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又是清明时作文
又是清明时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又是清明时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花若燃尽人亦老,清明至哉。
“嗒,嗒,嗒”,鞋子叩击青石板的声音依旧清晰可辨,只不过,比往年沉重了些许。黑色的宽大衣袍连同黑色的布鞋令我很是难受。一路上,族人间都只是默默看一眼,谁也没有说一句话,只不过,大家的心事彼此都了解。是啊,又是选签的时候了。
“铛,铛,铛,祖上保佑。”奶奶低声嘀咕后,将手中的摇铃轻轻倒扣在石板上,将三个不同色彩的陈旧木块放入了一只赤色大碗中,左右摇动几下后,便一脸郑重地放在了供台上,向我们扫了一眼。姐姐、弟弟和我都意会了,结果,摸出的结果还一样,我,依然是绿色的木块,是被老祖“保佑”的木块。
“又是她呢!”“是啊,老祖生前就喜欢她一个。”“唉,虽迷信,但也太巧合了吧!”“是呢……”族人们纷纷议论,而我,却握着那块绿方块,想出了神。
是的,老祖生前最喜欢我,但那还是我很小的时候。我的记忆里,唯一迷迷糊糊关于小时候她的回忆的,是她的桃酥与大蒲扇。她的桃酥是我曾经最喜爱的零食,据说,是她一个人跑了很远去大麒麟阁买的,因为她说过,那儿的桃酥最符合我的`口味。夏夜在她的大院中纳凉,她也仅是抱我一个,为我摇扇驱蚊,并不讲故事,也不曾唱过一首歌谣。就是那么慢慢地摇哇,慢慢地摇,至我眼前朦朦胧胧,至我沉浸在梦乡。我记不清她的脸,多少岁的呢?可否沧桑,可否有皱纹?
虽是如此,可她第一个忘记的,也是我。因为住在宝应,不常去扬州看她,她渐渐把我忘却,以至后来对我的记忆也只限于4岁以前的样子。推她晒太阳,她会很享受的问一句:“那个宝应的小孩哪去了哇,怎么不来了?”不想,这个小孩就在她身后,只不过长大了。“她上学呢,忙。”我总是了了答道,却抑不住心头的酸,用力握手心,努力使泪水不落下。“哦,多小个人还上学啊,你是谁呢?你人挺好的啊——”老祖絮絮叨叨,絮絮叨叨地说着,稍稍抬起了头,眯缝着眼睛看了我好一会儿。我,我就是那个小孩啊!你要我怎么说呢,你不相信啊,我在心里答道,却心里越发压抑,于是装着打哈欠,悄悄拭去眼角的泪……
老祖99岁闭上了双眼。在葬礼上,我似乎是麻木的,就那么傻傻站着,什么事也没做,什么泪也没流,只是钻心的痛,揪心的疼……
想到这儿,我不禁低下了头。清明又至,老祖啊,那个小孩已经长大,您知道吗?
第2篇:又是一年清明时
匆忙中,竟然发觉日子过得是如此之快,转眼又到了清明节。每年在这祭奠的日子里,我的心都会满是伤痛。总是不敢回忆,走进过去的时光,我不知道该怎样走出来。我只有在这祭奠亲人的日子中撒一捧思念的泪水。燃烧起的纸灰,春风过后就像黑蝴蝶一样飞起来飘动如那早以远逝的灵魂。那乘火光而去的纸钱载着亲人的思念,可以顺利抵达目的地?
今天一大早就和三弟驱车回家,为我的母亲和先辈们上坟,我的母亲在四年前清明节过后一周时的那天上午永远离开了我们,遥望远方飘去的白云,我时常痴痴地想,母亲活着多好,岁末年关,我们可以像远飞的大雁回到老家,抖落一年的风尘,给母亲买上一件合体的衣衫,带她到外面走一走,吃上一顿母亲亲手做的可口饭菜,聊一聊邻里的家常理短,母亲的脸上总会绽出会心的微笑。然而过去的岁月只能变成一种回忆,思念就如吹在风中的花瓣,不知该飘向哪里。天与地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我实在找不到一把能够测量的尺子!绵绵的思念总是压抑在心底,惊起时就如决堤的水一样汹涌而去,轻易就将我吞没。都说世上最远的距离是明明咫尺之遥,心却不能相知,那实在是他们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天人永隔,一堆黄土阻住了所有信息。
到家时,父亲早已在等待我们,将饭菜端上了茶几,随手剥了两枚煮熟的五香鹅蛋,让我和弟弟每人吃一枚,当接过那热乎乎的鹅蛋时,我的心品咂出了老人家的良苦用心,吃好饭,父亲教我们把纸裁好,带上祭品和纸钱鞭炮,到了村口,三叔们早已等待在那,我们一路同行,先到先辈们爷奶的坟前,然后才到母亲的坟前,在蒿草从中,按下了一张张白纸,点上了三柱香,烧上一堆纸钱并燃放了鞭炮。围着坟头抷上一蓬泥土,在这祭奠日子里,我不想有过多的回忆,不愿意进入伤悲,但是被锁住的伤痛还是被祭奠唤起。把一切都埋在心底,继续让记忆去珍藏吧,这永远都不可能远离的伤痛。
母亲的音容笑貌时刻在我眼前浮现,我们在一起的日子里,我觉得母亲就是一本翻不完的百科全书,和母亲的交流中,免不了要接受母亲的训导,我们始终对母亲心存敬畏,理解了一个母亲是在倾其全部的生命体验和智慧在引领着自己的儿孙如何更好地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打拼。
我每次离家的时候,母亲脸上总会现出恋恋不舍的表情,她把事先准备好的东西用塑料袋装好,塞到我包里,然后送我出门上车。直到车开时,她还不住的张望,直到看不见她的身影。至今我的脑海里依然定格着母亲与我们离别时的样子。
母亲活着多好,母亲活着院子的花会开的更艳,母亲活着年迈的父亲就不会形单影只,母亲活着我就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然而谁又能补救人类失去亲人的缺憾呢?母亲走了,我们只能用无尽的思念守望母亲的灵魂,愿我们远在天国里的母亲安息!夜幕降临,淅淅沥沥的小雨又下了起来,我站在窗前,看着雨的世界,心好像也下起了雨。伴随着滴滴答答小雨敲窗的声音,心就像是包饺子揉面团一样,被揉来搓去。雨还在下,静夜的雨丝让人有些寒颤,灰蒙蒙的天空,此时看不到一丝光亮,闷的让人有些窒息。
只要懂得珍惜,知足,感恩你就会拥有快乐。人只有一辈子,谁都没有办法重活一遍,因此,我现在特珍惜与父亲在一起的岁月,希望在他有生之年,能够过上快乐的日子。
我一直喜欢看雨,不但喜欢看,我还喜欢在小雨中漫步,那是一番难得的惬意。听着雨水轻轻叩击树叶时沙沙的声响,那是一种能够滋润到心底的美妙。我本来喜欢小雨,可是今晚雨却不同。庞龙的一首《回家吃饭》把我从雨幕中拉了回来,听着句句揪人心弦的乐曲,在心里瞬间被温情颠覆。模模糊糊的泪眼,此刻看到了一丝光亮。
第3篇:又是一年清明时
又是一年清明时
昨夜春雷轰鸣,惊动了大地,惊醒了鸟虫。春雨绵绵,润滑着干涸的土地,冲刷掉杨柳的灰尘。早上起来,满眼的青翠令人目不暇接,心情也舒畅无比。
不由想起同事讲过的一位家在农村的同学,在一场春雨过后,早上起来做诗的故事,记得第一句就是:“早上起来,推开窗子,眼前一片绿麦。”很是有趣,深感人家那才是真的触景生情呢!
“清明时节雨纷纷”在南方尤其确切,几乎每年的清明前后都会下雨,这时候的雨,于庄稼是贵如油,于万物更是催化剂,你看春雨之后,路边的野草闲花儿贪婪地呼吸着春天的空气,争先恐后地拔节、开放,让你不由自己的要对它们注目。
春天的雷声好象是从地底滚滚而来,由远及近至你的脚下轰鸣着,震动着,似乎要惊醒沉睡在地下的先祖们,告诉他们清明节到了,该起来接受子孙的`礼物了!
清明祭祖,上坟、烧纸,寄托哀思,
第4篇:又是一年清明时
又是一年清明时
(东阿县大桥镇中学 韩宇 指导教师:洪传印)
古人云:“又是一年芳草绿”,伴随着春姑娘的脚步,清明节很快就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失去了亲人的清明,总觉得缺少些什么。但,在遗憾中突如其来的雨,却又让我对清明有了另一番体会。
今年的清明,我随同父母一起回到了家乡。或许是觉得有些落寞吧,便和家人上山去扫墓。那日的天空,一片阴沉,雷声隐隐,难道,是要下雨了吗。萧瑟的野草,低矮的坟墓,坟头的压钱,坟后的黄纸,墓碑前的祭品,蜡烛与纸钱,还有那白色的幡,一切对我来说都太过熟悉,熟悉得竟然有些陌生了„„走过童年之后,我再不怕坟墓了,也曾深夜里在山里行走,也曾在路边野草堆旁小憩,留下的是思念,还是„„直至现在,自己也搞不懂。
是啊,清明不过是一种形式罢了。“祭之丰不如养之薄”,生
第5篇:又是一年清明时
又是一年清明时
——写给我那已故去的母亲
樱桃园中心初中
刘福节
清明节,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失去父母的人们回家上坟祭祖烧纸钱的日子。小时候,读到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欲断魂。”那时候年龄尚小,每每读这首诗,我都很不解,清明时节的雨何以会让人断魂?总觉得不切实际。
随着年龄的增长,哥哥姐姐们相继结婚,我也从师范毕业,分在了离家较近的一所乡中学教书。于是,每逢清明节,陪母亲去离家十几里地之远的姥姥家祭坟烧纸就成了我的责任。那时候,还没有实现村村通公路,村间小路还是土路,一下雨,特别难走。我骑着自行车,带着还并不年迈的母亲,心里有时十分不情愿,总觉得人既然已经离开人世了,烧纸钱纯粹是糊弄人的事,何必劳神费力跑这么远烧什么纸钱?她能收到吗?至于梦见已故去的亲人,也只是心里想念的缘故,封建迷
第6篇:又是一年清明时
又是一年清明时
双语中学六年级三班
李源科
清明时节的雨,如泣如诉。清明时节的风,忧伤飘渺。清明时节的人,黯然伤神。不因逝者灵魂不再,因为哀思日渐深浓。
清明时节,是一个感伤的时节——君不见,革命先烈们有的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献出青春和热血。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中国的新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拼搏。他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去继承烈士们尚未完成的事业。是先烈们把对国家、对劳苦大众的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先烈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