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目标: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3.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4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5对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教学重点: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准备:课件制作、小猫台灯、玩具、小方块、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还有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耳朵,他说:”大象像一把扇子。他们说得对吗?
生:不对。
师:那同学们能帮他们想想办法吗? 生:发表看法
忙人叔叔们听了你们的办法肯定会感谢你们的。一定会夸赞你们很聪明,很热心。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好吧!(放幻灯片)。生:看图片。师:盲人摸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观察事物要全面,从整体观察,不要分割开来。此外,故事也告诉我们,要学会同伴合作,互相分享经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师:同学们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你们常用的工具,停电的时候要
用到,学习的时候要用到。你们猜猜是什么? 生:大家都猜。
师:同学猜了很多物品,我们看看到底是什么!(拿出小猫台灯给大家看。先看正面,然后旋转一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一问不同方位的学生看到了什么?
师:同学们刚才都描述得很好,现在呀,我想让同学们来看看我,描述一下都看到我的什么部位?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像刚才那样讲得好。师:(先面向学生,问同学们看到了我的那些部位,或者看到了我身上的什么东西?)
生:1.讲看到你的脸,鼻子眼睛,2.衣服的拉链。3.其他部位……
师:很好!同学们那现在老师换个方向站,看看你们看到的是不是和刚才的一样?(老师转过身去,同学们还能看到我的眼睛、鼻子吗?)生:不能了。
师:那现在你们看到的是我的什么部位? 生:我们看到了你的后背。生:我们看到了你的……
师:很好,同学们都讲得很准确。看来同学们都很会观察嘛!老走下台,到学生中间问不同方位的学生,看到了我的什么部位。师;为什你们看到的不一样呢!? 生:因为我们的位置不一样。
师:哦!原来是这样啊。那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你们在我的前面就看到我的前面(物体前面通常也叫正面),你们在我的左面就看到我左面的部位,在我的右面就看到我的右面(物体左右两面通常也叫侧面)。
师:同学们刚才都观察得很仔细很会观察。不知道同学们是不真有那么认真,现在我要检验一下谁的反应快。认真观察哦!同学们请看!师:放幻灯片(水壶)
在放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表达看看是否准确,不准确的给以纠正 生:回答。
师:刚才我们看了水壶,没有难到同学们,现在我们看看我们最熟悉的数学课本。看看同学们谁说得又快又准!好不好? 生:好,没问题!
师:放课本幻灯片(学生回答,然后给出答案,表达不准确要及时纠正)
师:很好!我们再来观察一个你们很爱玩的玩具,特别是男同学最爱
玩的。男同学要认真点,不要输给女同学哦!男生:肯定不会!
师:放幻灯片(玩具车)让学生回答是那一面。
师:很好嘛,很多同学能很快的讲出来了,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宝箱,宝箱里面有奖品。想拿到里面的奖品我们必须去数学游乐园闯关。同学们我们一起去闯关拿奖品,有没有信心? 生:当然有了!没问题。
师:很好,那我们进入第一关。(放幻灯片)
闯关完毕。
师:同学们个个都有一双慧眼。现在闯关完毕,我们做飞机去北京**怎么样!谁愿意去? 生:我去…我去…
师:都愿意去,那我们得找一架大飞机了。同学们请看这架飞机行不行。
生:可以可以。
拓展
师:小亮还没来,我们看看小亮还在做什么?(放下一页)师:小亮在做什么? 生:在照镜子, 师:小亮说了一句什么话。
生:我的左手怎么变成右手了呢?
师:做简单指点,这个问题我们回去照照镜子试试,看看是不是和小亮的情况一样,下次上课的时候告诉同学和老师照镜子有哪些特别的地方。我们现在先去北京**。生:好。
师:这只黑天鹅也想去呢!看来北京**真美丽,真伟大。我们带上它一起去好不好? 生:好!师:**道了。好不好看!生:好看!
师:现在我们到**前的哪一边,生:回答,(如大多数同学不能分清,可提示)师:左右前后依次讲解。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那观察物体要注意什么? 生:1.要认真仔细
2.不能只看一面,要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
板书
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要注意什么?
1.要认真仔细
2.不能只看一面,要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
课后反思:
第2篇: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
新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内容-------《观察物体》教案 谭利萍 2012,3,本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已经有了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知识基础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白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并能辨认从不同的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在以往的教学课堂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理解得较好,但是在练习考试环节,要辨认不同面的形状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错误。特别是左侧面和右侧面的不同。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要全面了解物体的特征,就需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为了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节课我设计了以下的数学活动:
1、猜一猜
我准备了班上一位同学的照片,用白纸遮住,然后慢慢从下露出脚的部分,请学生猜猜是谁?学生纷纷说出不同的答案,能确定吗?不能,继续猜。
又露出一部分图像,能猜出来吗?这是范围缩小了,因为根据衣着,能猜出是个女生。最后露出头像,呀,原来是班长。猜对的同学高兴极了。
【设计猜一猜,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他们在课堂一开始就兴趣很浓,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同时也让学生找到本节课的抓手------用眼睛仔细观察】
2、本位观察、说一说、想一想
我准备了一辆玩具汽车,举在手上,站在教室中间,请学生观察,你看到了汽车的哪一面,是什么样?
学生纷纷说出了汽车的正面的汽车头,后面的汽车尾巴,侧面的汽车门或窗,下面的汽车四个轮子。
想一想:为什么同一辆玩具汽车,看到的形状会不一样呢? 如果你想看到与刚才不同的形状,有什么办法吗?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归纳起来是两种:其一是学生换个位置观察;其二是请老师转动一下玩具汽车的方向。
【设计本位观察,是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换位观察、说一说、想一想
老师转动汽车的方向,学生再次观察。说一说你看到的形状。再转动,再观察,再说一说。【设计这个换位多次观察,是让学生亲自体验: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提高强化次数,达到强化目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物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4、小组合作,说一说、想一想
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带把的杯子,请学生本位观察,换位观察,并和同学交流你看到的物体的形状。特别提示观察把手的位置有什么不同。【设计这个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能更近距离仔细观察。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交流、喜欢交流,在彼此交流中得新知、取长补短、完善自我和修正自我。而且在交流中也可以使学生形成尊重他人、珍惜友谊、注重合作等优良品质。】
5、眼力大比拼
把在杯子不同方向拍摄到的照片展示出来,请学生说一说分别是从杯子的哪个面拍摄到的。
【设计这个活动,是考察学生刚才观察物体的细致程度,对观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不仅从上下、前后,更从左侧面和右侧面观察杯子把手的位置的不同,并能正确辨认。如果判断错误,请学生再次进行观察,及时修正。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6、拓展
给每组发一个正方体,请学生在不同的位置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说一说、想一想。如果再增加一个正方体,将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能看到几个相同的面,几个不同的面?你能将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画下来吗?并请你展示在黑板上。
【设计这个活动,是让学生体会到有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对于观察,一定要有辩证的思想。同时,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平台,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学生经常能有机会在老师、同学或家长面前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或阐述自己的学习经验,对他的心理健康发展无疑会起到重要的意义。】
第3篇: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页例1,“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3)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4)通过活动,能正确辨认从物体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熊猫玩具、汽车玩具、小黑板、
第4篇:观察物体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观察物体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19篇)由网友 “强尼银脚”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观察物体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例1,“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3)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4)通过活动,能正确辨认从物体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熊猫玩具、汽车玩具、小黑板、动物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0)播放多种动物
第5篇: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换位置观察等活动,经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茶壶、9袋各种不同的玩具、图形卡片。
课前准备
四人一组,围桌而坐,将每组中座位的四个位置编为1、2、3、4号,发给小组长一组熊猫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暑假生活即将结束,你又要和同学在一起了,同班同学那熟悉的身影还记得吗?
生:(齐答)记得。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这
第6篇:观察物体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观察物体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察物体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观察物体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学生在一年级时认识了位置和前后左右的知识基础上,通过从不角度观察恐龙的各种活动,从而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力求让学生在情境中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发展。同时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情分析】
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物体,他们
第7篇: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页例1,“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3)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4)通过活动,能正确辨认从物体正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熊猫玩具、汽车玩具、小黑板
第8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案教学内容: 94-95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让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具体观察情境同,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
教学难点:
让学生根据看到的物体形状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朋友们,老师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拍照,现在老师把拍的东西给你们猜一下,有兴趣吗?看谁最厉害,猜得最准确。投影出示班上一位学生的背影照片。
问:你认识他吗?猜猜他可能是谁?
再拿出同一个学生的正面照片,问:你现在可以认出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