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言的美学价值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19 08:19:2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模糊语言的美学价值

(安徽宿州)

什么是模糊语言?陈先生1983年在其《社会语言学》中是这样释的:“如果按照形式逻辑来看模糊语言,模糊语言是同精确语言相对立的。”“没有数值,纯粹是模糊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给不出数据的语言”“都带有模糊性,属于模糊概念或模糊语言。”而沈卢旭先生则认为:“模糊语言是指在意义上不明确,在表述形态上不清晰,内涵伸缩性大,解释或理解可变性大的这一类社会交际使用的语言”(见《语文学习》1994.5,《模糊语言新界说》)。《辞海》中则说,“指表达模糊概念的语言。”

模糊语言具有朦胧美的美学特征。王希杰先生《模糊理论和修辞》一文中说:“模糊并不是绝对的坏的,不仅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而且有时还是语言美的标志之一,是艺术语言的特征之一。”那么模糊语言的美学特征是什么?王先生说:“在准确和模糊这一对矛盾中,我们还应当看到下面几点:第一,绝对的准确是没有的,……第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本身是相对的,……”这就是说,准确和模糊的关系是辩证的。我们说其模糊是从语言的表述角度说的,即表述的事物没有明确界线,是模糊不清的;我们说其清晰,是从语言角度说的,是表情达意的一种最佳选择。而这“模糊”“清晰”又都集结于模糊语言之中。因此,我们可以说,模糊语言,则是“模糊”“清晰”的对立统一体。从美学观点来说,这模糊语言就好比是月色中群山峻岭。我们说这景色是模糊的,但那高峰低岭却又能看得出来;说是清晰的,则山上的一草一木却又难以历历可数。一般辞职书解释“朦胧”一词说:“朦胧,月色不明,比喻模糊不清。”我们何不将其借来指代模糊语言的这种“模糊”“清晰”的对立统一呢?我们是否也可以说,这种“模糊”“清晰”的对立统一就是一种朦胧美。

语言要美,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模糊语言作为人类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必然以其特有的美学价值呈现于人们面前,具有不同的美感作用。模糊语言具有下列几种美学特征。

1、含蓄

如果说语言的清晰明快是一种美,那么,模糊语言的储蓄也同样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

“事后,我感到一点不舒服,就是你们虽然寄信寄书给我,不是没有原因的。那就因为我的某几个‘战友’曾指我是什么什么的缘故。”(鲁迅《答托洛斯基派的信》)

文中的“什么什么”指“托派”,鲁迅先生故用模糊语言,则显得含蓄幽默,表达了作者愤慨之情,增强了杂文的战斗力。

2、精要

人们在交际时都有一个共同心理,那就是崇高简洁精要。如:

古尚武:三叔,秋月她病了,我想去她家看看她,你老看是……

石三叔:你就看着办吧!(电视剧《太阳泪》)

古尚武与秋月这一对恋人,二十年前,因石三叔的一句错误的判决而未能结为夫妻,而命运又使他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村子,几十年的悲苦辛酸都深深埋在这三个人的心灵深处。现在古尚武来征求石三叔的意见,但爷俩之间各自的难言之隐是千言万语难以说清的,况且石三叔也难作出“该看”或“不该看”的决断。“你就看着办吧”一句模糊语言竟表达了千言难尽的情意,难道还不够精要么?表现力如此丰富的语言不也是很美么?

3、委婉

如果说刚毅果断是一种金刚怒目式的阳刚之美,那么委婉也是一种二八女姝式的阴柔之美。

“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往来的厦门终于打开了。”(1972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周总理在欢迎尼克松总统宴会上的祝酒词》)。

“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周总理为了适应外交礼仪,故意使用这一模糊语言,很委婉地表达了我国政府的立场和原则,既有坚定的原则性又有策略上的灵活性,充分表现了周总理杰出的外交才能。

王秀竹:可是,可是,进过火炕的女人一辈子也忘不了那回事!一想起来我就浑身乱颤,手脚凉汗!

丁宏:秀竹,亲爱的,勇敢点,不再想那个,想现在,想将来!……

(老舍《全家福》)

其中的“那回事”“那个”指旧社会备受摧残的妓女生活。但彼此为不引起过去的伤心事,故意说得很委婉,这比直露的说明更具有较好的表达效果。

4、朦胧

如上文所说,清晰给人一种清晰美,模糊则给人一种朦胧美。显微镜下的鲜花固然是美的,但晨雾霞光中的山花似乎更美。

“寒雨连江夜入吴”,作者如果写成的“气温在零上三度时下的雨,雨量是零点五毫米,深夜十二点正进入吴地。”这还是诗的语言么?显然还是模糊一点才更有诗的韵味。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象牛毛,偈花针,象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雾。”(朱自清《春》)

作者笔下的春雨图是何等之美!细雨如丝,烟雨蒙蒙,真可谓“画桥雨过月模糊”!春雨象什么?牛毛?花针?细丝?都象又都不象,这似与不似之间,不就是一种模糊么?“密官地斜织着”,密到何种程度?斜的角度是多少?全没说,不也是很模糊的么?但它却给人一种朦胧美的享受。

(作者单位:戴洪迎--宿州市高滩中学)

朱德安--宿州市蒿沟中学)

第2篇:模糊语言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hejie1981819”为你整理了“模糊语言”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在英语中存在大量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它们之间存在细微的差距。在表达这些近义词时,使用精准语言来阐述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生活中事物的发展变化以及事物的状态都没有非常明确的界限。使用模糊语言,充分发挥出它的不精确性和相对性,帮助听众更好的理解。因此要重视模糊语言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强调模糊语言在日常交际中的优势。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模糊语言和精准语言的使用同样重要。高校英语中的模糊语言以及模糊语言学的语用价值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模糊语言教学方式,进一步的提升高校英语教学的效率。

一、模糊语言的概念

模糊语言是一种具有“弹性”的语言,主要指的是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特性语言。模糊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更大的概括性以及灵活性,这与精确语言恰好相反。实际上,模糊语言的概括性和灵活性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外延上。语言的模糊现象由来已久,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1923年就编撰了《论模糊性》一书。作者认为“整个语言都或多或少是模糊的”,由此明确了自然语言中模糊现象的存在。其实早在1902年,语言哲学的奠基人CharlesPeirce就提出模糊学的相应概念。在事物的发展出现多种可能的情况下,说话者为了包含更多事件发展可能性,从而采用了更加模糊的表述方式。说话者对于事件的各种状态都进行了思考,还是不能排除每一种状态,因此这个命题就是模糊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说话者的语言模糊并不是因为无知,而是为了凸显出事件本身的不精确的特点。我们在日常的交流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模糊、不精确的语句,但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正常交流。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理解对方的模糊表达,甚至可以接受不精确的定义。由此可见,模糊语言的历史非常的悠久,已经不知不觉的渗透进我们的语言体系之中。同时,模糊语言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可以见到,模糊语言即是动态的也是静态的,它本身就具有“弹性”。

二、模糊语言学在国内的发展

国内对于模糊语言学的研究时间比较短,伍铁平的“模糊语言初探”是国内学术界对于模糊语言学的最早讨论。模糊语言的概念提出非常的早,但在Zadeh的研究之后才形成了独立的学科。伍铁平认为这是由两个原因导致的:第一,人们的认知识不断进步的;第二,只有Zadeh的理论适应了现代化科学的要求。模糊理论的形式化、数学化发展,让其更加适用于控制论、系统论以及信息论的要求。另外要注意的是,1987年伍铁平就提出将模糊理论运用于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在其编撰的《模糊理论的诞生及其意义》中就指出:“在教育上,模糊理论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三、模糊语言产生的原因

1.语言本身存在的'缺陷。在人类的语言体系之中,出现模糊语言的最基础原因就是语言本身存在的缺陷。人类有限的语言对于无限的外界环境的表述存在困难,并不能对于所有的事件精确的映射在语言之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外界环境中的更多的信息,但是并不能运用语言高效的表达出来。人类的语言自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影响到了正常的语言交际。因此人们尝试用概括的方式,借助有限的语言来对于无限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进而衍生出了模糊语言。2.语言自身具有差异性。人类语言自身具有差异性,主要是因为人类个体之间就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作为语言的使用主体,不同的个体会因为认知的不同造成理解的差异。这样就导致了不同个体之间的交流存在障碍,同时也促进了模糊语言的发展。3.客观环境的模糊。人类语言的使用就是对于客观环境的描述,但是客观环境的变化是非常多样的。客观环境的不准确性,影响到了语言的表述过程,从而促生产生了语言的模糊性特点。

四、模糊语言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模糊语言提升了语言的灵活性。模糊语言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最基础的优势就是增加了语言的灵活性。大多数的高校教师都发现学生对于英语的使用不够灵活,严重的阻碍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比如,使用“Iagreewithmostofwhatwesaid”,这种模糊的表达方式,在不歪曲原意的基础上,表达了明显的分歧意和同义表达意。借助模糊性的表达方式,很好的解决了交流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学生不仅学会了模糊语言的运用,还增强了学生对语言运用的灵活性。2.模糊语言提升了表达的有效性。在学生的英语表达过程中总是使用精确语言,会让学生养成长篇累牍的表述习惯。这样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提升,还不能凸显语言表述的有效性。高校英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模糊语言的应有优势,进一步的提升英语表达的有效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有选择性的对待要表述内容,并不是所有的事件、环境都要细致的表述,运用模糊语言可以提升表述的效率。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逐渐意识到模糊语言的运用优势,进而用简练语言去表达。3.模糊语言提高了表达的准确性。在实际的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准确表达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的高校教师发现学生在运用英语表达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词不达意的情况。高校英语教师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模糊语言提升表达准确性的优势,帮助学生使用英语更加精准的表达。高校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模糊语言,帮助学生认识到模糊语言并不是精准语言的对立面。在日常的交际过程中多使用模糊语言,不仅不会影响到学生的交际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的表达更加准确。例如,“Sheismoreorlessfourfeettall”。对于身高的判断本来就是非常主观的,给听众一个数值范围,这样就让这句话更加的可信。模糊语言具有提高表达精准性的优势,高校英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使用迷糊语言,提升学生表述的准确性。

五、模糊语言学在高校英语教学汇总的语用价值

模糊语言的语用价值非常的丰富,包括提供恰到好处的信息、不想说明详情、缺乏具体信息等。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运用模糊语言学,充分的发挥上文提到的表达优势。首先教师要正确理解高校英语的教学大纲。高等英语学习要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本以及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4年中开设的英语课程不能少于2000学时。以上的“扎实的”、“不少于2000学时”都是模糊语言,并没有非常明确的标准来衡量扎实的程度。学校要结合自身的教学情况进行制定,这就是模糊语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价值之一。其次是高校的英语教师自身要具备足够的模糊语言学知识,引导学生更好的认知学习中遇到了模糊语言。高校英语教师对于模糊语言的掌握情况,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模糊语言的使用效率。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迷糊语言营造融洽的交际氛围,进而增加语言灵活性。比如“Sheisabout29yearsold”,说话者运用“大约29岁”来让女士心中不会产生反感,从而营造了良好的交际氛围。最后是高校英语教师要注重语境对于模糊语言的影响,其中包括了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交流的语境可以细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两种,不同的语境决定了交流的发展方向。实际上,具体的语境对于交流双方的语言表达都有着限制的作用。1.不同身份使用同一句话的表达含义不同。比如教师说:“明天下去两点我去上课”和学生说:“明天下去两点我去上课”有着明显的区别。教师要表达的是去讲课,学生要表达的是听课。2.同一句话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因此要仔细分辨环境的区别,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模糊语言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3.语境的潜在含义不同。要正确的理解一个句子的全部含义,只是从句子本身的结构去分析是不够的。要结合上下文、时间、空间、情境、对象以及话语前提等,要挖掘句子的内在含义。结束语在不同的因素的影响下,英语的语言也会产生很多的模糊语言。教师要重视对于学生模糊语言的培养,充分的发挥出模糊语言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优势。高校英语教师要重点讲解和分析模糊语言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语用价值,培养学生运用模糊语言的能力。综上所述,语言的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高校的英语教师要正视模糊语言对于英语教学的影响,积极的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充分的认识到英语教学中的模糊性和精准性的关系。带领学生深刻的研究语言模糊性对于英语教学的影响。帮助学生灵活的运用语言的迷糊性处理各种问题,保证高效英语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秀艳,李继超.模糊语言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语用价值[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10).[2]郑雨.高校英语教学中模糊语言学的语用意义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5(06).[3]石景艳.研究高校英语教学中模糊语言学的语用意义及作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11).

第3篇:模糊语言中英译文

模糊语言中英译文

21-A. The Language of Uncertainty

Uncertainty spreads through our lives so thoroughly that it dominates our language. Our everyday speech is made up in large part of word like probably, many, soon, great, little. What do these words mean? “Atomic war,” declared a recent editorial in the London Times, “is likely to destroy forever the nation t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模糊语言的美学价值word格式文档
下载模糊语言的美学价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