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语言学心得知识文章
语言学心得知识文章
语言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宣告成立。此后,哲学家、逻辑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们就开始注意语义研究。那么,首先,什么是语义学呢?语义学又叫词义学,它是以词的内容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词义的性质,词义的发展、演变以及词语词义之间的种种关系,并揭示词义的一般规律。而我今天将要对语言学时期中的一个时期——传统语言学时期,也就是语文学时期的发展与演变做一个简要的梳理。
(一)语文学时期的四个阶段
在欧洲大陆,语文学时期指的是整个18世纪以前的语言研究。同时,在这一时期,语言学家及哲学家们对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文学作品也进行学术研究,这包括以文学文献为基础的文化研究。从历史上看,“语文学时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历史时期,它包括一下几个阶段: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现代时期的前夕。
古希腊罗马时期
首先,我们都知道欧洲语言学始于希腊。而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语文学主要是在哲学框架内进行的,因此对语言的本质问题、词源问题、修辞问题以及语音、语法等问题都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研究。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多种语言学流派,例如:斯多葛学派、亚历山大学派等等。
中世纪时期
语法是中世纪学术语言的.基础,也是七艺(语法、雄辩术、修辞学、音乐、几何、算术、天文)之一。对于语言学历史来说,中世纪的后半期,也就是我们称为“经院哲学时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经院哲学非常重视语言学研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它兴盛时期的研究成果很多,比如说思辨语法(思辨语法是语言学理论发展的一个明确而特殊的阶段,它受到当时基督信仰的加强,同时又反过来加强了基督信仰,它把人类知识所有的分支和学科都统一在它的体系里,是理性的主张与宗教的信仰可以在这一体系内和谐一致。)
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运动可以看作是一场发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然后向外扩展,特别是在欧洲向北扩展的运动。文艺复兴时期学术方面最重要的部分--从意大利开始的对古拉丁语和古希腊语的研究得到了恢复。文艺复兴时期的语法家中,最著名的是彼得罗·拉穆斯,他被称为现代结构主义的先驱。他积极提倡用人文主义方法教授古典语言,主张通过文学作品,而不是通过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学说进行教学。
现代时期前夕
到18世纪,欧洲语言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言起源问题在那时已不是“哪种语言最古老”或者“上帝用什么语言跟亚当说话”而是对语言最终发展为现代如此有力和灵活的交际系统所处的条件,以及所经过的发展阶段,进行带有更多人类学性质探讨。这一时期出现的威廉·冯·洪堡特就是至今也很著名的语言学家,他认为语言能力具有普遍性,还认为没种语言都是历史的产物,但作为思维和工具的模式,有些语言则比别的语言发达的多。
(二)经验主义
语言学研究方法的不同源自哲学领域的思想纷争。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是哲学领域的量大思潮,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语言学研究方法。经验主义认为经验来自感官对外间事物的感觉,其带有唯物主义倾向,同时,经验主义也包含着神学唯心主义的因素。著名语言学家曾说过“面对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经验主义学派强调各种语言的特殊变化,根据日益丰富的资料修改自己的语法范畴和语法描写。”经验主义的真正发展,得益于文艺复兴后期采用实验和分析法进行研究的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代表人物是培根,他认为知识论为哲学的中心问题,认为建立在物质本质之上的感觉经验是一切只是的源泉,预言师进行交际和表达思想的工具,应该对语言进行经验性的研究,其语言学观点在其著作《新工具论》和《论科学的优势和完善》中得到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经验主义强调客观依据,强调使用价值,在这种影响下的语言学工作主要表现在速记学、语音学和密码学的发展。
(三)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的开创者是法国的笛卡尔,他要求以观念的“清楚”、“明白”作为真理性认识的标准,认为只有从“自明”的公理出发,依靠人天赋的理性认识能力,运用理性的演绎法才能得出可靠的知识。以笛卡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者致力于寻求千差万别的语言表面现象所掩盖的普遍规则,试图从语言的起源和历史中发现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则,讨论普遍语法的可能性。
结语
纵观语文学时期,我们可以看出语言学发展前期所经历的各种不同观点以及研究的主要方向,从而为现代语言学研究做好了铺垫以及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萨伊德.语义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
2:罗宾斯.简明语言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宋春阳.科学理性时代的语言学研究[J].北方论丛,2003,(2)
:梁茂成.理性主义、经验主义与语料库语言学[J].中国教师,2010,(4)
:王红梅.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在近代语言学史中的对立[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4)
:陈勇.论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之争[J].外语学刊,2003,(3)
:申小龙.人类语言研究语文学时期的历史意义[J].乌蒙论坛,2004,(1) :丁金国.语言研究的历史分期[J].烟台大学学报,1998,(3)
:周守晋,李岚.从乾嘉学派看传统语文学的特质[J].淮海工学院学报,1994,(1) :赵锐.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在传统语言学时期的对立[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罗渊.实用主义与中国传统语言学[J].海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3) :姚小平.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语言学史[J].国外语言学,1996,(3)
:杨启光.中国传统语文学的理论基座和理论核心[J].汉字文化,1996,(3) :杨启光.中国传统语文学的缘起、发展的学术逻辑和历史逻辑[J].暨南学报,1996,(3)
:李科.中国传统语言学诌议[J].海南广播大学学报,2001,(2)
:姜珒华.中国传统语言学的特点及其文化背景[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0,(2)
:濮之珍,高天如.中国语言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复旦学报,1983,(1)
第2篇:学习语言学的心得
THE FEELING OF LEARNING LINGUISTICS
After getting the new book of linguistics, I skimmed it over.What disappointed me was that all the contents were written in English and there were a lot of new words which were strange and difficult to understand.I thought this book would torture me.After hearing that the teacher of linguistics was a director of our department, we were more disappointed.We can imagine a picture: all of us can not understand the contents but we were afraid the director, all of us must pretend to listen.All of us may just sit there expecting the end of the cla.But I found I was wrong after attending the cla.The contents were really difficult but after the explanation of the teacher, we will have a better and clear understanding of it.The contents were no doubt boring, but the teacher made it interesting and enjoyable.Everyone involved in the interesting cla, no one feel bored even the students who seldom study.For every question, teacher would not stop teaching until all of us had comprehended the new contents.We expected this cla coming instead of other subjects which were afraid of.After learning this subject, we were taught both metal and physical, and not only within the linguistics but also other aspects of social life such as making fiends, getting well with other people, etc.And Danna was becoming the laughing stock of us.To tell the truth , if some other subjects could be taught like this , few students will skip the cla and th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will get a higher level.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萨丕尔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沃尔夫是他的学生。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是语言学界的一大贡献。萨丕尔-沃尔夫也被称为语言决定论,由语言学家E.萨丕尔和B.L.沃尔夫提出的语言相关性原理。沃尔夫自称之为“语言相对论”。它认为,除了作为一种交流的技能以外,语言更重要的是提供给它的讲话者把经验分解为有意义的范畴的惯常方式的一种手段。语言的功能更多地是作为定义讲话者经验的方法,而不仅是作为报告经验的手段。我们所讲的语言的语法结构,决定了我们理解或思考世界的方式。因而,形而上学或本体论都依赖语法。沃尔夫试图通过对现代欧洲语言与美洲印第安人的土语的比较从经验上证明这一原理。
这一假说的实质,是对语言反映现实还是创造现实这一问题的一种解释。归结起来有两点:
一是语言因其自我成形、自我创造的能力而能决定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形成人们世界意象的积极因素,这叫语言决定论;
二是不同的语言不能表示同一个社会的现实,世界意象随着人们赖以思维的语言体系的不同而变比。这叫语言相对论。
第一点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思维完全由母语决定,因为一个人只能根据其母语中编码设定的范畴和区别定义来认识世界;人们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语言决定的。人们观察和感知客观世界的方式取决于语言的词汇相结构、因为人们观察和感知世界的过程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每一种语言都以特定的方式为它的说活者建构他的出界。
第二点是说:语言结构有无限的多样性,因此一种语言系统中所编定的范畴类别和区分定义为该语言系统所独有,与其他语言系统中所编定的范畴类别和区分定义不同。
语言相对论的两层含义:一是一种文化中的内容,只有用该文化中的语言才能得到充分表达。另一层意思是,发源于某一文化中的概念,如果用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去讲,意思就会有所不同,至少在人们心目中唤起的意象不同。
总体来说,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影响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方式。比如爱斯基摩语有几十种表示“雪”的词,而英语只有一个snow,这说明爱斯基摩人对雪的思维方式跟说英语的人不一样。再如中国人用“稻”、“米”、“饭”分别表示带壳的米、去壳的米和煮熟的米,而美国人只用一个rice,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这些不同反映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以上词语差别只能反映两种民族掌握的专门知识有差别,或日常使用的不同,因为英语国家的人也会分清暴雪、大雪、小雪、雪粒、雪花等,只是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需要像爱斯基摩人那样来区分。
反对这种观点的人认为:(1)语言的确会影响思维,但并不完全地决定思维,语言只在形成抽象概念方面影响思维,而反映人类直接感官体验的概念却独立于语言。因此,人们的世界观不是因语言相异而不同,而是受到了文化的影响;(2)语言间的差异受到语言共性的限制,不同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基本认识过程和基本概念范畴是相似的。因此,语言间的交流是可行的,语言影响思维只不过体现在社会文化的价值标准方面。(3)思维的工具除了语言,还可以是图片,想象等。因此,我们不能说语言决定思维,而是语言影响思维。
乔姆斯基的语言天赋假说
乔姆斯基理论的精髓在于他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简称LAD)。乔姆斯基善于观察语言现象,他发现儿童学习语言具有共同特点,也就是无论儿童所处环境和家庭背景等因素是何等地不同,儿童都能够学到比较标准的语言,而不是靠简单的模仿。同时,乔姆斯基认为儿童的语言具有创造性,即儿童能从有限的话语中学到一套完整的语言结构,用有限的手段表达任意的思想。例如,五六岁的儿童即可掌握母语,而这个年龄的儿童智力尚不发达,学习其他诸如数学,物理等知识还相当困难,但学习语言却能够这样自如。同时,儿童在学习其它知识时表现出的天赋上的差别,在学习母语上却十分罕见。另外,儿童所学的语言似乎不可能都是大人教会的。这些现象是结构主义语法所解释不了的。因此,乔姆斯基认为小孩的头脑中天生就有个“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即普遍的语法知识(Universal Grammar),它是人脑由遗传得来的,是人脑具有的理解和创造句子的机制,是人类一切语言共同具有的特点,“是构成语言学习者初始状态的一组特征,条件和其他东西,所以是语言知识发展的基础。”
语言获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普遍语法向个体语法(即特定语言的语法)转化的过程。
这种转化过程是由语言习得机制来完成的。在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乔姆斯基革命”.转换生成语法(TG Grammar)创造性地提出了“语言习得机制”假说,并运用转换规则去解释一些其它理论所不能解释的语言现象.具体地讲,语言习得机制以天生的普遍语法为根据,对具体环境中特定的个体语法提出一些初步的假设,然后将假设与具体的语言素材进行对照和检验,并不断地进行修改和再检验,直至最后建立一套个体语法的系统。转换生成语言学产生以前,经验论观认为,人类关于语言的知识主要来自后天的经验,因此他们在搜集人类语言资料的基础上对其展开分析并编写语法,对语言所作的是描述性的工作,但乔姆斯基是在更基础的层次上对人类语言展开研究。一方面,乔姆斯基反复强调的是语言的共相问题。从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各异的五花八门的语言中,他认为研究语言的最终目的是给予语言合理而又适当的解释,而非仅仅是对语言的描写。另一方面,他还指出语言最重要的特性是其创造性。我们也常常遇到一些有趣的现象,如,为什么儿童只接触个别语句就可以说出无数其他语句?为什么有些儿童甚至不用交谈就可以学会说话,并在稍大时表露出一种说话能力,使得曾经以为他是哑巴的大人们大吃一惊?等等。由此乔姆斯基断定,人脑中先天就生有一种装置,才能使的上述现象成为可能。转换生成语法就是要试图以最少量的规则,创造出无限多语句。
乔姆斯基一再强调他的理论是一个科学假设,就像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是需要的验证的。人类语言能力的先天性是一种内存于人脑的装置,他是从生物学的观点提出其假设。这种先天习得语言的能力就像人的其他生物构造一样。
09级师范英语3班 13号
李英展
第3篇:语言学 原型理论主要知识讲稿
原型理论
一、原型理论的产生
1.范畴的定义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有其特性,人们根据这些特性来认识事物。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即范畴化过程,其结果即认知范畴。
亚里士多德(1999)提出[人]拥有两个本质特征,即“两足”和“动物”。这两个特征是[人]范畴成员必须具备的,如果某一个体缺乏其中任一特征都不可以归为[人]的范畴之中;同时,它们也是[人]范畴的充分特征,若某一个体同时具备了这两个特征,那么它就属于[人]的范畴了。这些观点对“经典范畴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经典范畴理论(Taylor2003)
(1)“范畴划分由一组充分必要条件决定”;一个事物要么符合充要条件属于这个范畴,要么不符合充要条件被排除在范畴之外。
(2)“特征是二元的”,对于某一特征,个体只有两种可能,具备或者不
第4篇:语言学
1.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运用语言的交际过程大体上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语言学关心的核
心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中间有“脑桥”(神经纤维)连接。/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
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大脑的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语言符号系统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
5.组合关系(名词解释):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形成高一级的结构,处于高一级结构中的各个符号,成为结构的成分,结构中各个成分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Eg:“我进城”,只能一个符号接着一个符号一次说出来。
6.聚合关系(名词解释):如果一些语言符号或更大的单位在组合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
互相替换并且替换后结构关系也不会改变,那
第5篇:语言学
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印欧语系等。个语言单位的意义。1.世界文字的类型及其代表性的文字: 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汉语词义演变的结果:词义演变的结果是词义历时变化的结果,主要有三个:(1)词①语素文字= 表意文字≠ 象形文字世界上古老的文字都是表意文字,表意文字都2.符号: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它包括了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3.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组合关系也称句段关系,可比作横向水平关系,指一个语言元素与另一语言元素同时排
第6篇:语言学
语言学
一、选择
1、采用拉丁字母的是汉语拼音。
2、擦音:也叫“摩擦音”,发音时,发音器官不完全闭塞,从而造成隙缝,让气流从中摩擦而出而成音。
3、共同语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共同语的普及,也不意味着地域方言的消失,这里需要有一个过程,即共同语的普及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就是逐渐缩小方言差别,使语言趋于统一的过程。
4、汉语属于汉藏体系,也叫孤立语,不是黏着语,也不是屈折语。
5、汉语中的轻声由音强决定的。(音长、音强、音色、音高)
6、词汇系统中基本词汇最不容易发生改变。
7、“忽然”出现在状语位置。(主、谓、宾、定、状、补)
8、ipoible、im-、im-几个单词是同化来形成的。(同化、脱落、异化)
9、、哈巴狗、狮子狗在词义上的差别体现在形象色彩不同(语体色彩、语气色彩、理性意义、形象色彩)
10、语言的定义
第7篇:语言学
1.什么是音素?什么是音位?什么是音位变体?三者有怎样的关系
音位和音素都是最小的语音单位,但二者不是一回事,它们既不相同,但又有联系。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说,是从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只要是音色上有差别,就是不同的音素,而不管它是否区别意义。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只有具有社会性特点,具有区别词形和区别词义作用的语音单位才是音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音位实际上概括了好几个近似的音素。因此,音位划分考察的是与意义的区别相对应的语音差别,与意义区别无关紧要的音质上的差别则不加以考虑,的音素,因为音素a比较典型,所以就选择它来作为这一个音位的代表。一个音位可以是一个音素构成的,也可以是一组音素构成的,这组音素在音质上彼此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