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大班美术活动:画动物
大班美术活动:画动物
教材简析:
采用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布料、鞋套作绘画工具,让孩子们通过用鞋套蘸颜料在白布上踩印出不同的色块,然后孩子们观察色块,大胆地画出他们喜欢的小动物。
活动预设:
1.鼓励孩子根据色块进行想象,大胆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
2.培养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作画能力。
3.体验与同伴共同进行创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让幼儿根据色块在白布上大胆地进行创作,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设计理念:
《纲要》和《指南》在艺术领域的教育要求中倡导教师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创作美丽的图画,体验创造的乐趣;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有趣的工具材料是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玩是幼儿的天性,爱动是幼儿的特点。在这个活动中,小朋友自始至终在游戏情境中学习,每个孩子都是那么投入。这里我将绘画工具从水彩笔变鞋套、水粉,画纸变成大白布,打破了常规教学模式,把绘画学习变成最喜爱的游戏。
设计思路:
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课程可以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又是他们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地纳入到课程和活动中来。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经验受到了真正的重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参加森林舞会,请孩子们跳舞。
(1)邀请小朋友在舞池中跳舞(大白布)
(2)老师脚蘸颜料,在舞池中跳舞,踩出不同的脚印。
(3)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料在舞池中跟着音乐跳舞。发散孩子们的思维。
2.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对动物的回忆。
(1)小朋友们跳舞跳得非常好,动物朋友也来了,看看谁来了?
(2)出示小鱼,请孩子猜测动物。(谁来了?从哪看出来?)以此类推,分别出示:小猪、长颈鹿、大象、乌龟、老虎、兔子等小动物图片。
(出示动物身体中最有特点的部位,让幼儿猜猜动物,加深孩子对动物的印象)
3.引导孩子观察,大胆想象,找出并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1)教师引导孩子从不同方向观察想象。
引导幼儿观察刚刚踩出的花布,在里面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并说一说。
(2)教师示范作画。介绍作画方法。
教师找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用黑白颜料将小动物画出。
(3)幼儿作画。
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指导。
引导幼儿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不受自然规律、传统思维的约束,从单一封闭到开放自由,打破传统的老师教幼儿画的习惯,与主题教育的内容紧密结合,特别是要与幼儿自身的生活游戏紧密结合。让孩子大胆想象并画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表现自己独特的个性,在观察、注意、记忆和思维想象过程中让幼儿体验自主创造的快乐。
4.展示孩子作品,进行欣赏、点评。
让孩子说说自己和别人的作品。发现哪些小动物?
第2篇:大班美术活动吹画
大班美术活动:吹画梅花
设计意图:
幼儿非常喜欢美术活动,而“吹画梅花”的制作方法有趣又简单易操作,非常适合大班的幼儿进行学习。“吹画”活动就是用嘴或其他工具把滴在纸上的颜料水吹散开来,显现出千姿百态而组成一幅画的一种美术形式。实际上也是幼儿不断想象、创作的过程。在不断联想构思的过程中,想象越来越丰富,手、眼、脑协调的运动,当然也就得到了协调的发展,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性也由此而诞生了。活动目标:
⒈学习用吹画和棉签点画的方法表现梅花的基本特征。⒉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体验吹画的乐趣。活动准备:
1.绘画纸、范画、棕色和红色颜料、抹布、棉签等。活动过程:
一、引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示范画,让所有的孩子围绕在老师周围看老师吹画。(在音乐的伴随下,老师进行吹画)
二、教师示范讲解吹画梅花的树干、树枝和点画梅花的方法。
这梅花是吹出来的,树干是用棕色颜料吹出来的,梅花是用棉签蘸红色颜色点出来的。今天,老师就来和小朋友用吹画和棉签点画的方法来画梅花。好吗?
⒈蘸一滴棕色颜料,点在纸的下半部分的适当位置,用嘴对着颜料用力往前吹,注意朝不同的方向吹画,才能吹出一棵茂盛的大树来。
⒉吹好树枝后稍等一等,等干后用右手食指蘸上红色颜料,在树枝的适当位置画梅花。点画的时候要先看好位置,梅花大小不要一样,也不能均匀排队。要注意画面干净、整洁,点画后要在抹布上把手擦干净。
3.宝贝们,现在该你们去展示自己的才能了,用老师准备的材料,去吹出你 们认为漂亮的梅花来。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⒈学会吹画的的方法,掌握吹的不同力度表现树的外形特征。⒉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嘴吹画的方法,注意引导幼儿朝不同的方向吹画。享受成功的快
⒊幼儿操作时,教师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掌握吹树枝的方法。要求能力强的幼儿树吹的大点,尽量使每个幼儿完成作业,乐。
四、评价,展示幼儿作品。
⒈你是用什么方法画的梅花?吹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要求)⒉你最喜欢哪幅梅花?为什么?
⒊老师发现一些与众不同的梅花。怎样才能变得更好?(先讲好的,再讲差的)
五、延伸活动
学习王冕的《墨梅》古诗
明永中心幼儿园公开教学活动
大班美术活动:吹画梅花
张小翠
2012年12月20日
第3篇:大班美术活动:画小丑
大班美术活动:画小丑
【活动目标】
1、用夸张的图形和局部对称的方法根据葫芦瓢造型设计小丑。2、感受小丑的独特魅力,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2、颜料、毛笔、水笔、葫芦瓢、抹布、水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课件:看,这是什么呀?
2、看了小丑心里感觉怎么样?(引导幼儿说出小丑的特点)
3、小结:原来小丑有一个红红的鼻子,大大的嘴巴,一双有趣的眼睛,看上去很有趣,真滑稽。
二、引导幼儿根据葫芦瓢造型设计小丑。
1、今天老师想在葫芦瓢上设计小丑,看,这里有三个葫芦瓢,我想设计一个带尖帽子的小丑,你觉得哪个葫芦瓢最合适?为什么?
2、老师也觉得这个长柄的葫芦瓢最合适,下面大大的圆可以做小丑的脸,上面细细长长正好做一顶帽子,那我就来试试设计一个小丑。
3、看课件,讲解:先在圆圆的脸上的
第4篇:大班美术活动:《画狮子》
大班美术活动:《画狮子》
一、教学设计的背景与思路: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出示范例-讲解范例-幼儿模仿—讲评;对幼儿来说,枯燥的形式缺少领会艺术品的美的感知,幼儿的作品往往千篇一律,依样画葫芦,而信息化技术的融入,是活动声色并茂、动静联合、高度智能化等强大的技术,使传统教学中没有办法或难以表达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幼儿的面前,幼儿在其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获得满足,激发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设置为尝试用边念“顺口溜”边画画的方式学画狮子,活动的.难点则是能创造性地画出狮子的不同动态并添画情节背景。
二、教学实录及分析:
(一)活动目标:
1、尝试用边念“顺口溜”边画画的方式学画狮子。
2、能创造性地画出狮子的不同动态并添画情节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