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货比三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货比三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比较简单的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货比三家的具体情景,让学生经历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小数大小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小组合作的协作精神.
方法与策略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教学重点、难点:小数大小比较方法。
教具、学具:挂图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1你平时喜欢去超市购物吗?谁来说一说你曾到过哪些超市,购买了些什么物品?你有什么想法?
2出示挂图(课本第三者页):这是三家文具店橱窗一角,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自由说一说
学生观察回顾学生到超市购物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探究与体验
1说一说
让学生说一说每家超市文具店的每种学习用品的价格是多少.
2比一比
如果让你在这三家文具店买件学习用品,你想买什么?在哪里买?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
⑴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⑵全班交流
(可让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说一说你的购物方案和理由.)
当学生说出哪种物品在哪个文具店便宜时,教师可适当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自己发现如何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学生如果能自己发现橡皮在丁丁文具店购买便宜时,可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从中体会三个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如果学生没能发现,教师可适当引导.
(学生的购物方案和想法说的只要合理就就应予以肯定.)
3议一议
教师可从学生交流的方案中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或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试一试(课本第4页的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再由小组互相检查完情况,针对本组出错较多的题找一找原因或每人自选一题说说比较的.方法和过程.
学生分别说小组讨论时,组员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并向组员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想的.(重点说一说你为什么购买这家文具店的文具,说出想法)
学生充分发表小组的意见
可让学生充分说一说购物的理由
实践与应用
1估一估
第5页的第1题.
要给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的充分的时间.反馈评价时应关注0.05元和0.50元,6.00元和6.0元的大小比较方法.
第2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
实践活动(第5页)可建议小组分工合作,做好记录.后小组交流.
学生独立练习.
说说你的发现.
课下调查.
让学生通过练习薄发现规律,总结经验,深化认识.
评价与提高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学得怎样?你认为你的表现怎样?好在哪里?师生共同评价.对学习的知识予以回顾并加以认识与提高.
第2篇:《货比三家》数学教学设计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anooz”为你整理了“《货比三家 》数学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货比三家 》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比简单小数大小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学习重难点:
1。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2.理解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数感及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通过去文具店买文具认识了小数。(www.daodoc.com)但是在买东西的时候,老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你想知道吗?同学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由这些发现你想到了什么?
师小结:我们要货比三家,选择比较便宜的来买。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出示课文插图。
2.引导观察,笑笑遇到了什么问题。我要买文具盒,该去哪个文具店?
你是怎么知道的?
“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
3.比较方法、过程。
通过比较整数部分来判断。(着重)
在小数大小比较中,整数(小数点左边的数)大的.,这个小数就大;相反就小。
三个小数的大小比较。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说。
挑选两个问题解决。
4.说一说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引导学生发现比较小数的大小,小数点以前的部分谁小谁就小,如果小数点前面的一样大,再比较小数点后面的部分。
三、巩固练习
四、作业设计
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
4.9元 < 5.1元
学 生 活 动
1.读一读:0.50元 0.02元 1.05元 2.3元 16.25元 6.00元
2.写一写:(1)零点二五(2)零点零四
3.填一填:(1)1.02元= 元 分(2)5.50元= 元 角
课本第4页的“试一试”。
1.在〇里填上“>”、“<”或“=”。
2.65元〇1.88元 3.90元〇3.58元 6.05元〇6.10元
5.30元〇5.3元 7.05元〇7.50元 4.00元〇40.0元
2.计算。
25×5 81÷3 428×4 816÷3
板书设计
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
4.9元 < 5.1元
橡皮的价格:2.63元 2.36元 2.65元
结果: 2.65元>2.63元>2.36元
第3篇:关于三年级下册数学《货比三家》教学反思
关于三年级下册数学《货比三家》教学反思
要“货比三家”,当然首先要能比较这些小数(价格)的大小。在这一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寻“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一开始,学生举手十分积极:
佩佩:先比元,都是8元,那就再比角,一个是5角,一个是2角,当然是5角大,所以8.50元>8.20元。
佳佳:把8.50元改写成8元5角,8.20元改写成8元2角,一眼就看出来,8元5角>8元2角,所以8.50元>8.20元。
到这里竟然再也没有其他学生举手,课堂上一片寂静,我有点恼火。可学生看我越恼火,他们就越想不出方法来。
这时,程卫星举手了。此人成绩不好,语文表达能力尤差,但上课举手一向都很积极,只是都是一些没头没脑,不着调的话,鲜有精彩之处。
可让课堂这么冷着也不是办法,姑且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吧。
程卫星:8.50—8.20=0.
第4篇:三年级下册数学《货比三家》教学反思范文
三年级下册数学《货比三家》教学反思范文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货比三家》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下册数学《货比三家》教学反思1
日常生活中,商店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再熟悉不过了。学生们也是每天都会接触到商店,因此本课一开始就带领学生去商店逛一逛,给学生创造货比三家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中,教师的适时引导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关键。因此,上课时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同伴,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放手让学生想办法独立解决问题,只负责引导不直接给出答案,把策略归纳为知识点灌输给学生。比如比较5.1元和4.9元的大小时,先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尝试解决
第5篇:北师大三年级下册小学数学——货比三家
“货比三家”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3.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教学准备:课件,水果价格牌。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用旧知引入新知)师:现在同学们先跟老师一起来回忆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3.50元是3元5角,1.06元是1元6分......像3.05,1.06,16.85,......这样的数,都是小数。现在同学们就一起来做一下下面的三个练习。板书:
1、读一读:(同桌互读)
0.50元 0.02元 1.05元
1.2米 10.2米 20.3 51.472、写一写:
零点二五
第6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货比三家》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货比三家》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货比三家》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货比三家》教学反思1
本课一开始,我就带领学生去“商店”逛一逛,创设学生熟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又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新课的学习做了很的铺垫,我认为一节课中,教师的适时引导是成功的关键。
这节课上,我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同伴,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放手让学生想办法独立解决问题,而没包办代替,把策略归纳为知识点灌输给学生。
比如:比较5.1元与4.9元的大小,我组织学生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尝试解决问题,最后通过比较,观察,联系生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