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30 08:05:2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案

角的度量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本40-41页例1的内容及相应练习。【课程标准描述】

能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等一些特定度数的角。【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量角器,在交流活动中,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借助找一找的活动,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

2.通过探索、实践活动,归纳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学习重点】

通过观察交流活动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正确量角。【学习难点】

通过探究实践活动,能灵活正确测量各种不同位置的角。【评价活动方案】

1.借助观察量角器的活动,说一说量角器的构造,关注学生对1度角,内外圈度数的理解,以找一找的活动以评价学习目标1。

2.通过照样子量一量的活动,关注学生能否归纳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以评价学习目标2。【学习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一个120度的角,与同桌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2.引想:你知道这个角有多大吗?你能用三角尺上的角量出这个角有多大吗? 3.学生测量:学生用自己的三角尺上的角量自己练习纸上120度的角。

4.反馈交流:你是怎样量的?结果怎样?学生边操作边交流各种不同的量法和结果。5.设疑:为什么这几位同学量得的结果不同呢?由此,你想到什么?

谈话:为了准确测量出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6.你知道度量角的工具是什么吗?

二、观察交流,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评价目标1)

1.观察活动。学生取出量角器观察,和同桌相互说一说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上边有什么?

2.汇报交流,结合学生回答,启发认识:

认识1°的角以及量角器的构造------中心点、内外刻度线 追问: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1度的角有多大?同桌相互指一指。3.找一找。

(1)出示20度的角,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为什么?

(其中每一个刻度都用虚线标出,便于学生讲出为什么是20°的道理)

(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刻度,一个表示60°,另一个却表示120°?(引导学生谈谈读角时要注意什么?突破读内外圈刻度易错这一难点。)

(3)同桌互相找一找:一人说刻度,找后由对方说找的对不对。

三、主动探索,掌握量角的方法 1.组织探究。(评价目标2)

出示书上量角的图示,谈话:你能照样子用量角器量出课本40页上2个角的度数吗? 与同桌商量一下量角的方法。2.汇报交流。

学生尝试操作后交流:你是怎样量角的? 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

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学生理解量角时的正确做法。3.巩固操作。

完成“做一做”第一题。

学生自主测量后相互校正,提问:谁能给大家提醒一下,量角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针对出现的错误,强调“两重一看”的重要性。

四、回顾总结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目标检测】 量出以下角的度数。

第2篇: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角的度量》教案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

教具准备: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关于角,大家还想知道些什么? 2.指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1)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小黑板出示)

(2)用两个硬纸条做成一个角,使它和第二个角相同,并和第一个角比较大小。

提问:哪个角大?怎样比较出来的?(把第二个角与第三个角比较)

提问:这两个角大小怎样?是怎样比的?能具体说出每个角有多大吗? 3.要想知道角到底有多大,就要会量角。那么,量角的工具是什么?怎样量一个角的大小?这些都是今天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量角器。

(1)出示并介绍这是我们通常用来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量角器,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指名汇报。

(3)教师讲解。

①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把这个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就记作1°。(板书:度)

②量角器中心一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半圆周上所刻的线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每10格标上一个数,在测量角的度数时,我们要把角的顶点跟量角器的中心对齐。

③在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在里面的一圈,称为“内圈刻度”,而在外面的一圈,称为“外圈刻度”。它们都是从0°~180°。

教师指出:外圈刻度是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180°,内圈刻度是从右往左按逆时按方向从0°~180°。

④观察量角器的内圈刻度,从右边起找0°刻度线,再找出10°、90°、135°、180°的刻度线。

在自己的量角器上从右边起找0°、10°、90°、135°、180°刻度线;从左边起找0°、10°、90°、135°、180°刻度线。2.用量角器量角。

(1)看教科书第19页,根据刚才对量角器的了解,自学量角的方法,并量一量。(2)提问,量角要分几步?哪几步? 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因为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这个点叫顶点,这两条射线叫边。在量角时:①两重合:要把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②一看数:看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提问:在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例如书上这个角的一条边既对着50°,同时也对着130°,这时我们应该看哪一个度数?为什么?(3)指出,在量角时,如右边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就看内圈,找角的另一条边指的刻度数;如果左边的0度刻地线与角的的一条边重合,就看外圈,找角的另一条边指的度数。

(4)指名说说在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我们都应注意什么?

三、完成练一练

1、第1题。

请同学们用量角器在书上量一量。

集体订正,并说说是怎样量的。2.第2题。

(1)同学们量好后,将结果填在括号里。(2)小组内交流。

(3)说说每块三角尺上的三个角的度数和是多少?说明什么? 3.第3题。

(1)先估计一下,这三个角的大小一样吗?(2)动手量一量。(3)说说自己的发现,师总结。

四、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3篇: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课前交流:

师:大家看,这是什么?(线段)师:我想知道他准确的长度怎么办? 生:用直尺量。

师:直尺就是我们测量长度的工具。板书:工具 师:怎么量呢?

生:从直尺上的0刻度开始量„„

师:恩,说的真清楚,这就是我们测量的方法。板书:方法。师:如果另一端正好指到30上,那就是30 厘米。

师:为什么是30厘米?(你以什么作为单位测量的?厘米)师:含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

师:看来我们记录的时候还要用到测量长度的单位。板书:单位。

师:大家看,我们测量长度时,必须要有测量的工具(直尺)、方法、相应的单位。师:今天我们还是要继续研究有关测量的知识。准备好,我们上课!

上课!

一、引入课题。

1、引入量角器。

师:我这里有一个角,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边。(板书:顶点,一边,另一边。)(慢一点)仔细观察,角怎么样了?(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64~66页,练习十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角,能指出角、边和顶点;能用常用的符号来表示角,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圆形纸片;一些特殊的角;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射线,请同学们确定一个点,以这个点为端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射线。

学生操作后,选学生有代表性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

教师: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回答:发现从一点引入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是角。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

教师:看看同学们画的角,是一样大的吗?

学生发现有的角大,有的角小。

教师:这些角哪些角大,哪些角小呢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教案

课 题:角的度量⑴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案

教材类型:苏教版 所属学科:数学>>第七册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教材第18~19 页,“想想做做”第1~3 题。

【教学要求】

⒈ 使学生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⒉ 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 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

【教具准备】 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关于角,大家还想知道些什么?

⒉要想知道角到底有多大,就要会量角。那么,量角的工具是什么?怎样量 一个角的大小?这些都是今天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⒈认识量角器。

⑴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量角器,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⑵指名汇报。

⑶量角器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21122页,练习二十八第13题。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能正确识别直线、线段和射线,掌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2、认识角和角的符号,知道角的顶点、边和角的大小。

3、学生可以用画图工具来角。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射线和角;知道角的顶点、边。

难点:总结画角的方法;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四、教学设计理念:

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程的生成性,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基础上,师生共同生成新知识。

五、教具和学具准备:

教具:三角板一副、小黑板、投影片、活动角。

学具:学生三角板一副、活动角。

六、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师: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运用了线。例如: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练习题

一、填空。

1、把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

2、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

3、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成();钟面上()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4、∠1与46°的和是一个直角,∠1=()度。

5、如果∠1是∠2的3倍,∠1=96°,那么∠2=()度。

二、判断。

1、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度有关……()

2、平角是直角的2倍,是周角的一半……()

3、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4、一条射线就是一个周角……()

5、用三角尺可以画出75°、120°、140°的角……()

三、选择。

1、周角、直角、平角、锐角、钝角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A、周角>平角>直角>钝角>锐角

B、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C、平角>周角>钝角>直角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