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笑支撑起一个家作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18 08:20:5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用微笑支撑起一个家作文

用微笑支撑起一个家作文

这个特别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

一诺千金四十年。四十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以及怀着五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老朱太善良了,他没有犹豫,毅然接受了。从此,灾难像是六月的雨,经常把他淋得浑身湿漉漉的。

1986年,朱邦月单腿残疾后,病退。从那以后,他出行便离不开拐。寂寞的雨巷,每天你都会看到一个拄拐的老人,手提菜篮,他匆忙的脚步让你看了揪心,真替他担心,雨巷这么滑,他会不会跌倒。他挥动着拐杖,微笑着从雨巷的深处走出来,你总是能看见他那一脸灿烂的微笑。他的笑不是做作,不是苦笑,是执着的,发自内心的笑。

没等朱邦月的腿疾痊愈,妻子和两个儿子都得了绝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开始加重,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靠单腿的`朱邦月照料。

朱邦月第一次感到,命运是如此的不公平,折磨为何还要来糟践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男儿有泪不轻弹,可这一次泪水在他脸上绽开了花儿。可是每当看到躺在床上的母子三人,朱邦月又咬紧牙关,默默地给自己加油鼓劲,毕竟日子还得过下去,笑容又洋溢在他的脸上。

说来容易,干时难。日子一天天过去,儿子一天天长大,而朱邦月却在一天天地消瘦。早晨起床后,朱邦月先装上假肢,然后开始打扫卫生,洗米做粥,帮母子三人起床,帮他们洗脸刷牙,喂早饭。随后,他还要上街买菜,为全家人准备午饭。傍晚,他要轮流给三个人擦洗身体。晚上,还得想着夜里起床给他们逐一翻身,让他们睡得舒服些,可他自己一晚起床数次,从来没有睡过安稳觉。

这样的日子,朱邦月一过就是二十年。

对于他的这份坚持我已经佩服地五体投地,不要说二十年,就算让我照顾个小孩子一天,我都难保证从始至终有耐心。二十年的不离不弃,悉心照料让每一个人都为之感动,他是我的榜样,是使我奋斗不止的英雄模范。

挫折一次又一次地撞开他的家门,朱邦月用笑着一次又一次地轻轻地把门关上,生怕惊醒梦中的母子。

朱邦月头发白了,可他仍面带微笑,应为他知道,他是一家人生命的烛光,点燃着一个家庭的希望,他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

虽然生活艰难,但,此处仍有光明。

第2篇:用孝心撑起一个家

:《用孝心撑起一个家》

1、自我反省(问自己)。‚三问‛自己:今天你帮妈妈干家务了吗?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尊敬父母吗?你是不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2、唱歌曲。参加人员学唱《孝亲敬老歌》歌曲。

3、学模范(讲故事)。简述观看短片、身边人讲故事情况参加人员观看《8岁起侍奉养母12年 90后少女背瘫母上大学》短片。

故事标题:《全国道德模范孟佩杰:用孝心撑起一个家》

故事内容:

养母照顾了她三年,她要照顾养母一辈子

出生于1991年的孟佩杰是山西临汾隰县人,有着不幸的童年。5岁,生父因车祸去世,生母无奈将女孩送人领养,不久生母因病去世;5岁的孟佩杰由刘芳英照顾,三年后养母刘芳英因病瘫痪,不久后,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此后杳无音讯。

从此,孟佩杰日复一日照料养母刘芳英,任劳任怨,不离不弃。2009年,孟佩杰被距离家乡百公里外的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不放心养母的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悉心照料着养母。

这个‚久病床前有孝女‛的故事近日在网络上传播感动了众多网民。在临汾当地论坛上,网民们纷纷为她‚盖楼‛祝福,称她为‚临汾最美的女孩‛。一位网民写道:‚尽孝,是一切善德之始,也是一切幸福之源。在多舛的命运前,我们不能失掉孟佩杰这般面对生活的态度‛。

网民‚与同‛在为孟佩杰写的诗《致最美女孩》中这样写道:‚……他们说你是一个柔弱的女孩,有着瘦削却有力的肩。年少的你,是母亲的手,是母亲的腿,是母亲头上的那片天。他们说那间陋室,四壁空空,只有真爱环绕在里面。年少的你,是黑夜里母亲床前的那盏灯,是寒风中母亲心头的那份暖……‛

8岁的孟佩杰从此承担起了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每个月俩人就靠养母微薄的病退工资生活;孟佩杰每天在上学之余要买菜做饭,替刘芳英洗漱梳头、换洗尿布、为全身涂抹三种褥疮药膏……

‚那时候,她人还没有灶台高,每天就踩在小凳子上生火做饭,不知道摔了多少跤,但从没喊过疼。‛刘芳英说,‚一开始她分不清各种蔬菜,就自己编口诀‘长长的青葱圆圆的蒜,扁扁的豆角绿油油……’;有时家里没钱了,她就自己出门去找街坊邻居借。‛转眼间12年过去了。

刘芳英说:‚12年来,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帮我穿衣服、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中午放学,回家做饭、喂饭,给我擦洗身子、活动筋骨、敷药按摩、洗漱更衣、倒屎倒尿,换洗床单、被褥,再匆匆忙忙去上课;放学回来,匆匆赶回家做晚饭、做家务,服侍我睡觉。每次全部收拾完都得到9点以后,然后她才歇下来做自己的功课。‛

刘芳英‚很庆幸‛当年收养了孟佩杰:‚当时想收养孩子,但又觉得与5岁的孩子不易培养感情,后来经不住孩子生母的一再请求,决定收养她,没想到这成了我一辈子最正确的决定。‛说起往事,说起12年来孟佩杰遭的罪,刘芳英泣不成声:‚我照顾了她三年,她却要照顾我一辈子,我下辈子还给她做母亲,我一定报答她。‛

‚我只不过是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

12年间,孟佩杰身上发生了无数令人动容的‚小故事‛。

孟佩杰的中学同学、大学同学杨姣姣告诉‚中国网事‛记者,从中学到大学,孟佩杰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她什么时候都是小跑着,一路小跑着去上学,一路小跑着回家照顾养母,经常跑得气喘吁吁,面红耳赤。‚孟佩杰妈妈病倒后,又要生活又要治病,为补贴家用,她一有时间就上街帮人发传单,原来白白的女孩生生地晒成了‘黑姑娘’。‛

照料养母生活起居是孟佩杰每天耗时最长的‚必修课‛。刘芳英瘫痪后大小便失禁,为了尽可能避免弄脏床单被褥,孟佩杰就在褥子上铺上塑料布,塑料布上又铺上床单。即便如此,洗尿布、衣裤、床单仍是她每天必做的‚功课‛。

另一项必做的‚功课‛是帮助养母做康复训练。去年,临汾一家医院听闻孟佩杰感人故事后,将刘芳英接入医院免费治疗。为配合医院治疗,孟佩杰每天要帮养母做200个仰卧起坐、拉腿240次、捏腿三十分钟……长年瘫痪在床的养母排便困难时,孟佩杰就用手指帮她一点点地抠出来。

从不乱花钱的孟佩杰,对自己很小气,对养母却很大方。她省吃俭用下来的钱给刘芳英买衣服,而自己穿的多是亲戚朋友家孩子不要的旧衣服。在其他同龄女孩纷纷开始化妆打扮的时候,孟佩杰梳着最简单的学生头,把有限的钱都用在了日常开支和养母身上。‚我少买件衣服,少吃顿好饭,妈妈就能多买些好药,少遭点罪。‛

一次同学过生日请吃饭,孟佩杰舍不得喝饮料,就把自己那瓶悄悄地装起来,找了个借口提前离开,急匆匆地跑回家给养母喝。2010年暑假,孟佩杰冒着酷暑在街上发广告传单,挣了1300多元钱,拿到工资的第一件事就是买了养母爱吃的红烧肉和猪头肉回家,看着冒着热气的肉和变得黑黑瘦瘦的女儿,刘芳英泪流满面;孟佩杰偶尔会买鸡腿给养母改善伙食,自己却从来不肯吃一口,还说:‚挨着鸡屁股呢,我不喜欢吃。‛

说起这些年的不易,孟佩杰不觉得有特别之处。她说:‚我只不过是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

乐观生活,无惧磨难

第一次见到孟佩杰,‚中国网事‛记者有些意外:眼前这个瘦瘦小小的女孩看起来更像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女,尤其是一张稚气未脱的脸和强烈的乐观情绪让我印象深刻。

刘芳英说,‘'这么多年来,孟佩杰的乐观感染了我,让我找回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刚瘫痪那几年我心情不好,常发脾气,但她从来没和我争过吵过,而是笑着给我讲故事,我不知她的故事是从哪来的,她还买了一本笑话书读给我听,经常挤眉弄眼、出丑变怪逗我乐。再苦再累,她都没在我面前没流过一次眼泪,什么时候都是一脸阳光高高兴兴的样子。她还常鼓励我,说‘妈妈别怕,有我呢,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要强的孟佩杰还拒绝了不少好心人的帮助,坚持自己照顾养母。当‚中国网事‛记者问她‚哪怕同学们帮你做顿饭也能减轻你的负担‛,她忽然搂住刘芳英的脖子说:‚我的娘只爱吃我做的饭。‛

提及谈恋爱,刘芳英很担心自己影响到女儿找婆家。孟佩杰却笑着说:‚我要找个开饭店的对象!猪肉、羊肉、牛肉……那时侯我喜欢吃肉的妈妈可以想吃什么肉就吃什么肉啦!‛

随着‚‘临汾最美女孩’带着养母上大学‛的事迹在网上引起越来越大的反响,近日越来越多的慈善团体和媒体记者来到孟佩杰与养母刘芳英现住的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病房,希望对她们进行更多的帮助和报道。中国残联慈善基金会以及省、市、县级残联均对刘芳英提供了一定资助,加之来自于社会各方面的关怀和鼓励,孟佩杰和刘芳英的生活条件将得到显著改善。

然而,部分网民仍然担心过多的关注会打扰孟佩杰正常的生活,甚至影响这个姑娘的心态,但孟佩杰在接受了一轮又一轮的采访、追捧之后,依然心态淡然。她说,妈妈健康幸福才是最大的心愿。

4、诵经典。参加人员齐诵《孝亲敬老歌》歌词。

天底下,人世上,爹娘恩深似海洋,从小懂得孝父母,长大报国好儿郎。烛光照,闪闪亮,育我青春好时光;传道授业解疑惑,滴滴师恩记心上。日出东方好辉煌,黄河入海万里长。中华孝道传千古,千古中华礼仪邦。先栽树,后乘凉,长者恩德不能忘,老吾老及人之老,春风化雨暖心房。乌鸦反哺拳拳意,羊羔跪乳意长长;爱父母敬师长,人伦道德第一桩。日出东方好辉煌,黄河入海万里长。人人捧出心中爱,中华孝道放光芒。

5、发善心。

胡水发言: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

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陈星雨发言: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这种朴实无华,艰难执

著,自强自立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人要往前走,一定会走出一个充满笑声的人生!

迟鑫发言: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盛誉晗发言:孝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孟佩杰付出的是孝心,赢得的是尊重。一个感动中国人的平凡女孩。童稚的年岁,她一力撑起几经风雨的家。她的存在,是养母生存的勇气,更是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佩杰是个乐观的孩子,她说:“看前头,前头是很阳光的。”

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着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了四千多个日子,可是她的笑容仍然灿烂如花。

6、念劝善词。参与者同念“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做一个善良的人,”。

7、一堂一善事(日行一善)。

日行一善记录

日期 记录

5.6 帮同学浇花

5.7 跟没带课本的同学共用我的课本

5.8 捡起了前面同学丢的水卡

5.9 公交车上给旁边的老奶奶让了座位

5.10 天黑了把同学晾在外面的衣服收回来

5.11 光谷步行街外面碰见拉二胡的白胡子老爷爷给了两块钱

5.12 路上把掉在垃圾桶外面的垃圾捡起来丢进去

5.13 帮同学提很重的东西上六楼

5.14 把用过的旧课本送给爱心协会

5.15 为别人指路

5.16 喂了学校里一只流浪猫

5.17 帮室友把衣服提取洗衣房洗

5.18 东十二义工做清洁

5.19 帮室友打水

5.20 帮下课晚的同学打饭

5.21 帮同学浇花

5.22 喂学校的流浪狗

5.23 帮同学装软件

5.24 帮同学交作业

5.25 帮同学打饭

5.26 排队买票的时候让后面的老奶奶先买而且还帮同学买票

5.27 陪同学练球

5.28 帮同学浇花

5.29 帮同学贴墙纸

5.30 帮同学在超市带东西

8、行崇德礼。道德讲堂衷心地祝愿大家:“厚德善行,吉祥相伴!”

9、送吉祥。为贫困学生献爱心。

第3篇:用“孝心”撑起一个家

用“孝心”撑起一个家——三水湾中学联合共建社区探索道德讲堂活动新思路 4月26日下午,三水湾中学联合共建单位农翔社区开展了本年度第四场道德讲堂。与以往道德讲堂活动不同的是,三水湾中学将活动主阵地转移到农翔社区的道德讲堂活动室,增加了活动形式,丰富了活动内涵。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自古以来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三水湾中学亲情特色教育要求。“孝”之所以放在了“百善”之首,不仅仅因为父母生育了我们,更重要的是父母之于我们的“养育之恩”。

在这次道德讲堂中,三水湾中学805班付杨玖妤、胡仁菲两位同学主持,以“六个一”(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讲故事、发善心、送吉祥)贯穿始终。在“唱歌曲”环节中,一首《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唱出了在场所有的心声。在“学模范”环节中,让我们学习了照顾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用双臂支撑起中国

用双臂支撑起中国

——————观《钱学森》有感

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小罗克韦尔奖,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

人,一级英雄模范奖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就是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在他的身上有着无数的荣誉与光环,但有谁知道,他历经的千辛万苦。

当他被美国怀疑是共党,被打入冰凉、黑暗的坚牢时,当他所有的权力被美国剥夺时,在阴暗的监牢里他想的依然是祖国,当他被宣布无罪释放时,却依然过着被监视的生活,但

他却利用这个时间来完成了经典论著〈工程控制论〉,但是此时此刻,他依然不满足,因为

他最大的理想是学业有成后,报效祖国,希望祖国繁荣富强,这种对祖国的怀念是不可代替的,他的报国之心一直激荡着,当美国人嘲笑他,你的祖国什么都没有,你的才华回国后也

根本得不到施展,回去能做什么?去种苹果?

美国人的嘲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一个女人撑起三个家

一个女人撑起三个家

------记王坟镇孝亲典型唐增菊

敬 业 敬 老 她是爱岗孝亲的范例

在家中老人眼中, 她是一个知冷知热的好儿媳、侄媳、孙媳;在丈夫眼里,她是一个最关心别人,唯独不关心自己的好妻子;在同事眼中,她是整天奔波、勤勤恳恳工作的“事业迷”;在邻居眼里,她是全村再也找不出第二个的好人„„

她就是王坟镇杨家窝村退休医生,曾被评为山东省“敬老爱老先进人物”的唐增菊同志。

今日去采访,天空又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山野被雾气笼罩,这些日子每次去采访孝亲典型,天总是洒雨与我同行,也许这是他们的孝亲事迹早已让天公感动得流泪吧。

手中的一份唐增菊的简历让笔者大体了解到:唐增菊,69岁,1958年参加卫生工作,先后在孙旺卫生所、王坟公社医院、孙旺乡医院、王坟中心卫生院工作,1996年退休,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母亲用勤劳和坚强撑起一个家散文

母亲用勤劳和坚强撑起一个家散文

母亲一生虽然平凡,但他勤劳,热心,孝敬老人的性格深深影响着子女,她是我们兄妹在人生的旅途上,学习的榜样。

母亲董爱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由于过早的操劳,岁月的沧桑已过早地爬满了母亲的脸庞。母亲虽然普通,身上却有许多的优点,勤劳,节俭,坚强——他和父亲结婚后,由于家里比较贫穷,父亲只身来到平顶山的煤矿上干活,家里的重担一下子落到母亲一个人身上。那时候母亲天不亮就起床,做好一家人的早餐后,背起锄头就上地里干活。晚上一家人都进入了梦乡,母亲还在油灯下缝缝补补。常常一觉醒来,母亲依然在忙碌着。

父亲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爷爷不在了,奶奶身体不好。靠着父亲的接济,两个叔叔也都相继成了家。父亲微薄的工资还要顾我们这样一个大家,即使这样,母亲也从来没说过什么,反倒给奶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母亲用勤劳和坚强撑起一个家散文随笔

母亲用勤劳和坚强撑起一个家散文随笔

母亲一生虽然平凡,但他勤劳,热心,孝敬老人的性格深深影响着子女,她是我们兄妹在人生的旅途上,学习的榜样。

母亲董爱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由于过早的操劳,岁月的沧桑已过早地爬满了母亲的脸庞。母亲虽然普通,身上却有许多的优点,勤劳,节俭,坚强——他和父亲结婚后,由于家里比较贫穷,父亲只身来到平顶山的'煤矿上干活,家里的重担一下子落到母亲一个人身上。那时候母亲天不亮就起床,做好一家人的早餐后,背起锄头就上地里干活。晚上一家人都进入了梦乡,母亲还在油灯下缝缝补补。常常一觉醒来,母亲依然在忙碌着。

父亲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爷爷不在了,奶奶身体不好。靠着父亲的接济,两个叔叔也都相继成了家。父亲微薄的工资还要顾我们这样一个大家,即使这样,母亲也从来没说过什么,反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用微笑支撑起一个家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微笑支撑起一个家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