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乡镇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
乡镇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是指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建设之前,或在内部控制建设的初期阶段,对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的“摸底”评价。下面是关于乡镇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乡镇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一)
为进一步指导和促进各单位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工作,播州区财政局在全区行政事业单位中全面组织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并坚持全面性、重要性、适应性及问题导向原则,按照组织动员、开展评价、评价报告及其使用、总结经验等四个阶段分别作了要求。
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各镇(乡)及区直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本镇(乡)、本部门(本系统)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做好前期部署、部门协调、进度跟踪、指导督促、宣传报道、信息报送等工作,确保所辖单位全面完成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通过“以评促建”的方式推动本地区(部门)单位内部控制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是要加强监督检查。各单位应当按照本通知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确保评价结果真实有效,并将开展工作的相关资料装订成册,迎接检查。区财政局将在10月份对镇(乡)(部门)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进展情况和评价结果的监督检查,对工作进度迟缓、改进措施不到位的单位,应督促其调整改进;对在评价过程中弄虚作假、评价结果不真实的单位,一经查实,应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评价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应及时协调解决。
三是要加强宣传推广和经验交流。各镇(乡)、各部门要加大对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及其成果的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微信等媒体资源,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持续宣传报道。同时,区财政局将组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单位,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工作会等形式,推广先进经验与做法,发挥先进单位的示范带头作用。
乡镇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二)
为有效制约内部权力运行,强化内部控制,规范财经秩序,改进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根据桑植县财政局的工作部署,“十一”国庆过后,桑植县廖家村镇财政所迅速启动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此次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要工作,一是根据县财政局文件的要求,制定财政所未建立的工作制度,对财政所已建的内部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完善,全面做到从制度上强化的人员的管控,对资金的管理;二是对照文件要求,对不相容岗位与职责分离设计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比对,确保基层财政岗位设定符合法律法规;三是对预算业务、收支业务、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控制情况进行核查,做到手续齐全,程序到位。
开展此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不仅能够使基层财政部门的内部管理制度更加完善规范,提供管理水平,更能够促进基层财政部门进行结构优化,推进财政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推动廉洁财政、高效财政、阳光财政的建设。
乡镇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三)
为规范政府预算行为,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推进落实依法理财,建立健全全面、规范、透明的预算制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能,规范预算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更好的为赛罕区经济建设的发展服务, 10月25日,赛罕区财政局召开了全区《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学习培训班。本次培训班分上下午两场,上午金桥开发区、各镇、街道和全区所有预算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财务人员以及区财政局全体干部参加了本次培训。
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把握新预算法的内涵,增强学习贯彻实施新预算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对各预算单位行政一把手提出了9点注意事项;对于做好本次培训有三点要求:加强领导重视,珍惜本次培训机会;狠抓责任落实,明确人大、财政及各预算单位工作职责;保持会场纪律,认真抓好学习落实。
本次培训班为期一天,上午特邀内蒙古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副院长徐博教授围绕三公经费、政府债务、绩效评价等八个问题进行了讲解。下午特邀自治区财政厅会计处朱晓方副处长就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目标、基本原则、评价内容、具体步骤、评价的方法、评价的运用等方面对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进行了讲解。通过本次培训班,明确了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职责,促进了全区财务人员学法、懂法、用法,为推动全区财政改革,更好的为赛罕区经济建设的发展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2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
关于**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2016】**号)及《**转发》(**【2016】**7号)文件要求,推动**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能力,加强廉政风险防范,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为依据,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了如下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是指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建设之前,对单位内部控制运行状况和效果进行初步评估,提供后续改进指导。
(一)明确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内容,使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围绕重点工作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二)发现单位现有内部控制基础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二、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内控规范应当贯穿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员参与、全业务覆盖、全过程监控,保证控制范围的全面性。
(二)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控规范应当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针对本单位的重要经济活动、可能存在重大风险的环节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
(三)制衡性原则。内控规范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有效机制,真正发挥出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作用。
(四)适应性原则。内控规范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三、内部控制工作进展情况
按照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结合单位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本单位于 2016 年**召开了内部控制工作的启动会议,并制订了下一步工作方案。截至目前,开展的主要工作有:
(一)全员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单位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及内部控制的建设工作。为确保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有组织、有计划、扎实有效地进行,经研究成立了**内部控制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担任组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确立财务科为建设工作牵头的部门。同时制定了内控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牵头部门的工作职责以及内部控制建设运转的工作机制。
(二)积极参加培训,组织专题学习。在**组长的带领下,负责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的工作人员积极参加了**召开的专题业务培训会议,认真学习了《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如何进行内控建设的业务操作以及重点工作等,加深了对内部控制建设的认识。会后,及时组织内部控制小组成员,开展专题学习活动,针对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与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两个重点方面进行了业务培训,确保下一步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
(三)明确工作职责,落实任务分工。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涉及到每个部门的单位层面、业务层面、评价监督等方面工作,为了推动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与制度建设工作能按时保质完成,我们于**召开内控专题会议,在内部控制小组的统一部署下,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将工作具体落实到部门负责人,要求各部门制定出工作职责表,设计出业务流程,绘制出结构图;对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对已有的制度梳理,找出不达标之处,进行修订完善,做到牵头部门负责组织落实,相关部门积极协调配合,保证内控规范的有效实施。
(四)全面开展“摸底”,客观评价总结。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评分表》及填表说明,组织开展了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对本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工作进行全面认真的评价,实事求是的量化打分,经测评,单位层面得分38,业务层面得分31分,总分69分,因存在不适用指标,换算后的得分为70分。在此基础上撰写评价报告与工作总结。
四、基础性评价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
(一)制度建设不够完善。针对各项业务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内控制度,但对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还存在内控制度还没有全面覆盖,已建立的制度还不够完善,开展内控风险评估工作做得不到位等问题。
(二)未对权利运行的制约加强监督。虽然构建了健康的权利运行机制,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但没有形成定期督查决策权、执行权等权利行使的机制。
(三)未建立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没有建立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未能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这也是我们在单位层面上失分较多的主要原因。
(四)预算控制不够到位。一是没有将本机关的预算指标,按照部门进行分解,预算支出没有细化到具体部门、具体项目,达不到逐项逐笔核定、对应支出的要求。二是预算执行存在差异,主要是年初预算编制时,有些工作缺乏预见性、决定性,中途因为工作需要,追加预算而造成的。
五、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下一步计划
(一)推进制度建设。按照内部控制实施工作方案稳步推进,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分析风险隐患,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制订《**内部控制规范》,确保内部控制实施工作平稳、有序、顺利进行,保证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机制得以长效运行。
(二)检查落实整改。以此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为依据和标准,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对照、归纳,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问题,要按照指标要求,采取整改措施,达到内部控制指标要求的标准,切实有效地防范各类风险,提升工作的管理水平。
(三)建立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可促使单位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并处于一个管理科学、决策准确的良性循环之中。我们将依托市财政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建立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并按照要求做到主要业务全覆盖。
(四)加强全员学习。通过加强宣传、培训等方式,促进各部门、各责任人要深刻领悟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要求,更新管理理念、掌握内控方法,在单位形成“人人学内控、人人讲内控、个个受约束”的良好气氛,促进单位建立系统、规范、高效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
六、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体会
在实施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中,我们深刻领会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开展基础性评价工作明确了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重点内容,使各部门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围绕重点工作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在“摸底”评价过程中也发现了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建立起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推动内部控制完善与实施工作顺利完成。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性: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控制制度,不仅可以规范单位的管理,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保护各类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也可以有效地堵住漏洞,防止各种舞弊和腐败的发生。
本单位将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作为2017年重点工作,不断完善、规范内部控制工作,全面执行《**内部控制规范》,确保内部控制覆盖经济和业务活动范围,推动单位事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第3篇: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
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
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制度以实现单位自我评价和主管部门外部评价已经成为单位落实内部控制建设要求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关于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参考!
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一】
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严肃和规范财经秩序,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财政部2012年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2015年发布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2016年发布了《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这些意见或办法,对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
第4篇: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自查报告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自查报告(精选15篇)由网友 “jjjjjjjca”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自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自查报告
10月20日上午,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张宁东校长主持召开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会议,协调推进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内部控制建设及有关材料上报工作。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领导李振秋、周旺、杨清源、王鑫、黄春波出席会议,校内各职能部门全体中层干部参加会议。
会上,杨清源总会计师就《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方案》的起草过程、工作思路、工作内容和重点做了解读,要求各部门认真研读工作方案内容和要求,以高度责任感落实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各项工作。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自治区财政厅
第5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范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范文
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后,我们在不断的成长中得到了更多的进步,让我们对过去的工作做个梳理,再写一份工作总结。那么如何把工作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总结1
政监、纪委、财务等相关部门,要加强会商和信息共享,协调联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发挥先进单位的示范带头作用,共同推动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
近日,宣汉县公安局警务保障室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迅速落实,制定了《宣汉县公安局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并向局属各部门、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