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判定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过程
一、目标展示
二、情景导入。
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b与墙壁边缘垂直,那么木条a与墙壁边缘所夹角为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平行?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平行的判定。
三、直线平行的条件
以前我们学过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如图(课本P13图5、2—5)在三角板移动的过程中,什么没有变?
三角板经过点P的边与靠在直尺上的边所成的角没有变。
∠1与∠2是三角板经过点P的边与靠在直尺上的边所成的角移动前后的位置,显然∠1与∠2是同位角并且它们相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1=∠2∴AB∥CD、
如图(课本P145、2—7),你能说出木工用图中这种叫做角尺的工具画平行线的道理吗?
用角尺画平行线,实际上是画出了两个直角,根据“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可知这样画出的`就是平行线。
学习目标一: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题组一:
1、叫做平行线。
如图:a与b互相平行,记作,a。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b只有与两种。
3、下列生活实例中:
(1)交通道路上的斑马线;
(2)天上的彩虹;
(3)阅兵队的纵队;
(4)百米跑道线,属于平行线的有。
学习目标二:掌握两个平行公理;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题组二:
4、通过画图和观察,可得两个平行公理:
①、经过点,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②、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符号表达式:若b∥a,c∥a,则。
5、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与b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其对应的位置关系:
①、a与b没有公共点,则a与b;
②、a与b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a与b;
③、 a与b有两个公共点,则a与b;
6、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
A、有且只有一条;B、有两条;C、不存在;D、不存在或只有一条
教学设计
1、落实教学常规,践行学校《教师日常教学行为要求》。
2、优化教学策略,老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倡“学先教后”,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做”,老师依学定教,点拔引领,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交流、展示、应用”中内悟知识。提倡“当堂训练”,在教学设计中,要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能力的环节,当堂落实。力争当堂完成“双基”任务。
第2篇: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判定教案人教版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平行线的判定(1)
教学目标:
1、了解推理、证明的基本格式,掌握平行线判定方法的推理过程。
2、学习简单的推理论证说理的方法。
3、通过简单的推理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推理的习惯和方法,同时培养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重点:平行线判定方法1的推理过程及几何解题的基本格式 教学难点:判定定理的形成过程中逻辑推理及书写格式。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叙述平行线的性质定理1-3,借助图形用数学语言表达。
2、对顶角相等是成立的,反过来“相等的角是对顶角”也成立吗?
那么我们知道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成立的,反过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否还成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
1、观察。P64教材的观察 学生动手量一量,再回答提出的问题。
2、探究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成立的,反过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否还成立呢?
如下图,两条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有一对同位角相等,即
∠END=∠EMB,那么AB与CD平行吗?
过N作直线m平行于AB,则
∠ENG=∠EMB,由于∠END=∠EMB
m G
因此,∠ENG=∠END,从而
直线m与CD重合,因此CD∥AB。
图a
图b 判定方法1 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有一对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3、新知应用
P64的例1 如图,已知∠1+∠2=180°,AB与CD平行吗?为什么?
分析:如果要得到平行,只要证明∠2=∠3就可以了。
解:因为∠2与∠1的补角,而∠3是∠1的补角,所以
∠2=∠3,从而AB∥CD(有一对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P64例2如图,已知∠1=∠2,说明为什么∠4=∠5。
分析:如果∠4=∠5,那么要证明直线a与直线b平行,而要证明直线a与直线b平行,就要证明∠1=∠3 而∠2=∠3,∠1=∠2,所以∠1=∠3。解:因为∠1=∠2(已知条件),∠2=∠3(对顶角相等),所以 ∠1=∠3。
从而,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因此,∠4=∠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三、小结和练习
1、练习P65的练习1、2小题
2、小结:今天讲的内容是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而上节课学习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它们的条件和结论正好相反,也可以说是互逆的命题。注意它们各自的使用方法,不要用反了这两条定理。
四、布置作业
P68 A组题 第4小题 后记:
亿库教育网
http://www.daodoc.com
第3篇: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判定》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判定》教学反思
在课程设计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问题尽量抛给学生解决。这节课中,我除了作必要的引导和示范外,问题的发现,解决,练习题的讲解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完成。
2、形式多样,求实务本。从生活问题引入,发现第一种识别方法,然后解决实际问题;在巩固练习中发现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再次探索,形成结论;练习题中注重图形的变化,在图形中为学生设置易错点再及时纠错;用几何画板设计游戏“米奇走迷宫”,在游戏中检验学生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而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是围绕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的变化。
3、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转化”思想;有意识地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本节课对初一学生而言,本是又一个艰难的'起步。但这一堂课,学生学得比较轻松,课后
第4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行线的判定教案
平行线及其判定 初中数学
教学目标
1.了解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2.能熟练应用这三种判定方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3.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学情分析
以前学生接触的是一步推理,而且因果关系比较明显。判定定理的推导需要先通过角的关系,找符合判定公理的条件,涉及两步推理,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复杂了一些,可能一时适应不了问题的思考方法。教学时注意引导,随时归纳总给使学生逐渐学会思考和分析。根据以前经验,多数学生能积极思考、探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前面的教学中,曾开展过探究实践活动,全班同学具有初步的小组合作交流的经验 重点难点
重点是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及运用; 难点是用数学语言表达简单的推理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1、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2、你还记得平行公理及推论的内容吗? 【情境引入】
第5篇: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平行线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zxcv12345”为你整理了“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平行线”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推荐度: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推荐度:
第6篇: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3平行线的判定
1.3平行线的判定(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三个判定方法.
2、能运用所学过的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重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第二、三个判定方法的发现、说理和应用.
【难点】问题的思考和推理过程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l
1如图,问l1与l2平行的条件是什么?
l2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问:三线八角分为三类角,当同位角相等时,两直线平行,那么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具有什么关系时,也能判定两直线平行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板书课题)
学生会跃跃欲试,动脑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将内错角或同旁内角设法转化为利用同位角相等.
二、运用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发现新的判定方法
1.通过合作学习,提出猜想.
①若图中,直线AB与CD被直线EF所截,若∠3=∠4,
第7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判定》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判定》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判定》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判定》教学反思1
在课程设计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问题尽量抛给学生解决。这节课中,我除了作必要的引导和示范外,问题的发现,解决,练习题的讲解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完成。
2、形式多样,求实务本。从生活问题引入,发现第一种识别方法,然后解决实际问题;在巩固练习中发现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再次探索,形成结论;练习题中注重图形的变化,在图形中为学生设置易错点再及时纠错;用几何画板设计游戏“米奇走迷
第8篇:七年级下册数学《平行线的判定经典例题
平行线的判定
一、知识回顾
1、平行线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想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记做a∥b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和相交。
3、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平行线的判定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
二、典型例题
例1:直线a、b、c中,a∥b,b∥c,则直线a与直线c的关系是()
A.相交 B.平行 C.垂直
D.不确定
解答:由于直线a、b都与直线c平行,依据平行公理的推论,可推出a∥b,故选B.
例2:下列说法中可能错误的是()
A.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