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一课是在小学生学习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并且学习了用分布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问题内容。根据二年级学生年纪小,思维直观的特点,课堂上我先复习旧知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的教学手段,创设了面包师傅烤面包的情景提出问题,在具体情景中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多样化,逐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新知时,我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素材,从中自然的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借助生活经验,动手操作,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主动地接受新知。使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逐渐学会、学习思辨、掌握技能。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更直观形象。从过画彩条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明确问题及解决方法。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系列由易到难的题目。
不足之处:解决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总是有点困难,学生有点恐惧,很多学生不会分析题意,找不出题中的主要信息,不会解答,因此,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要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给学生足够的信心,帮助学生克服心里困难,使学生爱学数学。另外,表扬性语言较少,多鼓励学生。
第2篇:《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学习了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我通过先复习旧知识,创设帮助面包师傅解决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去发现信息,找到所有信息中隐含的信息,找出问题和隐含的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本节课我利用课件形象的展示出来情景图,并利用画图的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明确问题及解决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题意和已知条件找出隐含条件,但是部分学生,不明白数量之间的问题,不知道怎样去解答。
另外在计算的'过程中,要把两步计算写成综合算式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忘记加小括号,忘记带单位,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当中,我要多去引导,反复强调。
不足之处:本节课我发现解决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总是有点困难,很多学生不会分析题意,找不出题中的主要信息,不会解答,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给学生足够的信心,帮助学生克服难题的心理,主动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本节课我的表扬性语言较少,学生的书写字体较潦草多,以后的教学过程当中,我要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
第3篇: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一课是在小学生学习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并且学习了用分布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问题内容。根据二年级学生年纪小,思维直观的特点,课堂上我先复习旧知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的教学手段,创设了面包师傅烤面包的情景提出问题,在具体情景中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多样化,逐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数学源于生活”。教学新知时,我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素材,从中自然的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借助生活经验,动手操作,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主动地接受新知。使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逐渐学会、学习思辨、掌握技能。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更直观形象。从过画彩条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明确问题及解决方法。学习知识
第4篇:《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范文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范文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反思1
本节课在学习了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我通过先复习旧知识,创设帮助面包师傅解决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去发现信息,找到所有信息中隐含的信息,找出问题和隐含的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线段图的邹形)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
2、通过练习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解决问题
第5篇: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
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两步应用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学生会用分步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后,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特点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通过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两步应用题的能力。3.重点:学会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难点:准确理解两步应用题,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能正确使用小括号。
一、复习旧知 口算。
(30-20)÷5 = 2
65-8×5 = 25 72÷(18-9)= 8
20+7×5 = 55 问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问题: 1.仔细观察,你知
第6篇: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2、经历观察、交流、思考等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加深对小括号的认识,提高应用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会解决两步运算的实际问题,并能写出综合算式。教学难点:
能通过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其中隐含的中间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学设计 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将有我为大家上这节课,希望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圆满的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好,那我们就开始这节课的学习。(出示课件,板书课题: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出示自学指导:(按自学指导要求自学,时间大约3分钟)
三、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问题
第7篇: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教材说明
这一节教材主要教学比较容易的三步式题。教材先通过第72页例1,16×4+6×3,指出在这个式题中,两个乘法可以同时脱式,即先算16×4和6×3,再把两个积相加。然后,通过例2教材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如果把例1中的“+”改成“-”,该怎样算?把“×”改成“÷”,该怎样算?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将刚刚掌握的运算方法,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这样,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又能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节省教学时间,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混合运算式题脱式运算,就需要加强训练。教材在“做一做”和练习十九中安排了比较多的三步式题,并注意把新学的内容同过去学过的内容进行混合练习。此外,还安排了一些帮助学生掌握运算顺序的练习以及一些应用题,避免学生单一地
第8篇: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对于12×3+15×4的理解可以从两方面入手,首先是从条件出发,12×3和15×4都是利用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得到的,而积相加后便得到了一共的和;另一方面可以从问题出发,为了解决问题,可以找出象棋+围棋=一共的数量关系,然后为了找出象棋和围棋的价钱,再进行乘法计算。在这一段教学中,学生的讲解显得分析过快、无关语言信息过多,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讲解及时介入,抓住核心问题,让教学变得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对于一个四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都会做,但真正准确率很高的学生却不是很多。通过教学我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