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教育考察报告
赴江苏**考察学习报告
**县教育考察组(2017年8月)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借鉴发达地区教育改革发展先进理念和工作经验,提升**教育整体发展水平,8月1日至3日,县委常委、副县长辛松、副县长刘博彦带领县教体局负责同志及部分中小学校长一行10余人,赴江苏省**就教育工作进行考察学习。考察组一行先后深入******等7所学校,参观了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团活动场所等,召开了**教育合作座谈会,交流学习办学理念、改革举措、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并就对口帮扶工作达成了具体意向。
一、**教育先进经验
**现有各类学校24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59所,在园幼儿59885人;小学140所,学生104966人;初中34所,学生24640人;公办高中6所,学生10701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学生212人。全县中小学生合计140519人,教职工9684人。中职学校2所,学生3443人。近年来,**通过狠抓硬件建设,奋力提升教育内涵水平,教育综合实力得到大幅提升,主要有以下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重建设,发展快。近年来,**相继实施了***等新建工程,对***进行了布局调整,新建镇区学校7所,新增农村小
唱革命歌曲、读红色书籍、讲革命故事等活动,着力打造“红色青墩寺”德育文化。**初级中学在校史室中设臵了学校风雨诞生、战火成长、校址迁徙、学校改革、新人新风等众多栏目,记录学校成长、发展史,日常活动中,通过组织学生忆校史、谈梦想,引导学生以革命先烈和成功校友为榜样,奋发图强。三是注重育人理念创新。**能顺应教育改革发展潮流,更新育人理念,学校育人体系完整科学,办学目标紧扣时代脉搏,校风、教风、学风严谨,学校管理精细有序。比如,杨屯中学以“知〃新”教育(陶行知先生和朱永新先生的教育智慧)为引领,教师成长点滴、学生德育艺术活动、好人好事、教学研究等进行集中展示,突出“知〃新”主题,展现了扎实严谨的校风、教风、学风;****探索建立正本课程、正思课程、正德课程、正心课程、正理课程“五正”光明课程体系,坚持在正本课程中突出师生习惯养成教育,在强化教师着装仪容、校园礼仪、课堂礼仪等习惯的同时,对学生餐饮、进校、升旗等十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把行为养成教育真正做到了精细、落到了实处。
(三)重交流,师资强。**与**市建立了教育协作关系,从如皋市聘请了2名高中名优校长,并在县域内实行集团化办学模式,教学、教研、考试、评价与如皋同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选派103名校干、教师到如皋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考察学习,63所学校与如皋市学校“一对一”结对帮扶,邀请如皋40余所学校来**常态化开展诊断、培训、交流等活动,举办专家报告会、学习交流会和校长论坛,碰撞思维、砥砺思想。2013年
年时间,中高考成绩大幅提升,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社会、群众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在短期内能打出一场漂亮的翻身仗,究其原因,就是**教育系统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的工作积极性,千方百计地整合资源、扬长避短,深入挖掘潜在因素,彰显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全力以赴推进素质教育,在出名师、育英才、创特色上做文章,积极探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方法、新路子,促进教育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县通过相继开展精细化管理年、作风建设年、教育质量管理提升年等活动,强化教育工作过程督查,教育管理进一步规范精细,行业作风得到了切实转变;深入推进教育合作交流,积极学习渭滨区、眉县清化初中先进经验,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扎实开展中小学德育行动、学生社团和合唱艺术节活动,强化中小学生篮球、足球训练,全县广大青少年综合素养、教育内涵质量稳步提升。相比较而言,我县仍存在文化建设底蕴挖掘不到位、德育工作不系统、艺体教育措施不得力等突出问题,教育内涵质量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短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坚定的决心和信心,做精课题研究,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规范学校艺体教学,全力推动内涵教育,促进全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实现全县教育追赶超越目标。
(二)打造教育骨干体系是提升办学品位的有力抓手。近几年,**狠抓硬件建设,奋力提升教育软实力,教育综合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成功创建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教育骨干体系逐步形成。十二五以
培训、考核奖惩等实施归口管理,通过民主测评、绩效考核、竞聘上岗等方式,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受地域条件影响,我县教师专业技能提升大多是通过网络学习、集中培训等方式进行,教师培训形式单
一、不够系统,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理念不新。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坚持师德建设与业务能力提升相结合,积极创造条件,完善教师培训学习激励机制,深化对外合作交流,搭建教师结对帮扶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尤其是要让青年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促进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
(四)深化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2012年以前教育发展处于低谷,能在短短几年时间实现追赶超越,成功跻身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纠其原因,就是**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办学理念新、机制活、思想活,在县域内实行集团化办学模式,健全名优教师奖励激励机制,先后涌现出大量省特级教师和市级名校长、名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强大的教师骨干体系带动了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发展,为教育内涵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几年来,我县经过多方努力,县教体局与渭滨区教体局、麟中与西工大附中建立了联盟合作关系,组建了教育联盟,设立了6个跨县学校联盟片区和9个县域内学校联盟片区,各片区按照“问题引领,精准帮扶”工作思路,精心制定了涵盖学校管理、教育理念、队伍建设、课堂教学、师资配臵、教育信息化、学校标准化建设、特色创新等领域的帮扶清单,有力提高了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促进了各联盟片区办学理念、学校管理、队伍
质教育”与“特色教育”双轮驱动,指导学校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师资生源、文化底蕴、传统优势、周边自然人文资源等实际,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德育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组织学校深挖自身文化资源,收集史料,编纂校史校志,发挥史志育人功能。加强地方革命传统教育工作,编写县域革命斗争教育教材,开设地方红色教育课程,进一步开发革命教育基地。传承九成宫文化精粹,开展全员书法教育,积极打造充满隋唐文化底蕴又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校每栋建筑物、每处景观、每个活动场所、每幅标语,乃至一花一草一木一石,皆赋予教育意义和启迪作用,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学校。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指导学校进一步规范社团组织,加大社团活动校本教材开发力度。持续深化“德润杜阳〃书香**”中小学德育行动和学校美育、体育教育,坚持在多样化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健康成长、特色成长、全面发展。
(二)聚焦教育创强,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合理配臵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确保“四年三步走”目标如期实现。一是持续抓好项目建设。按照进度要求,稳步推进城关幼儿园、北王幼儿园、南坊幼儿园、南坊小学建设项目,职教中心实训楼、镇头初级教学楼和全县教育信息化等建设项目,全面提升教育装备水平和硬件水平。二是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立足我县学前教育起步晚、底子薄的现状,抢抓三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机遇,逐步配齐幼儿园保教人员,全面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努力提高保教质量。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应用大赛、实验教学观摩研讨、骨干教师巡回示教、管理论坛等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大练教学基本功活动,帮助教师自觉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和水平,适应工作岗位需求,更好地履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职责,提高全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三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结合实际,逐年招聘缺科教师,配足配齐各学科专任教师,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扎实开展教师队伍现状调研工作,通过教师调配、交流、转岗等方式,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四是深化对外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与**帮扶学校的交流互动与合作,每学年互派1-2名教师深入对方学校指导教学工作或学习先进经验,并建立教师一对一帮扶机制,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和师能培训,培养一批名师、名校长,着力打造几所名校,发挥名师名校示范带动作用。此外,深入开展网络教研,推进教育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适时组织29所学校(幼儿园)校(园)长、教师赴**对口学校(幼儿园)考察学习,邀请**校长、骨干教师来我县开展校长论坛、教学研讨,帮扶学校每学期期末对学生学习情况、综合素质等进行对比分析。
(四)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一是积极借鉴**集团化办学模式中的“同一化”管理体系,深入推进城乡教育联盟,使联盟校在管理制度、日常教学、考核考评、德艺活动等方面实现相对统一,年内创建成4所城乡一体化示范学校,实现以强带弱、互利共赢、整体推进的目的。二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1
第2篇:教育考察报告
赴集贤县第二中学教育考察报告
在教育局党委的关注支持下、在干训领导小组具体安排下,从2012年11月上旬开班,先后学习了邓小平教育思想、教育政策法规、学校管理学、教育学、教育评价等课程、并先后接受了考试和考查验收。为了巩固理论知识,把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相结合,解放思想,开拓视野,为后备干部上岗奠定基础,经教育局党委同意,赴第二中学考察,从10月14日——10月16日,历时3天。考察期间先后参观了实验室、多媒体室、书法美术教室、体育组、数学组、理化组。
总之,通过参观学习、研讨,使我受益匪浅。
此次教育考察目的明确,主要学习了解有关先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情况、课程改革情况、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职业教育情况。具体收获如下:
一、在邓小平教育“三个面向”思想指导下,深入贯彻执行国家教委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构建一个现代教育体系和现代教学模式。我们参观的学校向我们展示了为适应社会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在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情况,从电化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出发,适时提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学生素质教育实施。强化构建电教媒体参与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主动参与——积极交往。通过教改总结出“整体观念、主体思想、个性发展、和谐关系。”的十字教改纲领。为了寻求学校起飞的突破口,走科研兴校的路子,经反复论证、构建了“以美促主”教育模式,使该校成为省级标准化学校。总之,所参观的学校,深入贯彻执行国务院、国家教委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积极探究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基点,在育人上狠下工夫。
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业务等素质,是办好学校的关键。
“一个好校长,带动一批好教师,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只有高素质的校长,才会带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问题:在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之时,加速课程改革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课程改革涉及到育人目标的实施涉及到素质教育能否落到实处,其在课程改革上,就把音乐、美术及自然课合成为艺术课,这就要求在师资的培养方向上必须是多才多艺。在目前过渡阶段上为满足师资的需求,为此必须在校内积极培养,认真选择课任,校方加大压力,加速师资队伍的构成。
教育考察报告
集贤县第五中学
张纪成2013-10-19
第3篇:教育考察报告
教育考察报告
整合 · 提升: 从新理念到新实践
——赴海林市子荣小学教育考察报告
一、前言
2015年9月22日牡丹江市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的全体成员在王伟主任的带领下,赴海林市子荣小学、海林二中两地,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教育考察活动。海林市给我们留下美好回忆,参与中小学校长论坛,参与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和学校的考察活动,又让我们领略到海林市中小学名校长的风采和办学的高端水平。
海林市子荣小学优秀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上,听取三位优秀校长们对教育的解读,感受到他们对教育事业浓烈的情怀,对教育本质深刻的理解和对未来教育的高瞻远瞩,“有热度”、“有深度”、“有高度”这种感觉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回想自己的校长生涯,对照自己的办学实践,顿感差距之大,内心的撞击是强烈的,这种撞击不仅仅是因为办学水平的差异,更源于自己办学理
第4篇:教育考察报告
大埔小学教育考察报告
大埔小学创办于1952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显得更加年轻有活力。目前,校园占地面积2万多m2,五幢教学大楼建筑面积1万多m2;现有43个教学班,学生2800多人;拥有130多位业务精干,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教师队伍。学校五十多年的办学历程,培育了三位“全国优秀教师”;三位“特级教师”。学校各教学功能室配备齐全,校园环境优美,充满人文气息,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2002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成绩 学校在各级党、政领导以及社会热心人士的关怀下,坚持以“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的新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大埔县名符其实的小学教育窗口学校。学校荣誉像一颗颗璀灿明珠,镶嵌在学校史册。正是带着对大埔小学教育的仰慕,于5月4日走进了大埔小学。
本次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