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谁负责对我负责》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24 08:03:1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我对谁负责对我负责》教学设计

《我对谁负责对我负责》教学设计

《我对谁负责对我负责》教学设计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

2、能力目标: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地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责任的概念;责任的来源;履行责任对于他人和自己的好处;履行责任的代价;关于责任冲突。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课

四、课前准备:在上课前,了解学生在家庭、学校等方面承担责任方面的情况,可以事先召集部分同学进行座谈,从正反两方面收集典型事例;要求学生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负责任的表现及不负责任的后果;让学生收集先进模范人物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社会的事迹。

五、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

六、课时安排:4课时,每框2课时

第一框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小品表演(引言的内容)

提问:1、小方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2、你认为应该有谁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3、如果你是小方,你会怎么决定?

教师指导:当多种责任发生冲突时,可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选择。先做重要的、必须马上做的,再作重要的,不需要马上做的,最后作自己爱好的一类事情。我们应该由自己做出选择,并且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一、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一) 第一个活动:支付赔款的案例分析

1、 以对话的方式呈现情境

2、 提问:

(1)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店主吗?(少年做错了事,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爸爸应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吗?(是父亲的责任,在婚姻法中规定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

(3)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你觉得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讨论,教师引导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看上去好像对孩子的要求严厉了一些,但是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很有帮助的。)

(二)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

思考

1、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大呢?

的确,自从你走上自立的路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也逐渐增多,那么,什么是责任呢?

(三)第二个活动:责任的含义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表格中。

2、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交流方式选择一个领域,女生说应该做的,男生说不应该做的。

3、 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和不应当的事情。

(四)第三个活动:地震问题

1、阅读材料,找出材料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让学生说说他所知道的东南亚海啸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物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

3、总结: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五)第四个活动:责任的几种来源问题

1、教师讲解责任的几种主要来源

2、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活动材料后面的四个问题,然后在全班交流。

(六)第五个活动:生活中的角色

1、每位同学准备五张纸,在纸上写下自己现在所扮演的五个主要角色

2、将全班分成前后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学生依次说出五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

3、按照课本活动步骤各小组依次进行

4、小组活动结束后,全班交流活动后面的6个问题,请部分同学谈自己的感受

总结: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要求营造一个温暖、坦诚,彼此信任,相互理解的氛围,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心里话,同时要求其他同学在听到别人的心里话时不能嘲笑,更不能再课后传播。如果学生一时放不开,教师可以自己先做这个活动,引导学生放开自己。

第2篇: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

能力目标: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关于责任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责任的两层含义:“应该”和“不应该”做的事情。)

2、关于责任的来源。(举例说明。强调许多责任不只有一个来源。)

◆教学设计

引言内容:

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个场景,提问:(1)小方面临的问题是什么?(2)你认为应该由谁来决定做哪一件事?为什么?(3)如果你是小方,你会如何决定?

(1)在履行责任的时候,往往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冲突。

(2)应该由自己作出选择,并且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3)当多种责任发生冲突时,可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选择。先做重要的、必须马上做的,再做重要的,不需要马上做的,最后做自己爱好的事情。

新课教学:

一、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一)责任的含义

[活动1]里根的故事:这个男孩就是里根,后来当选为美国总统。[引出责任]

提问:

(1)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店主吗?(少年做错了事,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爸爸应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吗?(是父亲的责任,我国婚姻法也规定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

(3)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你觉得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看上去好像对孩子的要求严厉了一些,但是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很有帮助的。)

[活动2]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

思考:

(1)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大呢?

教师讲述:自从走上自立的路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也逐渐增多[课本划线]。那么,什么是责任呢?

归纳责任的含义。责任应包含两层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事情;责任是不应该做的某些的事情。[课本划线]

[活动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角色,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课本的表格中。然后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

应该做的事情

不应该做的事情

家庭

体贴孝敬父母

不应该用粗鲁的态度对待父母

承担一定的家务

不应该对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

学校

上课专心听讲

不应该逃避打扫教室卫生

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

不应该抄袭作业

社会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不应该偷别人的东西

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不应该随地吐痰

活动小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也有不应该做的事情,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的或者不应该做的事情。

(二)责任的来源

[活动3] 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看多媒体汶川地震相关资料,思考:

(1)材料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上级领导、消防队员、部队战士、医生、民政部门等)

(2)这些人物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略。教师讲述:在救灾的过程中,这些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3)他们承担的责任来自哪里?作为社会一员的你能为灾区做点什么?

(注意:该表答案仅供参考,请老师们在使用时注意选择使用。)

在学生讨论第3个小问题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责任的来源。

责任的来源: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责任来自于: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关于“公民身份”等可参看教师用书]

[活动4]下面这些责任来自于哪里?

(1)张某答应朋友,帮助他解决困难。(承诺)

(2)老师布置让我完成的作业。(任务)

(3)爸爸是记者,他要对新闻保持敏感性。(职业)

(4)交通法规定人们不能闯红灯。(法律)

(5)出门在外,经常给父母报平安。(习俗)

课本上:

(1)法律规定、道德原则、传统习俗

(2)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公民的身份

(3)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职业要求、上级的任命

(4)法律规定、职业要求、道德原则

通过填写得出:许多责任不只有一个来源。认识责任的来源后请学生填写表格第3栏责任的来源。

(三)责任与角色同在: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教师讲述:我们在社会中生活,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课本上划线][显示示意图]

[活动5]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在生活中扮演哪些角色,知道不同的角色往往意味着不同的责任。

讨论:角色与责任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1.角色越多,责任越多。

2.不同的责任,来自不同的角色。

3.只有尽到责任,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教师小结: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要扮演好各种角色,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课本上划线]

[投影图片:我们的责任──和谐的社会]

二、谁在对我负责(难点)

(一)自己对自己负责

[活动6]填写表格帮助小含解决困惑“谁对我负责?”

教师讲述:答案首先,应该是自己对自己负责。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

哪些行为是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做好自己的事情、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约定守时、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

为什么要自己对自己负责呢?(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活动7] 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承担新责任的过程。

在你当前的生活(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生活)中:

1.有哪些责任是你独自承担的?(略)

2.有哪些责任本该由你承担,却由其他人替你承担了?

3.如果我们不承担这些责任,会有什么后果?

(二)他人对我负责

其次,别人也对“我”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惠于他人对我们负有的责任。[划线]

[活动8] 哪些人对“我”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

父母:(略)

老师:(略)

警察:(略)

还有其他人吗?如:武汉一公交车司机猝死前踩住刹车保证乘客安全。

教师讲述:除了家人外,很多人也在为你的成长和生活承担责任。他人对自己的责任,更多是源于什么?(遵守职业道德)。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会变成怎样?(使学生认识到尽到职业责任的重要性)正是由于许许多多人在承担着各自的责任,才有我们的健康成长和快乐生活,对这些人我们应心存感激。

小结升华:认识到他人对我负责的同时,我也应对他人负责,特别是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时更应尽职尽责。

(三)不负责任的后果

[活动9]阅读五个情景,讨论不负责任的后果有哪些?

不承担责任总会造成一定的后果。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如得不到人们的信任、受到谴责,甚至受到法律的处罚,更重要的是背离了做人的基本要求。从整个社会来说,会导致效率降低,人与人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增加社会成本,影响社会的进步。)因此,一个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新课小结: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

第一框总结:学了本框内容你能回答框题“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同时对他人、对社会负责;自己对自己负责,同时他人、社会对我负责。)

◆板书设计

◆课后练习

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请在空格中填写恰当内容。

①父母亲的责任是养育子女。这个责任来自:法律规定、道德原则、传统习俗。

②学生的主要责任是认真学习。这个责任来自: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

③警察的责任是依法执行公务。这个责任来自: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职业的要求、上级的任命。

④医生的主要责任是治病救人。这个责任来自: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道德原则。

⑤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这个责任来自: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

⑥解放军的责任是保家卫国。这个责任来自: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

第3篇: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

能力目标: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关于责任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责任的两层含义:“应该”和“不应该”做的事情。)

2、关于责任的来源。(举例说明。强调许多责任不只有一个来源。)

◆教学设计

引言内容:

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个场景,提问:(1)小方面临的问题是什么?(2)你认为应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 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教学设计

学校:伊通满族初级中学校

主备人:李延华

框题: 谁对我负责我对谁负责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

2能力目标: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

3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

【教学重点】1.关于责任的概念。

2.关于责任的来源。(举例说明。强调许多责任不只有一个来源。)3.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及意义

【教学难点】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及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反思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我在教学设计时采用了多种教学法,突出了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引导为辅。通过课堂实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为了追求更加科学、高效的课堂,现将本节课进行教学反思如下:

一、我认为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有

1、精心备课、备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本课教学内容很多,要想在一节课内完成,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备课,把很多内容精炼。

2、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整个教学都是以学生的角度出发的,以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为切入点。比如,通过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来理解责任的含义,枯燥乏味,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法。如导入是小品导入,理解责任的含义时运用的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教学反思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我在教学设计时采用了多种教学法,突出了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引导为辅。通过课堂实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为了追求更加科学、高效的课堂,现将本节课进行

教学反思如下:

一、我认为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有

1、精心备课、备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本课教学内容很多,要想在一节课内完成,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备课,把很多内容精炼成7个活动。

2、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整个教学都是以学生的角度出发的,以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为切入点。比如,通过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应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事来理解责任的含义,枯燥乏味,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的是男女生竞赛,后面还有情景剧,小组讨论。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我对谁负责对我负责》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对谁负责对我负责》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