同11户,在全镇营造了“我要种烟”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种烟条件

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我镇多渠道筹集资金,继续加大

烟水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争取5万多元资金,修缮小马固村委会至老长地道路及部分烟区道路。

三、存在问题

今年,我镇烤烟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

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还比较低。

2、科技推广力度仍然需要加强,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部分烟农对烟叶种植管理知识欠缺。

3、部分烟农种烟观念需要改变,“双控、两提高”意识不足。节令意识不够强,以致带来生产上的被动。

4、烘烤技术掌握差距大,产量、产值和效益较低。

四、2012年的工作打算

烤烟生产,目前以是我镇农民经济来源的一项支柱产业,镇党委政府将继续加强对烤烟生产的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方法措施不变,力度不减,认真贯彻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积极完成上级下达我镇3000担任务。

1、及时进行宣传动员,注意抓好“新老结合”即新烟农与老烟农结合,以老带新;“大小结合”即大户与小户结合,以大户促小户。努力扩大种植规模,确保全镇种植面积稳中有升。

2、加强技术指导,加强管理,主攻质量,提高效益。

3、加强对烟农分级扎把的指导和培训,提高群众的分级扎把技术水平。

4、加大投入,夯实小水窖和烤房两大基础。2012年争取新建250口小水窖,新建卧式烤房群2群,改善石丫口至马固新寨道路建设。

第3篇: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2005年度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今年,是发展烤烟生产的关键年,也是特殊的一年,期间历经干旱、洪涝和高温的考验,但我乡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市、县烟草部门和县烟办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科技兴烟、提高单产、主攻质量、增加效益”的工作思路,自我加压,乘势而上,实现了烤烟生产新突破。——种植面积有新的突破。今年全乡有6个行政村31个自然屯653户种植烤烟,面积达5160亩,比去年增加810亩。——总产量、总产值有新的突破。今年全乡有收面积4338亩,烟叶收购量达11302.15担,比去年增加2628担,总产值606.58万元,比去年增262.2万元,创特产税108.11万元,比去年增40万元,平均价为10.7元/公斤,比去年增1.82元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龙街乡2011年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今年,是发展烤烟生产的关键年,也是特殊的一年,但我乡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烟草部门和县挂点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全体乡村干部齐心协力,把“科技兴烟、提高单产、主攻质量、增加效益”作为工作思路,围绕“增加烟叶生产总量,保证计划完成,保证结构优化,保证出口备货,保证烟农收益不受影响”的目标,自我加压,乘势而上,实现了烤烟生产新突破。

——种植面积有新的突破。今年全乡有共有8个村委会97个村民小组1972户栽烟农户,共种植烤烟9217.3亩,其中田烟4810.4亩、地烟4406.9亩,1000亩以上连片2片2000亩,200—400亩连片4片1005亩,100—200亩连片10片1252亩,50—100亩连片16片1140亩,30—50亩连片3片90亩。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今年,是发展烤烟生产的关键年,也是特殊的一年,期间历经干旱、洪涝和高温的考验,但我乡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市、县烟草部门和县烟办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科技兴烟、提高单产、主攻质量、增加效益”的工作思路,自我加压,乘势而上,实现了烤烟生产新突破。

——种植面积有新的突破。今年全乡有6个行政村31个自然屯653户种植烤烟,面积达5160亩,比去年增加810亩。——总产量、总产值有新的突破。今年全乡有收面积4338亩,烟叶收购量达11302.15担,比去年增加2628担,总产值606.58万元,比去年增262.2万元,创特产税108.11万元,比去年增40万元,平均价为10.7元/公斤,比去年增1.82元/公斤。亩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抢抓机遇谋发展、实现产业破千万

联合苗族乡人民政府 2008年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2008年县委、县政府下达给我乡的烤烟种植面积为6000亩、产量14440担的任务。面对困难与机遇,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烟草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全乡广大干群的一致努力下,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破难攻坚,虽遭受死烟灾害的威胁,仍较好地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我乡的目标任务。实现烤烟生产移栽面积6563亩,收购烟叶产量13812.76担,产值1347.4万元(含农特税等补助)的可喜成绩。实现产业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形成烟农增收、企业增效、政府满意的皆大欢喜格局,现就08年我乡的烤烟生产工作总结如下:

一、2008年烤烟生产工作情况

(一)主要做法:(八抓)

1、抓思想认识

联合苗族乡烤烟生产历史悠久,曾有过辉煌时期,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2011年圈龙乡烤烟生产工作总结

2011年作为圈龙乡第一年种植烤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烟办、县烟草分公司等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全体乡、村、组干部和广大烟农齐心协力、合理规划、攻坚克难,使全乡烤烟生产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我乡2011年烤烟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种烟村、组及人口情况。全乡有6个村,6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632人,农业人口9462人,实现了全乡6个村和36个村民小组种烟的良好局面;总体以大户种植带动为主,但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劳动力少,2011年我乡的种烟户数为92户。

2、烤烟种植情况。2011年县上给我乡下达的任务为600亩,全乡实际种植烤烟面积为地烟600亩,完成了任务的100%。

3、烤烟育苗情况。由于是第一年种植烤烟,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烤烟生产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烤烟生产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