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文言文对比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对比习题及答案
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7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之)封其子击①。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②?皆曰:仁君。任座③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为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④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击:魏文侯的儿子。②何如主:怎样的君主。③任座:人名,魏国大臣。④趋:快走。
【小题1】解释选文中划线的字词。(4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面刺寡人之过者
(3)不以封君之弟 (4)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小题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各划一处。(2分)
(1)今 齐 地 方 千 里 (2)文 侯 问 于 群 臣(曰)
【小题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小题4】邹忌和翟璜都是规劝自己的.国君除弊,试对他们两人的规劝方式及结果进行比较。(5分)
(1)方式相同处:
(2)方式不同处: ;
(3)规劝结果: ;
答案
【小题1】(4分)⑴诚:确实,实在 ⑵面刺:当面指责 ⑶以:用、把、拿 ⑷反:同返,使返回(仅答出返回或同返也可) (每小题1分,计4分)
【小题1】(2分)⑴今齐地 / 方千里 ⑵文侯 / 问于群臣(曰) (每小题1分,计2分)
【小题1】(6分)⑴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未译出蔽的被动用法扣1分)⑵刚才(先前)任座的话很耿直(说的直率),因此我知道您是仁德的君主。(向者直是以为得分点)(每句3分,计6分)
【小题1】(5分)(1)同:语言委婉,讲究技巧(意思对即可,1分) (2)异:邹忌推己及人,用类比的方法规劝国君;翟璜先取悦国君,再从侧面对其进行暗示。(意思对即可,各1分,共2分) (3)结果:齐威王广开言路;魏文侯善待谏臣。或:齐威王纳谏;魏文侯悦从。(意思对即可,各1分,共2分)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注意 ⑷为通假字,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遵守结构原则,还要遵循意思原则,比如划分此句的节奏就要弄清楚地方的意思。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分析规劝方式以及相应的结果。
第2篇:文言文对比习题附答案
文言文对比习题附答案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丙】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小题1】解释些下加线的词。(2分)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③其岸势犬牙差互: ④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小题2】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名之者谁?B.似与游者相乐至于负者歌于途 C.不可知其源其真无马耶 D.山峦为晴雪所洗全石以为底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4】三个文段都有对水的清澈的描写,你认为哪一段的写法最好?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案:
【小题1】①远②大约 ③交错的样子④初、始(2分,每对两个得1分)
【小题2】B
【小题3】①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势若奔马。(2分)②看到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分)
【小题4】示例:乙文好,乙文没有直接描写潭水而是通过对潭中之鱼的'细致描写,衬托出了潭水的清澈。(2分)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①邈:是远的意思,在这里是指向远处伸展。 ②可:大约。③差互:互相交错。 ④乍:初,始。
【小题2】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之”是结构助词“的”,名之者谁的“之”是代词。B.两个“者”都是……的人的意思。C.不可知其源的“其”是代词,他的,其真无马耶的“其”是难道的意思。D.山峦为晴雪所洗的“为”是“被”,全石以为底的“为”是当作,作为。
【小题3】①急湍:急流。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②斗:你北斗星那样曲折。蛇:像蛇一样。明灭可见:时隐时现。
【小题4】无论写哪一段好,都要结合具体的文章描写进行分析,分析写景的表现手法。
考点:本题考查文言文阅读。
点评: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对于一词多义辨析这类题目的解答,一要靠平时的积累,将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进行归纳,并理解记忆。二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判断。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时,既要注意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还注意落实一些重点词语。特别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翻译的句式要和原文一致。
第3篇:文言文片段对比习题
文言文片段对比习题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作6-9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
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
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
第4篇:陈胜吴广起义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陈胜吴广起义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滴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
第5篇:《童趣》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童趣》文言文习题及答案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蚁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2分)
①徐喷以烟 : ② 鞭数十 :
③方出神: ④ 项为之强:
小题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故时有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