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生活回忆散文随笔
生活回忆散文随笔
回首过去,我们心怀坦荡,回首过去,我们沉沦于昨日成功时鲜花与掌声的簇拥之中;回首过去,我们没有驻足在昨日构建的美丽梦想中。
回忆过去
天愈来愈冷,但是我澎湃的心却没被冻结,仍然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过去的母校虽然贫困、学生少、老师粗暴、但同学和蔼可近,我们呆一块、无话不谈,而现在的学校豪华、老师和蔼、但同学粗暴,一句话说的不对,就会引起群架。
怀念以前在学校我们三兄弟用拉链把衣服连在一起穿着;怀念上课和同桌谈论《放羊星星》被老师听到;怀念英语老师对我一次又一次的教导和鼓励;到最后对我失望;觉得很对不起她,怀念开运动会我在操场上飞快的跑着;怀念晚上和同学钻一个被窝里吃东西、听M P 3,最后被罚战在冬天的黑夜里;怀念篮球运动会我们班输了一个球、我在哪里哭;怀念和同学抢吃一桶泡面;怀念和语文老师对着干、觉得自己哪时候太幼稚;怀念在学校老师和同学给我起的“校园歌手、明日之星”外号;怀念背文言文时、同学在后面给我拿书看;怀念上课回答问题时,同桌把答案写在纸上给我看;怀念我和我们班女生掰手劲、输了被同学笑的场景;怀念给我们副班长写情书,然后全班曝光;怀念补课时我们一起去网吧、去打台球;怀念因考试没考好姐姐给我写的一封信、我哭的跟泪人似的、然后老师安慰鼓励我;怀念同学到我家给我过生日、晚上我和她聊到四点才睡觉;怀念欺负我同桌、还不让他哭;怀念星期天和同学骑车去县城照大头贴……
过去的点点滴滴是那么的美好,看着《十八岁的天空》《快乐大本营》而现在呢!自己变的自己都不认识了,以前在老师眼里调皮捣蛋的学生,现在竞然会变的让人看了就剩心的孩子。我好想让自己变回以前那个爱说爱笑的孩子,可是在 怎么努力还是改变不了。
做好学生很累,什么事都要小心翼翼的去约束自己,生怕出错,让别人看笑话,但是这样我觉得自己成熟了很多、懂事了很多。
既然知道自己懂事了,就应该有目的的去奋斗,去替爸爸妈妈减轻负担,懂得去感恩曾经帮过你的人。
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不要等失去了才觉得婉惜、觉得后悔。
母校回忆
我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分别是在刘邦小学、安国中学、湖西中学和徐州师范大学度过的;如果没有学校生活,也许我将顺其自然地成为农民或外来务工人员,当然,农民也有企业家,外来务工人员也能衣锦还乡,但毕竟凤毛麟角。有人说“知识改变命运”,我想说“学校改变人生”;似乎只有学校才是广大农民子弟最好的`跳板,是以怀念我的母校。
一、刘邦小学
刘邦小学坐落在刘邦大队的中心,所占土地是华洼村后队的,故厕所的大粪归华洼村后队村民所有。在当时,大粪是上等的有机肥料,这也算是对后队村民的一种回报。
刘邦小学大门西有一条南北路,贯穿刘邦大队;南北路分别连接华洼、六楼,在两个村长在分别向右延伸一条路,连接刘邦、苏庄,四个村庄呈“Z”字型,刘邦小学就在Z字型的中间。
刘邦小学的学生都是本大队的,教师也是本大队的,其中华洼村有教师4人,刘邦教师2人,刘楼、苏庄教师各一人。
刘邦小学的大门原本是一对大铁门,栅栏型的,后被不义之徒盗走,于是用砖石堵上,在原大门的南旁建一小门,门框、门扇皆为实木,为防风吹雨打,上建一亭,和普通农户家的大门相仿——再也不怕偷了。
那时还是五年制,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不知是师资差还是家长不重视学习,每年升学考试后总有留级的,我们在一起玩大的小伙伴很多都留过级,个别读的还是“双学位”:一年级读两年,二年级读两年……五年级也是两年,小学一共上了十年。每个村上都有抱窝的“老母鸡”,一年级上个两三年的很多,大概和没上过幼儿园或学前班有关。幸运的是我上过一年幼儿园(那时不叫幼儿园,称之为“育红班”),小学是一路绿灯,虽然成绩都是六七十分,很少超过八十,毕竟没留过级,在小伙伴们中间也是“鹤立鸡群”了。小学同村的同班同学中,三分之一小学一毕业就“家里蹲”了;三分之二读完初中就打工了;我是我们村同班同学中唯一一个上到高中、大学的人。
小学的生活不丰富但也不紧张,音体美课似乎没有上过,假期作业从没做完过,寒假、暑假当然是玩,秋假、麦忙假想做也没时间做,刨花生、掰棒子、割麦子,“放屁也顶风”,小学生几乎要参与整个劳动过程,除非上面有五六个姐姐的宝贝疙瘩。
小学时代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作业没做完,忐忑不安地去上学,没料到老师们早把布置作业时说的“如果完不成作业将如何如何”的话“忘了”,老师家的农活已经让他精疲力尽了,设身处地地考虑一下,作业就免了吧。
除了“护校”,小学时代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了。
令人不解的是,学校里的东西经常会少,最离谱的是学校大铁门竟然在一夜之间蒸发了。于是学校决定成立“护校队”,由五年级的男生组成,一组六七个人,晚上住在学校一间办公室里,值班两周。那时很羡慕值班的学生,据说能干点“坏事”,值班的时候随手牵羊,偷点东西烧了吃或煮了吃,有人甚至捉到过野鸭,因为学校四周都是庄稼地。
好不容上了五年级,总于轮到值班了,我们都从家里背了被子,拿了“武器”,决心与想象中的敌人英勇斗争。吃过晚饭,便一家一家的串门,把值班的同学邀齐,手里拿着“武器”——多是木棒,说说笑笑地向学校进军,如果是瓜果飘香的季节,少不了尝尝鲜。
几个人睡在一张大床上,还是很有新鲜感的,吃也吃了,喝也喝了,就胡侃,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夜里不敢出去小便,幸亏屋里有一大堆煤,就地解决,不知办公室用煤烧开水时有没有怪味。
“护校”最大的优点就是早上是到校最早的!这也是值得炫耀的事情之一,如果夜里能听到点什么“动静”,第二天更能吸引羡慕的眼光。
由于,撤并学校,母校消失了,然一些记忆历久弥新。
二、安国中学
整个初中我是在安国中学度过的。
天不冷不热地时候,我们每天回家吃饭。每人一辆自行车,来回一趟十余里,穿街走巷,呼朋引伴;从学校回家的路有三条:一条沿河穿过灌英村,是直线,路途最短,但路窄且泥泞;一条往北穿过安国街往西过龙河公路,再穿过一大片庄稼地,过苏庄、刘楼;一条往南穿过左尧、丁庄,过龙河公路,然后穿过一片庄稼地。几年下来,每个人骑自行车的水平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天冷的时候,我们便在学校“搭伙”。伙食很简单,早上稀饭、馒头和咸菜;中午不外是萝卜、白菜,外加几片肥猪肉;晚上是咸汤和馒头。然而就是这样的饭食仍然吃不饱,每顿就四两馒头,也不知水分多大,反正吃不饱,往往加二两才能不饿。没有开水喝,那蒸馒头的大锅里永远有一层钙化的白如雪的碱,蒸馏水永远是鹅黄色,伙夫说“这水不能喝”!但不见他们烧一锅能喝的水。
有时放学就能吃上热乎饭;有时菜好了,馒头不熟;或馒头快吃完了菜还在锅里,也不知那些伙夫都在忙什么,据说经常喝酒、打牌,不知不觉忘了时间点。由于管理混乱,伙夫傲的像大爷,老师也得怯他们三分,否则打菜、拿馒头时就会立马吃亏;当然,有些学生是乡里领导的孩子,伙夫们总是笑眯眯地。
后来,好不容易买了一个锅炉,有专人负责烧开水,但是锅炉房门口的茶水缸里,经常有学校附近几个庄的混混往里丢石子、吐唾沫,没人敢喝。
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我吃厌了萝卜、白菜,喝烦了咸汤,一直到现在,才摆脱了对萝卜、白菜、咸汤的偏见,逐渐发现原来是美食的东西,都毁在学校食堂手里!
三、湖西中学
高中三年是在湖西中学度过的,同学友情比较深厚,现在联系密切的多是那时的同学。
高中的回忆很可怜,三点一线的生活很枯燥,学校的食堂永远是鸡肋——比外面的饭菜便宜,但难吃的要命;睡眠不足,每天的数学、物理、化学课我都昏昏欲睡,后来选了文科,数学考试永远不及格。教数学的魏老师多次找我谈话,意思是其他科目再好,只要数学不好,考大学的希望不大。我也很苦恼,每天拿出大部分时间学数学,遗憾的是学不会啊!
我的睡眠不好,一点动静就难以入睡。但是十几人的宿舍里总有早起晚睡的同学,所以每天在教室里,除了上课,下课的时间我几乎都是趴在桌子上小憩。到了高三下学期,我和同学卢大根作了一个疯狂的举动,在外面租房子住,大概是每月40元的房租;我们住二楼,有电没水,一楼是理发店;但是睡眠好了起来。
大学毕业之后,又回到了湖西中学;工作近九年,而后离开,很多人和事在记忆里,杂乱无章,待日后在整理吧。
四、徐州师范大学
当我充满憧憬地来到大学,是在经历了高三地狱般的磨练之后,第一感觉就是:“大学就是大学,真大啊!”
从学校大门到宿舍楼,要经过高高的钟楼,右手是图书馆,左手是小广场,还有一条小河;走上一段斜坡,是操场,尽管是最原始的泥土操场,也真大啊,简直比我们的高中校园还要大;接着是一段人工河,河上有两座桥,那桥要比我们村后的桥壮观多了,桥上还有路灯,走在上面看看河两岸粗壮茂密的柳树,一度让我想到了徐志摩的康桥;然后是食堂,二楼竟然是舞厅,中学时谁在食堂吃过饭啊,要么是打了饭蹲在地上解决,要么是回教室;再经过篮球场,才走到宿舍,光宿舍楼就两大排,一派是女生宿舍楼,一排是男生宿舍楼……
似乎,大学一切都很美好。
然而,遗憾接踵而至。
军训只有两周,听说是一个月的;真枪实弹地打靶也取消了,也许当初就没有,教官只是象征性地说了一下真枪实弹很危险,一次一个女生差点伤了人,鬼知道是那个年代的事情了。
原以为中文系的课很浪漫,讲课的教授不是作家就是诗人,至少著作等身。遗憾的是,一直到毕业,我专业课的老师最高级别的是副教授,不是咱看不起副教授,只是委屈,因为我的老师们有讲师有副教授就是没有教授,他们年纪都不小了,因为评不上教授,牢骚满腹,是带着情绪讲课的,当然影响我听课的情绪。
一门古代汉语课,只两本书,换了两位老师。第一位老师是位刚毕业的博士生,也不年轻了,但是课上的很不好,只教了两个月就另谋高就;接他的是一位干瘦的老头,自己编了一本书,还没有正式出版,让我们每人买了一本,就讲上面的,水平倒比前一位高多了,但是心思不在课堂上而是学术上,整天想着把他那本不厚的书正式出版,据说只差最后一个环节了。
讲现代文学史的,先是一位美女,大概是讲师吧,一上课就讲故事,不记得讲的什么了,总之和教材有点远,后来也调走了;接她课的是位副教授,男的,很是愤世厌俗,说走的美女是他师妹。一位同学评价他,说他就是一个文艺流氓,上课只听着美女看。据说也小有名气,在圈子里,只是走出圈子,就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了,于是他很不平。他也让我们买书,一个宿舍买一本他推荐的书,大概是他朋友写的小说,然后让我们写书评。
只有写作老师和高中老师很像,认真的讲课,然后批改作业,把我们写的好的作文当场朗诵、点评。教给我们写作的技巧,现在都忘了,只记得他略带幽默的表情。
专业课令我失望至极,公共课、选修课就甭提了!
尽管我几乎没有逃过课,但是我不得不说:大学四年,我最失败的就是认真上课和考英语四级了!因为我曾经幻想,上课认真听,学到真本事,何必考前抱佛脚,拿不拿奖学金是次要的,尽管奖金很诱人;四级是必过的,关系到学位证书,但因为英语先天不足,听力是一句听不懂,干脆只做阅读理解,考了三次才过关。于是我很多时间就浪费在听课和学英语了!
不是上课的时间,我就在图书馆。看文学书、看历史书、看政治书。刚开始我是整天在文学类图书室看书的,后来人满为患,我便转移到政史类,有段时间就是拿起书来就看,雄心勃勃地要一本本的看下去。
四年后,我逃也似的离开大学。四年前上大学时带的箱子是姐姐上中专用的行李箱,当时还觉得很时尚,四年后,提着大红的行李箱,第一个离开宿舍,义无反顾地走向回家的路,没有一点留恋和不舍,反而有点迫不及待。
大学,原本就是一场梦,一场无关青春、无关爱情、无关痛痒的梦。我只是在应该做梦的年龄,在大学里做了一场梦。
第2篇:回忆泛滥成灾散文随笔
回忆泛滥成灾散文随笔
记得小学不知道几年级的时候,数学作业里老是会出现这样的计算题,两个人同一地出发,甲的速度是a,乙的速度是b,两者要多久才能再相遇。小时候总是很糊涂,为什么好好的两个人要背道而驰,或者穷追不舍,搞得我总是考得灰头土脸。所以只好记熟了方法,以不应万变,心里充满了对这个无事生非的试题设计者的痛恨。长大了依然弄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注定有不同的轨迹,注定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甚至在注定的相遇之后,注定再次各奔东西。我不明白这又是出自谁的设计,可是我所能做的,依然只是像小时候一样,被动地接受结局。
迷茫不安的时候也会想念崇明。留在那里的时候,讨厌它的虚伪、漫天的灰尘、嘈杂的'车流和匆匆而过的行人,他们脸上是如此的焦虑和冷淡。离开了,却发现,那里成了我唯一可以想念的故乡。那个城市的每一条道路就好像我手掌里的纹路,我手掌里的纹路,我并不能详细地描绘它的形状,可那深深浅浅蜿蜿蜒蜒,已经深入到我的血液、让我怎能忘怀、
曾经总是想离开,去做点什么,可是结果却是伤痕累累。现如今,我已快不记得我是谁,我为什么而活。
社会真的太可怕,人心浮动。躁动不安的心犹如滔滔江水,没有一刻是安静祥和。
第3篇:回忆青春散文随笔
回忆青春散文随笔
青春是一场远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场相逢,忘不掉了。
回忆青春
紧张了两个月,总算能喘口气了,今晚又不能上网,才想起该写点什么。形式主义的东西肯定是不要的,——虽然我的圈子里需要这些,但我总觉得吹捧地过了并非什么好事儿,也非我所愿。于是就只有写点心情了。
最近看了电视剧《北京青年》,或多或少勾起了不少我的青春。我是19岁萌发闯世界的梦想,三门峡、洛阳、西安、郑州、安阳、新乡、上海、杭州、东莞等等,这些城市里都留下过我深深的足迹。有伤痛、有快乐、有忧愁、有梦想……
每当想起那些伤痛,足够让我失眠一夜。
每当想起那些快乐,定能让我兴奋一天。
每当想起那些忧愁,才知当年的无知。
每当想起那些梦想,才知当年很天真……
无论伤痛还是忧愁,其实在青春的路上根本不算什么,关键看你怎么去面对。有些事做错了,拿
第4篇:回忆的青春 散文随笔
回忆的青春 散文随笔
青春是一串紫色的风铃,摇曳着多姿多彩,吹响了风铃,吹动了责任。
回忆的青春
青春,人生只有一次真正的青春,豆蔻年华,花季雨季,我们活力四射,我们拼搏勇敢,我们生机勃勃,我们美丽简单,我们快乐着,我们悲伤着,我们欢笑着,我们哭泣着,缤纷的世界,让青春描绘出绚丽的色彩,拼凑出生命的音符。然而,面对即将苍老的容颜,流淌过岁月的长河,仿佛将我们的最美吞灭,于是,我们开始回忆,开始学会遗憾和满足。我们渴望着,那流芳百世的梦想,我们又珍惜着,这最后的妥协。人去青山在,我们总会一天一天的老去,或许,我们开始追求着年轻的心。
浪漫的季节,如花似艳,一朵一朵,簇拥着,缠绵着。在末路的两端,有我们的心心相惜,也有我们的心心相离,有我们牵手走过的年华,也有我们分离的泪水,滴落心上。青春,是唯一的,青春
第5篇:回忆思念生活散文随笔
回忆思念生活散文随笔
【一】
暮色,慢慢顺着天边流淌;夜色,也悄悄为大地穿了黑色衣服;天空,只是一轮残月在点缀着些许星光......这样的夜晚,身处于某些城市的你们,是否会同我一样,习惯的去听听某首熟悉的音乐;习惯的去想想某些熟悉的身影;习惯的坐在回忆的河畔,执意的打捞着那些被时光浸泡得发黄的往事?穿巡曾经的记忆,这静谧的夜里,四处无不零落着旧年的影子。
时光太瘦,指缝太宽。也许,我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他所无法忘记的人;也许,时间会把一切痕迹都给冲淡;也许,在某一年的某一天,那个曾让我们刻骨铭心的身影,突然的就消失了。铭记的太多,淡忘的也太多,于是就有了回忆。
回忆,是一壶茶,一壶用时光的弗水冲切的溶茶,总在随着时光的弗水在不停的翻滚、起伏,然后冷却、沉静,起起落落、
第6篇:驻在回忆里散文随笔
驻在回忆里散文随笔
今天随手在本子上反倒一篇随笔,依稀记得那应该是在大一的时候,想起一些人而写下的文字。我把它记录在这里,不是因为忘不掉,而是心疼那时候的自己。我想我已经成长,过去的已经如镜花水月,我可以微笑,对那个驻在回忆里的小人说,都已经过去了,我很好。
总是在不经意间想起一个人,因为一句话,一晴光,一回眸,一抹笑;
总是在恍然间忆起一个远方,因为一个人,一滴泪,一树花,一烟雨;
总是在无措时记起一场往事,因为一远方,一残叶,一帘梦,一微尘;
总是于霎那时梦起一段感情,因为一往事,一轮月,一帐灯,一孤影;
总是于心痛时唤起所有曾经,因为一个人,一远方,一往事,一段情。
那些我以为遗忘的其实都扎根在心底,所有的不经意都是内心的期许,所有泛黄的回忆都是带刺的.水晶,你碰它,鲜血淋漓;你不碰它,夺魄失心,透过
第7篇:回忆的优美散文随笔
回忆的优美散文随笔
拥有回忆,人生才得以丰润,岁月才满溢诗情。耽于回忆,青春却难免苍白,木人石心亦伤怀。
最美的回忆
他总是喜欢一个人呆在庭院里,静静坐在轮椅上,看着已经光秃秃的大树,眼睛无神。
就是在这个阳光的午后,他看见了一个天使般可人的女孩。
她有一张白皙的脸,一双漂亮的眼睛。头发是栗色的,不过有些散乱。
在他还在发呆时,她突然从墙外跳进来,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样子有些狼狈。不过,她似乎不在乎。用手拍掉身上的枯叶,朝他挥挥手。
他望着,眼底下是淡淡的开心。第一次有人和他打招呼。
这以后,他们变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他双腿不便,只能坐在轮椅上,她因此把他照顾地无微不至。他以为他们能一直这样快乐下去。
可噩梦还是来临了。
他得了白血病,癌细胞已经在他身体里快速扩散,他每天躺在床上,痛苦不堪。
一旁的管家看着他,整天
第8篇:关于回忆的散文随笔
关于回忆的散文随笔
今天是一个不咸不淡的日子,礼拜六,休息日,游戏玩到深夜,一觉睡到中午,仿佛又回到了晓庄那四年的时光里,不同的是晓庄的四年每天都是休息日。
最近发生了好多的,故事。因为从来没有料想过有些事情会在自己的身上发生。每次以为自己有所成长,有所进步,以为自己可以坦然面对生活中所有的意外并且潇洒的让它发生。然而当意外真的出现的时候自己又变现的那么龌龊。不论这个意外是好是坏。
有时我觉得自己需要一只猫,可以让泛滥的爱心有个搁置的地方,结果发现那个搁置的地方根本无人问津,才明白需要的只是个回应。可惜醒悟的太迟,猫早已有了自己心仪的粪坑。 伤害是自己找的,猫想要的只是得到想得到的.而不是我给的。可惜语言不通无法沟通悔恨匆匆。
想起不久前看的电影中女主对男主说,如果你喜欢上别人一定要告诉我,我不会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