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作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23 08:07:5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落叶松作文

落叶松作文

穿过竹林,进入山谷,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山色由刚才的翠绿转为浓重。

在满山谷的青松中,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树,稀疏的`光秃秃的枝条,光滑的树皮,上面布满了一道道纹路,在满眼的黛色之中特别显眼。我问看山的老人,他告诉我,这是落叶松,到了冬天就要落叶的。不知为什么,它总给我一种异样的感觉。

以前,对落叶松我也有所耳闻,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会落叶,为什么不像其他松树那样四季常青,聆听人们对它们那傲雪风姿的赞美。可是眼前我看到它,倒觉得自己的想法竟是那么幼稚,那么可笑。

在充满生气的自然界当中,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活或生存规律,为什么要拿固定的模式、不变的眼光去看待它们呢?

落叶松不是生长得很好吗?它的根须深深地扎在贫府的土地当中岩石缝里,默默地生长,荣了又枯,枯了又荣,可是谁能说在这光秃的枝丫中,在地下的根须里,没有孕育着力量,构思着来年一个崛起的主题呢?既然这样,又何必在乎它四季是否常青,冬天落叶不落叶?

读山,给我一种隐重;读水,给我一份灵性;读这落叶松,也同样给我一种人生的启迪—淡泊不也是生活中的一种人生境界?

第2篇:落叶松栽培技术论文

落叶松栽培技术论文

1落叶松栽培技术

1.1林地选择

落叶松具有较强的耐寒性,而且属于喜光的物种,所以在进行林地选择时,通常会选择在坡度较小的山坡或是雨水较多的低矮阴山坡在进行种植。在进行林地选择时,还需要对土壤酸碱度进行测定,以7~8之间最适宜。落叶松最喜爱在发育有白色菌丝的山地棕壤条件下生长。而且需要充足的阳光,在栽种时不能与阔叶林进行混交种植,以避免得不到充足的阳光照射,影响落叶松正常的生长。

1.2整地方法

选择好落叶松种植的林地后,在种植前需要对林地进行整理,通常整地宜在秋季及雨季进行,在种植前进行整地,这样整地后土壤较为疏松,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可能为储备较多的水分,确保种植后的落叶松能够健康的生长。而且经过整后,可以提前解冻土壤,提高土壤的温度,有利于提高落叶松的成活率。

1.3育苗

首先,需要选择合理的育苗地在进行育苗地选择时,通常会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且灌溉条件较好的土地,而且土壤以中性或是微酸性为宜,育苗时会利用高床进行育苗,并提前做好土壤的消毒工作。其次,对种子进行处理在进行育苗前,需要按规定对种子进行处理,将种子进行沙藏,然后对其进行催芽,在催芽时需要对种子进行经常翻动,利用温水进行喷水确保种子时刻保持湿润度,然后五天后就可进行播种。再次,播种种子落叶松进行播种时通常宜选择在平均气温12℃左右时进行,当种子发芽率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时,播种时每亩地则需要二十斤左右的种子即可,在种子播上后,需要利用木滚对其进行压实,然后再覆盖上沙,确保覆沙的厚度保持均匀性和一致性,在覆沙后则不宜再多浇水。最后,幼苗管理在落叶松幼苗时期需要做好管理工作,这对于落叶松的成活率及后期的生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刚出苗的落叶松幼苗需要对其进行少量多次的浇水,水不能一次浇过多,每次浇完水后只要确保床面保持湿润度即可,而且床沟需要在每隔二天即进行一次浇灌。并且要随时防止苗木被病虫鸟所害。幼苗在生长初期比较脆弱,十分容易发病,加强管理十分重要。一旦发现幼苗出现侧根并有新梢长出时,便可对其进行适当的蹲苗。在这一时期,除了保证苗木所需水分和光照条件之外,还需要采取药物进行防治。在立枯病高发之后到速生期前这段时间,可以在适当锄草的基础上进行间苗。进行少量多次的追肥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极大地促进幼苗的健康生长,提高幼苗的存活率。

1.4苗期管理

华北落叶松在繁育时可以采取播种、嫁接以及扦插等三种方式来进行,其中播种方式常用于落叶松的生产,嫁接和扦插主要用来进行落叶松品种的改良。落叶松出苗后要对其进行适当的管理,如除草、浇水和施肥等等。落叶松的除草工作要分三次进行,第一次要在播种后出苗前进行,然后依次间隔25天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除草剂的喷施。首次喷施除草剂的用量一般为1.5g~2g,然后依次减半,如果天气比较干旱可以不进行第三次除草剂的喷施。幼苗刚扎根后要进行松土处理,松土前要进行适量的浇水,松土后再进行大量浇水。施肥一般在每年的6月和7月中旬进行,每亩可施加2.5kg的尿素,在苗木生长的后期还可以适当施加磷肥和钾肥,以提高林木的木质化。病虫害是林木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所以要定期喷洒1%浓度的波尔多液。由于栽培过程中采用的是播种方式,幼苗密度非常大,要进行间苗作业,一般分两次进行,间苗要早而且要间密留稀,间掉长势较差的弱苗。

1.5定植造林

造林一般选择在春季进行,每亩株数以296株为宜,对于地势较弱的地方,造林密度可适当降低。植苗过程中要采用三埋两踩一提的方法,即种植过程中首先将苗木放入挖好的空穴内,覆上5~8cm的土层,保证其根系舒展,然后再用湿润的土壤进行深埋,并且边埋土边踩实,当土壤填到空穴的2/3时要将苗木稍稍上提,防止苗木窝根现象,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在培土过程中必须要边埋边踩,增加苗木根系跟土壤的结合程度,使苗木根系能够吸收到土壤中的水肥养料,并且快速扎根,提高其成活率。苗木的最终埋土高度要超过地面3~5cm,防止树干被大风吹斜。

2结语

落叶松对土壤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我国东北地区和内蒙古林区较为常见,属于针叶用材林树种之一,而且具有非常好的耐寒性,所以天然分布较广,属于我国北方非常喜爱的一种树种。近年来对落叶松栽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需要加强对落叶松栽培技术的研究力度,从而为落叶松栽培提供较好的技术基础,而且在落叶松培育工作中还需要根据苗木情况及时对其栽培技术进行调整,从而有效的提高落叶松的成活率,确保落叶松生产量的提高。

第3篇:落叶松栽培技术论文(推荐)

1落叶松栽培技术

1.1林地选择

落叶松具有较强的耐寒性,而且属于喜光的物种,所以在进行林地选择时,通常会选择在坡度较小的山坡或是雨水较多的低矮阴山坡在进行种植。在进行林地选择时,还需要对土壤酸碱度进行测定,以7~8之间最适宜。落叶松最喜爱在发育有白色菌丝的山地棕壤条件下生长。而且需要充足的阳光,在栽种时不能与阔叶林进行混交种植,以避免得不到充足的阳光照射,影响落叶松正常的生长。

1.2整地方法

选择好落叶松种植的林地后,在种植前需要对林地进行整理,通常整地宜在秋季及雨季进行,在种植前进行整地,这样整地后土壤较为疏松,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可能为储备较多的水分,确保种植后的落叶松能够健康的生长。而且经过整后,可以提前解冻土壤,提高土壤的温度,有利于提高落叶松的成活率。

1.3育苗

首先,需要选择合理的育苗地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北方地区如何培育落叶松良种壮苗

北方地区如何培育落叶松良种壮苗

(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

程立中

敖胜利

程涛)

落叶松,落叶乔木,树冠圆锥形,是我国北方造林的常用树种,强阳性树,性极耐寒。对土壤的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喜深厚湿润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土壤;最适合于较高海拔和较高纬度地区的配置应用;用种子繁殖。

1土壤管理

育苗地要在前一年秋天进行深翻,深度20-30厘米。秋翻可以消灭杂草和病虫害、熟化土壤、积雪保墒,待到第二年春天土壤解冻15-20厘米时进行耙地春翻,同时施基肥。每公顷施腐熟发酵调制好的厩肥110-150吨。在做床的同时进行土壤消毒,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菌。每公顷用硫酸亚铁130公斤杀菌,高锰酸钾7.0公斤杀菌,氯丹粉36.0公斤杀虫,硫酸铵225公斤,过磷酸钙300公斤,碾成粉末,施底肥,洒在圃地8-10厘米,与表土参拌均匀,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浅析人工落叶松混交林的营造技术论文

浅析人工落叶松混交林的营造技术论文

摘要:

落叶松是北方常见的针叶树种,具有速生、丰产、耐寒、耐贫瘠的优势,是营造人工混交林的基础性树种,林业工作者应该大力推进落叶松在人工混交林营造工作中的应用。本研究根据林业工作实际说明了人工落叶松混交林常用的混交树种,阐述了选择混交树种的原则,论述了人工落叶松混交林的各项优势,提供了人工落叶松混交林营造工作中混交比例、整地和造林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希望可以提高人工落叶松混交林营造的速度和质量。

关键词:

落叶松;人工混交林:混交比例:营造技术:营造质量

营造混交林是林业工作者经过多年实践和经验得出的科学性结论。历史上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加之主观认知上的不足,人工纯林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了造林的主要形式,纯林中病虫害频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林木生长减缓,因此人们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高桥林场落叶松叶蜂的生态学研究论文

摘要:在掌握小陇山林区落叶松叶蜂生物学特性的前提下,为进一步了解其生态学特性,在温湿度相差不大的同一地区,采用野外调查,主要从落叶松叶蜂发生与寄主、坡向、坡位、灌草层投影盖度、树势、天敌、人为干扰7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叶蜂寄主为日本落叶松(Larixkaempferi(Lamb.)Carr.)和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Mayr.)[1];虫口密度与坡向关系顺序是:阳坡>半阴半阳坡>阴坡;种群密度是随海拔的升高呈上升趋势;随着灌草层总盖度的增大危害越轻,弱树受害重于强树;幼虫期天敌有蜘蛛、蚂蚁、草蛉、鸟等;人为干扰方面采取间伐措施可明显地降低虫口密度。

关键词:小陇山林区;落叶松叶蜂;生态学特性;影响

落叶松叶蜂在我国多数地区普遍发生,各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浅析人工落叶松混交林的营造技术论文

摘要:

落叶松是北方常见的针叶树种,具有速生、丰产、耐寒、耐贫瘠的优势,是营造人工混交林的基础性树种,林业工作者应该大力推进落叶松在人工混交林营造工作中的应用。本研究根据林业工作实际说明了人工落叶松混交林常用的混交树种,阐述了选择混交树种的原则,论述了人工落叶松混交林的各项优势,提供了人工落叶松混交林营造工作中混交比例、整地和造林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希望可以提高人工落叶松混交林营造的速度和质量。

关键词:

落叶松;人工混交林:混交比例:营造技术:营造质量

营造混交林是林业工作者经过多年实践和经验得出的科学性结论。历史上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加之主观认知上的不足,人工纯林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了造林的主要形式,纯林中病虫害频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林木生长减缓,因此人们的目光由纯林转变为天然林。落叶松是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高桥林场落叶松叶蜂的生态学研究论文

高桥林场落叶松叶蜂的生态学研究论文

摘要 :在掌握小陇山林区落叶松叶蜂生物学特性的前提下,为进一步了解其生态学特性,在温湿度相差不大的同一地区,采用野外调查,主要从落叶松叶蜂发生与寄主、坡向、坡位、灌草层投影盖度、树势、天敌、人为干扰7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叶蜂寄主为日本落叶松(Larixkaempferi(Lamb.)Carr.)和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Mayr.)[1];虫口密度与坡向关系顺序是:阳坡>半阴半阳坡>阴坡;种群密度是随海拔的升高呈上升趋势;随着灌草层总盖度的增大危害越轻,弱树受害重于强树;幼虫期天敌有蜘蛛、蚂蚁、草蛉、鸟等;人为干扰方面采取间伐措施可明显地降低虫口密度。

关键词 :小陇山林区;落叶松叶蜂;生态学特性;影响

落叶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落叶松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落叶松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