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大学生村官《筑梦之基》观后感
大学生村官《筑梦之基》观后感
在观看了教育纪录片《筑梦之基》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深受启发和鼓舞。教育片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党领导的革命,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以及涌现出的一批批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甘于清贫的共产党员。一幕幕,一出出,让在场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很是震撼。
在看到瑞金沙洲坝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农民杨荣显将八个儿子全都送去参加红军,并且八个儿子全部牺牲的时候,我的心为之一颤,对杨老心生敬佩的同时,更多的是一阵心酸。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多么坚定的信念啊!八子参军,一门忠烈!教育片中被称为“共和国第一军嫂”的陈发姑,毅然支持丈夫参加红军,没想这一分离,竟成了永别。陈老历经风雨沧桑三个世纪,真情守望丈夫七十五载,熬到头发花白,双目失明,也没能盼到丈夫归来,最后抱憾辞世。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他们不畏艰险、视死如归、前赴后继,用自己的汗水、热血甚至生命谱写了一曲曲伟大、壮烈的英雄赞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革命先烈们崇高的革命情怀,深刻地诠释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在场观看的共产党员们无一不被深深打动。眼前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更要好好地传承下去。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想着“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要深知我们手中的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党的各项事业离不开人民群众,要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从被称为“铁人”的中国石油工人代表王进喜,到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的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从忘我工作,积劳成疾,最后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到因公殉职的歼-15舰载机总负责人罗阳,他们无一不是用生命去践行着四个字——爱岗敬业。他们忠于党,忠于人民,热爱自己的岗位并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到了忘我的地步。“爱岗敬业”这四个字,或许听起来简单,试问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又能做到多少呢?广大党员干部更应该身体力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始终保持共产党员良好的职业操守。借用《沈浩日记》中的一句话:“你把人民捧在心里,人民就把你举过头顶!。”作为基层公务人员,更应该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及,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开国将军甘祖昌和夫人龚全珍甘于清贫,扎根农村的先进事迹让我的心灵再一次接受了洗礼。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甘祖昌将军毅然决然地辞官归故里,当上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过上了十分俭朴的生活,把自己的收入几乎全部用于家乡的建设上,可明确查到的都有八万五千元,要知道,在那个鸡蛋才一分钱一个的年代,这可是一笔巨款!再看看当下,许多地方官员有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问题的新闻不绝于耳。有着“LV女王”之称的辽宁抚顺市政府原副秘书长江润黎,专门有座190平米的宅子存放奢侈品,包括48块劳力士等名牌手表、253个LV等手提包、1246套高级名牌服饰和600多件金银首饰,我们看的目瞪口呆,不禁为之诧异,身为人民的公仆,竟然可以如此的腐化堕落!我们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到哪里去了?现如今,全国各地正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甘祖昌将军的感人事迹是一个很好的正面教材,给我们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我们党员干部就应该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稳得住心神、负得起责任、挑得起使命。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去添砖加瓦,筑梦的过程可能会出现很多困难和阻碍,但我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的发展本就是前进行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只要全党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民、务实、清廉,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就一定能使筑梦之基坚不可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圆我们的“中国梦”。
第2篇:筑梦之基观后感
筑梦之基观后感
我院党支部为了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3月7日下午组织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和党员开展学习,集中观看了《筑梦之基》专题教育片。
《筑梦之基》宣教片细腻而真实的镜头,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奋斗历程,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从革命战争时期的甘祖昌,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王进喜和焦裕禄,再到新时期的罗阳,他们对理想信念的坚定和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我,使我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升华。
中国梦的提出,展现了中国人的自信,它不是虚幻的梦想,而是能用脚步丈量的希望。在全党上下大力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今天,改进作风,求真务实,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时刻想着“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是每个共产党员的使命与责任。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要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明确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于人民;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正确的群众路线,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听取职工群众意见,了解职工群众心声,解决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与实际问题,在具体实践中增进对职工群众的感情、增强服务职工群众的本领。要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牢记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宗旨,要立足本职工作,扎实工作,为推动保健院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筑梦之基》观后感
作者: 新干县局 李建平日期: 2014-03-10
字体: 大 中 小 | 保护视力色:
日前有幸观看《筑梦之基》专题片,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心潮澎湃,受益良多,深刻感受到这是一次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筑梦之基》讲述的是新中国开国少将甘祖昌将军的故事,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甘祖昌将军因公受伤,主动辞官归故里,是新中国第一位由将军到农民的人。回到老家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洋桥后,他每天和群众劳动在一起,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家乡的建设。长期的实践和刻苦学习,他积累了丰富的农林水利建设经验,被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聘为特约研究员。1986年3月28日甘将军在莲花县病逝,终年81岁,他临终前,还不忘交代妻子龚自珍,领了工资先交党费,留下生活费,其余的全部买农药化肥送给贫困户。这是一位多么令人尊敬的开国将军。本来他每个月能领到220元的工资,这在当时一分钱买一个鸡蛋的年代,可算是高薪,但他一生却没有留什么遗产,收入几乎全部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去了,可以明确查到的就有八万五千元,令人可钦可佩,这才是一个共产党人的本色。观看完《筑梦之基》沉思良久,甘祖昌将军身上体现了共产党员不计名利,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体现了共产党员为群众办事实,出
实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他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学习的楷模。
学习他不计名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作为共和国的开国将军,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始终不忘自己是普通群众中的一员,因公受伤后,主动辞官归故里和家乡人民劳动在一起。我们要深刻认识“四风”的危害,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作为地税工作者,就是要树立征纳平等的理念,学会换位思考。
学习他为群众办事实,出实招,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甘将军干的都是实事,解决的都是实际问题。回乡29年来,他和乡亲们一起,用辛勤的汗水修起了3座水库、25公里长的渠道、4座水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我们要虚心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地税干部就是要深入到纳税人当中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要善于从纳税人的议论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着力解决纳税人反映突出的实际问题,解决实际困难,提高办税效率,降低纳税人的缴税成本,帮助纳税人防范涉税风险,为纳税人“出实招,办实事”。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需要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来“ 筑梦”。我们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向甘祖昌将军等革命先辈学习,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第3篇:《筑梦之基》观后感
《筑梦之基》观后感
班级:网络121姓名:赖丹丹学号 :08061312110
通过观看《筑梦之基》,影片用凄美悲壮的画面,波澜壮阔的革命场景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党员、积极分子,使每个人的心灵都得到了洗礼。影片生动讲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先烈们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信念。
在精选珍贵史实的基础上,《筑梦之基》开篇明义,“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依靠人民,是中国梦的筑梦之基。中国梦的提出,展现了大国自信,它不是虚幻的梦想,而是应该用脚步丈量的希望。在全党上下大力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今天,改进作风,求真务实,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时刻想着“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是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使
第4篇:筑梦之基观后感
筑梦之基观后感
东方的红日升起来了/带领着这世上最可爱的人/过草地,翻雪山/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用锋血与生命/赢得了祖国的统一
永远忠于党,永远忠于人民,是人民军队不变的灵魂。在这样宗旨下奋斗的解放军们,是骄傲的,是顽强的,是充满希望的。他们的这种信念,不仅支撑着他们自己的奋勇拼搏,还感染了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甚至还包括了国军。
在毛主席的《井冈山的斗争》里有一段话:新来的俘虏兵,他们感觉国民党军队和我们军队是两个世界。他们虽然感觉红军的物质生活不如白军,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
寥寥数笔,就写出了当时解放军与国军本质上的区别:信念。在当时,国军不仅有好的物质条件,好的武器装备,还有美国这样一个强有力的靠山。为什么他还是败了?《孙子兵法》中有曰:
第5篇:筑梦之基观后感(优秀)
篇1:《筑梦之基》观后感
日前有幸观看《筑梦之基》专题片,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心潮澎湃,受益良多,深刻感受到这是一次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
《筑梦之基》讲述的是新中国开国少将甘祖昌将军的故事,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甘祖昌将军因公受伤,主动辞官归故里,是新中国第一位由将军到农民的人。回到老家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洋桥后,他每天和群众劳动在一起,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家乡的建设。长期的实践和刻苦学习,他积累了丰富的农林水利建设经验,被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聘为特约研究员。1986年3月28日甘将军在莲花县病逝,终年81岁,他临终前,还不忘交代妻子龚自珍,领了工资先交党费,留下生活费,其余的全部买农药化肥送给贫困户。这是一位多么令人尊敬的开国将军。本来他每个月能领到220元的工资,这在当时一分钱买一
第6篇:专题片《筑梦之基》观后感
专题片《筑梦之基》观后感
《筑梦之基》观后感900字
《筑梦之基》开篇明义,“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依靠人民,是中国梦的筑梦之基。中国梦的提出,展现了大国自信,它不是虚幻的梦想,而是应该用脚步丈量的希望。在全党上下大力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今天,改进作风,求真务实,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时刻想着“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是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使命与责任。
《永恒的信念》以井冈山革命斗争史为背景,通过全景展现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红军先烈们的事迹,深刻阐述“信念”这一主题。它在精选珍贵史实和讲述动人事迹的基础上,突出强烈的主题感,在感动与震撼的同时,明白井冈山的光荣奇迹是在革命先辈在强烈信念的支撑下所创造
第7篇:中国梦《筑梦之基》观后感
中国梦《筑梦之基》观后感
看过《筑梦之基》专题片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是个人梦想的凝聚;要构筑中国梦的大厦,必须是每个中国人为之添砖加瓦。
《筑梦之基》专题片,是以历史纪实的方式讲述了我国近代以来遭遇列强入侵的苦难史和共产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最终星火燎原的光辉历程。在此片中,我们发现,中华民族是曾经无比辉煌的,也是饱受欺凌磨难的;中华儿女是有着传统美德的,也是敢于奋起斗争的。当这个占全世界人口近一半的华夏文明古国在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跌宕起伏后,实现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望就开始深深地烙在了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屡遭摧残的炎黄子孙们自此踏上了民族复兴之路,这就是中国梦。
那么,在我们今天这个伟大的时代,中国梦是什么?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历史的承接,是每个中国人梦想的叠加:安居乐业、身体更健康
第8篇:观看筑梦之基观后感
观看筑梦之基观后感
1.观《筑梦之基》有感:梦,从这里开始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我乡组织大家观看了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广播电视台、中共江西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摄制的《筑梦之基》宣传片,它讲述了历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这些奋斗都将成为我们实现中国梦的牢固的基石。
观看之余,感觉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中国梦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我们每人都有为实现中国梦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大学生村官,我的梦就从这开始。
告别大学校园,身上还保留着 “书生”的稚气的我背起行囊走向了人生工作的第一站,成为众多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我来自农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农村长大的我对农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熟悉农村生活,也知道农民的朴实,但对于如何搞好农村工作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