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轴对称说课稿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15 08:16:1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八年级上册轴对称说课稿

八年级上册轴对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轴对称》。下面我从教材的内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的实施、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轴对称的第1节课,主要介绍轴对称图形、图形的轴对称的概念。教科书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教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开始,通过不同的活动引出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轴对称的概念,进而体会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为学习轴对称的性质、变换,等腰三角形的直观认识打下坚实基础。在探索的过程中,经历观察、实验、归纳,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在学习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的文化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难点:比较观察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鲜明的个性,对将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在相应理论的指导下对美有着强烈的创作欲望。本班学生基础扎实,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且有电脑网络这一资源优势可以适当运用,在相关活动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①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②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对称轴、对应点。

③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2、数学思考

①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

②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解决问题

通过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学习,让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观察、增强交流。

4、情感态度

通过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五、 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选择

教法

任务型自主探究,情景教学、引导归纳相结合的方法。

学法

运用活动做载体,指导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归纳。

六、教具学具

多媒体,剪刀,手工纸,尺子等

七、教学过程

活动1

1、创设情境,展示图片,学生欣赏多媒体展示的图片(附幻灯片)

2、展示学生自带图片或物体。

活动2 实验探究

1、把一张纸对折剪出一个图案(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再打开这张对折的'纸,剪出一个美丽的图案,请同学模仿老师的方法试一试(图案不必一定相同)。

2、观察剪出的图案,再对比刚才演示的图形,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

3、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得出概念: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板书)

活动3 一试身手

1、联系实际举出几个轴对称图形实例,并说出对称轴。

2、独自完成教材31页练习题。

3、完成课件中的各种练习。数字、字母、汉字中的轴对称。

活动4

1、将一张纸对折后,用针尖在纸上扎出如图所示的图案,观察所得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

2、观察教材31页图12.1-3,看看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每一个图案是由几个图形构成的?

3、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得出概念。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活动5

1、观察下图中的每组图案,你能找出关于直线轴对称的图形吗?(附幻灯片)

2、完成教材120页练习。

活动6

问题:结合概念看图比较图片(附幻灯片)。

1、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

2、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吗?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3、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成全等的图形一定成轴对称吗?

活动7

1、巩固练习(幻灯片)

(1)观察下面的国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们每条对称轴。

(2)下列几何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指出图形的对称轴。

2、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3、布置作业

(一)课本习题12.1─1、2、6、7题.

(二)思考:“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的逆命题是什么?并判断它的真假。

八、板书设计

第2篇:八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说课稿范文

八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上册数学《轴对称》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轴对称的第1节课,主要介绍轴对称图形、图形的轴对称的概念。教科书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教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开始,通过不同的活动引出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轴对称的概念,进而体会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为学习轴对称的性质、变换,等腰三角形的直观认识打下坚实基础。在探索的过程中,经历观察、实验、归纳,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在学习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的文化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难点:比较观察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鲜明的个性,对将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在相应理论的指导下对美有着强烈的创作欲望。本班学生基础扎实,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且有电脑网络这一资源优势可以适当运用,在相关活动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①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概念。

②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对称轴、对应点。

③了解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2、数学思考

①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

②通过学习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解决问题

通过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学习,让学生关注生活,学会观察、增强交流。

4、情感态度

通过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五、 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选择

教法

任务型自主探究,情景教学、引导归纳相结合的'方法。

学法

运用活动做载体,指导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归纳。

六、教具学具

多媒体,剪刀,手工纸,尺子等

七、教学过程

活动1

1、创设情境,展示图片,学生欣赏多媒体展示的图片(附幻灯片)

2、展示学生自带图片或物体。

活动2 实验探究

1、把一张纸对折剪出一个图案(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再打开这张对折的纸,剪出一个美丽的图案,请同学模仿老师的方法试一试(图案不必一定相同)。

2、观察剪出的图案,再对比刚才演示的图形,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

3、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得出概念: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板书)

活动3 一试身手

1、联系实际举出几个轴对称图形实例,并说出对称轴。

2、独自完成教材31页练习题。

3、完成课件中的各种练习。数字、字母、汉字中的轴对称。

活动4

1、将一张纸对折后,用针尖在纸上扎出如图所示的图案,观察所得图案。位于折痕两侧的部分有什么关系?

2、观察教材31页图12.1-3,看看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每一个图案是由几个图形构成的?

3、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得出概念。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活动5

1、观察下图中的每组图案,你能找出关于直线轴对称的图形吗?(附幻灯片)

2、完成教材120页练习。

活动6

问题:结合概念看图比较图片(附幻灯片)。

1、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

2、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吗?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3、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成全等的图形一定成轴对称吗?

活动7

1、巩固练习(幻灯片)

(1)观察下面的国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们每条对称轴。

(2)下列几何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指出图形的对称轴。

2、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3、布置作业

(一)课本习题12.1─1、2、6、7题.

(二)思考:“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的逆命题是什么?并判断它的真假。

八、板书设计

第3篇:八年级数学《轴对称》说课稿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的第一节第一课时,放在全等三角形之后,等腰三角形之前。本节展示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轴对称现象,也探索一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相关性质。要求通过学习了解轴对称现象背后的数学本质,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归纳类比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经历数学规律的探究过程,感受数学美,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学好本节内容还具有提高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价值,以及促进审美意识的发展。教材内容编排先通过观察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轴对称,再通过动手操作,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两个图形关于轴对称的概念,最后进行练习巩固深化。

2、教学目标

根据教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八年级轴对称说课稿大全(15篇)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总结能够让我们停下脚步,反思思考,并找到提升的机会。怎样撰写一份详尽的历史总结?有什么实用的方法和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八年级轴对称说课稿篇一

《生物入侵者》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篇课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生物入侵者”标题生动形象,引起读者注意,文章开头引出说明对象,然后是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再分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然后写出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世界各国对此采取的相应措施,这是通过逻辑顺序来说明的。思路清楚、层次分明。

根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八年级轴对称说课稿(优秀15篇)

在尝试与失败中,我们能够找到成功的道路。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向。总结是一个复盘自己的机会,发现问题并改进自己。以下是一些情感表达的实践建议,供大家参考和实践。

八年级轴对称说课稿篇一

本节教材是《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日本》的第一课时,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同学们学完亚洲后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以后还会学习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等.日本这一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日本,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日本”一节不论在新教材还是老教材中,都是重点讲解的国家,且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a.掌握认识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并会举一反三。

b.了解日本突出的自然灾害:多火山和地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八年级轴对称说课稿(实用24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总结是一种重要的反思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首先需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范围。总结范文的收集是通过调研和整理发现的,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可信度。

八年级轴对称说课稿篇一

本节内容不等式,它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对不等式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也为学生以后顺利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内容的理论基础,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兼顾我校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感受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2。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经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情感态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八年级轴对称说课稿(模板16篇)

总结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总结,也可以是对某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写作需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为读者提供多样性的观点。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写作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八年级轴对称说课稿篇一

一次函数说课稿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一次函数》,现在给大家说一说当初我是如何跟学生一起学习这节内容的,希望各位多加指导!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做一详细介绍: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章第2节第2课时,就是课本115到116页的内容。在许多方面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有着紧密联系,是本章中的重点。本节课安排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一次函数的概念之后。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它既是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八年级上册轴对称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上册轴对称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