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yuwenmi小编整理了寓言故事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相马》
乐有两名跟他学习相马的弟子。
一天,伯乐带着两名弟子来到马厩里,教他们学习鉴别会踢人的马。二人仔细听了伯乐的讲解后,其中一人很快就鉴别出一匹马,而第二个从却指出这匹马现在并不善于踢人,果然马踢了几下就不踢了。第二个人肯定地说:“这匹马的前膝因伤肿胀,不能长时间支撑整个身体,所以后腿便无法连续抬起来踢人。”伯乐笑呵呵地看着弟子的表现,十分欣慰地点了点头,说:“不仅是在相马时,在观察其它事物时,也要经过全面而细致的观察才可以下结论。
[含义]只有通过全面而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出处]《韩非子·说林下》
《盲人识日》
有个人生下来就是个盲人,他很想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就去问眼睛好的人。
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形状像个大铜盘。”盲人立刻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中,找到一个铜盘,仔仔细细地摸着,还用手敲了敲,铜盘立刻发出了声响,他恍然大悟地说:“哦,太阳原来可以发出声音。”
有一天,他和邻居闲聊时听到钟声,立刻说:“这是太阳的声音。”邻居告诉他说:“那是钟而不是太阳,太阳会发光,就像蜡烛一样。”于是,盲人又去摸蜡烛,知道了蜡烛的形状。
后来有一天,他摸到了形状与蜡烛相似的竹笛,以为那就是太阳了。
[含义]认识事物不能只凭道听途说,要全面细致。
[出处]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日喻》
《阮裕焚车》
晋代的阮裕是一个以德行闻名于天的人。
阮裕住在剡地的时候,曾有一辆很漂亮的车子。这辆车子的结构结实、造型美观,就连拉车的马的皮毛也是刷得平滑整洁。尽管阮裕把这辆车子视若珍宝,但无论谁来借用他的车子,他都十分爽快地答应。
一次,阮裕一位邻居的母亲去世了,在为母亲送葬的时候,邻居很想跟阮裕借车子。但他转念一想,死人是很不吉利的事。最终,这位邻居放弃了向阮裕借车子的想法。
后来,这件事传到了阮裕的耳朵里。阮裕叹息着说:“唉,我有车子就是为了方便大家,现在却让人不敢借用,还要这车子干什么!”说罢,阮裕放火把心爱的车子烧掉了。
所有知道这件事的人无不感叹,阮裕的确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含义]做人不能因吝惜自己的钱财而不肯去帮助他人。
[出处]《世说新语》
第2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寓言故事《反裘负薪》
魏文侯出去游玩,看见路上有一个人反穿着皮袄,毛向里,皮向外(古时候的皮袄穿时都是毛在外的),背了一捆草。魏文侯问他说:“你为什么要反穿皮袄背柴呢?”那个人回答说:“因为我爱惜皮袄的毛。”魏文侯说:“你这样做,难道不知道皮弄掉了,毛就长不住的'道理吗?”
寓言故事《子罕不受玉》
有个热衷于拍马的宋国人弄到了一块未经雕琢的浑玉,来献给子罕。子罕不要。那个人说:“这是块宝玉啊,只配给您这样的君子做器具,那些贪财的小人可不配用。”子罕说:“你把这块玉看作是宝贝,我呢?把不收你这块玉当作宝贝。”
寓言故事《负暄献曝》
宋国有个农夫,披着破絮麻布熬过了冬天。来年开春,农夫在田里耕作,晒着太阳,感到浑身惬意,不知道天底下原来还有广厦温室和丝袄狐裘。他回头招呼妻子说:“这般享受的办法,别人一定还不知道,等我们去告诉国王,肯定会有重赏哩。”
寓言故事《凿壁移痛》
有个生脚疮的人,流血流浓,痛不可忍,呻吟着对家里人说:“快,你们快把墙壁给我凿个洞。”洞凿成了,他忙把那只痛脚伸进邻居家里,足足有一尺多长。家人问:“这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让它痛到邻居家去吧,这回跟我没啥相干了!”
寓言故事《儿子也善泅》
从前有个善于游泳的越国人,生了个儿子刚满月。他的母亲就要把儿子丢到水里去。有人奇怪地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母亲回答:“他的父亲是个游泳的高手,他必定也是个会游泳的人。”
寓言故事《獐鹿之辨》
王安石之子只有几岁的时候,有个客人送给他家一头獐和一头鹿,关在一起。客人问他:“哪只是獐,哪只是鹿?”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两种稀罕的动物,看了半天,答道:“獐旁边的那只是鹿,鹿旁边的那只是獐。”客人听了,十分惊奇。
寓言故事《鲁王养鸟》
鲁国的城郊飞来了一只海鸟。鲁王派人把它捉来,供养在宫殿里,把宫里最美妙的音乐奏给它听,用最丰盛的膳食招待它。可这只鸟被吓得神魂颠倒,连一片肉也不敢吃、一滴水也不敢沾,只三天便死了。
寓言故事《农夫与蛇》
冬天农夫发现了一条蛇冻僵了,他想给它温暖,便把它放在自己的怀里,蛇温暖后苏醒了过来。一醒来就咬了农夫一口,要了农夫的命。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你对恶人再好,他们的本性是不会变的。我们要认清坏人,改造坏人,创造一个美好和平的世界。
寓言故事《对牛弹琴》
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埋头吃草。牛并非没有听见,而是这种曲调不适合它听。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子、牛虻的叫声,以及小牛犊寻找母牛哞哞的声音。牛立刻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走来走去地听起来了。
第3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知识竞赛题
推荐《奕秋诲奕》中的奕秋是一个什么人?——名棋手 《不龟手药》中“手药”是指什么药?——冻疮药
《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什么人?——厨师
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什么?——东施
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谁?——井底之蛙
“曲调越高级,能和他一起喝酒的人就越少。”是哪个寓言故事中讲的?——曲高和寡
寓言《二人相马》的主人公是谁?——伯乐
南郭先生是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滥竽充数
《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盒子
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卫国人
“宁可相信尺码,不能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哪个寓言故事?——郑人买鞋
教育孩子要讲诚信的著名故事是什么?——曾子杀猪
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怀疑是谁偷了?——邻居的儿子
寓言《投婴于江》中那个人要把小孩字投到江里去的原因是什么
第4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寓言故事吧,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情节高度凝练的故事中得到揭示。都有哪些经典的寓言故事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1
苏章不徇私情
汉顺帝的时候,出了一位有名的清官,名叫苏章。他为官清正、公私分明,从来不因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冤枉好人、放过坏人,深受百姓的爱戴。
有一年,苏章被委任为冀州刺史。上任伊始,苏章便认认真真地处理政事,办了几件颇为棘手的案子。可是有一天,令苏章头疼不已的事情终于来了。
苏章发现有几个账本记得含混不清,不由得起了疑心,就派人去调查。调查的人很快呈上了报告,说是清河太守,数额巨大。苏章大
第5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读书交流会与阅读指导课
一、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2.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交流中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师:①布置黑板 ②多媒体课件
2.生:①仔细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②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3分钟)1.通过阅读和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请学生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寓言故事》。2.(课件出示)小结、过渡。
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的总结,寓言主要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
这些小故事中也蕴涵着一定的道理。
(二)、汇报交流: 1.再现情节:(12分钟)
读完这本
第6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1
今日,我读完了老师向我们介绍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书里有很多小故事。故事虽然短,但其中让人领悟到的道理是特殊有益的。其中,我对几个小故事的印象特殊深刻。
《盲人摸象》讲的是一群盲人摸大象,最终都说错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假如不把握事物的全部特征,只凭自己的局部体验去描述这个事物,最终只能造成片面性的生疏,会闹出很多笑话。
《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个人养了一群羊。一天晚上羊被狼叼走了,邻居劝他把羊圈修一下,但是他不听,结果丢了更多的羊,最终他还是把羊圈补上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了错误要及时改正,将来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同时我们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守株待兔》讲的是一个人累了,在一棵树下坐着。突然有一只兔子撞死了以后,他每天在这儿坐着,可一只兔子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