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18 08:19: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安全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安全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省市及华电集团公司各级部门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月”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强化“安全红线”主体责任的落实和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厂安全监察部和人力资源部共同协作,分批次组织全厂职工观看了“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片《生命的红线》、《盲洞·迷途》和《生命刻度》等事故警示教育片。

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屏幕上,一起起安全事故,夺去了多少鲜活的生命,给死难者家属心中留下无尽的伤痛。泣血的场面,深深地刺激着我们的视觉神经,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揪心、叹惜,心灵深处也受到强烈的震撼,又一次深刻的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以及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增强安全责任感的必要性。

对于安全这个话题,带给我们的思考确实太沉重了。我们天天讲安全、月月说安全,但迄今为止,在我们身边仍然存在有许多的不安全因素,也时常有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事件发生。众所周知,今年2月份,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曾发生一起人身死亡事故;今年4月份,我厂也发生了一起处理汽机高加泄漏缺陷时,导致检修人员被严重烫伤的人身伤害事故。事故给他们本人及家庭带来了不幸,也使我们感到同情与遗憾。心情沉痛之余,想到这些事故如果不发生的话,原本幸福的家庭是多么的快乐。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企业的生命,是家庭的幸福,是平安,更是一种珍爱生命的人生态度。春天走了会再来,花儿谢了会再开,然而,生命失去了却不会再拥有!平安回家,会让我们的亲人少一份牵挂,父母多一份宽慰,家庭多一份欢乐!

就员工个人的安全,针对每个人的家庭具体而言,关系到我们的父母、妻子儿女,一旦出现人身安全事故,我们痛在身上,她们疼在心上,仔细用心的想一想,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就不是你、我个人的事了。

首先,事故的发生,使受到伤害的员工身体健康情况大大下降,这就是“健康帐”。没有健康的身体,整日在痛苦中度过,伤者行动不便,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谈何个人的生活幸福与快乐?第二,事故的发生,需要受到伤害的员工家庭成员的照顾,长时间下去,会把整个家庭成员拖的精疲力尽,这就是“家庭帐”。整个家庭成员成天为了伤者而影响到工作学习,谈何家庭的幸福、和谐与美满?第三,事故的发生,使受到伤害的员工的经济收入明显下降,这就是“经济帐”。受伤后失去劳动的能力,上不了班,干不了活,自然收入就减少了,经济条件不好了,谈何提高家庭生活的质量?

追求幸福快乐,是人之本能。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心目中的“幸福指数”,“平安”二字占有越来越重的份量。在春节贴的春联上、在人们的祝福语中、在工厂车间、在出行的车上„„“平安”二字无处不在。孙悦的一曲“祝你平安!”曾红遍大江南北,可见,“平安”二字受人们欢迎的程度。因为人们深深知道,只有与安全、平安结缘,才能让幸福相伴。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健康与家庭的和谐美满是最幸福的。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就要确保安全生产,那么我们就必须在整个生产工作过程中,牢记职责使命,强化红线意识,克服麻痹思想。认真执行“两票三制”,按章操作,真正做到“不安全不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企业不消灭事故,事故就会消灭企业。”国家安监局发言人黄毅如是说。企业是安全生产主体,一个企业要发展,安全是前提;一个家庭要幸福,平安是保障。在工作中,我们要牢记亲人的叮嘱,领导的重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时刻保持警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对事故隐患要有一定的预见性,遵章守纪、按章作业,坚决做到“四不伤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可控、能控、在控,才能让幸福时刻萦绕在你我的身边。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高于一切。然而,火灾、触电、瓦斯爆炸、车祸等事故却把人们唯一的生命夺走了。今天观看了安全警示教育片后,再一次使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珍贵,感受到事故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学习事故案例或观看事故警示教育片,不仅仅是一时的教育与启示,核心的问题是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如何吸取事故教训,如何真正把安全工作摆在第一位,坚决做到不安全不工作。

安全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责任。在工作岗位上,每一位员工都应该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认真执行安全规章制度,做到“不安全不工作”,坚持安全工作“双保险、三保险和多保险”。只有保证安全,工作才能顺利有效开展。安全是你我幸福快乐的源泉。如果说幸福是一首美妙的乐曲,安全则是与之并存的音符。让我们行动起来,用安全的音符谱写生命最美妙的乐章。为了你和他人的幸福,为了家庭的温暖,让安全铭记在心,真正做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直到我会安全。让安全时刻陪伴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撑开双臂,拥抱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第2篇:安全警示教育片

安全警示教育片《伤逝》观后感

今年是全国第十二个“安全生产月”,根据航道处文件精神和航道站“安全生产月”活动部署,全站开展了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周活动,组织全员观看了201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片《伤逝》。感触良多,以下是我观过该片的一些感受,愿与大家分享。

安全教育片《伤逝》精选了2012年车祸、矿难、爆炸、坍塌等典型事故,可能这些事故我们都曾见过新闻报纸,些许还有所印象,但《伤逝》纪录片借助新闻播报、后续追踪及情景再现等形式,直面逝者亲人的视角,无言之中便能击穿人们的内心,引起对公共安全的共鸣,深刻揭示了一起起事故所造成的身体之痛、家庭之悲和生活之苦。《伤逝》分为上下两部,第一部名为《余生之痛》,着重描述事故幸存者遭受的肉体与心灵的双重创伤,有山西大运高速车祸幸存的老人痛失独子的锥心;有昆明官渡大火幸存女孩为逝去三姐妹未实现梦想独自前行的心酸;有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引桥坍塌事故幸存男人坚毅的买票带发小儿骨灰回家的悲凉;有威海嵩泊社区管道液化气爆炸事故幸存孩子呼唤逝去父母温暖的感伤,事故的突降给亲人带来了一生无法平复的创伤。第二部《离别之哀》则着重追踪事故死难者家属的凄凉状况,交织着武汉东湖景区工地升降机事故中一家三口坠亡后家中二老年夜饭时的孤苦;宜宾钓鱼台煤矿瓦斯爆炸中亡者妻子对未来现实生活的茫然;贵州兰海高速大巴事故中死去帅小伙儿父母对老人的无奈欺瞒;还有香港港九小轮撞击南丫四号事故中妻儿殒命致幸福三口之家支离破碎的故事,段段催人泪下。

观看过这些真实发生的案例后,灾难中逝去的生命和他们的亲人,使我感到同情与遗憾,那些逝去的生命和家属们悲伤的面容提醒人们,安全生产不容忽视。

由于当前社会物欲横流,功利思想弥漫,人们严重缺乏忧患意识,安全法规意识淡薄,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总在血淋淋的教训中诞生。6月是全国“安全生产月”,可6月1日中储粮大火、6月2日大连中石油爆炸和湖南邵东煤矿爆炸、6月3日吉林禽业公司火灾致120 人瞬间亡命、6月4日京港澳高速河南段56车相撞事故件件无不触目惊心。血的教训再次提醒我们不要重蹈覆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牢记这些惨痛的教训才能让心中的警钟长鸣。“平安交通,人人有责”,交通人更应该对自己身边的安全隐患有全新的认识、发现,并且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健康与家庭的完美是最幸福的,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就要确保安全生产,我们必须在整个生产工作过程中确保安全。坚决克服安全思想意识薄弱的侥幸心理,杜绝遵章守纪自觉性不高,违反操作程序、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安全监护不到位等现象。

通过观看影片和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活动,提高了我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理论基础,我会牢记自己的责任,时刻遵循“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并且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将安全生产月延续到以后的每个月、每一天。

第3篇: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观看煤矿警示教育片后,片中的场面使我受到极大的震撼。安全事故通过声像播放方式,再现事故现场,使我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观看后让我感到对煤矿生产讲:“安全是最大的效益。”

一、事故对人身、对家庭的伤害

什么是安全,对于我们职工来说,就是不出事故,就是人身不受到伤害。而一旦发生了工伤事故,即使是手上破个口子,也会让人承受一定的痛苦。出了重伤,有的失去了工作能力,有的长期卧床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给自己和家庭增添无尽伤痛。特别是工亡事故,有的工亡职工,正是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家庭的每个人都是他的至亲至爱,他的逝去,使子女失去了父爱,使年迈的父母失去依靠,使朝夕相处的妻子失去了伴侣。这种伤害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也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二、安全的社会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观看煤矿警示教育片后,片中的场面使我受到极大的震撼。安全事故通过声像播放方式,再现事故现场,使我有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观看后让我感到对煤矿生产讲:“安全是最大的效益。”

一、事故对人身、对家庭的伤害

什么是安全,对于我们职工来说,就是不出事故,就是人身不受到伤害。而一旦发生了工伤事故,即使是手上破个口子,也会让人承受一定的痛苦。出了重伤,有的失去了工作能力,有的长期卧床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给自己和家庭增添无尽伤痛。特别是工亡事故,有的工亡职工,正是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家庭的每个人都是他的至亲至爱,他的逝去,使子女失去了父爱,使年迈的父母失去依靠,使朝夕相处的妻子失去了伴侣。这种伤害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也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二、安全的社会效益账

煤炭生产是高危行业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安全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全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