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三首》教案设计
《古诗词三首》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唐宋名家名词。
读生字:塞箬蓑
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自读词,提出疑问。
四、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读生字:塞箬蓑
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
五、总结升华
请同学们自愿理解词意。
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大自然)
有感情地朗读《词两首》。
板书设计:
白鹭飞斜 风细雨
渔歌子 桃花流水 热爱大自然
鳜鱼肥 不须归
第2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 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精读课文有《乡下人家》《古诗词三首》,略读课文有《牧场之家》《麦哨》。课后还安排了本册教材的第二次综合性学习。还有一个词语盘点、一个学习园地。每篇文章虽然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描写方法也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即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与向往。
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单元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体验乡村生活,并培养学生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2、在阅读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通过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单元学习重点:
1、朗读课文,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景物的特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单元课时安排:十课时。
21、《乡下人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2、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了解乡间那充满温馨和诗意的田园生活么?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二、自由阅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同桌互读课文,并交流生字新词的读音,教师重点指导“巢”字的音和形。
3、指名分段读文,教师指导朗读重点句子,想一想,乡村生活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4、组内互读课文,交流个人感受。
5、仔细观察插图,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课文描写最美的一处乡村风景,并联系课文想想自己的理由,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写出来。
三、教师小结,再现全文。
乡村生活真是太美了,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你想象乡村生活的画面,再读一读全文吧!
四、写生字,记生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乡村生活是多么淳朴自然,又富有情趣,能否将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大家听,让我们一同来感受美、品位美。
二、品味语言。
1、组内品读,交流感受。
2、全班交流,知道朗读。
(1)几场春雨过后,到哪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拟人化的手法使人感觉生动、自然)
(2)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对比的手法使人感觉别致生动、亲切可爱)
(3)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体现了宁静、和谐的农家生活画面)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乡村淳朴、宁静的生活以及作者朴素自然的表达方法。
3、体味语言感情朗读。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试着有感情的朗读。
4、体会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进一步深化主题。(1)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怎样理解这句话?(2)同桌交流。(3)全班交流。
三、积累语言。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边读边想画面。
2、仔细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并把它们背诵下来。
3、认真抄写或默写你喜欢的部分。
四、阅读链接。
1、自由朗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2、想想作者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是怎样描写的,说说你的感受。
3、全班交流。
4、有感情的朗读,并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五、布置综合性学习任务。附: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房前花屋后竹《春》 鸡───—大踏步走自然和谐 别有风趣鸭───—见人不惊奇趣迷人 吃晚饭───—搬到门前(夏)纺织娘───—催人入梦(秋)
教学后记:
22、《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照抄下来。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荷兰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同学们,你们了解荷兰吗?(请2~3名同学交流有关荷兰的图片和资料)的确,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让我们随作者一同走进这优美、恬静的地方吧!
二、读文
1、边看插图,边读导读。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什么映象?
3、默读课文,重点读给你留下深刻映象的部分,想一想为什么这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映象,同时划出你不理解的部分。如、课文第一自然段与全文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三、交流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指名板书
四、品味
1、带着你个人的感受,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
2、试着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五、积累
抄写你最喜欢的词句并试着背一背。
六、运用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用“是……也是……” “仿佛”“悠然自得”写一句话。
3、找一篇优美得文章读给爸爸、妈妈听。附:板书设计
碧绿草原牛成群
牧场之国
骏马飞驰任自由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羊闲猪乐鸡安闲
牲畜归圈夜悠悠
教学后记:
22、《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朗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背诵三首古诗。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图导题,理解题意。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
2、认真读读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上了解到了什么?(题目点明了时间和地点)
3、你还想了解这首诗的什么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4、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
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
3、默读古诗,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作记号。4: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三、解疑品读,感悟诗情。
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尤其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场面,注意“少”“才”“又”的读法。
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
3、感情朗读,体会诗情。
四、背诵,积累语言。
五、引导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
2、小组内交流,教师知道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理解课题。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 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3简介词的内容。4简介作者背景、张志和、在朝廷作国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二、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4、自由学习,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
5、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6、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7、教师小结、这首诗有鲜明的湖光山色,有渔翁闲适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教师范读,再入意境。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4、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5、感情朗读,感悟意境。
四、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3、默写两首古诗。附:板书设计
乡村四月──境美──人忙
成人──日夜辛劳
四时田园杂兴
儿童──天真可爱
白鹭 桃花 鳜鱼
渔歌子
乡村美境
斜风细雨
教学后记:
24、《麦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的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由图入题
1、观察插图或教学挂图,你猜一猜,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什么情景?(盛夏时节乡间田野孩子们无拘无束的生活情景)
2、乡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认真读一读课文吧!(板书课题)
二、感知课文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首尾两次写到“麦哨”。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乡村孩子在田野中无拘无束的快乐游戏)
2、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写出真实感受。
3、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
三、品味语言
1、画出你自己最喜欢的语言,试着读出喜欢的感情。
2、教师巡视指导朗读。
3、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四、扩展阅读
阅读选读课文中的《可爱的草塘》。附:板书设计
麦 哨
碧湖,绿田,孩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
油菜,蚕豆,稻花,一曲欢庆丰收的歌;
翻跟头,竖蜻蜓,麦哨声声,小伙伴们乐开怀!
教学后记: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提高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准备:
1、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
2、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或者好词好句。课时安排:四课时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词语
1、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同学们,在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二、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3、组内交流。
4、换一换,将加点的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还会发现什么?
5、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三、日积月累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时间活动中又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
二、口头交流展示、1、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第三课时
一、精彩回放
1、读一读、上节课整理好的好词佳句。
2、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
3、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4、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二、学生习作
1、教师启发思路。
2、教师个别指导。
3、同桌互相交流
4、推荐代表交流
5、师生共同评议。
6、独立进行修改
第四课时
一、展示台:
1、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学习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
2、展示反映自己家乡的景象和生活的文字、画展或照片。
教学后记:
单元后记:
第3篇: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设计二年级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设计二年级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设计二年级,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设计二年级1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空常识。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反映太空活的课件或图片。
2.学生查阅的太空生活资料,彩笔和画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在太空中生活的画面。教师讲述:这两位叔叔是谁
第4篇: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照样子写词语。
例:笑(盈盈)
黑() 慢() 喜() 红() 亮() 白() 黄() 绿() 香() 金() 气() 乐()
二、大自然色彩斑斓,你都知道哪些颜色 试着写一写吧!
黄:金黄 杏黄 橙黄 鹅黄
红:答案
绿:答案
蓝:答案
三、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漫天卷地地() 蒙蒙的() 笑盈盈地() 隆隆的() 威武地() 凶猛的.()
四、多音字注音。
1、劫匪用手卡()住了司机的脖子,命令他开着装货的卡()车向东行驶。
2、这是一对双胞胎姐妹,长得一模()一样,这个飞机模()型是她俩合作制作的。
3、天气闷()热,人像待在蒸笼里一样,在这样的天气里,我的心情烦闷()极了。
4、江面上风号()浪吼,响声震天,淹没()了人们的口号()声。
五、我会写名言。
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理想的
第5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第十一周 第六单元 21 乡下人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掌握多音字“冠”“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教学难点
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 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了解乡间那充满温馨和诗意的田园生活么?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二、自由阅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
第6篇: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
曙(sh^ zh&) 匣(xi1 ji1) 蘸(ji`o zh3n)
狱(y# y&) 敞(ch2ng b#) 穆(li3o m&)
乃(n2i r9ng) 棠(t1ng sh2ng) 铸(sh7u zh&)
二、读字组词。
裙( ) 篇( ) 繁( ) 珑( )
群( ) 遍( ) 聚( ) 拢( )
酸( ) 概( ) 浇( ) 缓( )
俊( ) 溉( ) 烧( ) 援(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慈祥( ) 温馨( ) 恬静( ) 辽阔( )
陨落( ) 凝重( ) 肃穆( ) 溶化( )
四、读一读,想一想,回答问题。
只要管理得好,给它适时地浇水施肥,花儿也和儿童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欢畅活泼地,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这时候,自己
第7篇: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第六单元习作
第六单元(写乡村生活及自己的感受)
一、习作内容解读
武老师:老师们,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次习作的内容。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对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学习的收获。可以说说对田园风光的感受、体验,也可以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还可以谈谈活动过程中的见闻或趣事,等等。先在小组里交流,再选出代表在全班介绍。然后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的经历的,也可以写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写的时候,要把想写的内容表达清楚。写完后认真读一读,改一改。
武老师:老师们,看完习作内容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本次习作内容透露了哪些信息?
1.本次习作,安排的内容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把自
第8篇: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字词百花洲】(25分)
1.写出几个同音字,再选择填空。
zào干()急()()音暴()
xíng()式()为()动模()
()号()象旅()()影不离
2.选字填空。
刻克需须
读书首先()要下苦功,持之以恒,()服困难,()苦钻研,还必()读许多种书,读许多人的书,才能不断进步。
3.将括号里能够跟前边搭配的词画出来。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意志(固定坚定)发挥(先进作用)
发言(热烈强烈)克服(困难困苦)
4.成语填空。
()罗()布不()之地
一()千里不()而别
眉()色()妙()连()
5.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尽管……还……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不仅……还……
(1)我们()不能破坏森林,()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让环境更美。
(2)()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