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初中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策略
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里弗斯( Rivers )的研究表明,听占整个言语交际活动总量的 45% 。由此可见,训练听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随着英语新教材的启用,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已经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是,笔者认为,目前初中英语的听力教学还处于起点阶段,距新课标所规定的目标尚有一定的距离。笔者初三学中做过一次关听力测试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近50% 的学生以为目前英语学习中最感困难,最为头疼的是听力理解, 37% 的学生感到每次考试之后听力部分是最没有把握的。听力理解障碍何在?如何培养学生听英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笔者想就此略陈管见。
一、 听力理解障碍
1 、 语言基础知识的障碍
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听力理解及反应速度的差异。
语音障碍 : 有些学生一开始就没有掌握每个单词的准确发音,长此以往,特别是对发音相近的词,不能正确辨别一些容易混淆的音素,如 sheep---ship,house---horse.
语速障碍 : 有些英语教师讲课语速比较慢,学生形成了习惯,遇到正常的语速的听力材料就不能适应。如再遇到一些连读,弱读,重读,失爆,重音转移等语音语调的变化,更是无所适从。
英语语音差异 : 英美英语除了在词汇上的差异外,在读音上也不尽相同,有些读音差别还相当大。而我国英语教学过去基本上采用英国英语教学体系。随着对外开放,美音教材增多并有流行的趋势,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的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
词汇障碍 : 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大小,掌握的熟练程度,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的现象,都有给学生听力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
2 、 母语干扰的障碍
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句逐词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多了个中间环节,这种心译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3 、 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把英语作为来学习外语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的语言文学知识,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不少中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听力理解便产生一定困难。如一些听力材料中常会出现 Thanksgiving,AprilFool 学生对西方的感恩节、愚人节等不甚了解,就会对这些感到茫然。
4 、 心理因素的障碍
听力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大打折扣。另外,外部环境对学生也有较大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相应的变化。同样的听力内容,学生在教室里听教师授课和在语音室里听录音的心理准备和活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而多数学生又不善于高速心理变化,从而造成听力理解上的因难。学生在听音时的情感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也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学生听音目的明确并有强烈的听音个体 , 其效果就好。反之,会产生心理抵触和厌恶情绪。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听力理解能力不仅与听者的语言知识掌握程度有关,而且与听者所具有的文化知识,心理素质等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针对英语听力障碍对症下药,采用适当的训练策略。
1 、 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首先,要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要使初中生人人打好语音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传授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续以及语调等知识,加强学生的朗读技巧。朗读技巧的培养和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无捷径可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英语的朗读技巧。第三,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音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词汇的学习要边学边记,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读音规则进行记忆。拼音文字的最大优越性就是词的读音与拼写一致。根据这一特点,会读的单词自然会拼,按读音记忆的单词也不会遗忘。
2 、 重视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听的习惯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的训练,这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所谓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听力技巧。语音技巧包括连读、弱读、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而理解技巧是指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取舍等技巧。教师要教会学生听音前注意操练、捕捉信息,即要快速地浏览习题,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听的时候要边听边记,强化记忆,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如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地点、人名用代号,长词用缩句,长句抓住主要成份。“抱住西瓜,再捡芝麻”,听句子回答问题时要把题干和问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听对话和短文时,要抓住主旨大意,切忌因一、两个词而忽视全文。
3 、 寓听力理解训练于日常教学中
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道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要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听力训练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其次,在课时安排上,可充分利用课前 5 分钟或每节课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听一些有关材料,作为“热身运动”或者利用课堂教学结束前数分钟安排训练听力。第三,在内容选择上,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不要轻易放弃,在内容的呈现上,应遵循听、说、读、写教学顺序,做到先听后说,先说后读,先读后写;或者把教材中的内容改成听力材料。第四,与课本配套的同步听力以及练习册、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更是要坚持随着教学进行训练。
4 、 注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保持良好的状态,自觉养成好习惯对于听力的培养十分的重要。目前,初中生的心理控制能力有较大的发展,但是他们又有心理状态可塑性强的特点。从听力训练的初始阶级就应强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积极性首先,要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教育,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听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加以重视。同时不否认听力理解有相当的难度,只要正视它,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是能够克服的。其次教师在课堂 上要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担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第三,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听的兴趣,看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要适时给予表扬。如在训练时可采用抢答方式,看谁反应迅速,答得正确性。
第2篇:浅议初中生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策略
浅议初中生英语听力障碍及训练策略
现代英语学习由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组成,而要做到会说、会读、会写、会译,其前提是必须要会听。学会听、学好听是掌握英语这一语言的前提与基础。当前,学生在学会听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这已影响到学生对现代英语的掌握。由此,本文主要探讨一下初中生存在的听力障碍以及解决的对策。
一、初中生在英语听力方面的障碍
1.语音障碍。发音不准,辨音能力差,造成听力障碍。语音障碍包括语音、语调、朗读习惯等几个方面。正确的语音、语调是听好、听准的前提,尤其是一些发音接近、易混淆的音素。
2.词汇障碍。单词拼写不准,词汇量不足,造成听力障碍。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多少、掌握的熟练程度、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的现象,都对学生的听力理解造成一定影响。
3.语法障碍。语法知识是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有声材料的必备条件,为我们正确判断动作发生的时间、动作的执行者或承受者以及虚拟等情况提供必要的依据。语法知识掌握不扎实,识别能力差,造成听力障碍。对于所学的时态、语态、句子结构、主从句等语法知识掌握不好,不能活学活用,势必造成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听力材料的含义。
4.心理障碍。听力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大打折扣。心理紧张主要出现在测试或大型考试中,由于求胜心切,又怕不适应考试的内容和语速,心里总感到被动、无把握,从而产生过度紧张的心理。结果是越想听懂越听不懂,越听不懂心理越紧张,脑子出现暂时的空白,造成“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被动局面。这种情况下不要说几分钟,哪怕几秒钟,对信息的摄入也会出现断层,导致无法正确理解所听材料。
5.听力习惯障碍。听的目的就是弄懂所听材料的基本思想,在 1
听后的过程中关键是尽力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初中生学习英语的时间还不长,部分学生听力理解过程中存在不良习惯,力图把每个词、每个句子都听懂,遇到一时不理解的单词或句子时,就停下来思索,无疑就跟不上语速了。还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理解听力材料,而是借助于中文,中间经历了一个“心译”过程,这些不良习惯是会影响听力理解的。
二、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能力的训练策略
1.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首先,要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若使初中生人人打好语音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掌握短语和固定用法以及语法知识。听力是听和理解能力的总和,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结构的敏感性是很难听得懂的。因此在平时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多做听写练习,由词到句,由句到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积累丰富的词汇量;让学生广泛阅读各种题材的文章,背诵一些惯用语固定短语,扩大词汇量,为提高听力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语法是一个句子的命脉,语法结构是句子的框架,熟悉掌握语法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所听内容。因此要帮助学生过好词汇、语法关。语法只能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熟记,分类总结。比如:make, let, help等动词后面是加do的。finish, enjoy, practice等动词后面是加doing的。forget, want, need等词后面是加to do的。熟记了这些规则,在做听短文填词时,自己可以自查了,这样准确率肯定会高一点。
2.注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听音过程中心态的调整很重要,心理紧张容易导致对所听信息的摄入出现断层,从而导致无法正确理解所听材料。所以培养学生良
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持平静放松的心态答题,才能准确把握信息,提高听力效果。遇到听不懂的单词或句子,要舍得放弃。听时,注意力要集中到内容上而不是语言上,在大意上而不在细节上。在平时的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焦虑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与听力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如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等,这不仅可激发学生听的兴趣,还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听力内容。
3.培养学生正确的听力习惯
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要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听力训练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其次,在课时安排上,可充分利用课前 5 分钟或每节课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听一些有关材料,作为“热身运动”或者利用课堂教学结束前数分钟安排训练听力。第三,在内容选择上,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不要轻易放弃;在内容的呈现上,应遵循听、说、读、写教学顺序,做到先听后说,先说后读,先读后写;或者把教材中的内容改成听力材料。第四,与课本配套的同步听力以及练习册、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更是要坚持随着教学进行训练。除此以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掌握一些单项听力技巧,例如:要教会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抓重点、要点;学会预测,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甚至还要培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学会放松情绪,培养听的兴趣。
英语听力理解能力不是单项能力,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相当复杂的过程。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不断地去研究、去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听力教学方法。
第3篇:浅谈初中英语听力障碍及其训练策略研究
浅谈初中英语听力障碍及其训练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5-0123-01
随着英语新教材的启用,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已经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是,笔者认为,目前初中英语的听力教学还处于起点阶段,距新课标所规定的目标尚有一定的距离。笔者九年你学生中做过一次关听力测试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近50% 的学生以为目前英语学习中最感困难,最为头疼的是听力理解,37% 的学生感到每次考试之后听力部分是最没有把握的。听力理解障碍何在?如何培养学生听英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笔者想就此略陈管见。
1.听力理解障碍
1.1 母语干扰的障碍。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句逐词翻译出来,而
第4篇:学生的英语听力障碍及应对的策略
学生的英语听力障碍及应对的策略
【摘 要】本文简要概述了我们职业中学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听力过程中存在的诸如语音、词汇、语法、背景知识、母语干扰等多种听力障碍, 并提出了几种相应的策略和方法来帮助他们提高听力水平。
【关键词】职中学生,听力障碍,语音,词汇,理解,提高
【Abstract: The English learners in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s have many obstacles in learning English , such as 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grammar,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mother tongue’s interference.This article is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