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贺胜,仁杰子也,字贞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贺胜,仁杰子也,字贞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都要用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贺胜,仁杰子也,字贞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贺胜,仁杰子也,字贞卿。尝从许衡学,通经传大义。年十六,入宿卫,凝重寡言,世祖甚器重之。大臣有密奏,辄屏左右,独留胜,许听之。至元二十四年,乃颜叛,帝亲征,胜直武帐中,虽亲王不得辄至。胜传旨饬诸将,诘旦合战,还侍帝侧。矢交帐前,胜立侍不动。乃颜既败,帝还都,乘舆夜行,足苦寒,胜解衣,以身温之。桑哥秉政,势焰熏灼,胜父仁杰留守上都,不肯为之下,桑哥欲阴中之,累数十奏,帝皆不听。
至元二十八年,桑哥败,罢尚书省,政归中书。帝问谁可相者,胜对曰:“天下公论,皆属完泽。”遂相完泽,而以胜参知政事。德九年,胜父仁杰请老,以胜代为上都留守。既至,通商贾,抑豪纵,出纳有法,裁量有度,供亿不匮,民赖以安。诸权贵子弟奴隶有暴横骄纵者,悉绳以法。奉圣州民高氏,以赀雄乡里,身死子幼。有达官利其财,使其部曲强娶高氏妇。胜白帝,斥之,高氏以全。岁大饥,辄发仓廪赈民,乃自劾待罪。帝报曰:“祖宗以上都之民付卿父子,欲安之也。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卿其视事。”民德之,为立祠上都西门外。帝闻之,复命工写其像以赐,俾传示子孙。未几,以足疾请老,不许,曰:“卿卧护足矣。”赐小车,出入禁闼。
初,开平人张弼,家富。弼死,其奴索钱民家,弗得,殴负钱者至死。有治其狱者,教奴引弼子,并下之狱。丞相铁木迭儿受其赂六万缗,终不为直。胜素恶铁木迭儿贪暴,居同巷,不与往来。闻弼事,以语御史中丞杨朵儿只。遂劾奏丞相,逮治其左右,得所赂事实以闻。帝亦素恶铁木迭儿,欲诛之。太后为言,仅夺其印绶而罢之。及英宗即位,铁木迭儿遂复出据相位,乃执杨朵儿只,戮于市。且复诬胜乘赐车迎诏,不敬,并杀之。胜死之日,百姓争持纸钱,哭于尸傍甚哀。泰定初,诏雪其冤,追封秦国公,谥惠愍。(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六》,有删节)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诘旦合战诘:次日,明日
B.悉绳以法绳:制裁
C.教奴引弼子引:延请
D.终不为直直:伸雪(冤屈)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帝问谁可相者②今者项羽拔剑起舞
B.①卿其视事②吾未见其明也
C.①以足疾请老②以其无理于晋
D.①并下之狱②及其所之既倦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贺胜深得皇帝信任的一组是
①独留胜,许听之②胜解衣,以身温之③遂相完泽
④卿能如此,朕复何忧⑤赐小车,出入禁闼⑥哭于尸傍甚哀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胜为人庄重,少言寡语,深得世祖器重。世祖亲征平叛,贺胜在武帐中值班,即使亲王也不能随便进入。
B.贺胜继任父亲之职留守上都,开展贸易,抑制豪强,出纳有法,供给充足,百姓生活因此得以安定。
C.奉圣州百姓高氏死后,其家财被达官觊觎,其妻被人强娶。贺胜知道后告知皇帝,并加以严厉斥责,高氏因此得以保全。
D.丞相铁木迭儿利用职权收受贿赂,被告发后,仅仅处以免职;英宗即位后,铁木迭儿复出,陷害了贺胜等人。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胜父仁杰留守上都,不肯为之下,桑哥欲阴中之,累数十奏,帝皆不听。(5分)
(2)民德之,为立祠上都西门外。帝闻之,复命工写其像以赐,俾传示子孙。(5分)
参考答案
9. C(引:牵连,攀供)
10.C以:因为,介词。(A.……的人,助词;时间后助词,不译。B.还是,语气副词;他们的,代词;D.他们,代词;到,往,动词。)
11. B(②是表现贺胜忠君;⑥是表现贺胜深得百姓爱戴。)
12. C(错在“并加以严厉斥责”,原文“斥之”的主语应为皇帝而非贺胜。)
13.(10分。基本上一句1分,重点关注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1)(5分)贺胜的父亲贺仁杰留守上都,不愿在他(桑哥)手下干事,桑哥想暗地里中伤他,连续上奏几十次,皇帝都没准许。
(2)(5分)百姓感激他,在上都西门外为他设立祠堂。皇帝听说这事后,又命画工摹画了他的像赐给他,让他传给子孙看。
【附参考译文】
贺胜,是贺仁杰之子,字贞卿。他曾经跟从许衡学习,通晓儒家经传的要旨。十六岁进入宿卫,为人庄重少言寡语,世祖很器重他。大臣有密奏时,皇帝就使左右退下,只留贺胜一人,并允许在场旁听。至元二十四年,乃颜反叛,皇帝亲自征讨,贺胜在武帐中值班,即使亲王也不能随便进入。贺胜传达圣旨命令各位将军,次日早上合力作战,回后侍奉在皇帝身边。箭纵横交错射到帐前,贺胜伫立侍奉一动不动。乃颜战败之后,皇帝返回京都,夜间乘车出行,脚极冷,贺胜解开衣服用自己的身体给皇帝暖脚。桑哥执政,威势逼人,贺胜的父亲贺仁杰留守上都,不愿在他手下干事,桑哥想暗地里中伤他,连续上奏几十次,皇帝都没准许。
至元二十八年,桑哥争权失败后,皇帝废除尚书省,将权力移交中书。皇帝问谁可以担任宰相一职,贺胜回答:“天下公论,都看中完泽。”于是朝廷任命完泽为宰相,让贺胜担任参知政事。大德九年,贺胜父亲贺仁杰告老还乡,贺胜留守上都。到任之后,贺胜开展贸易,抑制豪强,财政支出与收取均有法度,供给充足,百姓生活因此得以安定。权贵子弟及其奴隶有横行霸道者,均按照法律制裁。奉圣州百姓高氏,因资财丰厚雄踞乡里,他死后,孩子年幼。有个显贵的官吏贪其钱财,要属下强娶高氏妻子。贺胜禀告皇帝,皇帝斥责了那个人,高氏得以保全。这年遇到饥荒,贺胜就打开粮仓赈济百姓,上书自我检举擅发仓粮等待处罚。皇帝答复:“祖宗把上都的百姓托付给你们父子,想要让百姓安定,你能这样做,我还担心什么?你还是任职吧。”百姓感激他,在上都西门外为他设立祠堂。皇帝听说这事后,又命画工摹画了他的像赐给他,让他传给子孙看。不久,因为足疾请求辞归,皇帝不允许,说:“你只管躺着养护脚吧。”赐给他小车,坐着出入宫廷。
当初,开平人张弼,家里非常富裕。张弼死后,他的奴仆到百姓家要债,没有讨到,就将负债者殴打致死。审理案件的官员就叫奴仆牵连出张弼的儿子,把他们一同关进监狱。丞相铁木迭儿受贿赂六万缗,终究没有为张弼之子伸冤平反。贺胜向来厌恶铁木迭儿贪婪残暴,即使住在同一胡同,也不和他来往。听说张弼的事后,贺胜告诉了御史中丞杨朵儿只,于是一同弹劾丞相,逮捕整治他身边的人,并把贿赂的事实上报朝廷。皇帝也向来讨厌铁木迭儿,想要杀了他,太后为他求情,仅夺去他的印绶并罢免相位。等到英宗即位,铁木迭儿再次出任宰相。将杨朵儿只捉拿,并在集市处死。又诬陷贺胜恭迎诏书不敬,也一起处死。贺胜死的当天,百姓拿着纸钱在他尸体旁痛哭,非常悲伤。泰定初年,皇帝下诏为他平反昭雪,追封秦国公,谥号惠愍。
第2篇:《苏武字子卿》阅读答案及翻译
《苏武字子卿》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苏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栘中厩监。天汉元年,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①。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②送匈奴使留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常惠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虞常等谋反匈奴,欲杀卫律。缑王尝私见张胜。单于怒,欲杀汉使者,或曰:“宜降之。”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③,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武益愈,单于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见为?”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④,羝乳乃得归。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节选自《汉书》)
[注]①汉使,指从前扣押的十多批汉朝使臣。②节,旄节,古使臣信物,以竹为杆,上饰牦牛尾。③受辞,审讯。④北海,今俄国贝加尔湖。羝,公羊。
19.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丈人:岳父。
B.绝不饮食。天雨雪 雨雪:下雨降雪。
C.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素厚:向来交情深厚。
D.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 决去:坚决离开。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②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B.①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 ②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C.①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②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①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苏武的爱国气节的一组是()
①汉武帝嘉其义 ②引佩刀自刺
③举剑欲击之 ④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⑤律知武终不可胁 ⑥常愿肝脑涂地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出身于功臣之家,兄弟几人在汉朝做官;苏武受汉武帝派遣,与张胜、常惠等出使匈奴,后来因受谋反事件牵连而被匈奴扣押。
B.单于用了种种办法劝降,结果都不成功,后来把苏武放逐到北海。苏武牧羊,表现了他不屈节、不辱命的精神追求和崇高的爱国气节。
C.卫律负汉归匈奴,被赐称王,拥众数万,获得了荣华富贵;张胜不降,最后被刺死;匈奴人对苏武软硬兼施,但苏武不为所动。
D.北海极其荒凉,条件十分恶劣,但并未消磨苏武的意志,软化他的决心。苏武对李陵的一席话至诚动人,既让李陵不禁赞叹,又使他万分羞愧。
第3篇:龚胜字君宾楚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龚胜字君宾楚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龚胜字君宾,楚人也。少好学明经,著名节,为郡吏。州举茂才,为重泉令,病去官。大司空何武、执金吾阎崇荐胜,哀帝自为定陶王固已闻其名,征为谏大夫。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制度太奢,刑罚太深,赋敛太重,宜以俭约先下。为大夫二岁余,迁丞相习直,徙光禄大夫,守右扶风。数月,上知胜非拔烦吏,乃复还胜光禄大夫。胜言董贤乱制度,由是逆上指。
后岁余,丞相王嘉上书荐故廷尉梁相等,尚书劾奏嘉“言事恣意,迷国罔上,不道”。下将军中朝者议,左将军公孙禄等十四人皆以为嘉应迷国不道法。胜独书议曰:“嘉资性邪僻,所举多贪残吏,位列三公,阴阳不和,诸事并废,咎皆繇嘉。迷国不疑,今举相等,过微薄。”日暮议者罢。明旦复会,左将军禄问胜:“君议亡所
第4篇:马绍字子卿济州金乡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马绍字子卿济州金乡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马绍,字子卿,济州金乡人,从上党张播学。丞相安童入侍世祖,奏言宜得儒士讲论经史,以资见闻。平章政事张启元以绍应诏,授左右司都事。出知单州,民刻石颂德。至元十年,佥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司事。益都宁海饥,绍发粟赈之。
十九年,诏割隆兴为东宫分地,皇太子选署总管,召至京师,为刑部尚书。万亿库吏盗绒四两,时相欲置之重典,绍言:“物情俱轻,宜从贷减。”乃决杖释之。河间李移住妄言惑众,谋为不轨,绍被檄按问,所全活几百人。二十四年,分立尚书省,擢拜参知政事,赐中统钞五千缗。时更印至元钞,前信州三务提举杜璠言至元钞公私非便。平章政事桑哥怒曰:“杜璠何人,敢沮(jǔ,阻止)吾钞法耶!”欲当以重罪。绍从容言曰:“国家导人使言,言可采,用之;不可采,亦不之罪。今重罪之,岂不与诏书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