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初三物理走进物理世界质量评估试题
初三物理走进物理世界质量评估试题
一、填空题:
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__ __,长度主单位是 ;时间的主单位是 _。
2、完成下列长度单位换算:
(1)0.026m=_________mm =__________um=__________nm= ________km
(2)2.8107um=__________m=_________mm=_________nm=_________km
3、在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观察时视线应 刻度线;(3)读数时应估读到___ ___位。
4、给下列测量结果填上适当的单位:
某同学身高是167.4 ,5 分的硬币厚约2.0_______
课本每张纸的厚度是73 _ ,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 0.175 , 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长约 6400 ,
5、用刻度尺测板的长度如右上图,木板的长度应记为 __ __cm。
6、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为12.56cm,其中准确值是 __,估计值是_________,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7、用塑料皮尺物体长度,若用力拉着测,则测量结果将_______;在冬天和夏天用同一把钢尺测同一物体长度,则在______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假设物体的长度不随温度变化)
8、在右图中,物体A的长度________ cm.
9、如图3 所示,停表的读数是 min s
10、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人对高墙喊一声, 若2 s听到回声,则人距高墙是 m 。
11、纳米(nm)是________物理量的单位;纳米材料的特性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1-2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甲测量的结果是 ,甲尺的分度值是 ;乙测量的结果是 ,乙尺的分度值是 , 尺测量较准确。
二、选择题:
13、下列物体最接近6.2104um的是 ( )
A.同学身高 B.墨水瓶高 C.乒乓球高 D.铅笔芯直径
1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15、教室门框的高度最接近于 ( )
A 1米 B 2米 C 5米 D 8米
16、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 )
A、物理课本的厚度 B、一根粉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 D、饮水杯的高度
17、章天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 )
A.18.77cm B.18.76cm C.18.74cm D.18.89cm
18、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上海举行,我国选手包揽了全部五项冠军。他们在比赛中使用的大球较以前的小球直径增加了 ( )
A.2 dm B.2 cm C.2 mm D.2m
19、在日丽无风的体育场,进行百米赛跑。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如果在听到起跑枪声开始计时,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秒表的读数为10.59秒,则运动员跑完百米的时间应为 ( )
A.10.30秒 B.10.59秒 C.10.88秒 D.10.18秒
三、探究与设计题:
20.物理课上,同学们观察了右图所示的实验:用细线将一金属小球悬挂起来,把小球拉到一定的高度(此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小球离开最低位置的距离为S),然后释放,小球将左右摆动。
(1)此实验说明:
(2)课后小宁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小球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或摆动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呢?对此,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小宁提
出猜想:小球摆动的快慢可能跟细线的长度(L)有关。于是小宁和小军来到实验室,找来了以下器材:
A.秒表 B.长为0.8m的细线 C.长为1.0m的细线 D.铜球
E.铝球(D、E两球体积相等,都有相同的小孔,便于系线)
为了验证小宁的猜想,请你帮他们设计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选用的器材是(选填上列器材前的字母):
具体操作:
(3)对小宁提出的问题,除了他的猜想外,请你再提出两个猜想:
①
②
答案提示
一、1.刻度尺;m;s
2.(1)26;2.62.62.6(2)28;2.82.82.810-2
3.(1)零刻线、量程、分度值;(2)垂直于(3)分度值下一 4.cm;mm;um;m;km
5.3.60 6.12.5cm; 0.06cm; 1mm 7.偏小;冬 8.1.30 9. 3;4.4 10.340
11.长度;强度大 12.2.8cm; 1cm; 2.78cm; 1mm ;乙
二、13.B 14.A 15.B 16.D 17.D 18.C 19.C
三、20.(1)小球受重力作用 (2)器材;A、B、C、D(或E);
步骤:①选长为0.8米的细线系上铜球,组成单摆 ②将小球拉到一定高度释放,同时计时
③测出来回摆动10次所用的时间,算出来回摆动1次所用的时间 ④再换用长为1米的细线系上铜球,组成单摆;用同样的方法算出来回摆动1次所用的时间 ⑤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3)①小球摆动的快慢可能跟摆锤的的质量(m)有关
②小球摆动的快慢可能跟摆锤的的倾角(a)有关.
第2篇:走进物理世界
长城中学教案
课题:走进物理世界
主备课人:王智华使用人:使用时间:2013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以及物理知识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应用。
2、认识到观察实验、勤于思考、勇于探究、联系实际、重视自我发现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
【导入新课】
通过举例学生日常生后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使学生感到物理学习内容非常亲切,以缩小学习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对物理学习内容的神秘感。
【指导自学】
自学指导一:
阅读P2|——P3了解物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自学指导二:
阅读P3——P4知道物理学的大致发展历程。
自学指导三:
阅读P4——P6学会学习物理的大致方法。
【检测交流】
见课堂十分钟。
【小结及作业】
课后作业预习第一章第一节内容。
附:【板书设计】 §走进物理世界
一、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
二、新奇有趣的物理现象
三、物理学的探究历程
四、怎样学好物理
教学反思:
第3篇:走进分子世界物理检测试题
走进分子世界物理检测试题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宇宙中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2)对物质分子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3)知道物质分子是不断在运动的;
(4)知道物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过程与方法
追逐着前人的猜想与发展历程,感悟物质的微观组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知道物质的组成。难点是了解纳米材料及技术。难点是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微观模型。
1.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 的,但分到一定程度后,化学性质会 。科学家们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称为 。
2.物质是由大量的 组成,且它们的体积很小,一般直径的数量级为 m。
3.大量的实验证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处在中,分子间存在 力和 力。
第4篇:走进物理世界教案
走进物理世界教案
写 在 前 面
作为一名八年级物理教师,为全面贯彻《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实现《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完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教育任务,这里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备好课
要想上好课,必须备好课,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粤沪版八年物理上]。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来,但在新课程理念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式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应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