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环境问题研究的论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25 08:02:1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内控环境问题研究的论文

内控环境问题研究的论文

一、内部控制与内控环境

根据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规定,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其组成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对控制的监督五个要素。其中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它又包括以下七个要素:(1)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2)对胜任能力的重视;(3)治理层的参与程度;(4)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5)组织结构;(6)职权与责任的分配;(7)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

与1997年1月1日实施的审计准则(以下简称旧准则)《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相比,内部控制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都有较大的变化。主要包括:

从定义上看,新准则明确指出了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者是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强调制定内部控制的目的之一是保证对法律法规的遵守。

从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上看,新准则采用了COSO(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美国企业咨询委员会)在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该准则于1994年进行了增补)中的五要素。

从控制环境的构成要素上看,新准则在保留了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组织结构、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人事政策和实务四个要素的基础上,删除了其它要素,增加了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对胜任能力的重视及对治理层的参与程度这三要素。

上述变化,体现了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即强调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强调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主要“受企业董事会、管理阶层及其他员工的影响,内部控制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制定并执行控制政策和程序的人的素质与观念,如管理者的管理风格与经营理念、内部控制的意识等” ,强调在评价控制环境的设计和实施情况时,应当了解管理层在治理层的监督下,是否营造并保持了诚实守信和合乎道德的文化,以及是否建立了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舞弊和错误的恰当控制,并要求管理层就业务规程和道德价值观念与员工进行沟通。而上述所有影响因素全部都属于内控环境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在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中,内控环境是其他要素的基础,直接决定着内部控制能否实施和实施的效果。

内部控制作为防范各种错误与舞弊的第一道防线,其设计是否合理与执行是否到位至关重要。新审计准则的这一变化,可谓抓住了内部控制的核心。

二、内控环境的现状及其成因

为了规范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财政部自2001年起,陆续制定和实施了一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至今七年过去了,企业内部控制薄弱、不规范仍然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并且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这一点财政部从2001年至2006年末以来发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中可以得到证实。

为什么企业如此漠视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呢?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内控环境,在于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和认识。如果治理层和管理层不重视内部控制,就不可能热衷于内部控制的设计,也不可能重视内部是否得到一贯而有效地执行。作为一种约束机制,事实上内部控制同法律一样,也是一柄双刃剑,它要求所有人,包括它的制定者,都必须严格遵守,并对所有违反者进行相应的处罚。而一旦这一法则遭到破坏,内部控制就形同虚设,成为“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一纸空文。目前我国企业的内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是治理层和管理层不重视内部控制的设计;二是治理层和管理层(特别是管理层)不能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前者是果,后者是因。

一方面,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企业都是国有企业,管理层都属于国家干部,由政府任命。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虽然国有企业逐步改组为股份制企业,但其治理层和管理层仍然是由政府任命,许多上市公司都是集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职位于一身,国有股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的普遍现象使得股东大会、审计委员会并不能切实履行治理层的职责,而国有股也没有真正的产权代表,正如美国学者哈罗德。德姆塞茨在《企业经济学》一书中所说的那样,“社会主义主张以资源的全民所有制为基础的制度,但全民所有制结构的分散性令人失望的是公民毫无权力,资产的管理就成为国家官僚的任务和特权。”企业由“大老板”(一把手)一人说了算的现象十分普遍,审计委员会和独立董事基本上形同虚设,小股东对公司治理更处于人微言轻的地位。表面上看这是我国企业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十分成熟的一个表现,而其根源却在于我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封建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权大于法。所谓的.制度就是统治者的意志和利益。在信息传递不畅通的时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十分严重,只有制度的制定者才拥有有关制度的信息,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来解释信息。这些解释可以根据利益大小、远近亲疏而异。在信息传递相对畅通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多地要求管理的透明、公开与民主,并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有关制度的信息。对制度的不合法解释变得越来越困难。为维护治理层与管理层的既得利益,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制度粗放化、模糊化。因为制度一旦细化,并为所有员工和公众所熟知,就会对权力产生约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治理层和管理层等权力拥有者不法利益的获得。

另一方面,治理层和管理层可能因为粗心大意、精力分散或者出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选择而无视控制甚至逾越控制等,那么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就决定了已有的制度会成为一纸空文。以虚假会计信息为例,1999年COSO发布的《虚假财务报告:1987~1997美国上市公司的分析》显示,产生虚假财务报告的现象与内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涉及了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在72%的会计报表舞弊中,涉嫌参与者为公司总裁”。中国上市公司的舞弊案件也无一不涉及公司的管理层。而舞弊的动力,无非是利益二字。

三、如何治理内控环境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应当从内控环境着手,才能起到治本的效果。这次新审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无疑是抓住了解决内部控制薄弱问题的根源。新审计准则在内控环境中提出了“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这一要素,并将其作为第一位的组成要素,体现了国家在治理内部控制薄弱这一问题上的高瞻远瞩性。毫无疑问,内部控制的制定与执行都取决于人的素质与观念,从强化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入手,才是从源头上治理内控环境的关键。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目前我国财政部门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2006年财政部发起成立了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加快创建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必须明确的是,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应当注重一个“细”字。其中,“更清晰地限制和细化说明一把手的权限,实在是当务之急” .不仅如此,还应当清晰地说明各级管理者的职责权限,以促使其各司其职,避免因制度的不完善使之逃避责任。

其次,要加强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市场经济作为信用经济,要求每一个人都应当是讲诚信、守道德的。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从治理层和管理层入手。因为在控制环境的构成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管理当局的作风”,“在防范舞弊方面,管理当局的作风是控制环境中最关键的因素,管理当局的不当行为成为他人无视控制程序的合理借口” .“上梁不正下梁歪”,只有治理层和管理层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诚实和道德才会得到巩固和加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使企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强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使遵守制度的意识深入人心;治理层和管理层率先垂范,引导人们“循规蹈矩”。显然,治理企业内部控制薄弱必须从制度建设、道德建设等多方面综合着手,才能彻底改善内控环境。

许延明

第2篇:企业会计内控方法研究论文

企业会计内控方法研究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企业的转型和变革也在不断加速,在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企业必须要做好内控来确立市场竞争优势。会计内控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部分,会计内控关系着企业的资金调动、资金循环速度和利用效率,因此实现高效的企业会计内控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方法。本文将对企业会计内控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会计内控方法,以期为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企业;会计内控;方法;探究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市场经济转型,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的发展也必须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要迅速实现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就必须进行及时的内部控制,实现企业的自我调控。会计内控是企业进行变革的重要部分,会计内控的高效实施能够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资金循环效率,在良好的资金循环下,企业的各部门将产生良性交互性交流,企业的盈利能力将变得更强。

1.当前会计内控存在的问题

1.1会计内控环境差

会计内控环境差主要还是由于国内企业对企业内部控制经验不够且缺乏意识导致的。当前,国内的一些企业谋私现象严重,企业内部的会计内控无法实现。相比于国际型的企业,国内的'企业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松散的管理也是直接导致会计内控环境变差的重要原因。

1.2会计信息失真

由于会计内控环境差的因素,会计管理不严谨,因此导致会计信息不够真实准确。不够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使得账务记录不够真实,且账实严重不符,因而无法准确地实现企业的运营能力评估,对于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也无法准确地进行分析。会计信息失真是非常严重的管理问题,会计信息不真实所计算得到的企业资产和负债也不真实,这样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3企业管理者风险意识较差

意识是行动的基础,在企业的运行上也是同样重要的。企业管理者风险意识的薄弱往往会使得其他企业抢占先机,赢得市场地位。风险意识的提高,意味着企业管理者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复杂的市场环境特点,对面临的竞争对手也有一定程度的把握,而这些都意味着企业在面对竞争和风险时能够化险为夷,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而当下,企业管理者风险意识的缺失使得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管理不够严谨,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继而导致了企业竞争力的降低。

2.加强企业会计内控的策略

2.1强化风险意识

强化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是实现内部有效控制的关键。强化风险意识就是让管理者了解市场、了解竞争对手、了解企业自身优势和劣势的过程。企业管理者要想实现风险意识的提高,就必须对当前复杂的市场进行分析,分析市场存在的潜在风险和机遇。对企业内部控制而言,可以通过授权控制的方式来实现内部风险的降低。通过对每一笔财务收支进行层层授权把关来实现财务收支的严格控制,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提高。这种分层授权的管理方式不仅能够对会计信息的记录准确性实现控制,还能方便管理,完成责任到人的职务分配,帮助企业管理者科学合理的管理。

2.2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优化企业内控环境的关键是做好以人为本,企业的每一位工作者都是环境的主体因素,这些基本单位的有效管控就是内控环境的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实现内部环境控制的重要途径。在人才的筛选上人力资源应该严格把关,为企业选择优秀的员工。选择优秀的员工并不是一劳永逸,还要对职工进行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训,让职工能够独当一面,实现业务能力的提升。另外,还要对会计人员的会计素养进行提升,对会计事务的处理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还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影响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责任能力,对会计人员进行明确的奖罚实施,使其工作更加负责,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2.3实现会计核算自动化

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使得会计已经逐步实现了核算自动化。在会计信息的记录和传递使用方面也建立了健全的制度和规章。会计核算自动化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但是对会计数据输入的准确性要求也较高,因此,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要仔细认真地进行会计数据的记录。会计核算的自动化必须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因此相比于传统会计,会计自动化能够有效降低会计信息的失真,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通过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记录,更加准确地了解到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自负盈亏能力的明晰也是企业扬长避短,实现盈利的重要途径。

2.4重视内控制度的完善

任何管理都必须具有一定的制度,遵从制度才能实现有序管理,因此拥有一套科学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十分重要的。企业管理者对会计内控时必须要进行相关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明确会计责任落实,会计工作分工,对每一个会计工作者都要进行职能划分,对相关部分的责任人也要进行确立,有效实现会计内部监督和控制。对领导工作者所负责的部分也要进行明确,避免责任推诿,各个负责人必须保证各自的员工工作水平。对出现的制度缺陷要及时进行查缺补漏,加强外部审计,进行科学的调整。

综上所述,对企业会计内控的加强必须先从提高企业管理者的风险管理意识做起。在相关内控方法的实施上,首先要做好企业整体内部控制环境的调节,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加强对人才的监督管理,在此过程中还要进行相关制度的完善,对工作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另外,在会计内控时还要及时进行会计核算方式的更新,进行更加合理的会计核算自动化管理。在具体的措施实施中更加小心仔细,通过加强对企业自身的管控能力实现竞争力的提升。

作者:赵涛 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庆阳石化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张金钊,刘一鸣,丛明仁等.探讨加强企业会计内控的具体方法[J].消费导刊,2016(07):240.

[2]王继苹.加强铁路企业会计内控的策略研究[J].经贸实践,2016(04):297.

[3]汪金丹.工业企业会计内控体系建立的思考[J].中国经贸,2014(22):223.

第3篇:环境管理制度问题对策研究意义论文

环境管理制度问题对策研究意义论文

第1篇:我国伴生放射性矿环境管理中存在问题研究

环境管理对于我国很多工业的生产来说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于伴生放射性矿的开采利用来说,环境污染是困扰相关企业以及工厂的重要问题,在对其环境进行管理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放射性矿物质的特性进行管理。这就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对放射性矿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能够使得我国重要的核燃料资源得到更加有利的保护,并且对于治理放射性矿物质带来的污染来说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伴生放射性矿环境污染的现状

我国伴生放射性矿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其中的放射性核素、企业“三废”排放情况及开发利用地区环境的C辐射水平。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国伴生矿开发利用中的主要环境问题大多由这几种污染因素引发。据调查,我国部分地区的稀土伴生矿中放射性核素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环境问题论文

环境问题论文(精选11篇)由网友 “UmakeMeSpcl”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环境问题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环境问题社会实践论文

摘要: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理论界对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争议已久,产生了各种说法与解释;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必将影响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影响对外贸易。合适的政策措施有利于解决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与环境之间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效应;自由贸易;产业国际竞争力

12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又一次激起国际社会对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重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使人们更加关注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之争

国际贸易的开展对环境保护是有利还是不利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自由贸易论者与环境保护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内控环境问题研究的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内控环境问题研究的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