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界大佬的名人故事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23 08:18:3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中国商界大佬的名人故事

中国商界大佬的名人故事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因各种原因,并未上过大学,但这并未阻止他们日后再商场上的成功。他们又是如何屌丝成功逆袭,成为商界大佬?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中国商界大佬的名人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中国商界大佬的名人故事

商界名人故事之宗庆后:前半生郁郁不得志 42岁开始创业

1963年,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宗庆后去了舟山一个农场,几年后辗转于绍兴的一个茶场。再后来,大批知青相继下乡,宗庆后可以说是知青中的先遣人员了。

在海滩上挖盐,晒盐,挑盐,在茶场种茶,割稻,烧窑,那时的宗庆后与其他任何一个年轻人一样,“脑袋里有过各种各样的梦想”,“总想出人头地,总想做点事情”。然而,在被命运之神遗忘的农村,宗庆后一待就是足足15年。逃避灰色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四处找些书来看。

1978年,随着知青的大批返城,33岁的宗庆后回到杭州,在校办厂做推销员,10年里辗转于几家校办企业,依然郁郁不得志。待到他开始创业的时候,已经是一个42岁的沉默的中年男子。

2012年9月3日,娃哈哈发言人称宗庆后持有娃哈哈逾80%的股份,身家升至116亿美元,成中国内地首富。

商界名人故事之牛根生:“被卖”放牛娃创业建蒙牛

蒙牛乳业集团的`创始人牛根生1958年1月25日生于呼和浩特。出生不久,为生活所迫,被生父母卖入养父母家。据牛根生亲自描述“因为吃不起饭,亲生父亲开价50块钱把我卖了。”由养母抚养14年。

牛根生1978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养牛工人。1983年进入乳业工厂,从基层干起,直至担任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同时也是伊利创始团队成员),成为“中国冰淇淋大王”;1999年离开伊利。

1999年,牛根生创立蒙牛,后用8年时间使蒙牛成为全球液态奶冠军、中国乳业总冠军。

商界名人故事之张勇:电焊工建立“海底捞”帝国

张勇这个名字可能对于很多人还很陌生,但一提到海底捞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四川拖拉机厂电焊工张勇,1994年在老家四川简阳摆起了四张桌子,利用业余时间卖起了麻辣烫,当时的他,完全没想到,有一天海底捞火锅会在中国大陆引起轰动。

1994年成立在四川简阳成立第一家海底捞,十六年来,公司已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国多个城市拥有五十多家直营店。

商界名人故事之曹德旺:14岁辍学从商 “没送过一盒月饼”

9岁才上学、14岁就被迫辍学的曹德旺,在街头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经年累月一日两餐食不果腹,在歧视者的白眼下艰难谋生,尝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那是精神和肉体蒙受的双重苦难,但他并未逆来顺受,而是不断地与命运抗争。

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集团,目前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制造商。他是不行贿的企业家,自称没“送过一盒月饼”。

商界名人故事之何享健:集资5000元起步 造就“美的帝国”

何享健1942年出生于广东顺德。1968年5月,他和23位居民集资5000元,创办了“北街办塑料生产组”,生产药用玻璃瓶和塑料盖,后来又转产发电机的小配件等,何享健背着这些小玩意走南闯北找市场,培养了异常灵敏的市场嗅觉。1980年开始制造风扇,进入家电行业。

1992年何享健毅然推动美的进行股份制改造;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由乡镇企业改组而成的上市公司。2012年8月26日,何享健卸任美的集团董事长。

商界名人故事之黄光裕:17岁进入商场 事业巅峰遗憾入狱

黄光裕1969年5月9日出生于广东汕头潮阳。小时候,黄家家境清贫。1986年,17岁的黄光裕跟着哥哥黄俊钦,揣着在内蒙古攒下的4000 元,然后又连贷带借了3万元,在北京前门的珠市口东大街420号盘下了一个100平方米的名叫“国美”的门面。在那里,黄氏兄弟先卖服装,后来改卖进口电器。2004年35岁的黄光裕成为中国内地新首富,并且成功突破百亿元的财富大关。

2008年11月19日黄光裕以操纵股价被调查,2010年5月18日,黄光裕案一审判决,黄光裕犯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单位行贿罪,三罪并罚,执行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和没收财产。

商界名人故事之鲁冠球:15岁辍学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出生在浙江农村的鲁冠球15岁辍学,做过锻工。1969年创办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

“1969年,正好有个机遇,中央有个文件,每个人民公社,可以搞一个农机修配厂。我和6个人一起办起了宁围公社农机厂。”鲁冠球这样回忆他的创业历程。这是在铁桶般的统购统销年代,挤进“计划”的第一道缝隙。

这是万向集团的前身。1991年万向产值已经过亿。1991年5月,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轰动一时。他创造了一个在汽车配件领域里的民族品牌--万向集团。

商界名人故事之陈发树:小学未读完建立商业神话

儿时的陈发树家境贫寒,甚至小学都未能够读完,但就是这样一位可能当时还无法写出自己名字的人,缔造了如今的商业神话。

1982年,陈发树从安溪坐上一辆满载木料的货车来到厦门。返回后,他坐公交车去了一趟厦门,很快就和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运送木材的合同书,两车木头赚了1000多元。先是汽车运,再是火车托运,到1986年,他已成为泉州较大的木头贸易商,在厦门购置了第一套房产。

1995年,陈发树来到福州,在福州东街口开了新华都百货,与当时福建商业老大的东街口百货集团隔街相对。凭借自己独到的经营眼光,当十多年来福州零售业城头频换大王旗时,同时期的新华都百货则屹立不倒。这是陈发树真正的事业转折点。

此后,福州火车站新华都商城、厦门湖里区商场、五四路新华都购物广场等相继成立最终催生了新华都集团。

第2篇:中国商界大佬语惊达沃斯

中国商界大佬语惊达沃斯

一年一度在瑞士小镇达沃斯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是当下全球的焦点。李克强带队出席达沃斯,世界瞩目。除总理之外,一干随行企业家大佬格外引人关注,马云也对媒体称,很关心任正非在隔壁的论坛讲了什么。

隆冬时节,瑞士小镇达沃斯冰雪覆盖、寒气逼人。然而会议室里却热闹非凡,寒冷的天气丝毫不减与会者对于中国经济的热议。

王健林 关注互联网行业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同样是房地产商,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达沃斯关注的却是互联网行业。

精彩语录

【互联网思维就是创新思维】我觉得互联网思维这个词,完全是错误,不存在互联网思维,这应该是互联网的一些个别企业在为自己贴金的一种说法,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我觉得总结来说就是创新思维,这不是互联网公司才具有的,很多公司都具有创新思维,万达做商业地产,从地产到不动产,难道不是创新吗?我们做文化旅游难道不是创新吗?甚至连卖猪肉的双汇到美国去并购了,跨过去发展了,这也是创新思维,所以提出互联网思维这个说法,完全是互联网企业为自己贴金。如果仅仅说互联网企业才是创新思维,那对所有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是一种抹杀。

看马云,一票难求

马云在达沃斯发表演讲,火到什么程度?据现场的财经记者孙思远说,会场报名统计从前一天就显示“Full”,现场已经爆满。门票一秒内被抢光,副总裁级别只有“站票”。名单上戴尔、诺贝尔奖得主艾德蒙?菲尔普斯、沃尔玛国际业务总裁等赫然在列。菲尔普斯是马云的超级大粉丝,他说马云让他想起那些美国英雄,白手起家,创造奇迹。

而为了与马云对话,达沃斯论坛组委会特别请来了美国知名脱口秀主持人查理?罗斯,全程英文对话。而马云在达沃斯上的各种生动的表情瞬间成为网上最火的表情包。

精彩语录

01【风停了猪会摔死】猪碰上风也会飞,但是风过去摔死的还是猪。因为你还是猪。

02【我们需要学会习惯被拒绝】我们需要学会习惯被拒绝,即使是现在。我在找工作的时候被拒绝了三十多次。去肯德基应聘,24个人收下了23个,我是唯一一个被拒绝的。我去考警察,5个人招4个,我又是唯一一个被拒绝的。后来我申请哈佛,被拒绝了10次。

03【总有人请我免费午餐】我去吃饭,总有人已经给我埋了单。我去酒吧,有人送我免费的雪茄。他们通常都会给我留下一张纸条说,“马先生,谢谢你,我通过阿里巴巴这个平台赚了很多钱。我知道你在这个平台上赚不了钱,所以我请你。”

04【做电子商务最重要的就是“信任”】谈到当初做电子商务的初衷,马云说:“第一次用电脑是在美国的朋友那里,搜索了“beer”这个词。我看到了来自德国、来自美国的信息,但是却没有中国。于是我想,为什么不做一些什么和中国有关的呢?于是我们就做了一个小网页。”

05【阿里成功的秘诀:我们有很多女人】太极是种哲学,我喜爱太极。运用于商业,冷静,保持自身平衡。做生意不是你死我活,有时候你死了我也不一定活。改变世界不如改变自己。让员工高兴,员工才能让顾客高兴。阿里成功的秘诀:我们有很多女人!

06【我自己也没想过会成为首富】很多年前,马云曾经问过妻子:“你希望我成为有钱人,还是值得尊敬的人士?”妻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这很正常,因为不仅是我妻子,就连我自己也没想过有一天能成为首富。那时我们的目标只是生存下来!

董明珠 “要让‘中国制造’不再是低价的代名词”

珠海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算是达沃斯的新客人,她在论坛上表示,格力的技术已经领先同行业,到海外投资的目的是服务于当地社会。同时,她非常强调“共赢”的理念――如果只是去单纯的生产加工,没有意义,要带去技术,要带去质量,带去管理。

对于海外投资的风险,董明珠也给予了提示,一定要风险可控,她解释称,正是由于风险不可控的原因,格力关闭了位于越南的工厂。同时,她也表示,多年来,中国一直非常欢迎外国投资者,但当中国企业去外国投资时,却会遇到很多障碍。

精彩语录

01【企业国际化,人才储备是关键】企业要想真正国际化,首先要注意人才储备,第二要思想放开,一定要共赢,不是去了以后建了一个工厂或者建了很多工厂就是国际化企业,你必须要有技术,有研发能力,对成本和质量的控制等等。有时候“中国制造”在海外是低价的代名词,不是一个高品类的产品,这是我们要改变的。

02【要与当地结合起来】如果只是单纯的加工,那根本没有意义,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和当地结合起来,首先要带去的是技术,带去的是质量,带去的是管理。

03【共赢思想】现在已经全球一体化了,无论我们是去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首先带去的一定是共赢的思想。第二,一定要给当地的消费者带来生活上的改变。第三,一定要对当地的经济作出贡献。这就是企业走向世界的价值。

任正非 以为是闭门,其实是直播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齐聚达沃斯,分享财富心得,预见财富未来。一向以低调著称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论坛上猛料不断。作为世界500强的总裁,本次在达沃斯论坛,他说他上当了。“以为是闭门,我就同意了,不知道这个闭门是对话,还要直播。等我知道了,我推不了了,公关已经启动了,刹不住。”

于是首开金口,少见的作了一场公开演讲,道出了很多秘密,其实录不得不看。成功,原来就是为了生活,逼上梁山。

精彩语录

01【美国对我们挺够意思的】我从来就没有认为美国对我们不好、不公平。美国国家200年来,从一个很弱小的状况变成世界第一大国,他就是开放,华为要向他学习就是开放,用广阔的心胸融入这个世界,这样的话才会有未来。

02【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我认为美国在电子信息这个技术上,过去是绝对的强势。未来几十年,还会是相对的优势。华为这个小草,不可能改变时代列车的轨道,但是我们也希望把自己脱胎换骨,从草变成小树苗,我们正在向西方学习各种管理的东西,正在改变自己,我们的改变有没有可能成功呢?还看我们自己。所以,我们真正碰到的最大敌人不是别人,就是我们自己。

03【华为成功的秘密】关于华为成功的秘密,我认为第一华为就没有秘密;第二,任何人都可以学。华为也没有什么背景也没有什么依靠,也没有什么资源。唯有努力工作才可能获得机会,努力工作首先要有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为客户服务。

04【把产品做好了再拿客户口袋里的钱】我们只有一个来源,就是客户口袋里面的钱,对客户不好就拿不到这个钱,拿这个钱不能用非法手段,不能抢钱,只好把产品做好。

05【2018年后中国经济可能有强劲的增长】中国经济指标掉下来的好多是水分,是无效投资,可能这是转型需要。2015年可能是国家转型困难的时间,2017年、2018年以后,中国经济可能有良好的、强劲的增长。

06【华为不会进入信息搜索领域】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对我们有影响?我巴不得你们越大越好,你们要买管道,管道就我们做的好,当然还有两三家做的也不错,你不买我们的买谁的?这点对我们是积极的促进,因为我们将来在传输,或者成绩上会做出努力,在信息的搜索上,我们不会进入这个领域。

第3篇:商界大佬张瑞敏名人语录

商界大佬张瑞敏名人语录

张瑞敏,现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因其对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而受到国内外管理界的关注和赞誉。世界一流战略大师加里·哈默评价张瑞敏为互联网时代CEO的代表。

商界大佬张瑞敏名人语录:

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

举一纲而万目张,失一机而万事毁。

不只做一颗螺丝钉,要经营一部机器。

先画靶子再打枪。

特殊论就是给问题放行。

“立刻办”是奔着有预算的目标立刻办;“想想看”是没有预算的闭门造车。

开发的是市场而不是产品。

市场目标的确定不是以个人能力为限,而是以用户满意度为准。

管理无小事。

物流以时间消灭空间,商流以空间消灭时间。

什么是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千百遍都做对,就是不简单;什么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中国商界大佬的名人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商界大佬的名人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