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认识>、<和=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要求:
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教学重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二个。
生:1-5的数字卡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 梨桃香蕉)
343 2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3>2 3<4
3等于33大于2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2、出示第17页下面思考:
(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
谁会读?
(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
三、练一练
第21页的第5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第2篇:认识符号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
内容 认识=、>、< 设计日期 9.12
设计者 胡为梅 年级 一年级 第4课时/总8课时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表示的意思及用法,学会比较5以内的数的大小。
2、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喜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难点:会用>、<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教学
准备 图片、卡片、小黑板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诱发参与。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那些小动物?有一天,森林里热闹起来了,原来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
瞧,有那些小动物组队参加了比赛?你能知道他们每对各有多少名队员吗?(学生数一数汇报)小朋友们,你们从中能知道些什么呢?(松鼠最多,小熊最少,小兔和小猴同样多)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
刚才有小朋友说小兔队和小猴队同样多,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们将它们排一排、比一比就知道了。
提问:小兔和小猴各有几只?(各有4只)
提问:4和4相等,那么可以在4和4中间用什么符合来表示呢?有知道的吗?
它们同样多,就可以表示为4=4
学生操作:先摆几个○,再对应摆同样多的△,然后写一写,说一说几等于几。
2、教学>
我们知道小兔和小猴同样多,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松鼠和小熊的情况。
指明贴出松鼠的只数,再一一对应贴出小熊的只数,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松鼠比小熊多,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
提问:从图中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
提问:4和4同样多,可以用等号来表示,那么5比3多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有知道的吗?
5比3多,可以表示成5>3
提问:>怎么写呢?
提问:让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的哪一边对的数大,哪一边对的数小呢?(学生讨论交流)
3、教学<
刚才同学们说,松鼠比小熊多,反过来可以说小熊比松鼠少,也就是几比几少?
3比5少可以表示成3<5(手指<)你知道叫什么?
提问:让我们闭上眼睛想一想,<的哪一边对着的数大,哪一边对的数小?
4、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位新朋友?
三、巩固强化,拓展思维
1、做“想想做做”第一题。
指名填空,其余学生在书上练习。
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四、归纳小结,提高认识
提问: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哪几位新朋友呢?你学到了那些本领呢? 嘴巴朝哪哪边多
0可以表示开始
板
书
设
计 认识=、>、<
4=4读作:4等于4
3<5读作:3小于5
5>3读作:5大于3
第3篇:认识‘>’‘<’和‘=’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8~19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知道数是有大小的,理解符号“=”“>”“<”的含义,并能运用这些符号来描述数的大小。
2.在比较的过程中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使学生初步知道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3.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提高合作、探究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4.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观察、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小白兔、小猴、小松鼠、小熊等许多小动物。它们决定举行第一届森林运动会,咱们去看看吧!
2.课件呈现森林运动会的画面。
(1)提出要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每个代表队各来了几位
第4篇:8和9的认识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的:1、熟练数出8和9,会正确读写,并能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正确读写8和9
教学准备:挂图、生备学具,点子图
思维训练点:训练学生有序思维的初步形成
一、引入
出示挂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小组互相说说?然后派代表汇报
图上有哪些东西是8个?
有哪些东西可以用9来表示?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和9
板书课题:8和9的认识
二、新授
1、动手操作
这幅图上的点子表示8
你能拿出表示8的学具吗?
请自己摆一个喜欢的图形,你知道8是怎样来的吗?
那8个再拨上1个是几?
师出示计数器演示7加1等于8
请你拿出表示9的学具并摆一个图形
师出示点子图9
2、出示尺子图
8在谁的后面?7的前面是几?
9的前面是几?7的后面是几?
3、看看点子图,比一比谁多谁少?
比较大小
4、基序数
把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