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假如没有灰尘课堂教案设计
假如没有灰尘课堂教案设计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
①认识4个生字
②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辩证的看待事物。
③巩固本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教师说:平时屋里有土可不太舒服,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样都讨厌灰尘。那假如没有灰尘是不是很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①朗读课文,读完说说没有灰尘行不行?
②出示生字生词指明带读:勿尘埃拂拭饱和依附湿漉漉朝晖日晕单调
三、依照提示,自学讨论
①指明读阅读提示。
②先默读思考: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
③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明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要及时表扬合作很好的小组。
四、全班交流,点拨指导
小组汇报时,要通过读表现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五、小结感悟,延伸拓展
①指名读4.5.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人们看成有害的东西往往有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要正确认识。)
②你还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被看成有害的东西其实也有很大的作用呢?
③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说说灰尘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板书设计: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明方法
细小
削弱阳光
列数字、做假设
易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
使天空呈蔚蓝色
做假设
具吸湿性
调节气候,气象万千
做假设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二
北京市史家小学分校屈平
教学准备:幻灯片。收集灰尘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新型玻璃,知道了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许多帮助,我们都对科学家的创造发明感到欣喜,可你们知道吗,我们身边最不起眼的.灰尘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生字多读几遍,能熟练认读。
2.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勿(wù)、埃(āi)、漉、(lù)晕(yùn)
3.段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三、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1.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看看灰尘有什么特点?用──画出来。灰尘有什么作用?用画出来。
2)与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灰尘的特点:
1)小。从哪感受到的?
2)来源于土壤和岩石。
3)在空中飘浮。
灰尘的作用:
1)反射光线。
2)反射光波较短的光波,吸收光波较长的光线。
3)灰尘具有吸湿性能。
3.通过学习我们对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况呢?出示句式:假如没有灰尘,。
1)填写课文内容。
2)补充课外资料。
四、小结说明方法
我们能这样清楚、明白地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课文用了什么方法来告诉我们的?(数字、假设)
第2篇:假如没有灰尘的教案设计
教学准备:幻灯片。收集灰尘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新型玻璃,知道了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许多帮助,我们都对科学家的创造发明感到欣喜,可你们知道吗,我们身边最不起眼的灰尘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生字多读几遍,能熟练认读。
2.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勿(wù)、埃(āi)、漉、(lù)晕(yùn)
3.段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三、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1.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看看灰尘有什么特点?用──画出来。灰尘有什么作用?用画出来。
2)与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灰尘的特点:
1)小。从哪感受到的?
2)来源于土壤和岩石。
3)在空中飘浮。
灰尘的作用:
1)反射光线。
2)反射光波较短的光波,吸收光波较长的光线。
3)灰尘具有吸湿性能。
3.通过学习我们对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况呢?出示句式:假如没有灰尘。
1)填写课文内容。
2)补充课外资料。
四、小结说明方法
我们能这样清楚、明白地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课文用了什么方法来告诉我们的?(数字、假设)
第3篇:假如没有灰尘的教案设计
假如没有灰尘的教案设计
教学准备 :幻灯片。收集灰尘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新型玻璃,知道了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许多帮助,我们都对科学家的创造发明感到欣喜,可你们知道吗,我们身边最不起眼的灰尘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生字多读几遍,能熟练认读。
2.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勿(wù)、埃(āi)、漉、(lù)晕(yùn)
3.段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三、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1.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看看灰尘有什么特点?用──画出来。灰尘有什么作用?用画出来。
2)与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灰尘的特点:
1)小。从哪感受到的?
2)来源于土壤和岩石。
3)在空中飘浮。
灰尘的作
第4篇:假如没有灰尘
《12*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两面性。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灰尘你在哪里感受过?或者说哪里见过?
(早晨起床,掀开被子,在阳光照射下,我们就能看到许多灰尘。顺着光柱就看到了。书架的最上一层,用手一抹,就有许多灰尘。什么东西,很久没用了,上面就会有灰尘。)
2、灰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我们认为是污染环境,传播病菌的罪魁祸首,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轻拂拭,勿使惹尘埃”(屏幕出示,指名读,正
第5篇:假如没有灰尘
假如没有灰尘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对比写法作用。
3、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体会对比写法的作用。教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和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请同学们说说灰尘有哪些危害。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注意字的读音。
1、指名轮流读课文。
2、正音:模样(mú)
尘埃(āi)
直径(jìng)
削弱(xuē)
散射(sǎn)
朝晖(zhāo)
干涸(hé)
可恶(wù)
恶劣(liè)
三、理清课文思路,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想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第6篇:假如没有灰尘
12、假如没有灰尘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4 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指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4.指导学生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重点难点]
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灰尘无时无刻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们喜欢灰尘么,为什么?(学生发表看法。)
灰尘既然有这么多害处,大家可能在想,如果自然界中没有灰尘就好了。假设一下,如果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会是什么样?(指名作答。)
真是这样吗?让我们打开课本,去深入认识一下灰尘吧!(板书课题。)
二、以“尘”激趣,学习灰尘特点“小” 1.学生上黑板书写“尘”字。2.分析“尘”的字形字义。3.学习灰尘的特点“小”。① 灰
第7篇:假如没有灰尘
假如没有灰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2.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3.结合《灰尘的旅行》的对比参读,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教学重点、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两面性。【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新型玻璃》这篇课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五种不同的新型玻璃,这些新型玻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一种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事物,它就是——灰尘。
【板书:灰尘】
2、灰尘你在哪里感受过?或者说哪里见过?
生:早晨起床,掀开被子,在阳光照射下,我们就能看到许多灰尘。
师:顺着光柱就看到了。
生:书架的最
第8篇:假如没有灰尘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设计
韩妍
课标要求
引导学生学习本组的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
教学目标
⑴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记“然而、面临、颗粒、来源、分裂、飘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等词语。
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⑶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⑷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学生分析
学生从三年级的课文《赵州桥》开始已经接触了说明文。本学期又学习了《鲸》、《松鼠》、《新型玻璃》,掌握了基本的说明方法,有了一些应用说明表达的基础。
实施目标的方法、途径
激发设想、读文印证、了解灰尘的特点作用、运用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和作用练习。
教学设计: 1.重难点
在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