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一日之蝶散文
一日之蝶散文
自从出现了自我意识,人类便开始探寻生存的意义:我从何处来?我来为何事?我向何处去?
我们苦苦追求的一切美好的事物终究会随着自我的湮灭变得毫无价值;整个人类追求的一切也必将等待着太阳系的终结之日。
但若因此便放弃了追求,好像植物一般的生活,那似乎更加悲哀。
于是叔本华代表的悲观哲学和尼采代表的超人哲学从未停止过争斗,而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无时不刻的演绎着同样的挣扎。
我同样迷惑于这众多贤哲都无法回答的问题,我只能试图用一种模糊的方式来表达我的观点:
有一种蝴蝶,它们从破蛹成蝶到落翅而逝只有一天的时间。当它们第一眼看见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开始寻找跟自己有相同气味的蝴蝶,因为那个就是它命中注定的配偶。
于是在它们栖息的地方往往会形成千万只蝴蝶围绕着一棵大树轻舞飞扬的绚丽景象。
而这世界上美丽的背后总是深深的悲伤,因为要在庞大又纷乱蝶群里寻找气味类似的一只蝴蝶何等困难?甚至其中很可能根本没有它要寻找的那一只……
夕阳西下,找到配偶的蝴蝶会双双对对的栖息在大树的顶部,而更多的无法找到配偶的蝴蝶则孤零零的附在粗大的树干上。
然而,无论幸福的还是悲伤的都必须静静等待着死亡的来临。待到太阳完全隐去,蝴蝶也耗尽了生命。
微风吹过,飘落的粉色碎片,那不是花瓣而是死去蝴蝶的翅膀。
倘只给我一天的寿命,我能否如这一日之蝶般自在、从容?恐怕很难!我与蝴蝶的本质差异不在于它有翅膀,而在于它并不思考这个问题。
可见思维或许只能带来烦恼。生命本身没有意义,讨论人生的意义也就更加荒谬无稽。
第2篇:蝶之灵散文
蝶之灵散文
早上到院子喂食孔雀鱼和浇花的时候,不料看到一只翅膀尚未发育完全的凤蝶,可能是不小心之故,因而掉落在水芙蓉叶子上。
她面朝上躺在漂浮的叶子上,柔弱的翅膀,似乎刚从蝶蛹挣脱出来的样子,翅膀周边还是蜷曲而没有完全张开。
我用一根小树枝靠近她,让她攀附在树枝上,把她带到旁边的香水柠檬树上。
心想:这凤蝶应该就是附着在柠檬树上的蝶蛹所变化的吧?因为这棵柠檬树,总是招来许多凤蝶,在树叶上产卵、孵化成幼虫、成虫之后,又结蛹而羽化为美丽的蝴蝶。
羽翼未干的凤蝶,根本没有任何行动能力,只好静静停在柠檬叶子上面,随着逐渐上升的太阳而温暖身子。
水草丛中有不少小孔雀鱼,那些鲜艳又带着一点萤光色泽的小鱼儿,应该是昨夜或今天早上才刚刚孵化,想必昨夜应当是欣欣向荣的'时刻,所以蝴蝶和小鱼儿,陆续来到美丽的人世间。
随后我和太太迎着晨曦,到附近小公园散步;大约经过一个小时回来时,看到柠檬树上的凤蝶还是静静停留。
不同的是她的一对翅膀,已经膨胀似的伸张开来,偶尔还轻轻地舞动双翅,彷佛拍打着一对鲜艳而柔弱的小扇子。
也许她正在尝试与生俱来的飞行工具,准备展开短暂而璀璨的生命呢!
用完早餐之后,和太太想看一看凤蝶究竟如何,这时她已经在葡萄棚架间翩翩飞舞。
偶尔蜻蜓点水似的停下来歇一会儿,可是接着秀出轻盈鲜艳的舞姿东飞飞、西飞飞,好奇的触须探究美丽的早晨。
当我们漫步于院子,呼吸着早晨略带清凉的秋风时,我知道她将会在一个适当时刻,重新回到柠檬树,而且不经意带来教人喜悦的好消息!
第3篇:庄周梦中之蝶散文
庄周梦中之蝶散文
传统的清明节,金城兰州的兰山松鹤园我总是要来的,因为这里静卧着已故的岳父母。每每于这片静谧幽雅的陵园中踏青祭拜,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驻足墓园山脊北望,兰州古城烟波水雾,穿城而过的涛涛黄河飞流东去,似乎也诉说着时光的一去不返。环顾岳父母陵寝四周,扫墓者接撞而至,纵使“春光无处不飞花”,却也饱览“洋洋洒洒沾巾雨”的悲欢离合。
献花、摆供、点烛、焚香、烧纸钱,祭奠亡者的习俗操作程序是老套而熟练的,但心灵感悟却似乎有所不同。是因为理性思维进化了?还是自然的“年轮效应”使然?说不清楚。总之,结束了与长眠地下的岳父母的心语道白后走出陵园大门,却又不自觉地驻足回首,内心再度因离愁别绪而感叹人生,感悟人的生死物化。也许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悠悠思绪中多了一个美丽的遗梦,脑海里渐渐清晰地出现了两千多年
第4篇:散文《蝶》赏析
散文《蝶》赏析
田也老师去了趟北京顺义的七彩蝶园,便和蝴蝶较起了劲,心灵随蝶翩翩舞,舞出了一段人生佳境,给文苑平添了一篇精美短文,令笔者捧读玩赏,情思跌宕,几叹美文的佳妙。
一叹立意的新颖独特。
散文的立意要求出新:别人未涉及过,很少涉及到或者虽然涉及到了,但在深广程度上又有新领域的开掘;散文的立意也要求独特,即文中的感悟是体现作者独特情志、独特感受、独特体验的感悟,是他人未曾产生的精神产物,他给予读者的最好是一个全新的思想、观点和思绪。
那么,面对鲜花绿草间翩翩飞舞的蝴蝶,什么样的立意才够新颖独特呢?喜爱它的美丽轻盈、绚丽优雅?赞美它破茧之后获得重生?说它是梦幻或者爱情的象征?这些无异于看见蜡烛想起老师,看见葵花想起小学生:诸多“感悟”已经被人写烂,如果复制这些并非产生于作者本人内心体验的感悟,恐怕
第5篇:叶蝶散文
叶蝶散文
小的时候,大人们总是说,“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我一直不了解这是什么意思,只是麻木地记住了这样古怪的一句话,这不是成语,但如果不懂装懂,也是不对的。所以,我偷偷的去问哥哥,生怕别人知道我不懂,最后,他给了我一个没有意义的答案:飞蛾扑火,是一厢情愿的找死。我并不满意这个答案,尤其是当初,哥哥对我重重地说出那两个字,“找死”。
这种模模糊糊不找边际的解释,却成为我幼年时,对飞蛾最简单,最根深蒂固的认识。它们鲁莽,笨拙,为了追求漂亮的火光,不惜选择去死。这样的它们,一点儿也没有活着的意义。就是如此,飞蛾就以这样愚蠢的形象,出现在了我的生命里。我不知道这是褒奖还是贬低,可是,除了这些,我对它们一无所知。
冬天是北方最吸引人的地方,漫天白雪,美丽动人。但是,我依旧要实实在在的煞一下风景,就在这样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