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过关测试卷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过关测试卷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
1.朔方()2.脂粉奁()3.褪尽()4.凛冽()
5.旸谷()6.皓月()7.姮娥()8.睥睨()
9.胆怯()10.蜿蜒()11.飞窜()12.咆哮()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
1.nuè()待2.鞭tà()3.污huì()
4.深yuān()5.罪niè()6.彻夜不mèi()
7.千山万hè()8.心fēi()9.kuì()赠
10.长xū()短叹11.执niù()2.盛气líng()人
三、下列词语中有五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2分)
青枝绿叶海誓山萌鸣锣开道旋转升腾蓬勃生机拖泥带水
蜿蜒游动璧海丹霞目光灼灼一轮浩月涛词歌吟辗翅翱翔
错别字
改正
四、根据词义填写相应的成语(4分)
1.办事情不爽快,不干脆。也比喻说话做文章拖沓含糊,不简洁、不干净。()
2.①形容声势浩大,规模广阔,多指人流。②比喻辽阔空旷的样子。()
3.夜深了,人们都安静下来,进人梦乡。()
4.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五、填空题(17分)
1.在下面句子的空白处,填入正确的汉字。(2分)
然他已经丧失了明是非的能力,那么使跟他争得面红耳赤,恐怕也无济于事。(即、既、辨、辩)
2.下列句子画横线处的词语填得是否恰当,如不恰当请在括号内改正。(3分)
(1)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我国政府再次郑重申明():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绝不允许任何人制造两个中国。
(2)中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28日在日内瓦湖畔威尔逊总统酒店举行了庄重()的揭牌开馆仪式。
(3)我国自己研制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并安全着陆,标明()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
3.《雪》选自《》,作者。江南的雪的特质是北方的雪的特质是(2分)
4.《雷电颂》节选自《》,作者,这是一部。《雷电颂》的体裁是。我们还学过他的诗作《》《》。(2分)
5.《短文两篇》是指《》和《》,作者(2分)
6.《海燕》的作者是,原题为“”。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之意。(2分)
7.《组歌》选自《》,作者是诗人、画家。《》和《》这两首散文诗表现了作者恋情。(2分)
8.整句成段(下面是一首儿童诗,但句子的顺序被打乱了,请你在每句话前的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序号)。(2分)
我看见了风
()我在楼上看见了风()挤得小树摇摇晃晃
()踩出一溜清晰的脚印()风是一个胖子
()请你一定相信——()却不见了它的踪影
()我看见风从草地上走过()可是当我下楼去找
()草地平平,树林静静()钻进了对面的树林
()树缝冒出它气喘的声音……()不知风在哪里藏身……
六、修改下列病句(3分)
1.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改正:
2.平潭海滨水温净、浪轻柔,是天然的一个海水浴场。
改正:
3.他这个人做事非常认真,绝不放过一点错误,总是那么斤斤计较、一丝不苟。
改正:
七、依照下面句子的形式,运用加点的词语,仿写一个句子(3分)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仿句:
八、请你展开联想,运用修辞方法,把“闪闪发光”“珍珠”“凝望”这三个词扩展成一段60字左右的文字(词语顺序不拘)(3分)
第2篇: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A.颈项(jǐng) 脚镣(liáo) 蜿蜒(wān) 飞翔(xiáng)
B.睥睨(pì) 稽首(qǐ) 旸谷(yáng) 执拗(niù)
C.劈开(pī) 鞭挞(dá) 瞬间(shùn) 深渊(yuān)
D.忏悔(chàn) 浸润(jìn) 胆怯(qiè)
2、给出下列选项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 )(2分)
A:伫立 胆怯 掠起 彻夜不寐
B:皓月 真谛 炫耀 良莠不齐
C:妖娆 慰籍 稽首 人迹罕至
D:污秽 馈赠 荆棘 颔首低眉
3.(3分)下面句子中成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初夏三月,漫步在落英缤纷的果林里,真让人神清气爽。
B.爷爷在夏天剃光头,村里人都笑他的脑袋油光可鉴。
C.舞台上,周杰伦的歌唱得抑扬顿挫,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D.人们看到著名她演员上场,都感到她貌似天仙的容貌美不胜收。
4.下面各选项节拍停顿正确的是 ( )(2分)
A.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B.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C.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D.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5.结合语句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屈原)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B.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 (形容:面容,脸色。)
C.我要向你稽首。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D.它飞舞着,像个精灵。 (精灵:鬼怪。)
6.(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A]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B]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D]如果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2分)
(1)鲁迅在《雪》中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江南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体现了作者称赞的是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
(2)高尔基用充满激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海燕勇敢的形象,为无产阶级唱出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3)《浪之歌》中,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
(4)《日》是一篇典型的散文,文中寄托作者要像太阳一样无私地奉献光和热的理想。
8.仿照下列句式,发挥想象,写出两个关于友情的比喻句。(2分)
例句:友情像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田。友情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
9.仿照例句续写句子。 2分
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勃勃生机,爱她的绿洒四野。 ,
。
10.指出下面句子的表达方式。 4分
(1)“爱是太阳吗?”我指着阳光射来的方向问,“是太阳吗?” ( )
(2)现在我已经掌握了语言的钥匙,急于加以运用。 ( )
(3)这是我的严师,这是我的慈母。 ( )
(4)(托尔斯泰)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的、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
11. 填写下列关于文学作品 的知识。 4分
(1)《列夫·托尔斯泰》作者是奥地利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 国的伟大作家。
(2)《雪》作者鲁迅,本文选自《 》运用了 手法,来表现作者与冷酷世界不屈地斗争精神。
(3)《雷电颂》作者是 ,本文选自 《 》。
(4)巴金是我国现代和当代伟大的作家,原名 ,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即《 》、《 》、《 》。
二、现代文阅读 (44分)
(一)(16分)
……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巳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2.作者写“江南的雪”,是写的眼前的景物,还是回忆中的景物?从第一自然段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 (2分)
13.在第四自然段的开头,作者用了“但是”一词,请你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2分)
14.作者对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各有怎样的感情?(4分)
15.说说画线句子的含义。(2分)
16.选文的第一段是实写,还是虚写?读到这些句子,让我们感到了什么?(3分)
17.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试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3分)
(二)阅读杨保中的'《借你一个微笑》。(13分)
借你一个微笑
⑴李俊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阅完的试卷一发下,我发现他眉头又锁到一起了,他只得了58分。
⑵一个从来不及格的学生,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
⑶我合上教案而无表情地走出了教室,李俊跟了上来,他喉头动了一下,然后眼泪就要掉下来了。我站住,等他说话。同学们也围了上来,他的脸涨得通红。我静静地站着,希望他能开口,但他的嘴唇好像紧紧锁住了似的。
⑷他递过一张纸条:老师,我的物理太差,您能不能每天放学后为我补一个小时的课?
⑸我可以马上答应他,但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决定“迂回”一下。我牵着他的子到僻静处说:“老师答应你的要求,可这两天我太忙,你等等好不好?”他有些失望,但还是点点头。我知道他中计了,接着说,你必须先借一样东西给我!他着急起来,可还是说不出一句话。
⑹“你每天借给我一个微笑,好不好?”
⑺这个要求太出乎他的意料,他很困惑地看着我。我耐心地等待着,他终于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
⑻第二天上课,我注意到李俊抬头注视我,我微笑着,但他把脸避开了,显然他还不习惯对我回应。我让全班一起朗读例题,然后再让他重读一遍。他没有感觉我为难他,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读了。也许想起了昨天对我的承诺,读完后,很困难地对我笑了笑。见他这样,我心生一计,又给他设置了一道障碍。我说,你复述一下题目的要求,这回他为难得快要哭了。不少同学对他的无能表现得很不耐烦,七嘴八舌地争着说起来,我制止住了大家。他终于张口了,语无伦次。我笑着让他坐下。
⑼他开始和同学来往了,一起上厕所,回教室……这样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提为他补习的事。一天下课李俊又拦住我,我知道他要干什么,很幽默地向他摊开手。他一愣,老师您要什么?我说,你写给我的条子呀。他笑了:我不写条子了,您给我补补课吧。我面带笑容:“功课你不必着急,到时我会主动找你的,但我向你借的你还没给够我。”
⑽“好的,我一定给足您。”等他高高兴兴又蹦又跳地走出好一段路后,我才像想起来什么似的把他叫回来,递给他一张纸条,那里有我为他准备的一道题。我告诉他,一天之内把它做出来,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独立完成。我知道,他宁可“独吞”,也决不会和同学讨论的。这正是性格内向学生的最大弱点。下午他说还没做出来,我有点不高兴,说晚自习你还没做好,我可要收回承诺了。 自习时我见他站在一个男生边上,忸忸怩怩很不自然的样子,我得意地笑了。就这样我先后为他写了4张纸奈,题目一次比一次难。后来,纸条一到手他就迫不及待地和同学们争论开来。
⑾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看来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新学期刚开学,李俊休学了,因为他爸遇车祸瘫痪了,而他自小就被妈妈遗弃了--这也是他忧郁的一个原因。我有些担心,一个连话都不大愿说的少年,能担负起养护父亲的责任吗?
⑿星期天,我和几位朋友到茶室聊天。刚坐下就被一群小孩子围上了,硬要为我们擦皮鞋。只有一个小孩没冲进来,在外面吆喝着:擦皮鞋擦皮鞋!……离开茶室,我从那个小孩子面前走过时,发现那孩子竟是李俊!
⒀“老师,让我为您擦一次皮鞋吧。”他说,脸上没有腼腆也没有沮丧。我答应了,伸过鞋子让他很用心地擦着。他一边擦一边说,他虽然不缠人,生意也不错。顾客告诉他,他的笑容很好看。
⒁我说是吗?他又笑着告诉我,不久他还会复学的。他学会了笑,他的笑让他挣半天钱也能养活他和爸爸了。
⒂我也高兴起来,我说我一定等你回来。可转过身,我的泪水就出来了。李俊大声地在后面喊,老师您要笑呀,您不要哭!我点点头,反而呜咽有声了。
⒃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是他为我补了一堂人生课。
18.通读这篇小说,简述题目“借你一个微笑”的深层含义。 (2分)
19.这篇小说的神态描绘逼真传神,第③自然段中画线语句写出了李俊什么样的心理?请简要回答。 (2分)
20.在这篇小说中,为了让李俊每天能够借给“我”一个微笑,作为老师的“我”具体做了哪几件事?请概括作答。(3分)
21.作者在第⑩自然段写道:“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看来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而在小说结尾却又说“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这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简要作答。 (2分)
22.情感体验:
⑴在小说结尾,作者饱含深情地写道:“是他(李俊)为我补了一堂人生课”,请简要说说李俊为“我”补的这堂人生课的主要内容。 (2分)
⑵第⑦自然段写李俊听说“我”要向他每天借一个微笑后,始而“很困惑地看着我”,终而“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本文中作者没有写李俊复杂的心理活动,假如你是当时的李俊,请将你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 (不超过80字) (2分)
(三)《第十一位》 (15分)
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⑵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
⑶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
⑷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很快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⑸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的孩子去送这位代课教师。
⑹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
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⑻那背诵的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那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
⑼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往后的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
⑽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
⑾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已有一位男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我看到她的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里,上面没有照片。
⑿临行时,这位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接班,永远都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还有就是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着对我说: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
⒀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校几里远的乡招待所起来,刚刚爬到院墙外那座高高的山坡,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⒁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⒂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
23.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的主要内容。 2分。
24“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留下来。”句子中的“心寒”与文中哪句话照应?开头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25.第6段的“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指什么? 2分
26.第9 段的“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为什么?她作出了怎样的选择? 3分
27 .你如何理解“第十一位”这个题目的含义? 2分
三.命题作文
春风的轻柔、春雨的缠绵、春花的灿烂、春草的生机、春山的明净、春水的清澈、春鸟的欢快,春天人们的忙碌,青葱年华的滋味……亲爱的同学,沐浴在春光中,不一样的你自然有不一样的体会,请你以《沐浴在春光中》为作文题目,抒写自己的感受。
要求:感情真挚、内容充实,以记叙、描写为主,字数600字以上。
第3篇: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颈项(jǐng)脚镣(liáo)蜿蜒(wān)飞翔(xiáng)
B.睥睨(pì)稽首(qǐ)旸谷(yáng)执拗(niù)
C.劈开(pī)鞭挞(dá)瞬间(shùn)深渊(yuān)
D.忏悔(chàn)浸润(jìn)胆怯(qiè)
2、给出下列选项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2分)
A:伫立 胆怯 掠起 彻夜不寐
B:皓月 真谛 炫耀 良莠不齐
C:妖娆 慰籍 稽首 人迹罕至
D:污秽 馈赠 荆棘 颔首低眉
3.(3分)下面句子中成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初夏三月,漫步在落英缤纷的果林里,真让人神清气爽。
B.爷爷在夏天剃光头,村里人都笑他的脑袋油光可鉴。
C.舞台上,周杰伦的歌唱得抑扬顿挫,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D.人们看到著名她
第4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A卷
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
1.看拼音写汉字。(4分)
tuì()尽污huì()bènɡ()射
罪niè()踌chú()蜿yán()
zhàn()开执niù()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解释词语。(4分)
由于靳尚等人的谎言欺骗,群众不明真相,以为屈原真“疯”了,宋玉也趋炎附势而去,只有侍女和弟子婵娟对屈原的品格笃信不移。
(1)趋炎附势:
(2)笃信不移:
3.判断正误(4分)
(1)鲁迅在《雪》中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江南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体现了作者称赞的是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
(2)高尔基用充满激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海燕勇敢的形象,为无产阶级唱出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3)《浪之歌》中,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
第5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A卷
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
1.看拼音写汉字。(4分)
tuì()尽污huì()bènɡ()射
罪niè()踌chú()蜿yán()
zhàn()开执niù()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解释词语。(4分)
由于靳尚等人的谎言欺骗,群众不明真相,以为屈原真“疯”了,宋玉也趋炎附势而去,只有侍女和弟子婵娟对屈原的品格笃信不移。
(1)趋炎附势:
(2)笃信不移:
3.判断正误(4分)
(1)鲁迅在《雪》中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江南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体现了作者称赞的是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
(2)高尔基用充满激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海燕勇敢的形象,为无产阶级唱出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3)《浪之歌》中,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是世间
第6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3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多少个隘 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②厮 守身边却默无一语。
③在师傅和地主的ch 骂声里过着日子。
④但,我是这般忸n 不安!
2.修改病句。(可用修改符号直接改)(2分)
①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②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3.仿照例句,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母爱是一首歌;责备是低音,呵护是高音,牵挂思念是母爱的主旋律。
[提示:可以把知识,友谊,青春等作为写的对象。]
仿写:
4.简要写出《西游记》中你熟悉的一个情节, 并说说对这一情节的体验和感悟。(2分)
情节:
体验和感悟:
5.期中考试前夕,李斌同学到办公室问王老师:“王老师,这次语文考试有没有口语交际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