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西藏拉萨旅行作文
西藏拉萨旅行作文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西藏拉萨旅行作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西藏拉萨旅行作文篇一
这个八月,我踏上了向往也久的青藏铁路之旅,乘座T22次成都开往拉萨的列车,开始了世界屋脊青藏线之旅行。两天两夜,长长的列车带着我们沿途经宝成线、穿越素有“川陕甘咽喉”之称的宝鸡;沿着黄土高原西部边缘地带和西秦岭末端行进;达到甘肃省首府兰州;跨过甘肃地界到达青海省西宁市;再沿兰青线继续前行,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最后到达拉萨,全长3360公里。
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列车进入青藏高原,沿途上的风光无限,座在车上从车窗就能欣赏到令人叫绝的青藏高原及青藏铁路美丽的风光。朵朵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漂浮着,蓝蓝的天就像哪位画家不小心到出的颜料,美丽的、真实的,又是虚幻的。车过格尔木不久,即到昆仑山口,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了雄伟、博大的昆仑雄姿和冰川甘露昆仑神泉;青藏铁路从可可西里横穿而过,路上,我很好运的欣赏到了可可西里稀有独特的野生动物藏羚羊和野生植物,它们是藏区大自然的使者,默默的守护着边疆。
青藏线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铁路工程,全长1956千米,海拔最高的地方是唐古拉山,达到5000余米,我一直在想,坐在有氧车里的我们路过这里,已经是气紧胸闷很难受了,当年那些工人们呢?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还要在高寒无人区建造铁路,这是多么大的难题啊!那时,国内外在冻土这一难题上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外国人听说我们要修青藏铁路,都说不可能。可是我们做到了,而且工程还提前一年完成通车。全世界人震惊、赞叹,他们纷纷赶到我们中国来欣赏我们伟大的青藏铁路。
途经位于安多和那曲之间的措那湖,这个湖如一汪碧玉,湛蓝的湖水,上空飘着像棉花一样白的云朵,周围小草野花烂漫,视野开阔,在这里的观景车站,你能感受到的,是来自于大自然对心灵的净化。
列车不分白天黑夜一路飞奔,我们也在全封闭的列车上度过了两天两夜是有是无的高山反应的日子,终于在第三天晚上十点左右到了堪称世界屋脊的西藏—拉萨了。
第四天的旅游,我们去了“世界上最高的湖”——纳木措湖。这个湖生在海拔平均4700米左右的高原上,水深三十多米的淡水湖,湖水清澈见底,明亮蔚蓝的天空将湖水映得蔚蓝无比,波浪金光,清清凉凉的,没有一丝杂质,圣洁的就像天上的祥云。一望无边的草原和湖泊上空漂泊着一朵朵各式各样漂亮的白云,伸手可及。这片湖一望无际,传说,它有三个新加坡的大小,甚为壮观。我有一股冲动,真想跳进湖中,让这圣洁的湖水冼礼一下自己的心灵,我兴奋地蹋下身伸出双手去捉摸湖水,“哎呀!好冰哦”,我不惊失声大叫。
第五天,我们到了世界闻名的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海拔3700余米(其实整个布达拉宫只有100多米高,只是布达拉宫山下已经有3600米了),宫殿建造神奇,内部的宫殿记载着历史的变迁,宫殿中最华美的是五世的.灵堂,黄金白银好几吨,奢华无比。据说清朝顺治帝的皇位都是他给的。
西藏的八角街、大昭寺、小昭寺都是旅行的好去处。八角街的物品稀有、繁多,大昭寺的金碧辉煌…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精致,让我流连忘返。
第六天的一大早,我乘车前往拉萨贡贡嘎机场,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屋脊文明古国、世外桃源。我念念不忘记这里的美景,不会忘记这里的人情世故更不会忘记这里的美丽动人的蓝天白云。
西藏拉萨旅行作文篇二
今天是我和爸爸到西藏旅游的第一天,也是我到拉萨的第一个早晨。拉萨这边的太阳公公好像喜欢睡懒觉,早晨快到8点天才亮。
今天的旅游的第一站是参观布达拉宫。走进布达拉宫,目睹体验一下殿堂里的神奇和神秘,是我梦寐以求的。来到布达拉宫的脚下,看到它是宫堡式建筑群,整个布达拉宫由红、黄、白组成,宫殿看上去雄伟壮观。听说最初布达拉宫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的。绕着宫殿往上走,看到的都是黑洞洞的外窗和笨重的巨石、厚砖。我还看到了宫殿中最大的佛塔,听说由3721公斤黄金制成的,上面镶满了无数的金银珠宝,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绕着阶梯继续往上爬,没爬一会我就累的气喘吁吁。终于爬到布达拉宫的最高处,转身就能看到整个拉萨市。可以看到街道整齐,河道清晰,房屋则像一排排整齐的积木。站在上面看到这么美丽的城市,真让人心旷神怡!
下午我们又去参观了大昭寺,大昭寺殿高4层,金色的房顶,漂亮极了!在哪里看到了由文成公主入蕃带进的释迦牟尼像,还有很多木雕和壁画。
不知不觉一天的行程结束了,晚上回到宾馆,我一点也不觉得累,期待明天快点到来。
第2篇:西藏拉萨导游词
西藏拉萨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这次由我向大家介绍拉萨,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拉萨市、郊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40万人口。其中市区面积5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万多,有藏、汉、回等民族,藏族人口占87%。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拉萨名字的由来,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部族首领松赞干布在此创基立业。公元641年,松赞干布完成统一大业后,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公主进藏后建议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于是,人们把最初的寺庙,即现在的大昭寺,命名为“惹萨”,藏语的意思是“山羊背上”。最后,“惹萨”被译成了“逻些”,逐步又变成为“拉萨”了。而上千年来,这里曾几度成为西藏政教活动中心,于是,拉萨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圣之地”。
拉萨城风景优美,被称为“蓝色欢乐之波”的吉曲河(拉萨河),从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峰雪谷中奔涌而下,喷珠吐玉,雪浪飞翻,穿过无数森林峡谷,田园牧野,全长315公里,在曲水地方象鼻湾汇入雅鲁藏布江,形成了蓝白二水相互交融的雪域奇观。拉萨古城就伫立在这条蔚蓝色的吉祥河畔。城中布达拉宫高耸云天,街道纵横,高楼群集,车水马龙,色彩缤纷。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宗教与世俗,转经筒与电脑,昨天、今天和明天,都在这里碰撞、凝聚和交融。
拉萨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海拔3650米,座标东经91°06,北纬29°36。在群山环绕的小盆地的盆底,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气温摄氏8度(华氏43°)左右。全年日照时间约3000小时,比邻省四川省省会成都市多1800小时,比中国最大的东部城市上海市多1100小时,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故有“日光城”的美誉。
其他景点导游词
拉萨年降雨量约500毫升,集中在7、8、9三个月,夏秋雨季是拉萨最美好舒适的季节,雨水多在夜间降落,形成了“拉萨夜雨”的独特气象。往往白天烈日高照,晴光炫目,夜幕降临,好雨淅淅沥沥从天而降,一洗白日的暑热尘埃,使林园街市一片光洁。
各位朋友,到日喀则不可不去萨迦寺,寺中的艺术珍品浩瀚,文物价值极高,因此也被称为“第二个敦煌”。
大家看,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中间的萨迦盆地,矗立在谷地中央的那座紫红色的“城堡”就是鼎鼎大名的萨迦寺。它是700年前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有一首民歌这样唱道:
从本波山鸟瞰,萨迦好似水晶; 水晶瓶中达姆. 容颜胜过仙女: 莫要鄙视萨迦,佛阁为其增光……
其实,萨迦的藏语意为“灰白色的土地”,即当地土壤的颜色。萨迦寺分为南寺和北寺,南寺建在平坦的谷地上,北寺建在北面的山坡上。萨迦北寺由贡觉杰布创建于1073年,并由此形成著名萨迦派。我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萨迦派,萨迦派以其主寺萨迦寺而作教派名称。萨迦派的寺庙围墙涂有红、白、黑三色相间的色带,红色象征文殊,白色象征观音,黑色是金刚持菩萨,三色成花,故人称萨迦教派为“花教”。萨迦派的教义中,最独特和重要的是“道果法”。其教法有三个程序:
一、舍非福。“非福”即坏事”。一个人时刻勉励自己行善做好事,不做坏事,来世有望投生在天、阿修罗、人“三善趣”之中。
二、断除我执。即悟透人生无常,世间万物皆由因缘凑和而成,都不是实有的道理,以此把世间的一切看透,断除任何欲念,解脱痛苦。
三、诸法无成。即在修习中防止武断之见,达到用超乎世俗的见地认识宇宙的境界。萨迦派与其他教派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中之一是准许教徒娶妻生子,且该教派的政治权力父子相传,而宗教权力则叔侄相传。
萨迦派有五位重要祖师。其第四祖萨班·贡噶坚赞,为13世纪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起了重要作用,他的作品《萨迦格言》是西藏文学名著。
另外,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下萨迦寺的历史概况和著名的八思巴。吐蕃王朝崩溃后,西藏陷于长达400年的分裂割据与战乱动荡。13世纪初,成吉思汗率蒙古各部落崛起于北方,并逐渐统一了中国。成吉思汗的孙子阔端曾派遣大将多达纳布率领蒙古骑士深入西藏。阔端意识到要想统一西藏,必须利用当地宗教势力。他了解到当时在后藏的萨迦地方崛起的萨迦派势力日益强大,萨迦寺的寺主贡噶坚赞(又称萨迦班智达)在西藏各教派中影响最大,于是便邀请贡噶坚赞前往凉州(现在的甘肃武威)会面。
公元1247年,萨班携其侄子八思巴到达凉州,代表西藏地方势力与蒙古王室达成了西藏归顺元朝的条件。至此,西藏地方正式加入了祖国大家庭,成为元朝中央直接管辖的一级行政地方。萨迦派也因此取得了元朝的信任和西藏地区的领导地位。
贡噶坚赞逝世后,忽必烈又于公元1253年召见八思巴,拜他为帝师。1260年,忽必烈称帝,授八思巴为“灌顶国师”,赐玉印,并授命他兼管中央设立的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方行政事务的总制院的院务,使他成为元朝中央政权的一名高级官员。1265年,八思巴受命返藏,扩建了萨迦北寺,设立管理地方政权的“本钦”,建立了西藏地方政权萨迦王朝,西藏正式归入元朝中央政府统辖。公元1269年,八思巴创造了蒙古文字,为此被忽必烈封为“大宝法王”。
如今,北寺已经荡然无存,一眼望去,北边那片浩大的废墟仍有当年的恢弘之势。
现在我们参观的是南寺,即现萨迦寺所在,它是1268年由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所建。大家请看,萨迦南寺的样子十分特别,有两圈城墙,城墙上有垛口,四角有碉楼,外面还有护城河,城门为“工”字形,整个平面图是大“回”字套着小“回”字,颇有一点战争防御的味道。城墙的颜色除了紫红色以外,还间有黑、白两色,这是萨迦教派的重要标志。
其他景点导游词 现在我们进入的主殿叫“拉康钦姆”,意为大神殿,高ll米,面积5500平方米,宏伟壮丽。殿中有40根大柱子,其中4根最粗的柱子,要3个人才能合抱。最粗的一根直径有l.5米。每根支柱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第一根支柱为忽必烈皇帝柱,名叫“加纳色钦嘎瓦”,意思是元朝送的柱子。传说,当初八思巴在元朝大都任职,元朝皇帝知道他想回萨迦建庙宇,便选了一根直径达4尺的柱子赐给他,那柱子好是好,就是太大了,无法运往西藏。八思巴惋惜地返回萨迦。谁知当他回到萨迦的时候,那根大柱竟漂浮在寺北的仲曲河上。第二根支柱为野牛柱,名叫“冲布噶瓦”(意为“野牦牛运送的柱子”);第三根支柱为猛虎柱,名叫“达布噶瓦”(意为“公老虎送的柱子”);第四根支柱为滴血柱,名叫“那布查杂噶瓦”(意为“海神送的柱子”),据传说海龙王送来时,曾受伤流血于这根柱子上,现在还可见柱子赤色斑斑的血迹。这几根柱子顶天立地,没有一点接缝,据考证来自萨迦县南边的陈塘沟谷,属于喜马拉雅自然保护区。
纳木错是喜马拉雅山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现存的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
纳木错,是藏语“天湖”的意思。它位于西藏拉萨市以北当雄、班戈两县之间。湖南是雄伟壮丽的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北侧是起伏和缓的藏北高原。湖开狭长,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为1940平方公里。
大约在距今200万年以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运动,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岩层受到挤压,有的褶皱隆起,成为高山,有凹陷下落,成了谷地或山间盆地。纳木错就是在地壳构造运动陷落的基础上,又加上冰川活动的影响造成的。早期的纳木错湖面进非常辽阔,湖面海拔比现在低得多。那时气候相当温暖湿润,湖水盈盈,碧波万顷,就如同一个大海。后来由于地壳不断隆起,纳木错也跟着不断上升,加上在距今1万年以来,高原气候变是干燥,湖水来源减少,湖面就大大缩小了,湖泊则被抬升到现在的高度。现在湖面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大湖。青藏高原的窝尔巴错,湖面海拔虽达5465米,但窝尔巴错面积很小。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虽有着名的高山湖——的的喀喀湖,面积达8330平方公里,但的的喀喀湖的海拔仅3812米,比纳木错低将近1000米。
纳木错的湖水来源主要是天然降水和高山融冰化雪补给,湖水不能外流,是西藏第一大内陆湖。湖区降水衡少,日照强烈、水分蒸发较大。湖水苦咸,不能饮用,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咸水湖。
纳木错,又称腾格里海、腾格里湖。蒙语腾格里,意为“天”,这是因为湖水湛蓝明净如无云的蓝天,所以名之。湖周雪峰好像凝固的银涛,倒映于湖中,肃穆、庄严,极自然之致。湖中有3个岛屿,东南面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半岛,发育成岩溶地形,有石柱、天生桥、溶洞等,景色美丽多姿。
由于气候高寒,冬季湖面结冰很厚,至翌年5月开始融化,融化时裂冰发出巨响,声传数里,亦为一自然奇景。
纳木错的资源相当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例如食盐、碱、芒硝、硼等,藏量均很大。湖中盛产鱼类,细鳞鱼和无鳞鱼成群结队在湖里游弋,主要是鲤料的裂腹鱼和鳅科的条鳅。这些鱼和平原地区的同类鱼不一样,是200万年以来,由这里原有的鱼类,随着地壳地隆起,适应高原的特殊环境,逐步变异演化而来的。有些鱼还保留着头大尾短的原始特征。裂腹鱼一般可长到一二公斤,大的可长到七八公斤甚至几十公斤。过去由于藏族没有吃鱼的习惯,湖鱼自生自灭,从不怕人,人近湖边,鱼儿纷纷游来。每当夏季,湖中的鱼群从湖泊深处游到湖边滩地、河口产卵时,往往随手即可抓获。
纳木错有罗萨、打尔古藏布、查哈苏太河等水注入。湖的周围是广阔无垠的湖滨平原,生长着蒿草、台藓、火绒草等草本植物,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全年均可放牧。藏北的牧民每年在冬季到来之前,就把牛羊赶到这里,度过风雪寒冬。夏天的纳木错最为欢腾喧闹,野牦牛、岩羊、野兔等野生动物在广阔的草滩上吃草;无数候鸟从南方飞来,在岛上和湖滨产卵、孵化、哺育后代;湖中的鱼群时而跃出水面,阳光下银鳞闪烁;牧人扬鞭跃马,牛羊涌动如天上飘落的云彩,高亢、悠扬的歌声在山谷间回响。幽静安谧的纳木错生机勃勃,意趣盎然。难怪藏族人民要把纳木错看作是美好、幸福的象征了。纳木错确实是大自然的一份厚赐。
今天的导游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来拉萨,希望大家玩得开心
“西藏拉萨导游词”由中国范文模板网收集整理编辑.分享请注明出处:http://www.daodoc.com/
第3篇:西藏拉萨导游词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拉萨市、郊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40万人口。其中市区面积5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万多,有藏、汉、回等民族,藏族人口占87%。
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部族首领松赞干布在此创基立业。公元641年,松赞干布完成统一大业后,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公主进藏后建议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于是,人们把最初的寺庙,即现在的大昭寺,命名为“惹萨”,藏语的意思是“山羊背上”。最后,“惹萨”被译成了“逻些”,逐步又变成为“拉萨”了。而上千年来,这里曾几度成为西藏政教活动中心,于是,拉萨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圣之地”。
拉萨城风景优美,被称为“蓝色欢乐之波”的吉曲河(拉萨河),从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峰雪谷中奔涌而下,喷珠吐玉,雪浪飞翻,穿过
第4篇:西藏全景拉萨
西藏全景拉萨、纳木错、日喀则、林芝八日游
第一天:拉萨 先做高原性反应性休息.沿途可以欣赏雅江河谷的风光,你可以看到牛皮船在江中的景象,还有在江面上自由飞翔的水鸟.在离拉萨18公里的聂当大佛前,摄影留念。
第二天:拉萨市内活动 早晨,随着虔诚转经的信徒,进入位于拉萨古城之西,始建于公元七世纪之初松赞干布时期,以其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旷世宝藏闻名与世的世界最高的宫殿“布达拉宫”之中,你除了观赏极具艺术风格的建筑布局之外,还可以浏览宫殿之中的奇珍异宝.除此之外,你不可不登上金顶,一览拉萨全景.午餐后,游览位于八角街中心,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大昭寺,它是西藏现存土蕃时期最辉煌的建筑,寺内保存有完好的释迦牟尼佛像及壁画.参观完后,漫步八角街欣赏藏式民居及民族风情。(有兴趣的你还可以晚上自行前往观看喇嘛们晚课或其它
第5篇:西藏拉萨导游词
西藏拉萨导游词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拉萨市、郊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40万人口。其中市区面积5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万多,有藏、汉、回等民族,藏族人口占87%。
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部族首领松赞干布在此创基立业。公元641年,松赞干布完成统一大业后,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公主进藏后建议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于是,人们把最初的寺庙,即现在的大昭寺,命名为“惹萨”,藏语的意思是“山羊背上”。最后,“惹萨”被译成了”逻些”,逐步又变成为“拉萨”了。而上千年来,这里曾几度成为西藏政教活动中心,于是,拉萨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圣之地”。
拉萨城风景优美,被称为“蓝色欢乐之波”的吉曲河,从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峰雪谷中奔涌而下,喷珠吐玉,雪浪飞翻,
第6篇:西藏拉萨导游词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拉萨市、郊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40万人口。其中市区面积5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万多,有藏、汉、回等民族,藏族人口占87%。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部族首领松赞干布在此创基立业。公元641年,松赞干布完成统一大业后,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公主进藏后建议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于是,人们把最初的寺庙,即现在的大昭寺,命名为“惹萨”,藏语的意思是“山羊背上”。最后,“惹萨”被译成了“逻些”,逐步又变成为“拉萨”了。而上千年来,这里曾几度成为西藏政教活动中心,于是,拉萨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圣之地”。拉萨城风景优美,被称为“蓝色欢乐之波”的吉曲河(拉萨河),从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峰雪谷中奔涌而下,喷珠吐玉,雪浪飞翻,穿过
第7篇:西藏拉萨游记
西藏拉萨游记
拉萨,是西藏的缩影。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西藏拉萨游记,欢迎阅读。
篇一: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旅客们,我们现在来到了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这座古老的宫堡式建筑群,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好,大家进去参观一下。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宫堡现占地41万平方米,大概有999间房屋。宫体主楼13层,高115米。它的高啊,能和27层的高楼大厦相提并论。布达拉宫全部为石木结构,五座宫顶覆盖镏金铜瓦,金光灿烂,气势雄伟,被誉为高原圣殿。
布达拉宫式历世**喇嘛的冬宫,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喇嘛灵塔的地方。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墩厚的花岗石墙体,送茸平展的白玛石坚实、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
第8篇:西藏拉萨导游词
西藏拉萨导游词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也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拉萨市、郊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40万人口。其中市区面积5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万多,有藏、汉、回等民族,藏族人口占87%。
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部族首领松赞干布在此创基立业。公元641年,松赞干布完成统一大业后,迎娶唐朝文成公主,公主进藏后建议用白山羊背土填湖建庙。于是,人们把最初的寺庙,即现在的大昭寺,命名为“惹萨”,藏语的意思是“山羊背上”。最后,“惹萨”被译成了“逻些”,逐步又变成为“拉萨”了。而上千年来,这里曾几度成为西藏政教活动中心,于是,拉萨成为名副其实的“神圣之地”。
拉萨城风景优美,被称为“蓝色欢乐之波”的吉曲河(拉萨河),从白雪皑皑的念青唐古拉山的冰峰雪谷中奔涌而下,喷珠吐玉,
第9篇:西藏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
西藏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
西藏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是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是发展西藏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兴办开发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激发西藏经济的活力。在结合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针对西藏实行的优惠政策及开发区实际,特制定本优惠政策。
一、土地政策
1、凡符合国家、自治区环境保护政策、产业政策的企业均可入驻开发区。
2、开发区土地按基准地价优惠50%提供给投资者,并免收土地使用费、土地管理费、土地登记费、土地抵押登记费,减半计收土地评估费。
3、对一次性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有困难的,可根据投资者实际情况确定分期缴纳。首期支付比例不得低于土地出让金总额的50%,余额在三年内付清。
4、土地使用期内,在完成投资总额的20%以上的投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