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天空散文随笔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29 08:05:5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儿时的天空散文随笔

儿时的天空散文随笔

回到家,不见儿子的踪影,看了留言,便知道他又和同学去乡下钓鱼了。不知哪里来的一股劲,顾不上休息,出了门,顶着烈日酷暑,不顾热浪滚滚,直奔郊区……

大老远,就看见儿子正和几个同学在一条小溪边钓鱼呢,到了近前,正逢儿子提钩,儿子钓到了一条寸把长的小毛鱼,只见那条小鱼儿正被儿子高高扬起,欢蹦乱跳,在半空中闪着缕缕银光,再看儿子,那份欢愉,那份激动,绝不亚于那条小鱼儿,简直欢蹦乱跳到欣喜若狂的程度……看着一脸稚气的儿子,我的思绪飘飞了好远好远,一直定格在那个盛夏……

那个夏天很热,热得知了在树上叫个不停,村前的那条小河悠然向东流去,远远望去,像一条仙人遗落在人间的银带,弯弯曲曲,飘飘曳曳,横贯东西。河边的绿柳更是随风而舞,葱笼笼一片……

河滩上,有一群野孩子,在追逐,在嘻戏,大的十来岁,小的也就六七岁,男孩女孩无忧无虑混杂一片,这群孩子都是这个傍河小村落的,我便是其中之一,小村傍着清清的小河,天时地利,给了我们这些贪玩的孩子一个天然的游乐场——

记得那时我们最热衷于玩的游戏就是争做白雪公主,这个主意还是孩子王大丫和林子想出来的,就是每天午后,谁捉的螃蟹最多,谁就是主角,男孩捉的螃蟹最多的可以当白马王子,女孩捉的螃蟹最多的就是白雪公主啦,然后大家用两根扁担,加两根横寸,用男孩们的上衣扎牢了,算是轿子,再由四个轿夫高高抬起,当选了白雪公主就有机会坐上去,而白马王子则在前面开道,其余的孩子则前呼后拥,嘻嘻哈哈,欢送王子公主入城堡。当然了,每个女孩都希望自己能当一回白雪公主,我也不例外。而要捉到那张牙舞爪的螃蟹,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那时,在河沟、浅滩到处可以看到螃蟹,但我只能干着急。好不容易看到一只,可畏惧它的横行霸道,我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溜之大吉。每次看着大丫她们被抬来抬去,我除了羡慕,那就是望蟹兴叹了,每回我都像个灰姑娘一样远远的跟在后面……

又一个午后,我独自一人守候在小溪边的一个小洞前,总是感觉洞内有什么在动,可是又不敢动手去掏,就这样一直呆呆地盯着它,想象着里面肯定有一只大大的螃蟹,“你干嘛呢?”不知什么时候,林子已经站在我的面前了,我依然盯着那个小洞口十分神秘的说:“林子,这里面肯定有只大螃蟹,我刚刚还看见它露出的剪子,你一讲话,它缩回去了。”林子听我这么一说,不管三七二十一,捋起袖子将身子探到洞口边,趴下,轻轻地把手伸进了洞内,“啊!……”随着一声惊呼,林子一下子抽出了胳膊,只见他的手臂上缠着一条花花绿绿的大蛇,我简直吓蒙了,只见林子使劲的一甩,一下子将手上的蛇摔得老远老远,那条蛇在空中形成一道亮眼的弧形,落地后在地上使劲扭曲了几下,便飞快的窜进溪边的草丛中不见了。再看林子咬着牙松开捂着的手臂,殷红的血慢慢渗出来,林子蹲在溪边,一边洗掉流出的血,一边挤压被蛇咬过的'地方,最后用一点儿湿泥敷在伤口上,而我在一边早就吓呆了,只会一个劲的哭,“别哭了,没事儿”林子一边安慰我,一边擦去不断流出的血,听他的口气,好像被蛇咬的不是他,而是我,我抽泣着从头上取下了那只粉红的蝴蝶结,轻轻地展开,给林子包杂上流血的伤口,“疼吗?”我问,林子没有回答,只是憨憨的笑着摇摇头,可是我的眼泪却又一次止不住的落下……

从此,我再也不敢去想做什么白雪公主了,我只能远远的看着伙伴们游戏,心里对林子却有一种深深的愧疚——

依然是一个午后,太阳已经到了白热化,热浪一阵高过一阵,我一个人百无聊赖,悄悄坐在柳荫下听蝉儿歌唱……“还给你。”是林子,那只蝴蝶结已经洗得干干净净递到我面前,我一边接过蝴蝶结,一边问:伤口还疼吗?林子甩了甩胳膊:“早就好了,哈哈,其实那天也怪我自己,凭经验,那个洞里不会有蟹,因为那是一个旱洞。”“那你为什么还要去捉?”我问过后却又为自己的谎言而愧疚。“喏,给你。”这时我才看见林子另一只手拎着一个用柳条编的篓,里面有十来只大螃蟹。走,我们一起去做游戏……

那天,我平身第一次做了一回白雪公主,当我被八抬大轿高高的抬起,在前呼后拥的欢笑声中,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整个世界在我的眼里都是七彩的……当然,那天我的白马王子就是林子,那个憨憨的黑黑的壮壮的林子……

第2篇:儿时野味散文随笔

儿时野味散文随笔

农村长大的人,不会忘记儿时曾经吃过的“野味”。

关于野味的释义,百度上这样说:“指猎取得来的做肉食的鸟兽。如野鸡、野兔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野生动植物,非人工饲养。”儿时的野味,并非这些,更多的是小伙伴们在野地里挖野菜采猪草时所能碰到的能吃的东西,田野上生长的零零散散的野草野花野果,即使是上辈人栽下的七零八落无人过问的几棵桑葚树,或者是长在野地里的一棵野枣树、毛桃树等等,这些树上的果实,统统在我们的野味之列。吃是一味,玩又是一味。

有几棵桑树,是至今难以忘记的。

在老家村子河西有一个叫“西荒田”的地方,那里早年是埋死人的乱葬岗,遍地的坟包,建国以后,人们提出向荒地要粮的口号,大力开垦荒地,到农业学大寨的时候,西荒田的荒地几乎都平整出来种上了庄稼。最后,只剩下西荒田东南角上的几棵桑树孤零零地站立在那儿。

农家的孩子,学前的时候白天多跟着大人下地,他们在田间摸爬滚打,浑身弄得像泥猴子似的,他们的目光投向四处,寻找好吃的好玩的,于是,便盯上了地头的桑树。

桑葚熟了的时候,红红的、紫紫的、黑黑的,孩子们爬到树上去,大些的孩子骑坐在树桠上边摘边吃,小些的孩子站在地上,仰着头朝上看,等待他们晃下桑葚来,好捡了吃。因桑葚有的红、有的紫、有的黑,吃得一个个嘴唇发紫发黑,吃过后,相互取笑:“你看你吃的嘴巴,像什么?”“你别说我,你看看你自己的吧!”“哈哈哈……”这当是我们儿时最美的野味了。

乡下的孩子把甜玉米秸也归类于野味。农家孩子对甜玉米秸很有经验,走进玉米地,他们一眼就能看出哪些玉米秸是甜的,好吃,好吃的玉米秸又叫做甜秆。甜秆比一般玉米秸略显细小,质地比较硬、脆,水分比较充足,咀嚼时,甜甜的汁液满口生浸。采猪草羊草累了,口渴了,到地里寻一根甜秆,折断,坐在田埂上大嚼一顿,当是一种享受。甜秆也曾是大人劳作休息时的一种消闲食物。在甜玉米秸当中,紫色的往往会更甜一些。大人常常训诫孩子别吃甜秆,说甜秆吃多了会生蛔虫。我们持有怀疑,大人们的这种说法,是否有限制孩子们乱折玉米秸之嫌。

儿时还常到坡地上挖茅草根。茅草根晒干了可以当烧草,茅草根白白的,在地下连成了网络,且无论怎么刨总是没有穷尽。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茅草的根好吃,反正挖茅草根的时候,就爱挑上一些粗壮的.,放到河水里洗一洗,一节一节地咀嚼着,感觉很脆很甜,这可是原汁原味的野味!

枸杞算不算野味呢?儿时割草的时候,有时也会碰到枸杞。那时的枸杞很多,荒草丛中,这里一蓬,那里一蓬,平时看不到,成熟的时候,红艳艳的果实暴露了它们的目标,一簇簇的,开始是青黄的,接着变成橙色,渐渐地又红了。成熟了的枸杞很好看,想吃却又不敢,母亲说有蛇从上面游过。我生性胆小,不敢尝试大人不准碰的东西。西场上的锁儿不怕,他说好吃,而且吃过,于是给我做示范,我胆战心惊地摘一个放进嘴里,一嘴的酸涩味,不好吃。从此,我只是喜欢它的色彩。

儿时的野味,并没有飞禽走兽,如果说有的话,也只有鸟蛋、野鸡蛋野鸭蛋之类,儿时的野味多属于自己开发,我摘过野毛桃,采过野草莓,拾过野蘑菇……儿时的野味滋补了我们的身体,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我们的欢乐,今天,它又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回忆。

已经多年没吃过儿时野味了,但它的味道却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无法忘记。

第3篇:儿时的野味散文随笔

儿时的野味散文随笔

大凡从农村长大的人,都不会忘记儿时所吃过的“野味”,那些野味都是不受保护的,吃起来很有兴味,都会留下很深的印记。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总是忘不了老家田野里那些“野味”,我熟悉它们的习性,品尝过它们的甘甜,它们滋补过我的身体,彼此间都很默契,也隐隐衍生出某种情愫。时间长了不见、不食老家的“野味”,心中时常会生发出儿时吃“野味”的滋味,我便自然而然地就想把这种感觉写出来。

我所说的儿时的野味,都是我和小伙伴们上山割草、上坡剜野菜时见到、吃到的,且大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现的。大集体的年代,田野里暗自生长的零零散散的野树野果没有管的,即使过去栽下的七零八落的几棵桑葚树也没有过问的,这就使在儿时的生活丰富起来,有机会见识、品尝到这些野果。那时常常见到毛栗子、棠梨、桑葚、山药、山枣、刺蓬果……常常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儿时的夏夜散文随笔

儿时的夏夜散文随笔

忽地想起了儿时的夏夜,顿感彼时的光景又悠然回荡在心间了。

五月中,我的故乡已经进入夏天了。在初夏的日子里,依然能感受到空气中的丝丝凉意。于是,儿时,每每晚饭后,天气良好时,我家门前的那块空地就成了乡亲们必然报到的地方了。

凉席铺开,话题亮开,一个爽朗的夜就这么来了。大人们换上松散休闲的衣衫,趿拉着凉拖鞋,悠闲地摇着蒲扇,海阔天空地聊着,毫无顾忌地笑着,似乎把生活中的忧虑全都抛掉了。孩童们则喜欢躺在凉席上,望着星空,不停地问些不着边际的问题。凉风阵阵拂来,偶尔响起的野鸟叫声、不甘寂寞的萤火虫、扣人心弦的故事、淳朴的笑声,都让儿时的夏夜充满了无穷无尽的情致。

那时电视还不普及,再说黑白电视看起来也不是很舒服,干脆就来个夜逛旷野吧。约上几个狗友,打着手电筒,沿山路到山里逛逛,有时能碰上夜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儿时的清明散文随笔

儿时的清明散文随笔

儿时的清明节从来没有过“雨纷纷”,相反,却总是风和日丽,柳暗花明。

也许是因为年少不经事,也许是因为所有的亲人:父母兄妹,爷爷奶奶,外婆外公,伯叔姑姨舅,都健在,没有什么可悲伤。

如果说生命的延续像朵花,那么我是花心,外面层层亲人挤挤挨挨为我承担风雨,我安全而无忧。

再说,大人是去扫墓,去缅怀,我们却不是。平时大人忙于生计带我们出行的时间不多,现在与大人出门,仿佛是去游玩踏青。岂有不乐?

丽江的清明,天气已经很温暖,永远的`阳光明媚,柳条上满是嫩嫩的叶子。折几段,编成遮凉帽戴在头顶,柔柔的叶子挨着皮肤,好舒服,身心好像就融入了春天的清新温柔里,柳条凉帽如同是我与大自然沟通的信使。

负责走路就可以,柴锅米菜自有爹爹伯叔他们背着,他们负重前行,却走的威武风生。于是追风戏蝶,逗狗赶鸭,一路欢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儿时的天空散文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儿时的天空散文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