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消失的年味七年级作文
消失的年味七年级作文
随着日历上的一页页纸逐渐撕去,年,也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大年三十的暖阳照耀着大地,阳光洒在身上,很暖和。我在这一天,高高兴兴地去老家过年。一路上看见许多小孩提着袋子,穿梭在一户户人家里。这是家乡的习俗——讨糖。不过和万圣节的不同,他们这是送恭喜。这种习俗只在除夕和初一。在除夕前段时间,大部分人家去超市或银行。买这天要发给孩子的东西,有的发糖,有的发钱。要是勤快的话,一天能弄到四五百元和几大袋糖果。这样一年的零花钱和糖果就不用愁了。有的厉害的小孩可以在这一天攒够明年的学费。
可是人数却比去年少了很多,因为大多数小孩都坐在家里拿着手机玩游戏。
到了老家,大家都慵懒的躺在沙发上,有的看手机,有的`看电视,只有外婆在一个人包饺子。不应该是这样啊!在去年,这个时候弟弟妹妹应该是去放炮,可他们却坐在那里无动于衷。我过了好一会才想起来——平江禁炮。这无疑是对爱炮的熊孩子们的一种打击。一旦不能放炮,过年的气氛就全没了。
这时,正在看手机的小姨大喊一声:“有红包!”一听到这句话,原本死气沉沉的大家一下子满血复活,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起手机。接下来就是问:“在那个群?”
吃饭时,家人们没有碰杯,每个人都拿着自己心爱的手机,低着头,桌上美味可口的饭菜瞅都不瞅一眼。我无意中看了一下手机,QQ群里的同学们都在“积极踊跃”的发言:“作业太多了,根本做不完啊!”“作业怎么多,这年还怎么过?”……
过年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可是许多因素泯灭了大家对过年的感情。这年也就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
消失的年味,该怎么找回来?
第2篇:消失的年味作文
消失的年味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消失的年味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消失的年味作文1
随着日历上的一页页纸逐渐撕去,年,也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大年三十的暖阳照耀着大地,阳光洒在身上,很暖和。我在这一天,高高兴兴地去老家过年。一路上看见许多小孩提着袋子,穿梭在一户户人家里。这是家乡的习俗——讨糖。不过和万圣节的不同,他们这是送恭喜。这种习俗只在除夕和初一。在除夕前段时间,大部分人家去超市或银行。买这天要发给孩子的东西,有的发糖,有的发钱。要是勤快的话,一天能弄到四五百元和几大袋糖果。这样一年的零花钱和糖果就不用愁了。有的厉害的小孩可以在这一天攒够明年的学费。
可是人数却比去年少了很多,因为大多数小孩都坐在家里拿着手机玩游戏。
到了老家,大家都慵懒的躺在沙发上,有的看手机,有的看电视,只有外婆在一个人包饺子。不应该是这样啊!在去年,这个时候弟弟妹妹应该是去放炮,可他们却坐在那里无动于衷。我过了好一会才想起来——平江禁炮。这无疑是对爱炮的熊孩子们的一种打击。一旦不能放炮,过年的气氛就全没了。
这时,正在看手机的小姨大喊一声:“有红包!”一听到这句话,原本死气沉沉的大家一下子满血复活,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起手机。接下来就是问:“在那个群?”
吃饭时,家人们没有碰杯,每个人都拿着自己心爱的手机,低着头,桌上美味可口的饭菜瞅都不瞅一眼。我无意中看了一下手机,QQ群里的同学们都在“积极踊跃”的发言:“作业太多了,根本做不完啊!”“作业怎么多,这年还怎么过?”……
过年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可是许多因素泯灭了大家对过年的感情。这年也就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
消失的年味,该怎么找回来?
消失的年味作文2
又是一个年,在以前的农村,由于只种田,到了腊月,大家就空闲了,从小年就开始进入过年的状态,开始囤积年货,家家户户都贴起了春联,小孩们放了假天天互相玩耍,大人们到处串门,都没有做事了,这状态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可现在只从大年三十放假到初七,时间少了很多,而且由于现在的生活压力大,都不能完全沉浸在过年的喜庆中,也没有以前那么快乐了。
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也都比以前好了不少,每天也能吃的了鱼肉,在三十晚上的年夜饭和平时吃的并没有许多差别,大家就感受不到过年时的特殊。
对了,过年还有一个主角,那就是爆竹。爆竹有许多种,有直冲云霄的礼花和冲天炮。有适合小孩戏耍的摔炮和擦炮,大家为了驱赶年兽,还会买那种好大一卷的鞭炮,在除夕午夜,每家每户都点燃鞭炮,非常热闹。可在今年,公安局一直禁令,告诉我们不能放鞭炮了,否则三千元,有些地方还得拘留。可我们大家怎么会照做?大家也照样放,民警也要过年,我想他们也不想让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在这戛然而止了吧,后来他们发现有人放鞭炮也只是提醒了一下,果然。虽然我们还是放了鞭炮但是这禁令至少摆在那里,说不定哪年就真的不能放鞭炮了。
还有小孩的压岁钱,以前,物资贫乏,大人们给小孩的压岁钱,小孩高兴得不得了,可现在的小孩有吃有穿,大人们还给他们压岁钱,小孩会觉得理所应当,不给还不高兴,而且大人们认为给得钱越多越好,这压岁钱就变了味。
总之,年味在各方面与以前都有不同,越来越淡了。
消失的年味作文3
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在一年的最后一天,我们要守岁、放烟花、吃年夜饭、贴对联、贴门神……
年的由来是缘于中国古时候一头叫“年”的怪兽,“年”非常怕鞭炮声和红色,那时候人们为了防止“年”入侵,就家家户户放鞭炮、贴对联、贴门神用来保护自己,因此,过年的习俗也就一代代传下来。
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剪纸可以剪成不同形状,不同寓意,有的用来辟邪、有的代表团圆、有的代表幸福安宁……在爸爸妈妈那一代,甚至是爷爷奶奶那一代,剪纸随处可见随着时间的流逝科技的发达,民间艺术已经很少了。在家中贴剪纸的实在少之又少。
在大年三十那天按照习俗,家家户户都应该放鞭炮,烟花。我望着被夜色笼罩天空,仅有几朵美丽的花在空中绽放着,美丽过后,只剩下几缕烟升上夜空,逐渐烟消云散。
年夜饭,过年时在外地工作的人不管身在何方,距离家乡多远,总会赶回来吃一顿年夜饭。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但我们吃年夜饭时根本没有热闹的气氛,反而冷冷清清的,大家一门心思低头玩着手机,大家虽然在一起,但心却在手机上。
吃过晚饭,走在大街小巷中,夜色几乎笼罩全部,街上冷冷清清,没有过年时的喧闹,也不是街火通明,剩下的只有呼呼的凉风,吹得我发丝飞舞。
坐在火炉旁,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我们要守岁到12点,才会有红包发,为了红包我们抑制困意,不让自己睡着,但听着电视里的歌声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一阵霹雳啪啦的鞭炮声使我惊醒过来,电视里面主持人说着:“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新的一年已经到来……”
第二天清晨,走出家门,看着地上红艳艳的鞭炮碎片,有点不敢相信旧的一年已经离去,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议。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年过去了年味渐渐消失。所以然我们从现在开始,传承中华文化。
消失的年味作文4
年味,是一声声鞭炮点燃时的响声;年味,是一阵阵家人欢聚一堂时的欢声笑语;年味,亦是一句句收红包前的祝福……
除夕那天,当每个孩子穿上自己年前精心挑选的新衣时,脸上露出喜悦的神情。年味从此开始……
大人们从下午就忙个不停。有的人洗着菜,有的人拿着铲子,握着锅,娴熟地炒着年夜饭,有的人提着刀,一刀一刀地剁着鱼儿,有的人不停地从厨房端着刚煮好的饭菜放到饭桌上,一盘接一盘的……
菜上齐了,等长辈先动筷后,我们几个小孩就纷纷冲向了自己爱吃的菜。吃了会儿,我们便匆匆撤了,只剩大人们在饭桌边上边聊边吃了。但那儿总能传来一阵阵欢笑声。
饭后没一会儿,顽皮的堂弟拉着我出门买鞭炮,街上的行人一个个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遇见熟人,我们也会互道“新年好”。
回到家时,已到了亲朋好友登门拜访的时间了。家中一片热闹,五光十色的灯光令家中多增添了一份年味。
随着阵阵炮竹声的响起,家中又更加热闹了。我们在家门口挥舞着仙女棒,放着小烟花。大人们则在一旁满脸欢喜地看着我们玩耍。
鞭炮燃尽。我搬出桌子,拿出扑克牌,招呼大家来玩21点。边玩牌边看春晚。太奶奶和奶奶也一齐围在桌前,等着我发牌,我唰唰几下便发好了牌。我紧张得看着我的牌,诶……我拍桌而起,洋洋得意地说:“诶,我赢了!钱来!”弟弟们都十分不舍他们的一块钱,太奶奶和奶奶亦是如此。其实这只是图个好玩,图个热闹,也不玩大的。我悠哉悠哉地收着刚到手的钱,又立马发着牌。一轮又一轮后,午夜的钟声响起,新的一年到来了……
《难忘今宵》响起了……这一天,我们也折腾够了,收拾着便去睡了。
在床上躺着,外面的烟花爆竹声不断。而我,早已开始想象第二天个个亲戚登门拜访时的热闹非凡的场景了。
春晚的主持人赵忠祥老师曾说,只要还有一个人看春晚,春晚就一定会播。所以只要有一个还在过新年,年味就一定不会消失。
年味从未消失,只不过需要细细体会。
消失的年味作文5
乡情,是亲切的;乡情,是忧愁的。乡情,对于我来说,是微微酸涩的……
我的老家是河口,不像大城市那样丰富斑澜,也不像小山村那样贫瘠。过年了,家家户户窗边挂上大红灯笼。点燃鞭炮的碎屑洒在大地上,走起来软绵绵的,像一条红色的长龙,伏在地上哺育着中化儿女。小摊上布置得井井有条,深吸一口气,就能闻出哪边卖窗花,哪边卖小吃。家家户户充满了腌肉的味道,隔了几十里也能闻见哪边包肉馅饺子,哪边包素馅饺子。
最有趣的事就是走错了门。我一迈进门,发现一个老奶奶提着纸糊的灯笼知盈盈地对我说:“来吃点儿吧!”此时,我心中充满了亲热,但是现在还有吗?
到了市区,时代在召唤着我们,灯笼变成了会响音乐的电子灯笼,送礼物也是要扫二维码,一座座小平房长成了闪烁着光芒的高楼大厦。当然也不会有年兽之类的神话故事了,空地上不会有一条条“长龙”,而是一个个冰冷的牌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天气雾蒙蒙的,到处充斥着汽车尾气的味道,树上挂着的别致的树灯淹没在干冷的空气中。我竭力想找回之前那种浓浓的饭香味与糖瓜甜甜的味道。罢了罢了,现在仿佛空气凝固在了一起,只有无情的空气清新剂的味儿了。我期盼着年兽,你在哪儿啊?
渐渐地,浓浓的年味像一缕青烟,吹上了飘渺的空中,到了“另一个地方”……过年如美丽的烟花,稍纵即逝,悄然绽放在我幻想的梦景……
伴着寒冷的天气,我沉沉地睡去,想起当时放鞭炮的情景,贴窗花的情景,老爷爷在其乐融融地讲着当年的老事。突然电视中新年倒计时的钟声响起,我猛地惊醒,所有人都在欢呼沸腾?唯留下一个含着乡情的我……
我醒了,但浓浓的年味却沉沉睡去……
第3篇:年味消失社会实践心得
寒假社会实践心得
------追寻消失的“年味儿”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有影响力的。春节历史悠久,是全国各民族人们都过的传统节日,以祭祀神佛和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中国人最浓重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团结,兴旺,是对未来寄托着希望的佳节。
但是随着物资经济的繁荣和多元文化的出现,不少舆论担忧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正出现淡化的趋势。我们的年味真的淡了吗?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成年群体展开了以问卷形式的社会调查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显示的结果上来看,85%的人都表示,现在的年味的确是越来越淡了。
春节,即农历的新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是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源于殷商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
第4篇:消失年味初二作文750字
消失年味初二作文750字
XX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在一年的最后一天,我们要守岁、放烟花、吃年夜饭、贴对联、贴门神……
年的由来是缘于中国古时候一头叫“年”的怪兽,“年”非常怕鞭炮声和红色,那时候人们为了防止“年”入侵,就家家户户放鞭炮、贴对联、贴门神用来保护自己,因此,过年的习俗也就一代代传下来。
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剪纸可以剪成不同形状,不同寓意,有的用来辟邪、有的代表团圆、有的代表幸福安宁……在爸爸妈妈那一代,甚至是爷爷奶奶那一代,剪纸随处可见随着时间的流逝科技的发达,民间艺术已经很少了。在家中贴剪纸的实在少之又少。
在大年三十那天按照习俗,家家户户都应该放鞭炮,烟花。我望着被夜色笼罩天空,仅有几朵美丽的花在空中绽放着,美丽过后,只剩下几缕烟升上夜空,逐渐烟消云散。
年夜饭,过年时在外地工作的人
第5篇:消失的年味作文600字
消失的年味作文600字
伴随着除夕夜鞭炮的阵阵响声,我知道,2018年来了。可我对这二零一八年的到来,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兴奋。
依稀记得几年前,每逢除夕,一家人都要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看春晚,吃年夜饭。近几年,特别是今年,好像有哪里不一样了。一家人依旧坐在一起吃饭,电视上依旧播着春晚,不同的是,人人手里都拿着手机,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屏幕,要么是在聊天;要么是在抢红包;要么是在集五福;更有甚者,是在玩游戏。大人们都心不在焉的敷衍着老人的问话;小孩子也都心不在焉的敷衍着大人的说教;只有老人默默地看着电视里的春晚,然后无奈地叹口气,离开了饭桌。可,年轻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机屏幕上,哪里会注意的到长辈已经离席呐?
大年初一,我依旧像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本该一大家子的小辈儿早早的去给老人磕头,可等到八点半
第6篇:消失的年味初三作文
消失的年味初三作文
年味,顾名思义,过年的味道。年味可能是一家人的团圆饭,可能是大年三十夜的烟花,可能是春节一声新春快乐,可能是人们四处拜年的喜庆气氛……
在以前,人们会在家吃年夜饭,寓意团团圆圆,会在家贴春联,贴倒福,寓意福到了。餐桌上常常放着鲜香四溢的鱼,寓意年年有余。晚上坐在一起看春晚,谈天说地,在楼下,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兴趣盎然的燃放烟花。大年初一,人们买好礼物,装好红包,走街串坊,相继去长辈家中拜年,给晚辈发下红包,希望红包能驱赶年兽。小镇里,热热闹闹,人山人海。大城市里,马路上塞满了汽车,塞满了回家过年的思乡人。
现在与以前可不是一回事了!
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现在人人手中塞个手机。现在过年人们会经常在饭店吃年夜饭,人们充当低头族。长辈们没人陪他们说话,在热热闹闹的
第7篇:寻找消失的年味作文
寻找消失的年味作文(集锦27篇)由网友 “惠忻” 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寻找消失的年味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寻找消失的年味作文
“莺啼燕语报新年”,又是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来临了。然而,虽有山珍海味的盛宴,有满天礼花的绚丽,但总感觉少了一份传统的年味了。于是,我与伙伴们在家长的支持下,开展了寻找那些逝去年味的活动。
搡年糕搡出暖暖意
年糕,寓意“年年高”,据说旧时的年糕是纯手工做的,故特别香淳扑鼻。为了一睹搡年糕的过程,我与伙伴们,乘着公交车,千里迢迢地赶到绍兴安昌古镇来探秘究竟。
我们找到了打糕师傅——江爷爷。江爷爷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知道我们的目的后,笑眯眯地和我们讲着关于年糕的来历,我们饶有兴趣地听着。最后江爷爷带我们去后院参观搡年糕的现场。
我们推门而入,只见里面热气腾腾,一股诱人的年糕
第8篇:消失的年味初中作文
消失的年味初中作文(精选19篇)由网友 “喜欢的文”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消失的年味初中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消失的年味初中作文
“小孩子你嘴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尘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割羊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拜个年,一年一年保平安,过年了!!!!!!!!”这首儿歌向我们展现了旧时人们从腊月开始到过年的生活图景。旧时的腊八之后,乡村中就可以看到一些人开始为过年而忙碌了,腊月廿三,是北方人们所说的“小年夜”,这天起,人们会如同排练一场大戏般迎接新年。年三十晚上,是一个祥和的夜晚,人们会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收看电视节目。饭后,晚辈将从长辈处取得压岁钱——对于他们来讲,这是一年到头最幸福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