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随想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17 08:21:4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岐山随想散文

岐山随想散文

龙腾周原,凤鸣岐山。周公故里,文明源头。单看这16字,你就知道这里是多么古老的。易经和这里有关,而中国的文化也就是”易“的文化。《黄帝内经》和这里有渊源,因为和黄帝对话的岐伯就住在这里。这里的人说的全是“雅言”。这里还有五丈原。五丈原你如果不知道,那么诸葛亮你应该知道,诸葛亮就是死在这里。据说这里一撅头下去就能挖出三千年前的`青铜物件。这里是周人肇基之始。姬氏从这里开始一下就开创了800年的天下。这里有很多美誉,“青铜之乡”,周礼之乡“,源远流长。我小时候就知道这里了,除了它的臊子面,还有那些历史典故。《封神演义》的故事,《三国演义》的故事。这个地方真的很吸引人。“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塬”这个地方就是岐山。这里的一草一物,一山一川,一人一塬,总能让我激动半天。这里的人不就是文王的子民么,这不是周人耕作的土地么,这不是诗经里的场景么,这不是姜太公排兵布阵的地方么,这不是孔明先生的军营么.........

第2篇:游春思岐山湖散文

游春思岐山湖散文

春意渐浓。又一整天的忙忙碌碌。驱车到岐山湖畔,观碧波荡漾,观音静贮,人员如织,忽感眼前的一片水面大了起来,也有诗意了。

漫步于平阔的坝面之上,岐山湖在山环水绕中透着宁静安逸,依稀可以体会到湖水中的闲情雅韵。登高回瞰,广厦栉比、大道纵横的县城风光仿佛已在足底。古有诗情,今有盛世,繁华景况令人不禁感慨,对岐山湖美景也心动了。

不远处二、三钓者抛下了钓杆,期待着收获。杨柳春风中,不断起着波澜的`湖水仿佛是一派人来人往的繁忙景象。湖边的石上长着萋萋芳草,与湖水相映,越发显得深幽清寥,令人思绪绵绵。

如把临城县城比如一个皇冠,岐山湖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辉映在皇冠的顶部。半城山来半城水,山区小城因此散发出卓尔不群之魅力。

阳光因水流的柔缓显得异常平稳,云朵因春风的吹送变得轻盈缥缈。风暖了,春至了,红日映照下,觉湖水从天际而来,映一襟晚照,留万里豪情。

总在物候更迭的日子里,平日无暇去梳理的缭乱心绪被悄然唤醒。现代诗人卞之琳写过:“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这其中的意境,一直未参透,现在身处如诗如画之地,感受着心情物语,感觉终于懂些了。

岐山湖畔,有些宾馆和农家的华灯开始流彩,水面一片柔和静谧,时而听见远处传来鸟鸣声声,如梦如幻。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举头参望北斗,在这岐山湖的里面,我却是回想如流水般稍纵即逝的时光,任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化作行云流水般的情怀。

谁说时光无迹、岁月无痕?在没有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水藻丛生、野鸟纷飞的河流,现已可观塔影、临水波、看远山,美丽的岐山湖带给我们说不尽的精彩。在这个春风轻拂的傍晚,远处的喧嚣已经隐去,春风、春日还有浓浓的春意在脚下的湖水中渐渐稀释。一轮明月渐起,装饰了湖面的波光,可我又装饰了何人的梦?

第3篇:凤鸣岐山有余韵散文

凤鸣岐山有余韵散文(精选3篇)由网友 “如是我闻”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凤鸣岐山有余韵散文,欢迎大家分享。

篇1:凤鸣岐山有余韵散文

凤鸣岐山有余韵散文

夜已经深了,雨也停了,虽然这个夏季来得格外迟,不过,今天夜里我却感到了一丝燥热,都市生活让我的躯体变得疲惫而懒散,这时候我不由得想起古人的一句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只可惜,在这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我无峰可望,无谷可遁,又要如何降下了欲望的帆,停泊在宁静的港湾,让自己的身心好好地休憩一番呢。

窗外无风也无声,只有昏黄的路灯在黑墨般的树影里投射下斑驳的光芒,对面的高楼挡住了星辰,也看不见洗心的月辉,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我却听见了若有若无的乐曲声,从高楼某个黑暗的窗口传出来,撩拨着我的心灵,顿时,我整个人仿佛身在一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凤鸣岐山有余韵散文

凤鸣岐山有余韵散文

夜已经深了,雨也停了,虽然这个夏季来得格外迟,不过,今天夜里我却感到了一丝燥热,都市生活让我的躯体变得疲惫而懒散,这时候我不由得想起古人的一句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只可惜,在这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我无峰可望,无谷可遁,又要如何降下了欲望的帆,停泊在宁静的港湾,让自己的身心好好地休憩一番呢。

窗外无风也无声,只有昏黄的路灯在黑墨般的树影里投射下斑驳的光芒,对面的高楼挡住了星辰,也看不见洗心的月辉,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我却听见了若有若无的乐曲声,从高楼某个黑暗的窗口传出来,撩拨着我的心灵,顿时,我整个人仿佛身在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中一般,耳边都是鸟鸣之声,间或夹杂着几声嘹亮的蝉鸣。悠悠然的琴声中,我听到了流水洋洋,听到了高山巍巍,令得我的心境也陡然一宽,身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夏收随想散文

夏收随想散文

眼看就要到六月份,芒种一过,在关中平原,自东向西,田野一片金黄,天空中不时传来“算黄算割”鸟的阵阵叫声,紧张的龙口夺食的夏收季节来临了。

童年记忆夏收中,“远也黄,近也黄,遍地麦穗翻金浪,社员们排成行,手拿镰刀收割忙。”、“算黄算割,老婆缠脚”、“麦黄谷黄,绣女下床”,时令到了,庄稼人不分男女、老少,谁也不能闲着,于是城里工作单边户纷纷回家收麦,读书的学生也放“忙假”(夏收假),成群结队外省“麦客”一泼接一泼涌入关中,“割麦、拉运、堆垛、碾场、扬场、晒麦、归仓、卖粮”,构成一幅幅壮丽的麦收赶场图,麦收的过程无不应证那句古老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如今收割机、电动车、汽车、手机,取代了人工作业,一人在地头,一亩地半小时完毕,麦收已不是体力活。过去我曾在《“算黄算割”的困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端午节随想散文

端午节随想散文

端午小假期,原打算借此休息之日回家一趟,看看已经半年未曾谋面的父母亲。给家里二老带点夏天的水果,陪父母亲过个简简单单的节日。最后,抑或是自己原本就不想回去,抑或是这本就不是一个重要的节日,终究还是未回去。

父亲也许早知道我放了端午小假,也许早知道我不会回去。放假那天,晚上十点多就给我打过了电话。电话里也没说多长时间,简单的聊了几句家常,就匆匆的挂了电话。

在我的记忆里,真正意义上的长时间离开家,是我上大学以后。十二岁那年,上了初中开始在镇里住校。但是那个时候每星期还能回一次,尽管住的时间很短就是一晚上,到了节日就更不用说了。

高中去了县城,虽然每星期不再常回家了,但是每逢大小节日,肯定回家。那时候回家的原因很简单,学校放假,没地方住,没地方可去,想回家。

上了大学,无论是平时抑或是大小节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岐山随想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岐山随想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