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花灯》优秀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19 08:16:4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闹花灯》优秀教案

《闹花灯》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闹花灯》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闹花灯》优秀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唱歌,并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内容,感受节目的喜庆氛围。

2、学习“闹”字的下滑音唱法,表现歌曲幽默、风趣的特点。

3、尝试以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歌唱的快乐。

4、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5、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有关灯会的录像或图片。

2、幼儿学习资源、教学挂图(龙灯、凤灯、狮子灯、孙猴闹天宫灯的图片)等。

活动过程:

1、观看灯会录象或图片,组织幼儿谈话,引导幼儿回忆观灯的.情景。提问:你在灯会上都看到些什么灯?观灯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引导幼儿模仿灯会上敲锣打鼓的声音,将难点前置,唱“隆咚一咚锵”和“咚隆咚一咚锵”。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数花灯”,学唱“有龙灯,有凤灯,龙灯凤灯狮子灯。”

(3)教师示范唱,引导幼儿在“数花灯”部分或“敲锣打鼓”部分自然加入。

(4)教师和幼儿共同分析“闹”字的唱法,引导幼儿尝试滑音的唱法,表现出歌曲幽默、风趣的感觉。

(5)教师组织幼儿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引导幼儿体验合作歌唱的乐趣。

活动延伸:

为幼儿提供相应的道具,引导幼儿进行音乐表演。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开门见山的方式,播放一些课前收集的有关元宵、花灯的图片、录像等,从欣赏角度直入课题,学生通过看看、想想、说说等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制作花灯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们各抒己见陶醉在“元宵”之中。然后我出示一个花灯成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花灯的基本构造特点。

《闹花灯》优秀教案2

【活动目标】

1、感受黄梅戏曲调的欢快、热闹的气氛。

2、按一定规则进行游戏,在游戏中锻炼幼儿的听辩能力。

3、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黄梅戏《闹花灯》选段,花灯两盏,手绢花每人一对。

【活动重点】

幼儿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游戏,同时体现“闹”花灯的热烈气氛。

【活动难点】

尝试“盘灯”的技巧。

【活动过程】

一、集体练习手绢花的玩法

1、师:今天我带来了非常好玩的东西,它叫手绢花,想和我一起玩吗?

2、老师带幼儿一起玩手绢花。

3、师:这么多人一起玩手绢花,感觉怎样?(热闹、喜庆、开心、像过年、过节一样)

二、出示“花灯”,幼儿熟悉乐曲旋律。

1、师: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看过花灯吗?

2、提问:闹花灯时街上有什么?热闹吗?

3、教师小结:灯会上有各种花灯、接灯人、看灯人、闹灯人,非常热闹、喜庆。

4、熟悉乐曲。

师: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盏灯,我来扮演“舞灯人”,你们扮“看灯人”,我们一起来“闹花灯”。

三、组织幼儿游戏“闹花灯”。

1、第一遍游戏,交代游戏的三个规则

(1)听前奏音乐“看灯人”跟着“舞灯人”跑成圆圈后坐下。

(2)当音乐唱到“急忙走,急忙行”时,“舞灯人”用手绢点圈上的“看灯人”,被点到的小朋友的跟随在“舞灯人”的后面跑起来,当音乐唱到“东也是灯,西也是灯”时,被点到的小朋友和“舞灯人”一起来闹灯。

(3)音乐快节奏结束时,所有小朋友回到圆圈上。

2、第二遍游戏,交代新的游戏规则。

师:音乐结束时,你们的动作要和“舞灯人”的动作是相反的。

3、第三遍游戏:请一名幼儿扮“舞灯人”,带领幼儿一起闹花灯,结束时请舞灯幼儿自己决定做什么动作让其他小朋友跟自己相反。

4、第四遍游戏:交代游戏新增规则,让幼儿跟老师学习“盘灯”。

四、游戏活动尾声:

教师和幼儿共同共同总结和分享一起玩“闹花灯”游戏的感受和欢乐。

《闹花灯》优秀教案3

活动目标:

1、大胆表现自己与同伴玩花灯时的情景、动态、表情,体验其中的乐趣。

2、在创作的过程中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专注地完成绘画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有玩花灯的经验,会表现简单的花灯。

2、人物活动图,笔、纸。

3、幼儿用书:《闹花灯》。

4、活动前布置教室,在窗上、墙边挂上各种不同的花灯。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师:看看我们活动室里有什么花灯?

(二)引导幼儿回忆、交流与同伴玩花灯时的情景。

师:元宵节你是怎么玩花灯的?和谁一起玩的?玩花灯时看到了什么?许多的花灯挂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你玩花灯时心情怎么样?

(三)师幼共同探讨如何表现和大家一起玩花灯的情景。

师:玩花灯时都有哪些动作?身体的哪一部分发生变化?怎样来表现许多人一起玩花灯?什么时候玩花灯?怎样表现热闹的场面?用什么颜色?

(四)教师幼儿用书,并有意识地指导幼儿创作作品《闹花灯》。

重点:表现玩花灯的情景。

难点:人物的动态和色彩的运用。

(五)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交流展示的幼儿作品,鼓励在动态和色彩方面表现比较好的幼儿。

活动延伸:

了解花灯的制作。

在美工区为幼儿小纸盒、线、木棍和装饰材料,鼓励幼儿自己制作花灯。

第2篇:闹花灯教案

闹花灯教案

活动内容

闹花灯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唱歌,并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内容。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2、学习“闹字”的下滑音唱法,表现歌曲幽默风趣的特点。

3、尝试以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歌唱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磁带

2、花灯图片

活动过程:

1、观看灯会图片,组织幼儿谈话

引导幼儿回忆观灯的情景。提问:你在灯会上都看到些什么灯?观灯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引导幼儿模仿灯会上敲锣打鼓的声音,将难点前置,唱“隆咚一咚锵”和“咚隆咚一咚锵”。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数花灯”,学唱“有龙灯,有凤灯,龙灯、凤灯、狮子灯。”

(3)教师示范唱,引导幼儿在“数花灯”部分或“敲锣打鼓”部分自然加入。

整体理解歌词:正月十五闹花灯呀,花灯多得数不清呀,有龙灯,有凤灯,龙灯凤灯狮子灯,隆咚一咚锵,还有孙猴闹天宫,咚隆咚一咚锵。、(4)教师和幼儿共同分析“闹”字的唱法,引导幼儿尝试下滑音的唱法,表现出歌曲的幽默、风趣的感觉。

(5)教师组织幼儿采取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引导幼儿体验合作唱歌的乐趣。

3、引导幼儿表演唱歌曲

重点启发幼儿在歌曲最后“嗨”处创造性的做出孙悟空的不同动作并停住不动,增强歌曲的趣味性。

4、为幼儿提供相应的道具,引导幼儿进行音乐表演。

5、游戏:闹花灯

幼儿自由结伴,分组进行游戏,大家一起闹花灯,看谁的表演更精彩,边唱歌曲边表演。感受合作的愉快之情。

6、请幼儿回家把歌曲“闹花灯”唱给爸爸妈妈听,并教爸爸、妈妈学唱歌曲。

第3篇:闹花灯教案

*

2、闹花灯

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 吴晓珺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本课“流、潮、通、金、光、情、禁、片” 8个生字,积累“人流如潮、灯火通明、金光闪闪、情不自禁”4个词语,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流、情、金、片”4个生字。认识“竖心旁”。2.能正确朗读课文。

3.了解元宵节闹花灯的习俗,感受闹花灯的热闹场面。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知道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吗?

读准“元宵节”。

师:你能说说你和家人是怎样过元宵节的?(学生交流)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这天我们要吃元宵,闹花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着作者一起去闹花灯。2.揭示课题,齐读。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师:元宵节的夜晚是怎样的呢?

1、听课文录音,口头完成填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教案—闹花灯

闹花灯

一、问题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5课——《闹花灯》(齐说),上一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在大家的努力下已经解决了不少问题,你们的小脑袋里还有什么问号呀?(为什么叫“闹花灯”而不叫“看花灯”?花灯是什么样儿的?人们为什么要闹花灯?)

2、你们的问题提得真不错,这一课,我们就来一一解开你们这些小问号。

二、讲读第一自然段

1、先让我们一起到元宵节晚上的大街上瞧瞧吧,小朋友们仔细看(播放画面),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大街上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请小朋友们打开书到153页,你能在课文的第一小节中找出两个词来概括一下吗?(人流如潮、灯火通明),2、小朋友们找得真准。出示:人流如潮,齐读,什么叫“人流如潮”呢?(人很多,就像潮水一样)你们看看大街上有哪些人呀?(看花灯的人中都有哪些人?)(爷爷,奶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闹花灯教案(优秀23篇)

教案要注重反思和调整,根据实际教学效果做出适时的修改和改进。教案的编写应考虑学生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需求,注重因材施教。教案的编写要注重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闹花灯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大胆表现自己与同伴玩花灯时的情景、动态、表情,体验其中的乐趣。

2.在创作的过程中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专注地完成绘画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有玩花灯的经验,会表现简单的花灯。

2.人物活动图,笔、纸。

4.活动前布置教室,在窗上、墙边挂上各种不同的花灯。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师:看看我们活动室里有什么花灯?

(二)引导幼儿回忆、交流与同伴玩花灯时的情景。

(三)师幼共同探讨如何表现和大家一起玩花灯的情景。

(四)教师提供幼儿用书,并有意识地指导幼儿创作作品《闹花灯》。

重点:表现玩花灯的情景。

难点:人物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闹花灯

3、闹花灯

闹花灯是从中原地区传入英德的民间舞蹈,一般八至十人唱十二月花,感情逼真,动作细腻,情节动人。据了解,沙口清溪村闹花灯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明代初期就开始有闹花灯了,一直流传至今。英德县曾在清溪建立司都,清溪墟镇盛兴闹花灯。客家话“灯”与“丁”同音,花灯队每到一村就高喊“灯来了!”意谓今年要添丁了,所以倍受欢迎。

大概内容:新年到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富裕人家(财主)母女要出门看热闹,叫穷人用车拉着她们俩,并举灯为她们照明,而拉车及举灯照明的人则不时耍弄她们,使其时时丢人现眼,丑态百出。表演形式为自娱自乐,到各村庆贺新春(自舞群舞,走村串户),表演人数一般为八人,四男四女(男扮),两男一手举小灯,一手舞扇,两男御车;两女举大灯,两女饰母女俩,坐于车上。《闹花灯》歌词包含了一年十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元宵闹花灯》教案

《元宵闹花灯》教案

元宵灯会是一种中国传统民俗活动。南朝时期,国都建康(今南京)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为全国之冠。灯会兴于唐,盛于宋,明朝时达到顶峰。隋炀帝时期,每逢正月国都洛阳宫城正门端门举办灯会,端门灯火盛极一时。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元宵闹花灯》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元宵闹花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活动中相互交流,体验元宵节的民俗风情,感受生活的美。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重叠折剪的技能制作花灯。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花灯。

2、《手工》幼儿用书、剪刀、胶水、针、线、花灯范例。

活动过程:

一、以“元宵闹花灯”为题,引导幼儿互相欣赏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闹花灯》优秀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闹花灯》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