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我们穷,只此一身青春散文
01
今天看到木心先生《春汗》里的一句话:我们穷,只此一身青春。
想起大学的时候,宿舍几个女生去旅游,说是旅游,其实是类似于爬山的性质。
我们找了一座高山,高山上有一片草甸,据说草甸的风景非常美,遂心向往之。
商议后,每人挎上一个包,包里放瓶水,放个面包,戴上遮阳帽,就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接着,跳上一辆小客车,一路颠簸着到了山脚下,真正开始我们的徒步旅行。
上山的路非常泥泞而崎岖,但这并没有消减我们的满腔热情。
一路上,我们时而拍照留念,时而驻足瞭望,心旷神怡。
蓝天,白云,翠绿的树林,山间犹如一座天然的氧吧,让人忍不住要多呼吸上几口,欢声笑语,大汗淋漓,乐此不疲。
徒步八个小时之后,终于到达了山顶,然而映入眼帘的,并不是传说中的高山草甸美景,因为去的时候不是草茂花开的季节,只见快要枯黄的草地上,三五成群的牛羊懒洋洋地在晒着太阳。
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扫兴,取而代之的是登顶了一座高山的骄傲和喜悦。
我们在草地上奔跑着,迎风大声呼喊着,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畅快。
我们的鞋子满是泥土,脏到不行,脸上被烈日晒出了红晕,隐隐作疼,头发在山风和汗水的作用下变得蓬乱不堪,仅有的水和面包得节约着小口小口地吃喝。
即便如此,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对那一次的穷游经历念念不忘。
那时的我们,穷,只此一身青春,一腔孤勇,那种简单的快乐却让人回味无穷。
0
2年华眨眼虚度而过,空有一身疲倦。
太多时候,个体的生命,是一道涯,半边灰暗,半边沸腾,没有太多绚丽的色调。
某一个夜晚,在寂静里醒来,在黑暗里站到黎明,看着似火的青春升起,可内心,却尸横遍野。
没错,青春是一场梦,它终究是消逝了。
有人说,青春远去了,就真的穷得纯粹了。
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参加艺考,一个人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辗转于各个城市之间,常常凌晨一两点到达陌生的城市,看着眼前那仿佛相同却又不同的建筑物,经历着每一次的欣喜或失落。
欣喜的时候,觉得自己拥有了全世界最大的幸福。
失落的时候,长吸一口气,心里想:还好,我还有青春。
就这样一路走来,学有所成,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
我想,在现在的安稳踏实之中,姑娘最怀念的,也许还是曾经那个游弋于陌生城市的孤独的夜。
那是一种纯粹的孤寂和成长,终生难忘。
0
3十几年前,周杰伦唱着:“为你翘课那一天,花落那一天,教室哪一间,我怎么看不见。”
我们塞着耳机,听得如痴如醉。
那个时候,下课了有人嬉戏打闹,有人趴桌补觉。
那个时候,上课时总是心心念念着隔壁的班花,有空就交头接耳谈论着自己班上的奇葩。
如今,班花淹没于人海,悄无声息,奇葩也变得庸常了,没有游荡在世俗之外。
那个曾经唱着“哼哼哈嘿”耍着双节棍的鸭舌帽少年,已快到不惑之年。
虽然不想接受,但那个酷酷的周杰伦,也渐渐变得温润了。
阳光穿过那满是尘埃的窗帘,漫画里的柯南和书页上的饶雪漫,都永远定格在了昨天。
不止一次地幻想,一觉醒来,自己还躺在宿舍狭窄的单人床上,舍友A不紧不慢地赶着作业,舍友B津津有味地吃着外卖,舍友C仍沉迷于打毛线。
而我,跳下床,打开电脑,喊道:姑娘们,来首音乐可好?
众姐妹花纷纷点头,于是,宿舍里飘荡起《你这该死的温柔》。
众人笑,好,那咱换一首。
这时,只听见《IT IS YOU》的旋律响起,沁人心脾。
可惜的是,这样的场景一去不复返,即便是在梦中,也很少出现了。
我们的青春,就这样没了。
0
4有一天,收拾旧物时,偶然间翻到一盘磁带、一本旧书,磁带的封面上是周杰伦,而书则是曾经迷恋一时的《左耳》。
我仔细地将上面的灰尘拂去,默默地看着,不禁泪目。
那个时候,身为学生的我们,总是很穷,绞尽心思存钱,只为买一盘心爱的正版碟,几个人分工,买不同的热销书,相互传阅,因为这样可以更高效、更省钱。
那个时候,虽然穷,但我们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拿来挥霍。
时光流转,多想再来一次走破鞋底的穷游,坐在山顶侃侃大山,吹吹风。
我们靠自己或多或少的才华和蓬勃的朝气,打败了青春的颓丧和磨难,慢慢变得“富有”起来,一路摸爬滚打,个个耐扛、耐打、耐摔。
我们终将明白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回望着过去,过去提醒着来时的初衷。
曾经,我们穷,只此一身青春。
但穷得是物质,丰盈的是精神。
世界很大,我们很渺小,我们穷,可我们没有贪欲,有的只是单纯的幸福和快乐。
而今,只求身不为形役,心亦不为形役,追寻一片自由的天地。
如此,不枉此生。
第2篇:我们穷,只此一身青春散文
01
今天看到木心先生《春汗》里的一句话:我们穷,只此一身青春。
想起大学的时候,宿舍几个女生去旅游,说是旅游,其实是类似于爬山的性质。
我们找了一座高山,高山上有一片草甸,据说草甸的风景非常美,遂心向往之。
商议后,每人挎上一个包,包里放瓶水,放个面包,戴上遮阳帽,就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接着,跳上一辆小客车,一路颠簸着到了山脚下,真正开始我们的徒步旅行。
上山的路非常泥泞而崎岖,但这并没有消减我们的满腔热情。
一路上,我们时而拍照留念,时而驻足瞭望,心旷神怡。
蓝天,白云,翠绿的树林,山间犹如一座天然的氧吧,让人忍不住要多呼吸上几口,欢声笑语,大汗淋漓,乐此不疲。
徒步八个小时之后,终于到达了山顶,然而映入眼帘的,并不是传说中的高山草甸美景,因为去的时候不是草茂花开的季节,只见快要枯黄的草地上,三五成群的牛羊懒洋洋地在晒着太阳。
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扫兴,取而代之的是登顶了一座高山的骄傲和喜悦。
我们在草地上奔跑着,迎风大声呼喊着,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畅快。
我们的鞋子满是泥土,脏到不行,脸上被烈日晒出了红晕,隐隐作疼,头发在山风和汗水的作用下变得蓬乱不堪,仅有的水和面包得节约着小口小口地吃喝。
即便如此,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对那一次的穷游经历念念不忘。
那时的我们,穷,只此一身青春,一腔孤勇,那种简单的快乐却让人回味无穷。
0
2年华眨眼虚度而过,空有一身疲倦。
太多时候,个体的生命,是一道涯,半边灰暗,半边沸腾,没有太多绚丽的色调。
某一个夜晚,在寂静里醒来,在黑暗里站到黎明,看着似火的青春升起,可内心,却尸横遍野。
没错,青春是一场梦,它终究是消逝了。
有人说,青春远去了,就真的穷得纯粹了。
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参加艺考,一个人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辗转于各个城市之间,常常凌晨一两点到达陌生的城市,看着眼前那仿佛相同却又不同的建筑物,经历着每一次的欣喜或失落。
欣喜的时候,觉得自己拥有了全世界最大的幸福。
失落的时候,长吸一口气,心里想:还好,我还有青春。
就这样一路走来,学有所成,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
我想,在现在的安稳踏实之中,姑娘最怀念的,也许还是曾经那个游弋于陌生城市的孤独的夜。
那是一种纯粹的孤寂和成长,终生难忘。
0
3十几年前,周杰伦唱着:“为你翘课那一天,花落那一天,教室哪一间,我怎么看不见。”
我们塞着耳机,听得如痴如醉。
那个时候,下课了有人嬉戏打闹,有人趴桌补觉。
那个时候,上课时总是心心念念着隔壁的班花,有空就交头接耳谈论着自己班上的奇葩。
如今,班花淹没于人海,悄无声息,奇葩也变得庸常了,没有游荡在世俗之外。
那个曾经唱着“哼哼哈嘿”耍着双节棍的鸭舌帽少年,已快到不惑之年。
虽然不想接受,但那个酷酷的周杰伦,也渐渐变得温润了。
阳光穿过那满是尘埃的窗帘,漫画里的柯南和书页上的饶雪漫,都永远定格在了昨天。
不止一次地幻想,一觉醒来,自己还躺在宿舍狭窄的单人床上,舍友A不紧不慢地赶着作业,舍友B津津有味地吃着外卖,舍友C仍沉迷于打毛线。
而我,跳下床,打开电脑,喊道:姑娘们,来首音乐可好?
众姐妹花纷纷点头,于是,宿舍里飘荡起《你这该死的温柔》。
众人笑,好,那咱换一首。
这时,只听见《IT IS YOU》的旋律响起,沁人心脾。
可惜的是,这样的场景一去不复返,即便是在梦中,也很少出现了。
我们的青春,就这样没了。
0
4有一天,收拾旧物时,偶然间翻到一盘磁带、一本旧书,磁带的封面上是周杰伦,而书则是曾经迷恋一时的《左耳》。
我仔细地将上面的灰尘拂去,默默地看着,不禁泪目。
那个时候,身为学生的我们,总是很穷,绞尽心思存钱,只为买一盘心爱的正版碟,几个人分工,买不同的热销书,相互传阅,因为这样可以更高效、更省钱。
那个时候,虽然穷,但我们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拿来挥霍。
时光流转,多想再来一次走破鞋底的穷游,坐在山顶侃侃大山,吹吹风。
我们靠自己或多或少的才华和蓬勃的朝气,打败了青春的颓丧和磨难,慢慢变得“富有”起来,一路摸爬滚打,个个耐扛、耐打、耐摔。
我们终将明白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我们回望着过去,过去提醒着来时的初衷。
曾经,我们穷,只此一身青春。
但穷得是物质,丰盈的是精神。
世界很大,我们很渺小,我们穷,可我们没有贪欲,有的只是单纯的幸福和快乐。
而今,只求身不为形役,心亦不为形役,追寻一片自由的天地。
如此,不枉此生。
第3篇:我们穷,只此一身青春散文
我们穷,只此一身青春散文
01
今天看到木心先生《春汗》里的一句话:我们穷,只此一身青春。
想起大学的时候,宿舍几个女生去旅游,说是旅游,其实是类似于爬山的性质。
我们找了一座高山,高山上有一片草甸,据说草甸的风景非常美,遂心向往之。
商议后,每人挎上一个包,包里放瓶水,放个面包,戴上遮阳帽,就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接着,跳上一辆小客车,一路颠簸着到了山脚下,真正开始我们的徒步旅行。
上山的路非常泥泞而崎岖,但这并没有消减我们的满腔热情。
一路上,我们时而拍照留念,时而驻足瞭望,心旷神怡。
蓝天,白云,翠绿的树林,山间犹如一座天然的氧吧,让人忍不住要多呼吸上几口,欢声笑语,大汗淋漓,乐此不疲。
徒步八个小时之后,终于到达了山顶,然而映入眼帘的,并不是传说中的高山草甸美景,因为去的时候不是草茂花开的季节,只见快要枯黄
第4篇:穷对付散文
穷对付散文
六岁以后,我随母亲离开城市去了乡下继父的家。继父没有自已的房子,我们一家九口人,便住进了继父的父亲的草房里西屋的南土炕上。九口人挤在一起,夏天热冬天冷,翻个身都费劲。几个姐姐背地里跟母亲报怨:继父家太穷了!母亲落泪叹息说:是穷啊,穷就穷对付吧,好歹能活命呢!谁让你们的亲爹死了呢?他死了,自已亨福去了,谁来养活我们孤儿寡母呢,好歹有个继父收留我们,凑合过吧!
七岁那年,母亲与继父有了一个女孩,我们有了一个同母异父的妹妹。母亲营养不良没有奶水,买不起奶粉,便用高干粉煮熟,替代奶粉给妹妹吃。有时继父从公社粮库收工回来,带回几个萍果给妹妹吃,我和弟弟只好吃削下来的苹果皮。有一次我吃了苹果皮,肚子疼了一晚上。
十五岁之前我没穿过真正的裤衩,我和弟弟的裤衩都是用大人穿破的裤子改成的。布料又硬又厚,夏
第5篇:青春,我们在这里散文
青春,我们在这里散文
我的流年似水一去不复返,花开花落,四季交替,二十二个年华已虚度,在我的流年里处理遗憾什么也没留下,流年似水,青春如昙花一现,再也不可捕捉她的美丽;岁月如流沙般从我的手中滑落,我努力握紧手掌想把他留下,可是我发现我办不到了,逝去的青春似水已东流去,那些流经的岁月一去不复返,留我独自在时间的悬崖徘徊着什么也做不了,有人说我是个特别伤感的女孩,凡事都从伤感的角度去看,也有人从我的外表看到我的不屑,无所谓,极幼稚。其实我一直在成熟这个词的含义,可惜到现在为止我还是不明白。
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远去,我在宿舍、教室与食堂之间三点一线徘徊着,我曾经幻想打破这一规律,我不站在这三点一线之间走来走去,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我想做的事情,喜欢我所喜欢的人,没有人说什么,我可以独自品味读着韩寒、小四
第6篇:我们的青春散文
我们的青春散文
那年初秋,一群少男少女从方圆十多里地,聚集在了塬上那所唯一的普通高中,唱响了一曲真挚热情的青春之歌。
走进904(90级四班),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叩响了友谊的大门。从初次相遇浅浅的微微一笑,到每日肩并肩三点一线模式的一起学习,六十多颗纯真的心汇集成了一股清流,缓缓的流淌在青春的河床上。
没有色彩多样的衣着,没有清一色的校服,一条最简单的浅蓝色牛仔裤,就能点亮整个校园的目光。千层底的黑色条绒布鞋,深蓝色的直筒裤,是男生女生不谋而合的主流搭配。三天甚至六天一布兜馍,就着一大洋瓷缸子白开水,在宿舍在教室在一片笑声里完成三餐。红红的干辣子面拌点盐,算是不错的调料,偶尔有同学带一小瓶油泼辣子,便是一种奢侈的美味。简朴的生活,挡不住青春的生机勃勃,尘埃飞扬的操场上,同学们的身影欢快雀跃。
没有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