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13 08:18:1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过年味道散文

我过了五十几年,好像对过年还是那么向往,因为这里面有青春的记忆,还有那乡情亲情友情的过往。

回家过年,是人一年中最愉悦的时光。今年又要过年了,思乡的愁绪逐渐漫延开来,如施了肥的野草正在疯长。

据记载,过年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也许最初它真正的意义并非如此,但过年的雏形已出现却毋庸置疑。历经几千年的延续,证明中国传统文化的雄厚基础。

如果你走在街面上,人们都在攀谈着年气,诉说自己一年的生活。人们放肆的笑着,预示新年就要来了。在礼品店中人来人往,穿梭着。不时走过一个为了新年而来的外国友人,除了有一点点新奇外,感觉更多的是中国已走向了世界。不止我们为圣诞节而张灯结彩,外国人们也在体验着中国过年的氛围。

年轻时的我不了解乡愁,更没读懂过乡愁,只有那明媚,那灿烂,真是不知愁的滋味,留下的只是心中一点痕迹。“家”在高兴时或许会暂时被忘记,在遇挫时,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怀念小时候和父母在一起的温馨时光,回想儿时光着脚丫奔跑在草地上,脚板亲吻大地的感觉。

近一些日子朋友见面打招呼,总是要问你回家过年么?心中便涌起另番滋味。回家如歌谣般亲切,每次回到家乡,总会踏着熟悉的小路,寻访那儿时的故事,寻觅那快乐而悠长的童年时光。

我的家乡被青山绿水呵护。站在悬崖之上,看家乡山水,看家乡炊烟。那袅袅的炊烟,从房顶上冒出来,飘了起来,如一幅美妙的写意画。那画里,有母亲甜甜的笑靥,也有鸡狗在撒欢。踩在那光溜溜,亮亮的石级之上,说不出的兴奋与欣喜。家乡的中间是一条弯弯的清江河,河的两边,是逶迤相连群山。群山对峙,山清水秀。孩子们早早的把牛羊赶到山上,然后在一起做游戏,特别是荡秋千忽高忽低,荡荡悠悠,像鹰临空飞翔。每每除夕,鞭炮声声,群山回应。当我们听得鞭炮声响,大群孩子,追赶牛羊,一路狂奔。洒下一路欢欣,留下一路烟尘。那喜悦,如今去哪里寻找!

有时静坐山崖边,头顶蓝蓝的天空,享受那暖暖的阳光。山野的风,趟过葱郁松林,轻抚我的脸颊。家乡的房屋,就躺在我的脚下,被那青青翠竹苍松罩着。层层梯田冬天已然失去了春的忙碌,夏的喧闹,秋的成熟,不过正在积蓄着能量。小时候,那贫瘠的乡村,只能吃饭时才点个煤油灯。每当夏夜来临,人们不约而同的端着凳子,聚集在门前打谷场的平地之上。在月光下,孩子们听长辈讲那神秘而古老的神话,还有那动人的民间传说。孟姜女哭到长城的悲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婉,牛郎织女的艳遇……听得我如痴如醉。夏夜的山野吹来清凉微风,融融泄泄的月光洒满山岗。山岗似乎也沉醉在那些凄迷、温婉的故事中。

乡下老人过年期间是不喜欢出远门的,有的跟着在城里儿女过一次春节后就再不愿意去了,因为他们过惯了美丽的田园生活,在别人的地盘里,没有他们熟悉的父老乡亲。另外不习惯是现在城里人过年就上馆子,而在乡下,老少一起动手,干的热火朝天,最后大家一起品尝劳动的成果,感觉那才是过年的味道。

每年我会带些家乡觉得稀罕的东西,欢欢喜喜回老家过年。一路上遇见乡亲、朋友或家乡人,那亲切的乡情乡音,漫溢在那弯弯的乡间小路上。亲切叫上几声,攀谈几句,把幸福劲儿藏在心里,喜悦绽放在脸庞。

回家过年,那是父母心中的等待,父母虽然嘴上不说,但在心里天天掰着手指头在算,闭上眼睛我可以感觉的到他们那渐渐舒展的皱纹,回家是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过年是一场时间跨度较长的家庭盛宴。如一首正在播放的循环渐进音乐,有柔婉也有高潮。

大年三十前的几天,远在他乡的人们无论工作如何的繁忙,都会选择暂时放下,买上一张车票往故乡驶去。再到小集市上买上一些小年货,它不是山珍海味,更不是名牌,一切都在熟悉的家门前口变得举足轻重。站在家门前迎接的父母亲更是刺激了我们的眼球,尽管我们早已脱离了父母的怀抱,但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永远是他们心肝宝贝。

大年三十是家里最忙碌的一天,送香、洗家具、杀鸡、洗菜、切肉、调好料、贴对联等等,从早晨到傍晚,年年如此,几千年的风俗吸引力,没有哪一个家庭表现出抱怨。

大年三十全家人轮流洗澡,洗掉一年来一切不幸,祈祷下一年的平安。再穿上新衣裳,有除旧迎新的意味。

大年三十晚上的家庭正式大团圆,一家人围着大方桌坐下,桌子中间放一炉木炭火锅。风趣的故事调节着席间的气氛,那是最温馨的时刻,一切的生活烦恼都消失在脑后。

或许我不知道年的故事,或年的精神,但传承的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中国文化在更新,中国节日与外来文化的水乳交融,让人自豪的是年味依旧。

过年是丰收的节日,从西周初年开始就出现了一年一度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的照顾。或许人们今天才发现勤劳、智慧、胆识才是真正的财神。

过年是一个亲情流淌的日子。除夕,全家祀祖过后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交年时刻,鞭炮齐鸣,辞旧岁。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先祖,给尊长拜年,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大年初一过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

过年是中华民族的狂欢节,从初二开始,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佳节平添了浓郁的喜气,直到正月十五过后大年才算真正结束。

过年是怀旧的节日,回家是寻找自己生命的根,寻找过去的渴望。回家是看望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看看珍藏有你记忆中的旧房子、旧桌子、旧柜子、旧照片。怀旧还包括有你的昔日的伙伴、左邻右舍,还有那老街老巷、乡土风物与小吃。岁月苍桑,人生如梦,只有回家过年,你才可以穿越时光的隧道,触摸到昨天与前天。

第2篇:年味道散文

年味道散文

对面的车站,热闹了些久;超市里的年货和新年曲,喜气了些久;网上抢票的游子们,热了些久。就连企业里的人儿忙着总结与展望的同时,人们也纷纷买年货,准备回家过春节。瞧,这春节的气息逐渐浓了起来,春节的脚步向我们走近了。可见,春节在我们心中的重要性。

不管是哪里,我已经开始感受到了处处有春节的气息。如同置身在春天的百花争艳中阵阵扑来的香味里,浓了我整个平淡的生活里,把我带回到了那些年代,零星的生活片段如潮水涌来。

记得小时候,都是掰着手指头算着过年呢!浓浓的年味总是那么的令人无限的期待,特别是孩子们,甚至是那些年的我们,那种期盼的激动的心情,可以说是无法形容的。那时过年,妈妈都会给我们买新衣服,甚至也有亲手做的漂亮衣服,等到年三十晚上,妈妈会杀鸡宰鹅或鸭之类,烧一手好菜,满满的一大桌,美美地吃起来。还有亲手包的汤圆,另外还有得到属于自己的压岁钱……也许这对于别人,是很普通不过的一场小餐或是小活动,但是对于我来说却是难以忘怀的、求之不易的幸福。

说句实在的话儿,现在的年味也逐年在减在淡,甚至还不如西方的圣诞热闹、气氛浓。我想,是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的东西多样化,再也不用等到过年买新衣服,只要是平时看到喜欢的衣服就可以随时买了;再也不用等到过年再吃上鸡鸭鱼肉来解馋,只要平时勤快地动手做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吃肉了;再也不等到过年,只要自己亲力亲为,什么东西都可以在我们的生活里渗透。原来,浓浓的年味早已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的`间隙里。

春节即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除了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特色各异,但人们更看重的是团聚的意义。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贴对联、门神,祭拜祖先,吃年夜饭,那温馨的一幕幕,填满了整个喜庆的日子。孩子们穿着新衣服,手拿着红包的欢声笑语。在外工作的游子们,年关抢票坐着火车或是汽车,拿着沉甸甸的丰收,赶着在年前回到家买年货、给孩子买新衣服,对老人们的嘘寒问暖的画面,一番热闹非凡的情景……这些依然是浓浓的年味氛围。年味呀,这年味是一种心境,需要我们自己从身边的细处里慢慢地去寻找,去发现,去感受……

我们迎接新年,也是在迎接大地春回,万物生命的开始。所以,不管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物质水平提高了,我们都不能忘记自己传统的节日,不能随波逐流地过着西方新年胜过自己的传统节日,不要让自己浓浓地年味悄悄地流失,一定要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保留自己特有的民族特色,才会使春节气氛不再淡下来。

第3篇:童年味道散文

童年味道散文

“小锅饭,吃得香,又调胡椒又调姜”。这是妈妈用来形容好饭的俗常话。我的童年处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我家的堂屋门后有一个像葫芦一样的圆形灶台,灶台上有两口锅,一个直径大概二尺,是用来做粗茶淡饭的,那口被放在小“葫芦把”跟前的直径一尺左右的小铁锅,是专门用来做好饭或是用来炒菜的,我童年最喜欢吃的妈妈做的咸糊粒汤就是从那圆圆小锅飘出了香味,妈妈做的糊粒汤里下了粉条、打了鸡蛋,调了葱花与姜末,那绵长的余香绕着我童年的味蕾,诱惑我的一生,直到吃穿不愁的今天,我仍然喜欢吃妈妈做的咸汤,常常以此追逐岁月的印记。

记得自从记事起,我吃过多次那样的饭,其中,印象最深的有两次。那时好像我六七岁的.样子。记得有一次是初春的一天傍晚,门前的田地里,小麦绿油油的,落日的余晖照在对面的山尖,晚风凉凉地吹着,妈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过年味道散文

过年味道散文

我过了五十几年,好像对过年还是那么向往,因为这里面有青春的记忆,还有那乡情亲情友情的过往。

回家过年,是人一年中最愉悦的时光。今年又要过年了,思乡的愁绪逐渐漫延开来,如施了肥的野草正在疯长。

据记载,过年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也许最初它真正的意义并非如此,但过年的雏形已出现却毋庸置疑。历经几千年的延续,证明中国传统文化的雄厚基础。

如果你走在街面上,人们都在攀谈着年气,诉说自己一年的生活。人们放肆的笑着,预示新年就要来了。在礼品店中人来人往,穿梭着。不时走过一个为了新年而来的外国友人,除了有一点点新奇外,感觉更多的是中国已走向了世界。不止我们为圣诞节而张灯结彩,外国人们也在体验着中国过年的氛围。

年轻时的我不了解乡愁,更没读懂过乡愁,只有那明媚,那灿烂,真是不知愁的滋味,留下的只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时光味道散文

时光味道散文

穿梭时光,我能在摇曳僵硬的岁月褶皱中嗅到死亡的味道。独特却淡定,一切尤为简单。生死轮回,最终只是一次简单的旅行而已,你我只是旅途中匆匆而过的行者。你脚下的故事我不懂,也没有必要懂,更无法参与。而我的故事,一直就没有准备你的角色。你想来时,必须和我商量,即便设定的角色最后空缺,你恰好闯进,最后也是离别。

每一次旅行回来我都感觉非常的疲惫。每到一个地方,收获很多。心没有得到洗涤,反而愈来愈复杂。爬山涉水的旅程,痛并快乐着。我想好了我未来的结局。一定是死在键盘上或者去往不同目的地的路上。

和一行人聊天,突然反应过来零零后都长大了。突然发觉自己真的老了,几许白发飘散。慢慢发觉,不想面对的事情,躲是躲不过去的。很多时候想哭也想笑。但哭真的好难,我试着哭,想大声地哭泣,最后都没有成功。最后学会了没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乡村味道散文

乡村味道散文

掐指一算,当年随父母赶汽车,坐火车,风雨兼程,从北方一路南行,入得城市三十多年。原来特有的家乡“塑料普通话”已经训练有素成为标准国语,衣服从质地到款式,也都突飞猛进了,住上了高楼大厦,吃上了细米白面,身上的依存的“乡土气息”,像被风吹动的白云,越来越淡了。

我和乡村,已经成了正宗的陌路人。

不惑之年,一次省内的旅行,让我再一次来到乡村,再一次感受原汁原味的乡村味道。

来到遂川县的一个非常闭塞的小乡村,此时,夕阳正暖暖地普照着,照射在村口浓密的树林里,照射在古朴的“干打垒”土房上,照射在满是盛果的柚子树上,也照射在清漓漓的小河上。

深秋了,在一个屋角边,一树粉红的夹竹桃花真胆大,不问时令,开得正欢,周身泛着油光的蜜蜂,绕着桃花嗡嗡地唱着歌。

此时,炊烟夹着淡淡的葱花油盐味,在小村上空袅袅升起。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味道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味道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