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27 20:23:4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第八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可能性”举例子说明。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可能性”的知识。

二、实践探索新知

1、教学例3(比较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

(1)观察、猜测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四红一蓝)

如果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你们猜猜他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和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猜?

(2)实践验证

学生小组操作、汇报实践结果。

汇总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几组摸到红,几组摸到了蓝色。

从小组汇报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小结:摸到红色多,摸到蓝色的少,因为盒中球红多蓝少。

(3)活动体验可能性的大小

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活动汇报、小结

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两点:

一、每次摸出的结果是红色还是蓝色,这是随机的,不以人的主观意愿而变化。

二、但摸的次数多了以后,在统计上就呈现某种共同的.规律性,就是摸出蓝的次数比红多。

(4)小组实验结果比较

比较后,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出示多组的实验结果,虽然数据不一致,但呈现的规律是相同的

2、教学例4

(1)出示盒内球(一绿四蓝七红)

(2)猜一猜,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可能性最大,摸出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小?为什么?

3、P106“做一做”

图中每种颜色进行了分割,此时学生可以用数份数的方法来看三种颜色所占的区域大小。

利用前面学过的分数的知识让学生说一说每种颜色占整个圆面的几分之几,为以后学习可能性的精确值做铺垫(因为概率与这些分数相等)。

三、练习

P1094

第4题,是一种逆向思维。并体现开放性,如第1小题,只要红比蓝多,就能满足条件。第2小题,只要蓝比红多,都满足条件。

第2篇:第八单元可能性教案设计

第八单元可能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P107—109

教学目的:

4、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5、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6、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

如果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他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每小组一个封口不透明袋子,内装红、黄小球几个。(学生不知数量、颜色)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记录次数

活动汇报、小结

(2)袋子里的红球多还是黄球多?为什么这样猜?

小组内说一说

总数量有10个球,你估计有几个红,几个黄?

(3)开袋子验证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之间的关系。

2、练习

P107“做一做”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P1096

学生说说掷出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哪些

猜测实验后结果会有什么特点

实践、记录、统计

[4]说说从统计数据中发现什么?

[5]由于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存在的'差异,也可能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可以让学生再掷几次,让学生根据试验的结果初步感受到硬币是均匀的,两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P1097

学生讨论完成

教学反思:

第3篇:第八单元可能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P107—109

教学目的:

4、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5、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6、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如果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他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5(1)每小组一个封口不透明袋子,内装红、黄小球几个。(学生不知数量、颜色)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记录次数

活动汇报、小结

(2)袋子里的红球多还是黄球多?为什么这样猜?

小组内说一说

总数量有10个球,你估计有几个红,几个黄?

(3)开袋子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第八单元 可能性》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

第八单元 可能性

《不确定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95页、96页内容。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简单描述事件发生结果。

过程与方法

创设抛硬币、摸白球及机智问答的情况,让学生亲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不之分。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积极参与、勇于交流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懂得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从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29《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并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的三个问题。

3.能按要求完成课后练习2,能说出课后练习3每组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了解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长大以后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12个生字。2.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写出课题

提示“数”(shí)的读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标出自然段。

2.指名三人读课文,分别读1~3自然段,4~5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第八单元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备课时间: 教材简析:

本单元公有四篇课文:《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猴子种果树》、《会走路的树》、《问银河》。这些课文有的运用童话的描写,教育学生光有美好的理想,没有足够的耐心和主见,就会一事无成,还有的是通过进行想像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好遐想,于遐想中透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心灵的美好,表达了小诗人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愉悦之情。这篇文章,看似简单,但细细品位,的确有很多令人回味的东西。对于本文,我的理解是“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

《猴子种果树》课文清洁曲折,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如果没有耐心,没有主见,就不会取得成功。

《会走路的树》叙述了小鸟和驯鹿一家纯真的友情。全文共9个自然段,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识字8 知识、能力教学目标:

1、认识“初、眉”等十个生字,会写“北、南”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

4、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能在积累谚语的同时增长知识。思想教育教育要点、心理素质培养: 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韵律美,热爱科学。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教学重点: 识字

教学难点:

感受韵文,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能在积累谚语的同时增长知识。教法选择:

自主识字,朗读感悟法 学法指导:

字理识字、自主发现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搜集谚语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谚语,它不仅告诉我们很多知识,而且方便我们的生活。和它交上朋友是很有意思的,现在我们就来学几个。

二、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稿

一、教材分析:

“第八组”教材单元主题是“走进科技世界”。分别由29课《数星星的孩子》、30课《爱迪生救妈妈》、31课《恐龙的灭绝》、32课《阿德的梦》(略读课文)和《语文园地八》组成。单元导语是这样写的:在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夏天下雨,冬天下雪,这是为什么呢?在炎热的天气中,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雪糕,会冒出白气,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身边的科学吧!张衡在远古的汉朝“数星星”之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预测地震的“地震仪”。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幼小的时候就表演出超凡的智慧,用镜子聚光救了妈妈。让孩子们津津乐道的恐龙竟然会跑到书本上来。阿德乘坐飞船到火星上去旅游,那可是小家伙们最感兴趣的事情了。我们感叹编写教材者的韬光眼界、匠心别具。但实验教师在整体把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第八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八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