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散文随笔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19 08:12: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归雁散文随笔

归雁散文随笔

乡间公路延伸着,直插向菜子湖的湖心。我在堤边下了车,堤顶上早已聚集了不少男女,他们架设长枪,手提短炮,静静地瞄准着不远处湖边浅滩里的那一群白色的精灵。我伸着头,也挤进观望的人群。近岸湖滩长堤硬朗朗的,草色青青,芦花摇曳,漫漫的湖水上浮着一层薄薄的雾纱,模糊了岸际,仅留下天边的一抹残墨。就在近岸咫尺的一片水草丰美的浅滩,我看见了十几只白色的鸟儿,一会儿向下猛扑过来,一会儿又振翅翻飞。当它们掠过苇丛,如闪电般俯冲下来时,无数双横展跃动的白色翅膀,如利刃,剪碎了湖光山色,在湖面上击起阵阵涟漪。欢叫声不时地回荡在湖滩上空。可能是吃饱了,玩够了,那些鸟儿一齐跃起,飞向远岸那边的湖天。手握长枪短炮的人们,开始低声欢语。我看见了小天鹅,看见了白头鹤。瞧,那里还有一只不忍离去的孤鹤。鹤影亭亭,独立秋水。那只鹤不时低头啄食,又不时昂首警惕。一声短促的啼鸣,似乎是远处同伴的呼唤。一只只鸟从浅滩一跃而起,扇动着的双翼拍响了凝固的空气,身后的黑爪,拖泥带水,留下一串长长的水纹。

一时,湖面静下来,平展如镜。近山青葱,只有山崖上弥陀寺的红瓦黄墙为这灰蒙蒙的水天抹上一点暖色。摄客们还在等待,等待着下一波精灵的出现。我耐不住寂寞,独自沿着犬牙交错的湖边小径,向湖塘深处走去。

翻过一个山脊,湖湾处有一座牛棚,一位老人正在为牛棚编织过冬的草帘。虽然湖边过去用毛竹分割的围湖养殖景观早已不复存在,但残留堤边的竹篱还在。这些密集的栅栏,阻挡了我深入湖心的.道路,也成了保护侯鸟的又一道屏障,可它阻挡不了那十几头水牛在湖滩堤岸边草地上觅食的欲望。岸边仅有一只小舟,无人,我只能自嘲,边走边咀嚼着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句。突然,有嘎嘎声传来。我抬头望着北山的云天,一行行雁阵出现了,有的排着人字队形,有的排着一字队形,嘎嘎地从头顶飞过,那么多,那么齐,赶集似的向南边水天飞去。

在城里,我已有几十年没有见过这样的雁影纷飞了。记得小时侯,秋风起,大雁南来,或排着人字,或排着一字,雁叫声声,飞过长空,带着我的念想,飞翔在蓝天;带着我的心情,又盼望大雁早早归来。大雁南飞,雁过留声,已成了过往的印象。

我费力地走在湖堤上,像左侧平行的湖岸一样向湖心探去,那是一片沼泽湿地,水牛们自顾自地吃着青草,全然漠视人的存在,也全然不顾头顶上掠过的雁阵。我欣赏着岸上的牛、水中的影,在浑然天成的水墨画中悠闲。不知什么惊动了离牛不远处草地上的雁群,突然哗啦啦,千翅展飞,腾空而起,掀起黑压压的一片乱云,乱云飞渡,带起的雁风从镜样的湖面掠过,吹皱了秋水,吹碎了水波。潮水般的雁声,带着啸鸣,密密麻麻,急翔急落,云卷云舒,如浓墨泼洒,在水天之间漫润,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我以为,这次它们要远走高飞了。可是没有,它们就这样在我的眼前旋飞旋停,高处的列阵,低处的盘旋,几千只大雁总是不离不弃,呼啦一下,乱云卷起,又嘎嘎一齐,迅速落下,然后,又向远处堤埂的另一边飞去。

天地清明了,可整个湖场热闹了,迷乱了,嘎嘎,嘎嘎,沸腾声一片,像炸开了锅一样,是雁群扰乱了雁群,还是雁群欢迎雁群?我隔堤观望,只闻其声,不见雁影,只好徒步回返岸边的高岗,想再见一见它们的身影。

远眺,只见近山青葱,湖面如镜,渡来的薄雾模糊了远处的岸际,水墨一线的另一边,只闻雁声,就是看不见大雁的身影。

养牛的老人说,不要等了,那是它们的家。

哦,它们的家。

第2篇:《归雁》观后感

《归雁》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归雁》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励志电影——《归雁》,主人公的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李雁雁幼年不幸丧父,家境贫寒,经常被人嘲笑。他发奋图强,考上了很好的大学,然而命运之神并没有眷顾他。大学时期,他不幸患上了青光眼,双目失明。在接连的厄运面前,他以惊人的毅力自学盲文,先后到日本、美国留学,最终成为了一名医学博士。

李雁雁说:“人类总是在失去某样东西的时候,才懂得珍惜。”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亲情是最宝贵的;对于病入膏骨的人来说,健康是最宝贵的;对于上不起学的孩子来说,学习的机会是宝贵的。然而,我们却并没有珍惜这些宝贵的“财产”,直到真正失去时,才想要挽回。

我们这些生活富足的孩子,衣食无忧,穿著名牌,住着楼房,吃着营养食品,学习环境也十分优越。和李雁雁相比,我们不仅拥有明亮的眼睛,还拥有幸福的.家庭,可我们又何时想过要珍惜这些呢?

我在家里,从来都是爸爸妈妈的小公主。然而,面对他们的关心,我却十分不耐烦,还经常闹脾气。看完李雁雁的故事,我愧疚不已,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是他的愿望,我拥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全家人其乐融融,又有什么资格去无视家长对我的关怀呢?

让我们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吧,莫等失去,才知珍惜!

第3篇:《归雁》教案

《归雁》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2.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这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教材分析: 归 雁 钱起

潇湘何事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杜甫《归雁》

杜甫《归雁》

《归雁》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赏析:

这首诗短小精悍,含义隽永,余味无穷。这原因,一方面是诗人将自己的一片真情,融于字里行间,在平易朴实的语言里,蕴含着强烈的激情。另一方面,写归雁的诗,往往都是先从大雁本身着笔,然后再抒发议论,然而这首诗却是先写思归的心情,一开始就直抒胸怀,先给读者一个思乡的`强烈印象,然后再将描写的笔触对准空中的大雁,让生动的形象去充分体现作者的思想,给人以具象化的感觉,先赋而后兴。

不仅使情景交融,也使思乡恋国之情表达得更为强烈,更为深长。另外,在绝句格式上,这一首采用了对起散结的方式。盛唐绝句重散行,四个散句起承转合,句与句之间不讲究对偶。而此诗一、二句用了对偶。后两句用散句,又纯任天然。这样,在形式上把精巧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归雁》杜甫

《归雁》杜甫

归雁

杜甫

春来万里客,

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

高高向北飞。

杜甫诗鉴赏:

此诗作于广德二年(764)春暮,在成都草堂。

诗中寄托了深切的乡思,并流露出对朝廷的系念和对国事的关心。

“春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点明了时间和客居情况,表达急切渴望回归故乡的心情。安史之乱以后,八年来,杜甫带着一家老小背井离乡,从长安、洛阳、秦州辗转流离到四川成都。所以诗中“春来”二字亦作“东来”。这年初春,他在川北的阆州飘泊时,就已经作好了准备,打算由水路下渝州出峡,以便回河南老家。但由于老朋友严武第二次到成都任东西川节度使,邀请杜甫到成都,于是打消了出峡的念头,举家重新迁回成都草堂居住。“万里客”三字,饱含着经年奔波的凄楚况味和浓烈的乡思之情。此时,安史之乱已经平息,按说应当回家了。他在不久前写的.“生平第一首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归雁散文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归雁散文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