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鳟鱼 教案
《鳟鱼》钢琴五重奏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积极参与歌唱、聆听活动,并理解《鳟鱼钢琴五重奏》这部作品的音乐内涵。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真听辨《鳟鱼钢琴五重奏》各段在乐器、音色和其他音乐要素方面的变化,并关注由此带来的音乐情绪的变化,着重于对乐曲音乐形象的感知和乐曲情绪的体验。
3、知识与技能:能够熟悉《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的主题旋律;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
教学重点:熟悉《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的主题旋律;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教学难点:听辨《鳟鱼钢琴五重奏》各段在乐器、音色和其他音乐要素方面的变化,感知乐曲的音乐形象、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鳟鱼图片,背景音乐《鳟鱼》主题。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鱼吗?它们这时的心情如何?这群可爱的小鳟鱼会遭遇些什么呢?
教师简介歌曲《鳟鱼》。师:在这首歌曲问世两年后,舒伯特应一个朋友之邀,又创作了一部叫做《A大调钢琴五重奏》室内乐作品。全曲共分为五个乐章。因其中第四乐章用歌曲《鳟鱼》的音乐主题写成,所以又称其为《鳟鱼钢琴五重奏》。在这部作品里舒伯特运用了器乐的各种特点和多种变奏手法,将歌曲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和描述。那么,今天我们的重点就是欣赏这首《鳟鱼钢琴五重奏》。
二、欣赏作品
(一)熟悉音乐主题
1、简要介绍钢琴五重奏,并分别聆听弦乐家族各种提琴的音色。(课件)
2、哼唱主题旋律,熟悉作品主题。
(二)初步欣赏作品(课件)
1、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部室内乐的佳作。聆听时注意乐曲情绪是怎样变化的?这部作品你听出有几段?大家也可以根据书中的乐曲的结构图来判断这部作品有几段。
2、带问题初步聆听作品。
3、学生回答教师先前提出的问题,后教师归纳。
(三)分段欣赏作品(课件)
1、师:我们通过听辨各段在乐器、音色、力度、速度、音乐形象等音乐要素方面的变化,来赏析这部作品。(欣赏过程中逐步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2、欣赏:主题(小提琴演奏的主题)
师: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小提琴)你感受到鳟鱼是怎样的心情或者联想到鳟鱼怎样的形象?(悠闲、自由自在、无忧无虑)3:欣赏:变奏一(钢琴主奏)
师:主奏乐器变成了什么?(钢琴)小鳟鱼的形象有没有改变?(欢快嬉戏、悠然自得、纯真可爱)
4、欣赏:变奏二(大提琴奏主题,小提琴奏副旋律)
师:主题的主奏乐器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主题由什么乐器奏出?
5、欣赏:变奏三(大提琴、低音提琴主奏)1)初听
师:请你们用动作模仿你听到的乐器。(钢琴)师:这段钢琴的演奏速度与力度如何?此时小鳟鱼还能快乐悠闲么?它预示着什么呢?(预示着危险即将来临或者似乎令人感到渔夫的脚步声)
2)复听,关注主题的音色
师:此时,小鳟鱼正悄悄地躲在钢琴强大的伴奏下,仔细用耳朵去寻找,听一听,是什么乐器在歌唱小鳟鱼的主题旋律?(大提琴与低音提琴)
师:钢琴在明处,而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在暗处,实际这更加衬托出鳟鱼的单纯、无辜。这时候钢琴就好比渔夫,而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就好比单纯善良无辜的小鳟鱼。
6、欣赏:变奏四
1)师:可能发生什么了?(渔夫、大鱼追赶------)音乐显得紧张不安,示意渔夫无情闯入小鳟鱼愉快美好的生活,使小鳟鱼遭遇不幸。好像渔夫投网或者是渔夫搅浑了河水。2)交流鱼的反应。
师:你若是小鳟鱼会怎么办?你联想到了什么?(逃窜、颤栗)小鳟鱼颤栗着,立即逃窜,后因看不清误食了鱼饵,渔夫提起钓竿,把小鳟鱼提起了水面,小鳟鱼垂死挣扎。3)复听。
7、引入变奏五
1)师:小鳟鱼的命运如何,听听音乐是如何诉说的?初听变奏五 2)交流
师:你们从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惋惜、叹息、同情、忧伤)3)解读作品
师:歌词中的我,指的就是舒伯特本人,舒伯特经常在维也纳看人钓鱼,他曾说过:“我对水里自由游动的鱼儿是多么地羡慕,而当他们被钓起,我是多么伤感,我把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这部作品中,以表达对生命的光辉祝福以及对死亡的哀悼。”
9、欣赏:结束段
师:最后主题旋律再次出现,音乐又回到了开始的那种明快、清澈、透明的音乐形象。
10、对比分析
师:我们的心情一直在随着音乐在跌宕起伏,让我们思考一下,在几次变奏中,速度、力度都做了哪些改变?(完善表格内容)
11、简单介绍变奏曲式。
变奏曲式:由代表基本乐思的音乐主题及若干次变奏所构成的曲式,称为变奏曲式。
(四)再次完整欣赏作品(课件)
1、提出问题,追问音乐内涵 师:为什么小鳟鱼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后,音乐却还结束在欢乐的情绪上?(学生自由想象,教师给予点评)
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透过舒伯特的音乐看到了一个生动又富有哲理的世界。自由和光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尽管单纯和善良常常会被虚假和邪恶所害,但是苦难终将过去,欢乐必将到来,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还是坚持要做一个真实和善良的人!做一个心中永远充满希望的人!
第2篇:《鳟鱼》的教案
《鳟鱼》的教案
从学生的兴趣和发展出发,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充分运 用音乐本体语言,引导学生聆听与体验音乐,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鳟鱼》的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双基目标:
1)基本知识: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生平简历及在艺术歌曲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说明: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多的了解国外著名作曲家的生平介绍,以及对音乐的贡献)
2)基本技能:感受歌曲中因调式的转换而造成的情绪与气氛的变化,以及初步认识伴奏在塑造音乐形象上所起的作用。(说明:高年级的学生应该不仅仅只限于听歌曲,而且应该更多的从整体上理解音乐作品,比如说伴奏)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音乐时要有良好的习惯,学会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更多的了解外国音乐家的作品以及贡献。(最后一条是作为常识了解)
4)德育目标: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意义,并能明确本课所揭示的寓意:善良与单纯往往被狡诈与邪恶所害。
二、教学重点的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包括调式在内的各种音乐表现手段的作用。(说明)
2)教学难点:在解决重点的基础上深化调式变化对音乐情绪的影响及重大作用。(由于教学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有些困难,所以教学难点由教师讲解,学生了解掌握)
三、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分教材分析、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教授新课五个方面来讲。
1)教材分析:《鳟鱼》这首作品是1817年夏天舒伯特20岁时写的一首颇受人们喜欢的活泼的抒情歌曲。(简要介绍一下作品,让学生先简单了解作品)
2)组织教学:
①师生问好歌。(12 34 5 — 15 63 54 32 1—,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
②听音模唱训练。(再同一个大小调式中,弹奏同根音的大小三和弦,听辩并分别模唱。这是针对基本技能方面来说的)。
③基本节奏训练。(针对在曲谱中出现的节奏练习)。
3)复习旧课:
根据老师的钢琴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回顾所学的有关舒伯特的内容。
(复习要求:因为本课是第二课时的内容,所以要对第一课时所学的舒伯特《摇篮曲》进行简单复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要有连续性。
4)导入新课(从这一环节开始我将使用教学课件)
①这时在屏幕上出现几张关于鳟鱼的图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在音乐课中学习歌曲中的小动物——鳟鱼。大屏幕出现本课课题《鳟鱼》以及作曲家舒伯特的名字。
②教师开始提问学生自己查阅有关这首作品以及作曲家的资料,随后在屏幕上出现舒伯特的肖像画以及介绍。
(目的: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作品内容)
5)讲授新课:
①由老师介绍总结一下舒伯特更多的优秀作品。(屏幕上出现三首视听作品)
②首先来听一遍歌曲,听完后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一下三段歌词。(先从歌词来了解作品内容。屏幕上出现歌词)
③听第二遍时,要在听的.过程中思考一下3个问题:
※ 这首乐曲分为几个乐段?
※ 歌词描写是什么样的故事?
※ 歌曲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表现的?
(这时我会播放已经做好的flash动画。本环节要求学生自己分析乐曲,来培养学生视听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最后由老师总结以上问题。)
④最后一遍歌曲。
※ 要求学生听乐曲时,在乐段发生变化的时候举手示意老师。(这时本课的重点,因此在老师的帮助提示下完成这个练习)
※ 根据伴奏音型的不同变化,说出情绪情感的变化。(这时本课的难点,这由老师总结)
※ 歌曲的最后两句于第一、二段的两句相同,但表达的内心心情有什么不同吗?(歌词:我满怀激动的心情看鳟鱼上了当)
6)学生表演故事内容
分别请两组学生上来,根据故事的情节来编排表演《鳟鱼》。(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一共有三个角色:渔夫、我、小鳟鱼。表演完毕后由学生自己讨论这首歌曲的寓意,最后由教师总结)
四、巩固练习
由教师提问这节课所学习的有关于舒伯特以及这首作品的常识问题。(目的: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五、课堂小结
① 教师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要求学生了解即可)
② 这首歌曲所揭示的寓意。
③ 让学生了解歌曲表现的不同,可以通过伴奏和音乐来表现。
六、布置作业
虽然本课是作为欣赏课来学习,但希望学生回家后能自己学习演唱这首歌曲,记住作曲家。
第3篇:《鳟鱼五重奏》教案
《鳟鱼五重奏》教案(推荐13篇)由网友 “一念之间”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鳟鱼五重奏》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鳟鱼五重奏》教案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鳟鱼》的曲谱
【教学设想】
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和启发式教学老师用生动、形象,富有表情的讲解、反常,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讨论、归纳、欣赏、观看、演唱、律动、创作等,充分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表现、体验音乐的情感,从而达到“学中乐、乐中学”的教学目的。
【教学程序】
一、学生听任贤齐《我是一只鱼》进教师,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刚才听到的一首歌曲是什么?
生:任贤齐的《我是一只鱼》。
师:这首歌曲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向往自由自在。
师:不管是鱼也好、人也好都是向往自由,下面我们
第4篇:其他教案-鳟鱼
其他教案-鳟鱼(整理12篇)由网友 “P社社长崔胜澈”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其他教案-鳟鱼,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鳟鱼五重奏》教案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鳟鱼》的曲谱
【教学设想】
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和启发式教学老师用生动、形象,富有表情的讲解、反常,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讨论、归纳、欣赏、观看、演唱、律动、创作等,充分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表现、体验音乐的情感,从而达到“学中乐、乐中学”的教学目的。
【教学程序】
一、学生听任贤齐《我是一只鱼》进教师,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刚才听到的一首歌曲是什么?
生:任贤齐的《我是一只鱼》。
师:这首歌曲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向往自由自在。
师:不管是鱼也好、人也好都是向往自由,下面我们来听一
第5篇:音乐欣赏《鳟鱼》教案
《鳟鱼》教案
苏州市善耕实验小学 孙斯宇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生能听出音乐的段落之间情绪,力度,音色等音乐元素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感受音乐描述的情绪和内容,辅以简单动作表现。
2、通过欣赏,学生知道了钢琴五重奏这种演奏形式,对其组成乐器有一定认识。
3、了解与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兴趣,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听出音乐的段落之间情绪,力度,音色等音乐元素的变化,对音乐内容有大体了解。
难点:通过演唱,动作等形式,加强对音乐的感受。教学准备:
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ppt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给同学播放三段音乐,请同学说一说听过这几段音乐的感受,并且他们都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小提琴)
二、欣赏主题
1、播放《鳟鱼》主题音乐,请你听一听它的情绪是怎样的,并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