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四舍法调商》教案(苏教国标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22 22:03:4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三年级数学《四舍法调商》教案(苏教国标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40页例7、“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第1~3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四舍”法把除数看做整十数试商的方法,初步认识用“四舍”法试商初商易大,并学会用“四舍”的方法试商和调商,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一说把下面各题除数分别看作几十来试商,商是几位数。

63)19223)84

72)561665)2816

2、完成复习第(2)、(3)题。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小题:

93里最多有()个20。

712里最多有()个90。

△请大家完成在数学书上,谁来汇报?

3、出示补充题94÷23=

△这道题你会做吗?

请大家完成在课堂练习本上。

△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他说得对吗?和黑板上做得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二、教学新课

1、很好!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复习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求出商是多少,看来同学们掌握的不错!

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今天邵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课件出示:同学们你们好!我是小敏。五一接快到了,我们三六班全体同学准备买鲜花送给老师。)

(我带了84元,每束鲜花23元。)

那小敏你有什么问题吗?

(我最多可以买几束鲜花?)

△你们能帮帮小敏吗?谁来列式?

△那这道题你会做吗?请同学们先试一试。(过一会)

在做的过程中有些同学顺利完成了,有些同学遇到了困难,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带着邵老师的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共同完成这道题目。

●把23看做多少来试商?

●在试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你是怎么解决的?

△谁来给大家汇报一下?

△为什么商4会大?(板书:商4大了,改商3。)

你说的很好,下面我们同座位同学互相说一说。

小结:把除数看作20来试商时,实际上是把除数看小了,所以试得的商会偏大。当商大了相乘后不够减时,就把商改小。

3、比较。

比较复习题和例7,除数都是23,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除数是一样的,复习题中的商不需要调整,而今天学习的例7商4大了,要改商3。)

3、做“练一练”第1题。

33)9862)430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课堂练习本上。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关键说出把33看作30来试商,商大了,要改小。

△第二小题请同座位同学互相说一说。

全对的同学请举手!

3、教学“试一试”。

下面我们四小组开展一下比赛好不好?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对。

指名板演。

△我们一起来看黑板,他写的对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来解决这道题的?很好!还有谁来说?

△我们是在商的哪一位上调整的?

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不一定每一步都需要调商,我们要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调商。

4、做“练一练”第2题。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两道题。

74)191291)5450

指名学生板演。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黑板,第一小题是在哪一位上试商后改商的?第二小题哪一位上试商后改商的?

5、小结

请大家看今天学习的例7和“试一试”,和过去学过的知识有什么不同吗?

指出:过去学过的商不需要调整,今天学习的商需要调整。)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笔算除法

调商)

三、组织练习

1、完成练习题。

31)9273)3940

完成在课堂练习本上,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信息反馈。

2、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下列哪几题需要调商。

第一题谁来估计一下?

同学们估计的对吗?我们在课堂练习本上来验证一下好吗?

53)20434)91882)40262)190

每小组完成一题,同学们估计的正确吗?

做对的同学请举手。

4、改错。

完成练习八第6小题。(小黑板出示)

请你任选其中的一道题目,找出其中的错误。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在小小组里告诉大家,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2篇:24时记时法(苏教国标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一.复习旧知

1.同学们二年级时我们就已经认识了时、分、秒,这些钟面上的时刻是几时呢?请看大屏幕

(板书:上午8:00中午12:00下午3:00晚上8:00)

2.同学们学的很好!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新年吗?让我们一起来重温那美好的时刻.

2.新年钟声敲响时钟面上是几时?

3.其实夜里12时,有人把它说成是24时,也有人说成是0时,这一刻是一天的结束,同时这一时刻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一天就是从0时到24时。

三.认识24时记时法

(一)认识一天有24小时

1.感知一天的时间经过

那么,一天是怎样经过的呢?

解说:夜深了,万籁俱寂,夜空中群星在闪烁,辛苦了一天的人们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夜色褪去,旭日东升万道霞光照射大地,人们在朝阳下晨练,神清气爽,中午时分,艳阳高照,人们都在辛勤的忙碌着,夕阳西下,夜幕初垂,工作了一天的人们在夕阳下漫步,悠闲自得,黑夜渐渐来临,结束了一天的喧闹,大地一片寂静,只有夜空中的星星还在说着悄悄话.

2.利用钟面认识一天是24小时

刚才我们已经感受了一天的经过,那么一天究竟有多长时间呢?

(1).现在是一天的开始0时,时针走了一圈,现在是几时?(中12时)经过了多少个小时?

(2).一天结束了吗?继续转动,时针又走了一圈?一天结束了吗?

(3).刚才第一圈从0时到12时,经过了12个小时(贴时间条)

(4).从12时开始,再走一大格这一天一共经过了多少个小时?再走一大格呢?

(5).继续走下去.从12开始,刚才又经过了12个小时(贴时间条).

(6).你看一天有多少个小时?

师总结:因为一天有24个小时所以我们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24时记时法来记时.(板书课题)

(二).用24时记时法记时

1.你能在时间条上指出下面四幅图对应的时刻吗?

师示范:上午8:00对应8,写作8:00中午12:00

2.下面谁想来画箭头?

15:00你是怎样想的20:00你是怎样想的

象这样的记时方法我们称它为普通记时法,象这样的记时方法我们称它为24时记时法.(及时板书:普通记时法24时记时法)

3.你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吗?

普通记时法24时记时法

早晨5:00

上午9:00

中午12:00

下午1:00

下午6:30

晚上11:00

4.指着板书,刚才我们把普通记时法改写成24时记时法

把普通记时法改写成24时记时法要注意什么?(小组讨论)

5.(指着板书小结)

(1).把普通记时法改写成24时记时法要去掉时间词,

(2).12时之前的时间去掉时间词就可以了,

(3).12时之后的时间去掉时间词后还需加上12.

四.练习

1.刚才同学们一起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发现.现在是上午几时?钟面上的时刻你能用普通记时法说一说吗?钟面上的时刻你能用24时记时法说一说吗?

2.这些都是发生在身边的小事,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一些令人难忘的时刻。

你会用24时记时法播报这些令人难忘的时刻吗?

在答题卡上改写后,先在小组内播报。谁来当播音员?

3.同学们24时记时法你在哪见过?

图上的时间你能用普通记时法说一说吗?20:00是晚上8:00你是怎样想的?

4.老师这有一张电视节目预报表,两种记时法都有,在空白处填出合适的时刻.

5.今天是星期四,再过两天你知道是什么日子吗?,看看钟面说一说,国庆节这一天你此时可能在做什么?

五.全课总结

刚才同学们都说了自己在国庆节这天此时的安排,在七天长假中同学们要合理的安排时间,最后祝大家国庆节愉快!

教后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紧扣实际,又用于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数学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本节课的内容设计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由大家都熟悉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新年倒计时引入新课,用体现一天经过的一组照片配以优美的音乐朗诵,使学生感受一天的时间进过,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选择生活中的例子,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肯德基商店等,既将教学的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有意安排了播报国家大事的环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都充分体现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思想.特别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和实际,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数学学习的价值,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重视合作交流,重视总结,重视板书,有效突破重难点.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探知.本节课教师让学生合作交流的问题是:把普通记时法改写成24时记时法要注意什么?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合作交流的时间,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各抒己见,自己派代表向全班发言.再让学生完整的说出各小组的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规范的简洁的总结,并通过课件将总结的重点加以圈点,使学生一目了然,有效的突破了重难点的知识.

第3篇:口算除法教案(苏教国标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34、35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七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和一位数除几十几和几百几十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和类推思维能力。

3、培养发散、创新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准备:自制教学课件,6捆带4枝铅笔。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情境引入。

一起来看图,图上有几个小男孩儿?(三个)

他们说了些什么?(我们三个买了60枝铅笔)

60枝铅笔如果10枝一捆,就是几捆呢?(六捆)

再看看豆荚老师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平均每个男孩儿买了几枝?)

2、集体讨论,明确算理。

(1)根据题意怎样列式?(板书算式:60÷3)

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要求平均每个男孩买了几枝,就是

把60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认识分数(苏教国标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三年级(上册)教材98页~100页。

教学要求: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表示,从而理解分数产生和分数的意义。

2、能用操作的结果来表示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3、通过平均分以后怎么表示结果的研究,让学生在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培养学生创造的意识。

教学重点:12的意义。

教学思考:

分数的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及四则计算以后学习的新的知识,是对数的一次拓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飞跃,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小数的基础。学生对分数并不陌生,多数学生都对分数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感性的,并没有把握分数的本质,所以教学时既要利用学生对分数有一定认识的基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可能性33(苏教国标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可能发生的结果和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判断,并正确使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与同学进行交流。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对“等可能性”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每组用的同型不同色的小球;转盘原材料;记录表等。

教学实录:

一、复习导入

介绍两种颜色的乒乓球。

师:你喜欢什么颜色的球?如果我把一只黄球与一只白球放在这个口袋里,让你来摸一摸,你能摸到你喜欢的颜色吗?

生:大概,可能摸到。

二、初步认识可能性大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可能性(4篇)(苏教国标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可能发生的结果和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判断,并正确使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与同学进行交流。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对“等可能性”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每组用的同型不同色的小球;转盘原材料;记录表等。

教学实录:

一、复习导入

介绍两种颜色的乒乓球。

师:你喜欢什么颜色的球?如果我把一只黄球与一只白球放在这个口袋里,让你来摸一摸,你能摸到你喜欢的颜色吗?

生:大概,可能摸到。

二、初步认识可能性大小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三年级数学《四舍法调商》教案(苏教国标版三年级教案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数学《四舍法调商》教案(苏教国标版三年级教案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