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和冬天》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19 08:15:1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夏天和冬天》教学设计

《夏天和冬天》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年四季,初夏秋冬,不仅有着巨大的认知价值,更有着无限的审美价值。本文作者选取了四季中的“夏天”和“冬天”这两个反差较大的对应性季节,把留心观察到的一些具体物象,用拟人化等手法写出了季节特征,勾勒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在炎热夏季和寒冷冬天之中的无限生机与活力。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并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全文语句浅显生动,趣味盎然,利于学生朗读。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知道夏天和冬天景色的不同。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画一画夏天和冬天。

4、仿照课文,说说春天和秋天。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夏天、冬天特征,从心底感受自然的美好。

教具准备:电子白板

课时安排:2课时

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教学中注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全身心地投入,张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思维。在想象中感受季节的特点,在朗读中品味季节的快乐,在描述中再现季节的情景。

2.以读为本,以读代讲。

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本课教学以“读”来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多种读的形式,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提高读的质量。引导学生读出情,读出味。让学生在充分的`阅读实践中加强体验和感悟。

3.拓展训练,积累语言。

语言学习不等于课文学习,因此对于课文的教学不应仅仅局限在课文的本身,要尽可能地拓展开去。如模仿文中句式,练习说其他景物,学习文中描述方法,练习说“春”、“秋”两季;课后搜集摘抄描写四季的语句??教师通过对学生由“扶”到“放”,帮助学生感受文字,积累文字和运用文字,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能力,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与夏天有关的生字新词,查字典,练习上下文理解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感受夏季景色的特点。

4、通过了解夏天雨前、雨后景色的不同,体会作者对夏季雨后凉爽景色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师:一年四季,初夏秋冬。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各有各的美好。在第22课,作者写下了自己观察到的夏天和冬天。(扣题)读题。

2、这节课,我们先走进夏天。(板书: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描写夏天的短文。要求:

①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 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的夏天?

2、检查生字词的自读情况。认读生字词,相机学习“卷”字。

3、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夏天呢?交流。

三、品读课文,感受夏天。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我们先看看雨前这一部分的景象吧!

2、自由读1、2自然段。要求:

想想文中的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个特别炎热的夏天呢?把有关的词句划出来。

3、交流冬天美景的说说。

抓住“大火球”、“打着卷儿”、“低着头”等词句来体会。

4、指导朗读,积累语言。

(二)学习第3、4自然段

1、盼望已久的大雨终于就要来了!指名读第3自然段。

2、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3、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来,这雨去的景象咱们一起读读。

4、男女生合作读3、4自然段。

(三)学习5—9自然段

1、师:雷公公带走了炎热,把清凉留给人间。我们去看看雨后的景象吧!

2、自由读5—9自然段,要求:

一边读一边想象雨后的情景。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相机学习第9自然段,积累比喻句。

4、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5、交流评议。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这节课,我们走进了夏天,观察到夏天会下雷雨,雨前炎热,雨后凉爽。下节课,我们将走进冬天。

2、出示课后作业:

① 做个小画家。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画一画迷人的夏天。

② 做个小作家。学习作者具体描写景物的方法,写一写秋天的美景

板书设计:

第2篇:《夏天和冬天》教学设计范文

《夏天和冬天》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天和冬天》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夏天和冬天》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针对冬天和夏天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专注倾听、大胆表达的良好习惯。

2、尝试以辩论的形式进行交流,提高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活动准备:

1、课前与幼儿共同搜集多种反映冬季和夏季特征的图片,并布置在活动室。

2、录制散文《夏天》、《小雪花》。

3、可粘贴的小红花。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引入话题

教师出示分别代表两个季节的花卉图片,请小朋友说说:它们分别在什么季节开花。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探讨冬天和夏天的特点

(1)你认为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夏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认为冬天或者夏天有什么好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好的?

3.引入论题,分组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冬天还是喜欢夏天?为什么?将幼儿按观点的不同分成两个组,各组幼儿自由交流观点及理由。

4.讲解规则,展开辩论

辩论规则:

(1)两组幼儿轮流发言。

(2)一次理由充足的发言可以为本队赢得一朵小花。

(3)一方发言之后,另一方可以反驳,理由充足的,同样可以赢得小花。

幼儿辩论中,教师注意及时引导幼儿交代清楚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语言表达要完整、流畅。

4.教师简单小结辩论情况,最后欣赏散文《夏天》、《小雪花》。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夏天和冬天》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会认6个字。读懂相关的生词及句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夏、冬两季自然界的不同景象,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并引导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夏天、冬天特征,从心底感受自然的美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形象感知。

(出示四季景象)教师导语: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

你们看,大自然这位画家为我们描绘了春夏秋冬各不相同的景象,尤其是夏天和冬天,有着截然不同的季节特点。平时,我们也一定留心过周围景象的变化吧。今天,让我们随着作者到课文中去感受两个季节的不同情趣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勾画生字词语。

3、检查自读情况。

①同桌或小组互读互评。

注意读准词语:打卷儿煮熟转圈口哨麦穗

②指名读,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同时思考:读了课文,你有怎样的感受,不同的季节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景象是什么?

4、全班评读井交流感受。

教师小结:是啊,夏季天气闷热,经常有雷雨倾盆;冬季,天气寒冷,冰天雪地,雪花飘飘,北风呼啸。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特点。让我们首先学习第一篇短文,走进夏季吧!

三、细读课文,了解夏季特点

(一)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读1--2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哪里感受到夏天炎热?是怎样体会出来的,(教师相机贴出“柳叶”、“小花”、“有鱼的湖水”3张图片)

2、读句子,想象画面,体会夏季的“热”。

①CAI课件出示句子,读一读: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小花低着头,湖水冒着热气,小鱼该不会煮熟了吧!

②引导想象:这两个句子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把自己想象的画面说给同学听。

③全班交流:你是抓住哪些词语想象画面的,(理解:“打着卷儿”、“低着头”、“冒着热气”等)

④教师小结:作者把柳叶、小花、湖水当成人来写,我们读了以后,感到特别形象生动。

3、联系生活,指导仿说:同学们。平时你一定观察过很多夏季的景物,它们在大火球似的'太阳照耀下、都是什么样的呢?请学着再说几句。(如:大树垂下双肩。小草耷拉着脑袋。)

4、引导体验,练习朗读。

①天气这么热、如果这时你看到了柳叶、小花,特别是看到小鱼在冒着热气的湖水里游、你有什么想法?(担心)我们应该怎么读第二句话呢?(学生练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②正在我们担心时,蜻蜒低飞、向我们报告了要下雨的好消息,应该怎么来读蜻蜓的话呢?(指名读,学生评读)

5、齐读1、2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3、4自然段。

1、指名读3、4自然段,思考:文小写了雷雨时的哪些景象,

2、山示课件(雷雨景象),听雨声录音、想象人们的心情。

3、比较句子

大雨哗哗地下。

哗!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

学生交流;哪句说明雨更大?你从“快活”中体会到什么?

指导朗读:如何读能表现雨大,表现人们此时的心情呢?

4、学生练习朗读3、4自然段。

(三)学习5—9自然段。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5--7自然段,学生闭眼想象:雷雨后,作者描绘了哪些景物,与雷雨前相比,有什么不同?

根据学生描述,CAI依次出示5、6、7自然段的句子,

(学生齐读5--7自然段)

2、小组讨沦,完成表格填写。

景物

雨前

雨后

天上

柳叶、小花

湖水

小鱼、青蛙

3、引导想象:结合平时你的观察,仿照书上的句子,说说雨后还会有哪些景象?

4、激情引读:一场雷雨冲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阵阵凉爽。此时,天边挂起晚霞,空气特别清新。

①当你雨后出门散步时,看到重新焕发光彩的花草时,我们不禁要说——学生看课件中句子,齐读第6自然段。

②当你散步到湖边,看到欢快的小鱼、青蛙时、我们不禁又要说——学生看课件中的句子、齐读第7自然段。

5、雨过天睛,人们来到湖边乘凉、散步,小朋友也来到桥上,假如你就是其中一员,你最想干什么?

教师小结:是啊,看着清亮的湖水,让我们像小鸟一样飞起来,飞到雨后的桥边,飞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吧!我们齐读第9自然段。(学生齐读第9自然段)

四、朗读回味,表现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夏”全文,可以一个人朗读,也可以和小组内同学合作朗读。再次体会夏天雨前、雨后景色的变化带给人们的快乐。

2、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读或背诵并评点。

五、习写生字,交流学法

1、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自己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

2、练写生字,当堂展评。

六、课后拓展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画一画夏天的景物;搜集文中或课外的描写夏天的词句,并进行摘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学生齐背诵短文《夏》。

2、指名读《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感受到了冬天季节的特点,想想,自己印象最深的景象是什么。

二、细读课文,了解冬季特点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从哪里感受到冬天的寒冷?是怎么体会出来的?

2、填空练习。cAI出示句子:小雪花给( ),( )暖暖的。

①想象“雪白的大衣”、“雪白的被子”是什么样的景象?

②读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师随机指导:拟人的写法、使句子更为形象生动,读了以后,使头脑中的雪景更为具体。

(二)学习:2一6自然段。

1、自由读2—6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北风的?

2、讨论:

①从哪里看出北风“淘气”?

②联系生活想想“吹口哨”是什么意思?

3、听音响(北风的呼啸声),联系生活想象冬天北风的猛烈。

4、再读思考:冬天,北风凛冽,寒风刺骨。但在作者笔下、北风却是“淘气的”,“吹着口哨”、“滑了一大跤”,使人感到特别有趣。这是为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5、品读练习:你觉得这一部分哪一段格外有趣?该怎么读?(教师尊重孩子独特体验,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三)学习第7、日自然段。

1、指名读7、8自然段,说说:小麦苗做了什么美梦?

2、练习领读、齐读,,(教师领读每句话的前半句;学生齐读每句话后半句)

3、引导想象,拓展思维:小麦苗还可能会梦见什么?

三、朗读回味,表现情感

1、朗读《冬》全文,并练习背诵。

2、同桌交流冬天的景色特点。

四、整体回顾,归纳全文

1、指名读全文。

2、说说夏天和冬天的景色各有什么不同?

五、拓展练习

1、搜集描写冬天的有关词句,进行摘抄。

2、画一画“冬天”。

3、仿照课文,说说“春天”和“秋天”。

板书设计:

夏天和冬天

太阳大雷雨下

柳叶打卷

夏炎热小花低头快乐

湖水冒热气

雪花北风

冬寒冷云杉穿上快乐

麦苗盖上

第3篇:22 夏天和冬天 教学设计

22夏天和冬天(中段 语文 鄂教版)

程永华

武汉市光谷豹澥第一小学

设计理念:

曾经听过一位的报告,他讲到学什么属于科学范畴的,怎样学属于艺术范畴,科学是可以训练出来的,而艺术主要靠的是天赋。所以老师们在教学中应该花主要精力去研究教什么,亦即研究教学目标,把这个想明白了,教学方法自然也顺应而出。《夏天和冬天》课文内容比较生趣浅显,学生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感知表达方法,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夏天雨前雨后的强烈对比,感受夏天的美好。有了这样的目标支撑,于是有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及相关词语,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

2.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夏天雨前的炎热、雨大而急、雨后的舒适。3.通过正确、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4.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出现的带有排比、比喻、对比等方法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夏天和冬天》教学设计[版]

《夏天和冬天》教学设计

卓刀泉小学 孙铖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字,会认6个字。读懂相关的生词及句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夏、冬两季自然界的不同景象,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并引导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认识夏天、冬天特征,从心底感受自然的美好。【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l,课件演示,形象感知。

(cAI出示四季景象)教师导语: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

你们看,大自然这位画家为我们描绘了春夏秋冬各不相同的景象,尤其是夏天和冬天,有着截然不同的季节特点。平时,我们也一定留心过周围景象的变化吧。今天,让我们随着作者到课文中去感受两个季节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夏天和冬天教学反思

夏天和冬天教学反思江下小学 杨晖

《夏天和冬天》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为我们描述了大自然夏天和冬天中极富特色的景物,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课文用小标题分为夏天和冬天两个部分,读起来琅琅上口,似乎是打开了童话世界的一扇小窗,为读者吹来了一缕清新的风;又像一位可亲的大姐姐,为小读者讲述动听的故事。所以文章虽长,却要求学生背诵。为了较好地诵读课文、积累语言,把课文材料用好,我是这样做的:

1.短句是文章的特色。我让学生把《夏》之雨前雨后的短句进行轮读、男女生对照读、拓展读,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句式特点,而且读出了语言的美感。

2.熟读自然成诵是规律,我让学生读熟一段后,趁热打铁进行背诵,效率比在家里一篇进行背诵要好得多。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背诵。

3.冬这部分的学习,我抓住了小雪花给在地带来了“暖暖的”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教案 夏天和冬天

22、夏天和冬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武汉市育才第二寄宿小学 李建华

三维目标:

1、学会“卷、煮、转、消、黑”5个字,会认“蜻、蜓、哨、铛”4个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相关词语。积累美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夏天和冬天景色有什么不同。认识夏天的特征,从心底感受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能结合课文学习,展开想象画一画夏天。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

认识夏天、冬天特征,从心底感受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大自然这位画家为我们描绘了春夏秋冬各不相同的景象,(点击课件)尤其是夏天和冬天,有着截然不同的季节特点。师:今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夏天和冬天 教案

《夏天和冬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知道夏天和冬天景色有什么不同。并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画一画夏天。

4、能仿照课文,说说春天和秋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课文中描绘的夏天的美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难点:体会句子:啊!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理解句子,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CAI)猜谜激趣:夏、冬。

2、教师导语:时光老人有四位美丽的女儿,春姑娘温柔动人,夏姑娘热情似火,秋姑娘丰美恬静,冬姑娘活泼开朗。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其中的两位——(CAI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要求生读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夏天和冬天》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夏天和冬天》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