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贵贤》译文及习题答案
《贵贤》译文及习题答案
贵贤
(晋)葛洪
抱朴子曰:舍轻艘而涉无涯者, 不见其必济也;无良辅而羡隆平?者, 未闻其有成也. 鸿鸾之凌虚者, 六翮之力也;渊虬之天飞者, 云雾之偕也. 故招贤用者, 人主之要务也;立功立事者, 髦俊?之所思也. 若乃乐治定而忽智士者, 何异欲致远途而弃骐騄哉!
夫拔丘园之否滞④, 举遗漏之幽人, 职尽其才, 禄称其功者, 君所以待贤者也;勤夙夜之在公, 竭心力於百揆⑤, 进善退恶, 知无不为者, 臣所以报知己也. 世有隐逸之民, 而无独立之主者, 士可以喜遁而无忧, 君不可以无臣而致治. 是以傅说吕尚不汲汲於闻达者, 道德备则轻王公也. 而殷高周文乃梦想乎得贤者, 建洪勋必须良佐也。
(节选自葛洪《抱朴子》)
慕贤
(南北朝)颜之推
古人云:“千载一圣,犹旦暮也;五百年一贤,犹比膊也。”言圣贤之难得疏阔如此。傥遭不世明达君子,安可不攀附景仰之乎( )
吾生於乱世,长於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於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於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颜、闵之徒,何可世得,但优於我,便足贵之。
(节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隆平:昌盛太平。?髦俊:亦作“髦隽”,才智杰出之士。
骐騄:良马。④否滞:停滞。⑤百揆:各种政务
23.结合文本,作者要求做到“贵贤”与“慕贤”的分别是 和 等两类人。
24.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贵贤》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25.《慕贤》第?段结尾处的( )内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请说明其理由。(3分)
26.对两篇选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贵贤》篇可知作者的主要思想是儒家积极入世。
B.两篇选文的第?段论证方法完全相同,即事实论证。
C.《颜氏家训》阐述思想、学识,没有记述作者经历。
D.结构相同,都是第?段提出论点,第?段加以论证。
27.从句式的角度看,《贵贤》篇多用,《慕贤》篇多用 。(2分)
参考答案
23.人主(君王、帝王、治理天下的人)、子孙(晚辈、无心于学的年少之人)
24.该句运用了类比论证方法(1分),运用鸿鸾能够飞越高空,靠的是翅膀之力;渊中之龙一飞冲天,必有云雾相随。由此得出:人主之要务在于依靠任用贤能者、立功立事者要思考如何辅佐君王的论点(1分);以浅寓深,形象鲜明,有很强的说服力(1分)。(答“比喻论证”不得分)
25.感叹号(!)(1分)。 该句“安”“可不”用反问句的形式强调“假如遇上世间所少有的明达君子”必须攀附景仰(1分)。属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1分)。
26.D
27.整句(骈句、骈体句)、散句
【参考译文】
抱朴子说,舍弃轻便的.船只而去徒涉不见边际的湖海,不能认为一定会渡过去。没有好的辅佐之臣,而追慕隆盛太平的局面,没听说能够成功。鸿雁和鸾凤能升上高空,靠得是双翅的力量。潭中的虬龙能够在天上飞翔,是以云雾为阶梯,所以招纳贤者使用人才是君主的重要事情。而建立功勋成就事业,是才智杰出之士要考虑的问题。至于喜欢太平安定,而忽略智谋之士,和想要去远处却丢开骏马,有什么区别呢!
选拔丘墟园圃中被阻滞的人才,提举被遗漏的隐逸贤者,让职务能全部发挥他们的才能,俸禄与他们的功劳相称。这是国君对待贤良人士的办法,为公昼夜勤奋工作,对职务尽心竭力,进谏善言弹劾恶人,知道的事无不去做,这是臣子报答知己君主的态度。世上有隐逸的臣民,而没有超凡拔俗的君主时,世人可做合时宜的退隐而不必忧虑国事,国君不可能没有臣子而治理好国家。因此傅说,吕尚不急切于显达,是因为修养德行具备了,就轻视天子与诸侯。而商高宗周文王做梦都想得到贤者,是因为建立宏大的勋业必须有优秀的辅佐之臣。
①古人说:“一千年出一位圣人,还近得像从早到晚之间;五百年出一位贤人,还密得像肩碰肩。”这是讲圣人贤人是如此稀少难得。假如遇上世间所少有的明达君子,怎能不攀附景仰啊!
②我出生在乱离之时,长成在兵马之间,迁移流亡,见闻已多,遇上名流贤士,没有不心醉魂迷地向往仰慕。人在年少时候,精神意态还未定型,和人家交往亲密,受到熏渍陶染,人家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即使无心去学习,也会潜移默化,自然相似,何况人家的操行技能,是更为明显易于学习的东西呢!因此和善人在一起,如同进入养育芝兰的花房,时间一久自然就芬芳;若是和恶人在一起,如同进入卖鲍鱼的店铺,时间一久自然就腥臭。墨子看到染丝的情况,感叹丝染在什么颜色里就会变成什么颜色。所以君子在交友方面必须谨慎。孔子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像颜回、闵损那样的人,哪能常有,只要有胜过我的地方,就很可贵。
第2篇:《陋室铭》译文及习题答案
《陋室铭》译文及习题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渭南文集·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0.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有仙则名( ) (2)妻子不觌( )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12.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 “ , ”,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 ”;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 , ”来表达。
【答案】
10.(2分。每题1分)(1)出名(著名)(2)妻子和儿女(子女)
11.(4分。每题2分)(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
12.(4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分) 信乎其似巢也(1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分)
16. 下列各组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2分)
A 何陋之有 B 渔人甚异之 C 能以径寸之木 D 乃引客就观之
17. 阅读〔甲〕文填空:(3分)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______;后人常用“芝兰之室”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文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_____ ”和“____ ”都称得上
是“芝兰之室”。
18. 用原文填空。(3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 “ _________ ”,
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__________ ”;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
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_________ ”来表达。
19.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2分)
参考答案:
14. 略(4分)15.(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
16.(B D)(2分)
17.(3分)_ 托物言志 ; “__ 诸葛庐 ” “_ 子云亭 ”
18.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分) 信乎其似巢也(1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分)
19. 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陆游筑书巢 翻译:
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顾,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也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象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
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屋的,也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 “确实这象鸟窝。”
第3篇:《陋室铭》译文及习题答案
《陋室铭》译文及习题答案(精选9篇)由网友 “博美卜做人了”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陋室铭》译文及习题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陋室铭》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⑾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粗词。
①谈笑有鸿儒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我酌油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宜乎众矣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后遂无问津者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其两膝相比者____
第4篇:《义赏》译文及习题答案
《义赏》译文及习题答案
义赏赏罚之柄,此上之所以使也。其所以加者义,则忠信亲爱之道彰。久彰而愈长,民之安之若性,此之谓教成。教成则虽有厚赏严威弗能禁。故善教者,不以赏罚而教成,教成而赏罚弗能禁。用赏罚不当亦然。奸、伪、贼、乱、贪、戾之道兴,久兴而不息,民之雠仇若性,戎、夷、胡、貉(2)、巴、越之民是以,虽有厚赏严罚弗能禁。郢人之以两版垣也(3),吴起变之而见恶,赏罚易而民安乐;氐羌(4)之民,其虏也,不忧其系累(5),而忧其死不焚也;皆成乎邪也,且成而贼民。故赏罚之所加,不可不慎。且成而贼民
昔晋文公将与楚人战于城濮,召咎犯而问曰:“楚众我寡,奈何而可?”咎犯对曰:“臣闻繁礼之君,不足于文;繁战之君,不足于诈。君亦诈之而已。”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雍季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
第5篇:《明吏》译文及习题答案
《明吏》译文及习题答案
冯胜,定远人。生时黑气满室,经日不散。及长,雄勇多智略,与兄国用俱喜读书,通兵法,元末结寨自保。太祖略地至妙山,国用偕胜来归,甚见亲信。太祖尝从容询天下大计,国用对曰:“金陵龙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为根本。然后四出征伐,倡仁义,收人心,勿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太祖大悦,俾居幕府,命国用典亲兵,委以心腹。卒于军,年三十六。太祖哭之恸。
国用之卒,子诚幼,胜先已积功为元帅,遂命袭兄职,典亲军。
洪武元年兼太子右詹事。坐小法贬一官,为都督同知。引兵溯河,取汴、洛,下陕州,趋潼关。守将宵遁,遂夺关,取华州。还汴,谒帝行在。授征虏右副将军,留守汴梁。寻从大将军征山西。
久之,元太尉纳哈出拥众数十万屯金山,数为辽东边害。二十年命胜为征虏大将军,以步骑二十万征之。帝复遣故所获纳哈出
第6篇:《务大》译文及习题答案
《务大》译文及习题答案
务大
二曰:尝试观於上志,三王之佐,其名无不荣者,其实无不安者,功大故也。俗主之佐,其欲名实也与三王之佐同,其名无不辱者,其实无不危者,无功故也。皆患其身不贵於其国也,而不患其主之不贵於天下也,此所以欲荣而逾辱也,欲安而逾危也。孔子曰:“燕爵争善处於一屋之下,母子相哺也,区区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上栋焚燕爵颜色不变是何也不知祸之将及之也不亦愚乎为人臣而免於燕爵之智者寡矣。夫为人臣者,进其爵禄富贵,父子兄弟相与比周於一国,区区焉相乐也,而以危其社稷,其为灶突近矣,而终不知也,其与燕爵之智不异。”故曰: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尽乱,无有安身。此之谓也。
故细之安必待大,大之安必待小。细大贱贵交相为赞,然後皆得其所乐。薄疑说卫嗣君以王术,嗣君应之曰:“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