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春天春风与铜山散文
春天春风与铜山散文
这里,春是绿色的,适合微风细雨,适合小桥流水,适合蝶舞花飞,适合……于是我三十年前就驻扎下来,伴随这梦境如黛的山,四季流水的溪,宽敞明亮的路,栉比鳞次的房,鸟语花香的村落,还有梧桐树下叟弈童趣,和同事爽朗的笑,感受了一个而立有余的季节。
——引子
一富山野,一仄微翠,一泓相思的心让我远离故乡,来到春风吹开的铜山,赶着春天这个季节,将心渲染到绚烂,欣赏铜山满眼的绿茵,享受铜山春播秋收的快感。春天第一株桃花,面带羞涩泛起潮汐的红润,与我四目相对,那道惊艳和诧异,有如相遇的当初,只一眼,情感的愉悦燎燥起伏。
大千不缺乏春天,而铜山的春天总是莺飞蝶舞,花香百媚,像一首首序曲,像一卷卷长卷,像一竹竹馨香入耳、迷情、扑鼻。花的季节铜山的杜鹃最为夺目,一簇簇,一丛丛,一片片,像红十方面军曾经血洒这片土地的艳泽,像北上抗日的先遣战士曾经留下的脚步激情。一瓣瓣鲜润历经严寒的考问,在黎明前悄悄壮实含苞,在拂晓前满怀盛情,独领暖春时的花季风骚。
铜山的`初春山凉水寒,当春风卷着阳光拥潮而来,铜山换上了绿色草木,蓝色盛装,发芽—抽枝—繁花—结果,那等流畅不就是今日我看到的,听到的铜山春天的交响!
春天是脱掉冬装后的轻松,是柔暖带来的怡然。仿佛沧桑后的心,尽享一份悠然,一切尽显萌动,包括万物,包括春风暖意的爱情。明媚欢颜的季节,与清风缠绵,眉眼间的舒展,乘着轻盈的方舟游鸢春的域国,期许用一枝画笔,将春江作墨,铺铜山为卷,画一幅春风矿山的十里图景,弄花香湿遍矿工的江铜蓝衫,正寝食逸与铜山渡良辰一时。三月,春色已深,那如潮的花海,和着铜山的明天写意昨天的历史。
曾经想做一株桃花,开在铜山,开在铜山那个不起眼的边角,不为多绚丽,只为寻一场地老天荒的运符,竞一回迷情的矿山风流。曾闻:铜山花香,曾听:铜山叶语,曾尝:铜山果甜,其实这一点也不足为奇,因为别人有的铜山有,别人没有的铜山也有。
很早就想,做个赏春的铜山读书人,倚一扇小窗,在窗台放一盏清绿,窗格框着延绵起伏的铜山,读铜山诗人的诗,读铜山文人的词,读铜山作家的文,读铜山名人的赋。看铜山层层台阶,看铜山花影月下,看矿工汗滴畅饮,畅饮一杯家乡的:赣南章贡、樟树四特、广丰高粱、乐平谷烧、鄱阳饶州(酒)、上饶全良(液)、婺源清华(婺)……还有那没有名字的,老父老母、老叔老婶、老哥老嫂用汗、用心、用泪珍藏了大半辈子的,留给我们的,背着那轮明月掺兑故乡山水的—老窑。
春天这般和谐的时光,像山泉清澈流失,惋惜之余想空下手、静下心为铜山,为铜山的春天留点什么,哪怕只言片语,哪怕四平八句,哪怕顺口溜、打油诗,或闲生日记也可,可满肚的粗俗堵住了生硬的身板,能有几字片言、碎诗、断意流入笔端?把烟雨朦胧的铜山春色,把垂柳吹枝的矿区春风写个遍,把铜山的青石渌溪、小桥轻流写个够?清风绕肩齐流年,铜韵泉流共一线,马达轰鸣泛金花,《家园·港湾》幸福甜,又何为不可成章?说实话我还真怕我这笨拙的文字,沾污了铜山的秀色靓景,误导后来者献身矿山的激情,为此只好圈缩自己,落手停笔。可谈何容易,作为一个酷爱铜山,痴迷春风的个体,怎奈得住寂静?铺一纸素笺,将所有的美好洋溢字里行间,把那,那怕并不成器的文字敬畏这片铜山,敬畏这片春风拂意里的铜山,又何尝不好?
时光如梭的日子,春风的陪伴,是铜山清晰的美丽风景。有一天,关于春天,也关于春风,关于铜山的记忆,随着时间远走,找到答案。到那个时候,你若看到我这些已经发黄的字迹,还会不会将我轻轻想起?你的那句,你若安好,便是春天,我一直记得,记得是在春风铜山的路上为你而挽留的,最后一杯透亮的绿茶。
春风,是铜山的一抺绿,花丛里的一缕香。春风藏匿铜山的惊艳,春风送给铜山的繁华。跌宕起伏的铜山,日夜轰鸣的铜山,就像绿叶懂得果的蜜意,无须多言。借春风一度,为你开出一树一树的美丽;借春风一缕,为你站成一行一行的秀姿,千回百转的眷恋,拥山间溪水通透而美好,流淌在铜山的今天和明天。
你曾说过:你喜欢二月春风的绿珠、轻柔,你喜欢三月春风枝头的紫冠、鹅黄,你喜欢飘逸的花纸伞走在绵绵细雨的小溪傍,走在繁花的铜山岭上,踏春的诗意。
铜山的春天之所以美丽、富饶,因为它经过了最后的陡峭。故此,春风的日子,铜山是最美的季节。
第2篇:铜山梧桐散文
铜山梧桐散文
人生每处拐弯,每段停歇,都想找棵大树,或靠靠,或荫凉,或挡风,或参照,或标记符号。铜山上有数不完的树木,只有梧桐让我青睬,因为她生命的旺盛,其他树类无法达到。
上班途中有棵铜山梧桐,两岁的年轮,长成了三层楼高的个头,清泉流经她的裙裾,山风舞动她的秀发,带上铜山的激情,透过她的根底深处,一声声轰鸣,两条几千米巷道,直接与铜山未来对话。如果没有记错,我来这儿的年龄,应该与这棵梧桐,及梧桐脚下的水泥路同龄。
两年前,我踏着还未掀去盖草的新水泥路,来到梧桐旁一个岗位,梧桐身高不过我腰部。初来这儿,什么都新鲜,山是绿的,水是绿的,树是绿的,蔓藤也是绿的,所有生命在这里都散发旺盛的色泽。
梧桐树下是一条恰似我从后勤来到生产单位,九十度的水泥路拐角,我取饭的约定位置。由于岗位点距离食堂有三华里之遥,吃顿饭走个来回,恐怕也消耗得差不多,吃了也等于白吃,还讨个辛苦,遇上刮风下雨,冰天雪地其难可想而知。于是,食堂有车派送,虽菜不一定合口,没有自选的权力,但方便不用置疑,所以每次接饭就在梧桐树下。这里原是林场,说没树谁信?可就在这接饭处还真没有能避荫的树,于也,这棵梧桐我最为在意。
初次中午接饭,是七月份,夏天,天气正是炎热,水泥路面的温度高达四十好几度。大热天站在路边有些受不了,在等待送饭车到达之前,很想找个地方躲躲荫,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儿真的不见能站人的大树下,连凉棚屋檐也缩手缩脚回避我这个陌生新人老者,无奈,只好忍受当空毒阳的煎炸。当然,这空隙看看清泉流动的风景,注意小彩虫爬动的灵气,闻闻野花的淡香,欣赏叶片的纹路形状,就成了一种守候的`兼顾。分神间暴烈的热浪从身边一笑即过,丝毫不影响我的心静浪平,像丛生万物一样,追求生命灵动的兴趣。
在树叶的天空世界,当初身高不及于我的梧桐,叶片像荷叶般造型丰腴,有如十几岁青春勃发的少女,丰盈盛开,舒展生命的嫩丽。梧桐,叶子不多,片片清晰,张张平展,层次分明,具有一身坦荡大气的样子。两年的风雨浸染,霜雪打磨,梧桐高了,枝桠密了,叶子多了,叶也尖角变条形了。梧桐日渐长高的影子,让我们取饭不再汗湿衣服,不再硬扛风雨。每次擦肩,或停留,都发现梧桐有悄悄变化的气息,像是无声升迁。于是,我也悄悄关注她那份年少气盛,青春涌动,激情飞扬的广茂。
同样是两年,我渡过了天命门槛,银丝像游虫爬上了我稀少的头顶,转换生命的生存格局,求沉求稳,追求变动适合的空间。梧桐的快速成长,给了我不再为一顿餐饱汗透一身,或寒风贯巷时,找不到保温避寒依托的纠结。
老叶落了,新枝长了,铜山上梧桐高了,而我快要下班了。
第3篇:铜山冬日晨早散文
铜山冬日晨早散文
早早醒来,习惯站在窗前,疑望:铜山,冬日,晨早!
东方刚露出一抹嫣红,静谧的铜山涂上一层胭脂,天空洁净,没有半朵云彩,一片蔚蓝色的大幕,正缓缓拉启铜山的又一个晨曦。
铜山的冬日,无遮无拦,急不可待欲跃山峦屋顶,在进山路口问候路过的“贪”早人。时针挪步,冬日色泽,瞬间如羞涩少女,慢慢露出通红的笑脸。躲在远山、枝头、高楼的背后,似调皮女孩,和铜山帅哥玩着初恋迷藏;一闪一个甜笑,一跳一脸迷彩,把帅哥萌动的心搔得痒痒发烫。打开手机,按下快门,捕捉那眨眼即变的笑容,收藏在孔雀石的夹层中,慢慢从远方的晨曦寻找泛起晨早的愉悦。
揉揉惺忪的睡眼,探出那棱角分明的铜色脸,伸开健壮的手臂,远远和冬日打声招呼:“你早,谢谢你又把艳阳的晨曦赠给美丽的铜山!”远处的村落在火车的轰鸣中腾起袅袅炊烟,栉比鳞次的高
第4篇:关于春风的春天散文
关于春风的春天散文
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指在春季的三个月之中,春分节气既平分了春季,也平分了昼夜。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大都进入了明媚的春天。
欧阳修对春分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写尽了春分节气里的春意融融。
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杨柳青青,草长莺飞,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春分来临。沐浴着春风,捧读诗书,走进古诗的春分,自有别样的心情。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徐铉在这首五律《春分日》诗里,逼真地写出了在春分日里思妇的'伤春情思,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