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沈从文 边城人物
沈从文 边城人物
翠翠
翠翠是个天真善良、温柔清纯的小女孩,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翠翠来到人间,便是爱的天使与爱的精灵。她爷爷把她领大,一老一少相依为命。她既是爱情的女儿,又是大自然的女儿。在她身上“天人合一”,她是美的精灵与化身。翠翠身上的“美”,是通过她的爱情故事逐步表现出来的:第一阶段:翠翠爱情萌生阶段。她在小镇看龙舟初遇傩送,爱情的种子就萌芽了。第二阶段:翠翠爱情的觉悟阶段。两年后又进城看龙舟,她的爱情意识已完全觉醒。 第三阶段:翠翠对爱情执着的.阶段。她在爱上傩送后,没想到傩送的哥哥也爱上了她。出于对爱情的忠贞,她明确向爷爷表示拒绝。然而,她与傩送的爱情却忽然受到严重挫折,傩送远走他乡、爷爷也死了使她一夜之间“长成大人”。最后,她像爷爷那样守住摆渡的岗位,苦恋并等待着傩送的归来,这些充分表现了翠翠性格坚强的一面。
爷爷
爷爷保有着中国传统的美德,他对孙女翠翠亲情无限。为翠翠的亲事操心担忧,尽力促成翠翠爱情的实现。在生活上,对翠翠也是无比关怀,不让翠翠坐热石头,惟恐翠翠生病;在感情上尽力体谅翠翠的心思,翠翠忧伤寂寞时为她讲故事、说笑话、唱歌。他也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
天保
天保个性豪爽、慷慨。他是船总的大儿子,却爱上了贫苦摆渡人的孙女。他知道弟弟也爱翠翠,两人唱歌“决斗”,他却因为自己先提了亲,“作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一定要弟弟先唱;弟弟“一开口”,他知道自己不是“敌手”,就很大度地成全了弟弟,充分表现了他的手足之情。后来他外出闯滩,既是为了弟弟的幸福,也是为了消解自己心中的失望和难过,“好忘却了上面的一切”。最后意外遇难,可以说他是为了亲情和爱情而死。
傩送
傩送有着他母亲的美好品格,细腻。傩送孤独地追求着爱情,和哥哥的“决斗”,夜半唱情歌,却并不为心上人所知。最后也孤独地出走,不知飘泊到什么地方。
顺顺(配角)
前清解甲流落军官“顺顺”凭着一些积蓄经营木船,事业兴旺发达,又因大方洒脱,仗义慷慨,诚信公道,被众举为“掌水码头”一方豪杰绅士。
第2篇:解读沈从文《边城》人物命名
解读沈从文《边城》人物命名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
解读沈从文《边城》人物命名
摘 要:沈从文在《边城》中创造了一个美好宁静的世界。整部小说涉及的人物主要有:翠翠、傩送、天保、老船夫、顺顺、杨马兵。每个人物的名字以特定对象为基础,通过特别的符号来体现作者的特殊意志。它既承载着人物的信息,又蕴含着人物的价值。本文通过对《边城》人物命名的解读,从而更深入地认识那些可爱的边城人民。
关键词:《边城》 翠翠 傩送 天保 老船夫
完成于 1934年的中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先生最负盛名的作品!该小说以特异的“生命形式”,不仅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与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而且塑造了像翠翠、傩送、天宝、、外公、顺顺等一群性格饱满、形象生动、能为人类“爱”做一度恰如其分说明的人物。
沈从文的叙事艺术很了不得,《边城》中每一个人物的命名不仅极为准确,而且还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认知的视角。名字通过人物之口自然道出,并无好坏判定的命名法庭,但我们可以通过刘再复先生品“红楼”的悟证法,进行一些分析。
一、翠翠
翠翠是沈从文塑造的小家碧玉的农家女孩之一,更是作者打造的完美女性形象代表人物,是“边城”中当之无愧的女主角。茶峒触目为青山绿水:满山的竹篁是翠色的;雨打的芭蕉是翠色的;招摇的粽叶是翠色的;就连碧溪因映着满山的翠绿,河水也泛着翠色。在这满山满水的翠色中,爷爷(老船夫)便拾取她这样一个近身的名字“翠翠”。 “翠翠”其名从色泽上看就带有一种凄婉的色调,唐元稹诗云:“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冉冉偏疑粉,萧萧渐引风。”新生之竹刚刚抽出新叶便已着上了寒色,犹如翠翠的命运。在这个名字中,沈从文让这个孤雏与茶峒的自然融为一体,具有了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翠”象征着茶峒的生命力,更暗喻着这个山里女孩生命力的顽强。
这个一出生便无父无母的孤雏,让时间催促着成长,晃眼间就到了能听懂茶峒歌声缠绵处的年纪。当命运的苦难之手再次伸向她:追求她的天保大老意外溺水死亡;心中爱恋的傩送二老赌气出走,相依为命的祖父也撒手人寰时,她却坚强地、静静地活了下来,撑起了渡船。她就像茶峒的一株翠绿植物,见风就长,即便在冬日里遭遇到了雨打风霜,照例会生长起来,仍然会一直翠绿下去。也只有拥有如此坚韧生命力的女孩,才能让这个这个小城故事不会完结,拥有非常弹性的发展空间。读者可以放肆地想象:翠翠在有生之年能否等到那个“也许明天就回来”的人?如果那个人回来了,之后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感谢沈从文先生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无尽的期盼!
二、傩送
傩送是沈从文浓墨重写的人,在他的身上寄予了作者对湘西未来的希望。他背负着湘西的未来,他的离去使得边城陷入了僵局,使得翠翠的未来无法预知,他的归来将是边城的希望,更是翠翠的希望。如果说翠翠是沈从文构建的人性神庙中供奉的女神,傩送就是点亮神庙的火把,他总发散出太阳光一样蓬勃的朝气,他丰富的感情点亮了神庙的每一个角落。
“傩送”是父亲不自觉的私心取来之名,意为“傩神送来之子”。这照当地习俗是不能稍加轻视的。因此,老天也似乎不敢轻视他。相貌俊得比女孩子还美丽,还得了个“岳云”的诨名。也真如天上漂泊不定的一朵云:一会上川东,一会下青浪滩,最终赌气下桃源,不知飘向何方。这个由傩神送来的男子,看来也并未得到多少神助。这就使人不懂沈从文到底在玩什么把戏,怎么将他笔下的“神来之子”弄得也悲悲惨惨的。其实沈从文在给二老命名时,可谓煞费苦心、暗藏玄机。一个“傩”字,从字形上去分析是单人旁,难字部,这就暗示读者这是一个终会被苦难送走的人。他的大哥带着遗憾离开人世,父母又为了一座碾坊逼他娶亲,内心种种矛盾积压于他一人之身,迫使他负气出走。与其说他是傩神送来之子,不如说他是让苦难送走的痴情男子。
三、天保
天保是傩送的哥哥,他如同父亲一样在小城中热心善良,并且做事很有分寸,他不像傩送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心意,他在许多事情上采用的是传统的处世方式。所以面对喜爱的翠翠,他选择直接找人提亲,要娶她为妻。
他是家中的老大、长子,却天生没有弟弟那么深得父亲的偏爱,从他的取名可知:“天保佑的人事上或不免有龃龉处”。上天对他确实也不怎么眷顾,虽同弟弟一样结实如老虎、和气亲人、不矫情、不浮华、不倚势凌人,却没有弟弟那样的俊模样,更没有弟弟那样竹雀般的好嗓音,情场上更是失意,败给了自己亲弟弟!俗话说“瞎眼狗,天照应”,烦恼之下他出船做买卖,还未赚下一个子儿,号称水鸭子的他竟被水淹坏了!这种逆向命名手法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取得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天保,天保,天不保啊”!
四、老船夫
小说中并没有准确告知读者他的姓名,只知道茶峒的人们都叫他老船夫。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等式为他的命名做进一步地阐释:
老船夫 = 老人 + 船夫
= 活了七十年 + 守了五十年船
= 腰背微驼、白发满头 + 把船来去不知渡了多少回
他是一个良善的中国乡下人,知道女儿做了糊涂事,不加一个有分量的字眼责备。女儿先他离去,他奇迹般地将遗孤抚养成人。所有的一切都只因他还有两个更加响亮的名字:一个是父亲,一个是祖父。
天保的死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傩送的离开更让他觉得后悔,他内疚于让翠翠错失幸福,伤心于他的好心没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年迈的他在哀怨的心情中辞世于雷雨夜。作为一个没有姓名的边城小卒,却深深地扎根在了读者心中。中国人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说,沈从文这种不命名的艺术处理方式,让读者可以更好地从人性的.角度去认识这位可亲可敬的老船夫。
五、顺顺
在《边城》里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塑造了这样一个豪爽而有魄力的人物:“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便不能同贩油商人一样大大发作起来。自己既在粮子里混过日子,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因此凡因船只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兵士、游学文墨人,到了这地方闻名求助的,莫不尽力帮助。” 身为掌水码头的龙头大哥,他是前清时便在营伍里混过日子的人,辛亥革命时还在军中做过什长。他既不像有些什长成了名人伟人,也不像有些什长被杀头碎尸。他因祸(患有脚疯痛)得福(回到了家乡),过上了稳稳的顺当日子:买船、倒货、娶亲。一帆风顺地有了大小四只船、一座吊脚楼房、一个妻子、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当然或多或少还存有一些银子。大半辈子事业家庭一路上走得顺风顺水,可以说是“名副其实”了,读者也很容易体会到沈从文给他命名为“顺顺”的良苦用心。他不如此顺利地走过来,又怎会有了天保、傩送这两个有情有义的好儿子,又怎会有了这让我们反复咀嚼的小城故事。然而,他的晚年却很不顺,眼看就要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了,却在瞬间化为乌有。两个儿子:死了一个,走了一个。大半辈子顺风顺水的他,竟时来运走,诸事不顺了。这是顺顺的悲哀,也是沈从文给顺顺开的一个人生大玩笑。这种命名内蕴上的反讽性,向读者揭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任谁都不可能总那么顺的!
六、杨马兵
在《边城》中充当配角的杨马兵,最终却成了翠翠的唯一靠山,唯一信托人。这个年近六十的老兵,原本是和翠翠的父亲同营当差的马夫。老船夫去世后,他来帮忙料理丧事。有这样一个细节也许很多粗心的读者会忽略:他要把马托给营里人照料,才能安心地过来陪伴翠翠。我们可以了解到他的一生都在侍候军马。老了老了还在持续着“戎马”生涯,他是真真正正的“养马兵”!
杨马兵与老船夫是一对老伙伴:经常一起聊天、一起抽旱烟、一起赶集,偶尔还一道喝上几口浊酒。他不仅是老船夫的朋友,更是知音。老船夫走得那样匆忙,这种匆忙使其根本没有向杨马兵托孤的时间与机会。但是,杨马兵却主动地接下了老船夫的担子,主动地成为了翠翠的守护者。这样主动的善良,令读者动容。
纵观《边城》全文,我们也找不到有关他的家儿妻小的任何只言片语,只知道他早年为翠翠的母亲唱歌却得不到回应。由此可以推断:他爱过翠翠的母亲并且他终生未娶。年轻时,他与翠翠的父亲同营当差,是翠翠父亲的老战友。此外,他还是翠翠祖父的知心老友。这个边城里毫不起眼的老者,与翠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更准确地说是缘分。这样的缘分,让痛失亲人、爱人的翠翠,不会那么孤单、无助。
《边城》的人物命名艺术贵在每一个称呼都使人物形象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同时兼顾与人物自身命运的紧密联系。每个人物的命名都富含了作者的心态、立场、观点、情趣、愿望和理想,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作者,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
参考文献:
[1] 汪曾祺.读《边城》[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2] 沈从文.沈从文作品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沈从文.水云――我怎么创造故事,故事怎么创造我.沈从文选集散文(第一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4] 沈从文.沈从文作品选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第3篇:沈从文《边城》人物命名解读
沈从文《边城》人物命名解读
《边城》是沈从文的中篇小说,也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沈从文《边城》人物命名解读,欢迎大家阅读。
沈从文《边城》人物命名解读
摘 要:沈从文在《边城》中创造了一个美好宁静的世界。整部小说涉及的人物主要有:翠翠、傩送、天保、老船夫、顺顺、杨马兵。每个人物的名字以特定对象为基础,通过特别的符号来体现作者的特殊意志。它既承载着人物的信息,又蕴含着人物的价值。本文通过对《边城》人物命名的解读,从而更深入地认识那些可爱的边城人民。
关键词:《边城》 翠翠 傩送 天保 老船夫
完成于 1934年的中篇小说《边城》,是沈从文先生最负盛名的作品!该小说以特异的“生命形式”,不仅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与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而且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