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预防孩子社交恐惧的方法
预防孩子社交恐惧的方法
宝宝与人交往到底有多重要?
1、生存的基本需要
孩子从小就表现出与人交往的需要。当妈妈喂婴儿吃奶时,用“呵呵”的声音与婴儿交往,孩子会用眼睛看着妈妈或以笑作答,这是亲子之情的流露和表现;孩子也非常喜欢跟小伙伴交往,即使不认识,只要碰在一起,八、九个月大的婴儿便会互相摸抓,以表示亲热。
年龄大一点的则因为有共同的乐趣、相互能懂的语言,很自然地在一起玩耍。而且当孩子的这种交往需要得到满足时,往往特别高兴。因此,家长应正确认识幼儿与人交往的需要,有意识地创设交往的条件,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
2、有利于智能发展
人际交往是一种基本智能,指能够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图、动机和感觉,并运用语言、动作、手势、表情、眼神等方式与他人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能力。
2~6岁是人际交往智能成长的关键时期,当妈妈生病时,能理解、感受妈妈的难受,并且说一些关心的话语;对游戏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能够学会克制独占、利己的想法,能与他人共同协商等等。最近,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人际交往能力是教育的四个支柱之一,儿童早期的人际交往技能、交往状况会深深影响其未来的人际关系、自尊,甚至幸福生活。
3、有利于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人际关系代表着人的心理适应水平、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人际交往不良常常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缺少正常人际交往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如下适应困难:拘谨胆小、害羞怕生、孤僻退缩,或自我中心、不能合作、任性攻击。而人际交往中的尊重、分享、合作、关心则是预防和治疗这类心理问题的灵丹妙药。
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水平,对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各种心理疾病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社交是生活中人人不可缺少的活动,但有的孩子怕见生人,甚至与熟人谈话时都感到紧张和脸红,不愿到人多热闹的场合。有时还会口齿不清、口吃、不敢抬头看人。严重时,在与人交往中出现惶恐不安,出汗、心跳加快、手足无措等现象。这些现象称之为“社交恐惧”。这些孩子常常被某些家长误认为孩子老实、听话、不顽皮。其实,这些孩子的心理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是孩子自卑的外部表现。
这些孩子,生活中常受到父母的批评,有时只是因为一个小小过错而遭到父母过分严厉的训斥,甚至受体罚;有时则因为父母情绪不好而毫无道理地发泄到孩子身上。孩子在这种家庭里,心里便产生惧怕心理,孩子甚至不能辨别该做什么,该说什么,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孩子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之中,他们从父母的行为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自己很无能,总是做错事,是个一无是处的孩子。这类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程度不等的社交恐惧倾向,严重者会成为社交恐惧症患者。患了此病,无法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他们会变得内向、孤独,人生观也变得消极、悲观。那么,如何才能防止孩子患上“社交恐惧”呢?
1、作为父母应重视并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社交恐惧倾向。及时审视自己对待孩子的行为是否恰当,并尽早纠正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对孩子给予更多爱护、表扬和鼓励。有必要时则带孩子进行心理咨询,在医生帮助下查找孩子的心理问题。
2、有时人的羞怯不完全是由于过分紧张,而是由于知识领域过于狭窄,或对当前发生的事情知道得太少。因此,平时要加强对文学、音乐、艺术等方面的学习,多看课外书籍、报刊,广泛地吸收各方面的常识,有了知识会帮助你树立自信,克服羞怯。
3、孩子在交往中出现上述症状时,强迫自己做数次深而长的有节奏的呼吸。心里要想着自己与对方是平等的地位,这可以使紧张心情得以缓解。平时注意训练用大胆而自信的眼光看别人,为建立自信心打下基础。也可教孩子做一些克服羞怯的运动。例如:将两脚平稳站立,然后轻轻地把脚跟提起,坚持几秒钟后放下,每次反复做30次,每日做三次,可以消除心神不定的感觉。
如何预防宝宝出现社交恐惧?
1、带孩子多见识世界。孩子出现社交恐惧,主要是孩子跟外界接触的机会少,而且独生子女的环境下成长缺少与同龄人的沟通和交流,加之父母工作忙碌,少机会留意孩子的变化,久而久之便出现了社交恐惧,要消除和预防社交恐惧,最好就是家长带孩子多接触同龄人,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接触世界的机会多了,那么孩子就乐意跟人交往了。
2、家园配合。家长和老师的作用不可或缺。比如在幼儿园里,老师可以请小朋友做手拉手的`游戏、让他们自我介绍,让他们交朋友;上课的时候,可以多点提问,消除孩子陌生感;家长方面,不要认为社会复杂就拒绝鼓励孩子社会交往,家长应该多带同龄的孩子在家里玩,比如过生日、才艺展示,至少要有3个孩子营造一个社会系统,多让孩子在人家面前说话和讲故事……只要坚持,孩子就会离社交恐惧越来越远。
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一个和睦的家庭对于孩子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据统计,儿童心理创伤多来源于家庭内部爱和安全感的缺失,而且形成创伤的年龄越早,对一个人的心理影响越大,甚至会影响终生。
另外,有的家长不能接受孩子在别的孩子面前吃一点儿亏,见到孩子们之间争吵打架,就要立即亲自出马干预,或指责对方,或找上门跟大人理论,或找到学校向老师告状。他们的动机是爱自己的孩子,实际上却阻碍了孩子自己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渠道。
其实,孩子之间打架争吵是很难避免的,他们在争斗中碰了钉子,就会有意识地忍让一些,获得暂时的平衡。被欺负的一方实在忍让不了,奋力反击也是理所当然的,男孩子即使受点皮肉之苦,也比失去尊严要好。老师和家长不要用“是好孩子就不能打架”的刻板观念限制孩子竞争的天性。孩子们正是在打了好、好了打的不断博弈中慢慢成熟起来的,这就是孩子的“社会化”进程,也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
第2篇:孩子克服社交恐惧的技巧
孩子克服社交恐惧的技巧
(来源:幼儿园教案网)
有些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暖身,才有办法加入一个团体或是新同伴;而有些孩子是没有足够的社交练习就直接参加社交场合了;有些孩子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而有些孩子天生就是比较害羞。但大多数的情况都是可以借由练习或鼓励克服的。
邀请一个孩子到家里玩,之后邀请两个,当孩子在自己家中时会感到比较自在,也可以更了解其他孩子,他会把在家中和朋友相处的自在感转换到其他的社交场合里。
陪在孩子旁边直到他感到自在或是和其他孩子有互动时,慢慢从孩子身边离开,但是还是要在孩子看得到你的地方待着。
让孩子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像是游泳、体操或球队,这样的经验会帮助孩子建立在团队中的信心
允许孩子在加入活动前先在一旁观看。有的孩子在参与之前需要先了解情况,在孩子还没准备好前就推他加入,只会让他更不自在。
教导孩子面对新伙伴时该有的相处方法。可以在家用角色扮演的方法练习,接受他的不自在感,并鼓励他试着使用刚学到的社交技巧,让他知道其他孩子很有可能也跟她有一样的感觉,会担心外表或者谈话内容。一旦她成功使用了所学到的新社交技巧,就会想再试一次的。
有些孩子是以较平静的方式面对这个世界,而他们对于自己的处世方式感到自在与知足,他们也许只有一个或两个好朋友,而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也很好,快乐并且自信,所以,请确定你所假设的问题是否真的存在!
和专业咨询师或是治疗师谈谈,让他们来帮助一个苦恼于严重害羞的孩子
本资料有 宝宝食谱网 精选整编.
第3篇:如何摆脱社交恐惧
如何摆脱社交恐惧
一、了解人和人性
提高人际交往和掌握成功的人际关系技巧的第一步是:正确地了解人和人的本性。
了解人和人性可简单概括为――“按照人们的本质去认同他们”,“设身处地认同人们”,而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别人,更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人首先是对自己感兴趣,而不是对你感兴趣!换句话说――一个人关注自己胜过关注你一万倍。认识到“人们首先关心的是自己而不是你”这一点,是生活的'关键所在。
二、如何巧妙地与别人交谈
当你与人交谈时,请选择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呢?是他们自己!把这几个词从你的词典中剔除出去――“我,我自己,我的”。用另一个词,一个人类语言中最有力的词来代替它――“您”。你是否对谈话感兴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听众是否对谈话感兴趣。当你与人谈话时,请谈论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