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汉语拼音大写字母表
汉语拼音大写字母表
你认识汉语拼音了吗?下面就由小编为你分享一下汉语拼音大写字母表吧,希望大家阅读收藏!
汉语拼音大写字母表
汉语拼音方案的历史
《汉语拼音方案》是在明末以后汉语拼音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汉语拼音方案》之前的300多年间,有过各种各样的拼音方案:
最早研究汉语拼音的是意大利人利马窦,他是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在1605年(明万历三十三年)出版了《西字奇迹》一书。后来人们从这本书的文章里整理出了他的拼音方案。这是世界上最早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的尝试。此后,法国人金尼阁(也是传教士)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资》,这本书里的拼音方案是利马窦方案的修订版。
19世纪末中国人自己开始研究汉语拼音。1892年福建人卢戆章出版了《一目了然初阶》,这本书里的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创制的第一个拼音方案。此后,不断有人拟定各自的拼音方案。
1913在北京召开了“读音统一会”,这次会议上通过了“注音字母”,1918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了“注音字母” 。“注音字母”是汉字笔画式的。
1928年大学院院长蔡元培正式公布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国语罗马字”完全采用了26个拉丁字母。
1931年在苏联海参崴举行的“中国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产生了“拉丁化新文字”。又称“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简称“北拉” 。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
1977年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认为,“《汉语拼音方案》在语言学上是完善的,用于中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法是最合适的”,通过了“采用汉语拼音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法的国际标准”的决议;
1979年联合国秘书处决定采用汉语拼音作为在各种罗马字母文字中转写中国人名和地名的标准;
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将《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的国际标准。新加坡、马来西亚政府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本国华语的拼音方案。英文等罗马字母文字中吸收了用汉语拼音拼写的中国人名、地名及其他专有名词,英、美等国出版的权威工具书中大量收录这类词语,英、德等多个国家出版的地图中采用汉语拼音拼写中国地名,美国国会图书馆和欧洲一些国家的图书馆采用汉语拼音拼写中文图书目录。
2000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拼写和注音工具”的法律地位。
2012年,《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到2020年的工作目标,明确指出要使“汉语拼音更好地发挥作用”。
汉语拼音字母表讲究
字母表不是汉语拼音方案中可有可无的'内容,它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第一,明确了该方案的构成材料是拉丁字母,而不是其它什么字母;
第二,明确了每个字母的名称读音,字母表规定了每个拉丁字母的读音;汉语拼音的名称在“字母表”的每个字母下面,用“注音字母”标示出来。例如“A a ”下面用“ㄚ”标示读音。但是,这些用“注音字母”标示的读音,实际上没有得到应用,人们在称说字母的时候,现在一般都采用传统的“呼读音”。就好比人们记住了它的小名,却很少关注它的大名。
第三,明确了汉语拼音字母的体式,分为印刷体、手写体、大写、小写四种体式,表中只列出了印刷体的大写和小写体式,而且字母体式采用的是罗马体,没有采用哥特体,这样与手写体接近;
第四,明确规定了每一个字母的先后顺序,这是用拼音字母作索引的基本依据。许多字典、词典是按照这一顺序编排的。
第2篇:汉语拼音大写规则
汉语拼音大写规则
在小学阶段学习拼音以后,我们利用拼音认识了许多的汉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汉语拼音大写规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疑问一:拼音有大小写吗?
实际上,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是类似的,也是区分大小写的。有些人记忆已经模糊,已经忘记了究竟分不分大小写;不过有些人印象中,小学课本并没有出现大写的拼音,因此断定没有大写的拼音。不过,我们不能凭感觉来断定,我们需要拿出实质的依据。
疑问二:拼音有大写的依据是什么?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曾在1982年草拟并在2年后发布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这个文件规定了汉语拼音的一些标准的、正确的使用规则,此标准还在后来多次修订。该文件规定了哪些地方应该使用大写拼音。
疑问三:什么情况下使用大写拼音?
第一,人名的拼音要求姓和名的首字母分别大写,双姓两个字首字母都大写。简单来理解,就是不管姓多少个字、名多少个字,姓名的最前面两个字的拼音,要用大写的拼音。其中,“小李”、“小明”、“老李”、“老赵”、“大李”等等,也被视为“姓名”,前面两个字的拼音首字母要大写。
第二,专有名词第一个字的拼音首字母要大写。比如“孔子”、“包工”、“西施”,第一个字的拼音的首字母,就应该大写。
第三,专有地名也需要大写拼音,使用规则参考:Běijīnɡ Shì(北京市) Héběi Shěnɡ(河北省)。
第四,句子的开头的第一个字的拼音首字母要大写,另外,诗歌的标题中,每个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的拼音首字母要大写。
第五,多个专有名词组合的专有名词,每个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的拼音首字母要大写形式,比如Guānɡmínɡ Rìbào(光明日报)。
第六,某些特殊的场合,可以全部大写,比如XIANDAI HANYU CIDIAN。
第七,词语用拼音缩写不仅要加小点,还要大写,比如国家标准,缩写为G.B.。
拓展
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新修订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如何拼写汉语的人名地名,如何拼写汉语的数词、量词、连接词、形容词等,都有了法定规范。
随着国际交流的越发频繁,中国的人名地名会越来越多地以汉语拼音的形式出现在各种场合及名片、文书内。然而,中国人名地名的拼写相当随意,存在大小写错误、音节连接错误,甚至姓与名颠倒等不规范问题。
新版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明确规定,姓名必须姓在前面、名在后面,复姓连写,姓和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姓两个字的首字母都大写,如:LǐHu(李华)、DōngfāngShu(东方朔)、Zhāng-WngShūfāng(张王淑芳)。但当人名与职务合写时,职务不得大写,如:Wngbuzhǎng(王部长)、Lǐxiānshēng(李先生)。
地名中的专名和通名要分写,且首字母要大写,如:BěijīngSh(北京市)。已专名化的地名和不需区分专名和通名的地名都应当连写,如:Hēi1ngjiāng黑龙江Sāntnynyu(三潭印月)。
汉语拼音大写字母正确写法及错误分析
一、 笔画方向错
笔画方向错,主要是指整圆笔画和半圆笔画的运笔方向错了。初学拼音者,有的习惯将整圆笔画,按顺时针方向,从上往右下运笔,如“O↘”;有的习惯将整圆或半圆笔画,从下往左上或右上运笔,如“↖C、 O↗”。整圆笔画的正确书写,应该是从上方落笔,往左下方运笔,一笔写成,如“↙O”。半圆笔画的正确书写,无论是左半圆,还是右半圆,都应该从上方落笔,左半圆从上往左下顺势运笔,右半圆从上往右下顺势运笔,一笔写成,如“p”中的“)↘”及“q”中的“↙(”。在这里顺便提一下阳平声调调号的笔画方向。初学者易受汉字笔画“撇”的影响,写阳平声调调号时,从右上往左下运笔。如此运笔是不对的,正确的写法应当是从左下向右上运笔,这样运笔正好可以示意出调值的朗读轨迹
二、 笔画顺序错
书写“i、j、ü”这几个字母,有些初学者喜欢先写上面的“点”,这主要是受汉字笔顺“从上到下”规则的影响所致。这些字母中的点画,应该最后书写。书写“f和t”两个字母,有些初学者习惯首先写“横”,这主要是受汉字笔顺“先横后竖”规则的影响所致。这两个字母中的横画,其实应该最后书写。书写字母“x”,有人习惯先写右斜竖,后写左斜竖,这也是不对的。书写“x”应该是先写左斜竖,后写右斜竖,因为这样写可便于x后面字母的书写。
三、 笔画数目错
笔画数目错,包括多了笔画和少了笔画两种情况。比如字母“k”应该是两画,有人却把它写成了三画。这是由于将其中应该为一画的“<”笔画,断开来写成两画而造成的。又如“w”也应该是两画,有人却把它写成了四画。这是由于将其中应该为一画的“∨”笔画,运笔途中通过强行改变书写方向,将拐角处由左下向右上的顺势运笔,人为地改成从右上向左下运笔,从而使顺势一画变成逆势两画而造成的`。“α、b、d、ɡ、n、p、q、u”这八个字母,都是两画,初学者可能都会写成一画。这种少笔画的错误纠正,如能结合纠正运笔方向的错误而进行,则容易收到理想的效果。
四、 字母位置错
这种错误是指书写小写汉语拼音字母时,字母占错了四线格的位置。比如字母“i和j ”上的点,应该写在第二线之上,有人却写在了第二线之下。再如字母“p和q”应该占中下格,有人却把它们写在了中上格上。纠正这种错误,需要反复强调字母的规范位置。汉语拼音小写字母占中格的应该有13个,它们是α、c、e、m、n、o、r、s、u、v、w、x、z;占中上格的应该有8个,它们是b、d、f、h、i、k、l、t;占中下格的应该有4个,它们是ɡ、p、q、y;占上中下格的只有1个,它是j。
五、 字母形体错
字母形体错,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大小写混写,如“y”写成“Y”或“Y”写成“y”,“k”写成“K”或“K”写成“k”。这种混写,是由大小写形体相近,不易分辨而造成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大小写形体的比较,通过强化书写训练克服之。另一种是印刷体和手写体混写,如“f”写成 “”。这种错误,主要是由于教师的板书误导而造成的。所以,在拼音教学中,教师自身首先要提高规范意识,严格用标准的书写示范去正确地引导学生。
关于汉语拼音中大写字母的用法
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有时要大写,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⒈汉语人名:姓的第一个字母和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ZhangHui(张辉)Z和H要大写。姓和职务、称呼等组成词语时,姓的开头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其余字母小写。如Wanglaoshi(王老师)W要大写。但老”、“小”、“大”、“阿”等称号。开头第一字母也要大写。如Xiaoliu(小刘)X、L要大写。LaoQian(老钱)L、Q要大写。ASan(阿三)。A和S要大写。
⒉汉语地名、专有名词(如书名、机关、团体等)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Beijing(北京)B要大写,Shanghai(上海),S要大写,Ningbo(宁波)N要大写。如专有名词是词组,要按词连写,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AhonghuaRenninGongheguo(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的第一个字母Z,人民的第一个字母R,共和国的第一个字母G都要大写。
⒊每个整句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果是诗歌,每行开头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
⒋商标和商店的名字,一般每个字母都大写。
第3篇:汉语拼音大写发音
汉语拼音大写发音
汉语拼音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后首要的学习内容,它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不可缺少的工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汉语拼音大写发音,快来读一读吧。
汉语拼音大写字母读法:
A bê cê dê,e êf gê;
ha i jie kê,êl êm nê;
o pê qiu,ar ês tê;
u vê wa,xi ya zê。
依据:
1、名称音是《方案》规定的法定读法,这样要求便于全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2、按名称音读字母合乎国际惯例。《方案》使用的'是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使用拉丁字母的国家都有本国字母的名称音,没有哪个国家是借用的。
3、按名称音读字母表和谐动听,容易记忆,因为字母表共有四行,行末押ê韵,发音清楚响亮,读起来比较顺口。
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有时要大写,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1、汉语人名:姓
第4篇:汉语拼音大写发音
汉语拼音大写发音
汉语拼音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汉字可以通过拉丁字母进行标注,方便了语言学习和交流。当我们谈论汉语拼音的大写发音时,我们实际上是在关注如何将每个拼音字母正确地以大写形式读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汉语拼音大写发音,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汉语拼音大写字母读法:
A bê cê dê,e êf gê;
ha i jie kê,êl êm nê;
o pê qiu,ar ês tê;
u vê wa,xi ya zê。
依据:
1、名称音是《方案》规定的法定读法,这样要求便于全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2、按名称音读字母合乎国际惯例。《方案》使用的是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使用拉丁字母的国家都有本国字母的名称音,没有哪个国家是借用的。
3、按名称音读字母表和谐动听,容易记忆,因为字母表共有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