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海上丝绸之路阅读及答案参考
海上丝绸之路阅读及答案参考
综合性学习。(6分)
近日,学校开展“走近‘海上丝绸之路’”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下面是陈教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2分)
学 生:陈教授,您好!我是校报小记者,想请您介绍一下“海上丝绸之路”。
陈教授:好的!“海上丝绸之路”指的是古代海上的重要贸易通道。当时我国的商人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将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等物产通过船只运往海外,又带回了香料、毛织品、玻璃器皿、象牙等异域珍品。
学 生: ▲
陈教授:这个问题提得好!“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不仅对当时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农业商品化的推进、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了便利条件,更对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融合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宁波当时就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
活动二:下列材料是宁波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部分有利条件,请简要概括。(2分)
材料一:宁波位于东海之滨,它南通闽、粤,东临日本,北与朝鲜半岛遥遥相望。
材料二:宁波人历来活跃在国际商贸舞台,他们走南闯北,开拓新领域,创造了许多奇迹。据不完全统计,现有73000多宁波籍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64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宁波港已成为我国著名九大港口之一;唐朝时期,跻身四大名港行列;宋元年间,又是三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清朝时,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如今,宁波港拥有了“洋洋东方大港”的美誉。
有利条件: ▲
活动三:本次活动需要一则宣传语,请从下列三副对联中,选择你认为最能体现宁波“海
上丝绸之路”特色的一项,并简述理由。(2分)
A.七千年河姆渡骨哨鸣响 八百里四明山云茶飘香
B.三江竞帆,招揽九天日月 东海涌浪,吞吐五洲风云
C.香樟如盖,郁郁兮摇翠 山茶似焰,灼灼兮飞红
我选择 ▲ ,简述理由: ▲
参考答案:
6.活动一:例:陈教授,“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带来的只是物质的流通吗?例:陈教授,“海上丝绸之路”还有其他方面的作用吗?(2分,内容1分,符合对话情景1分)
活动二:如:宁波地理条件优越,人们勤劳、勇敢,富有创新精神,宁波港的历史非常悠久。
(2分,每点1分,三点中答出两点,意思符合即可)
活动三:此题为开放题。例:选择A项,理由是这副对联选取了“河姆渡的骨哨”、“四明山的云茶”,突出了宁波的历史悠久、物产丰饶的特色。选择B项,理由是这副对联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宁波“海上丝绸之路”“三江竞帆”“东海涌浪”的壮美景象,而“招揽九天日月”“吞吐五洲风云”也紧扣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作用,意蕴深厚,意味深长。(2分,选择B项并合理阐述得2分,选择A项并合理阐述得1分,选择C项不给分)
第2篇:探索海上丝绸之路
早在1985年,人民画报社就组织专家沿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察了多个亚非欧国家,经媒体广泛报道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成为了一个新的文化热点。1990年10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30多个国家的学者和新闻工作者,沿海上丝绸之路对10多个国家的20多个港口进行了考察访问。这次考察活动,如同催化剂一般,唤起了国人对海上丝绸之路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而近年来,广州、泉州、宁波等城市兴起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争,更将世人的目光聚集于此。
历史是民族的根,文化是民族的魂。海上丝绸之路见证了人类文明延续和进步的自然历史,也见证了我们的祖先为了延续文明和维护进步所付出的努力。合浦作为一部在中国海洋外交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巨著,不仅值得世人重新阅读与感受,更需要我们自己重新认识和审视。正如广西“海上丝绸之路调查与研究课题组”组长熊昭明所说,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是海,是海外贸易的连接延伸,是传播海洋文化的链条。
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相应,中国沿海地区出现了一批享有盛名的海港,有广东的广州、福建的泉州、浙江的宁波、江苏的扬州等,它们的兴起和发展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占有重要的篇章。
丝绸之路,一直被认为是东西方物质与文化交流的“对话之路”。自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on Richthofen)将中国长安(西安)西达地中海东岸的古代商道命名为“丝绸之路”(Silk Road)之后,丝绸之路的称号沿用至今。海上丝路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明初达到顶峰,明中叶因海禁而衰落。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连接延伸,中国著名的陶瓷、茶叶、丝绸和铁器,经由这条海上交通路线销往各国,西方的香药也通过这条路线输入中国。历代海上丝路,亦可分三大航线:①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朝鲜、日本。②南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东南亚诸国。③西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
《探索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指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海上交通路线,以中国起点,东通日本,朝鲜半岛,西经东南亚,印度洋地区,直至西亚和东北非。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四大港口。
第3篇:海上丝绸之路福建
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历代有所变迁。从公元3世纪30年代起,广州取代徐闻、合浦成为海丝主港,宋末至元代时,泉州超越广州,并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第一大港”。明初海禁,加之战乱影响,泉州港逐渐衰落,漳州月港兴起。清代闭关锁国,广州长时间处于“一口通商”局面。自古以来,海上丝绸之路有多条航线。海上丝绸之路因运送其他货物而又有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药之路之称
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
泉州,古称“刺桐”,作为中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曾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泉州的海上交通,起源于南朝而发展于唐朝。到了宋元时期,刺桐港的海上贸易活动空前繁盛,被马可-波罗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当时的泉州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经济文化中心。
泉州博物馆[6]
到了北宋前期,泉州港对外贸易已相当可观,“有
第4篇:走近‘海上丝绸之路”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走近‘海上丝绸之路”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近日,学校开展“走近‘海上丝绸之路”’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下面是陈教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 学生:陈教授,您好!我是校报小记者,想请您介绍一下“海上丝绸之路”。 陈教授:好的!“海上丝绸之路”指的是古代海上的重要贸易通道。当时我国的商人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将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等物产通过船只运往海外,又带回了香料、毛织品、玻璃器皿、象牙等异域珍品。
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教授:这个问题提得好!“海上丝绸之路”的通,不仅为当时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农业商品化的推进、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了
第5篇: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
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
摘要: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和域外进行交流,相互交换吸收优秀成果,才能促进本国的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桥梁,在对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为例,对其作用进行了分析。关键词: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
0 引言
丝绸之路有陆、海二道,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经中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路上贸易通道。因大量中国丝和丝织品多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中外贸易通道,广东的广州、福建泉州、浙江的宁波、江苏的扬州等,它们在不同时期分别起过不同的作用。它兴起于秦汉,发展于隋唐,繁荣于宋元,衰弱于明清,它与陆地“丝绸之路”南北呼应,相互补充,“舟舶继路,商使交属”对古代中国经济文化的对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泉州成
第6篇: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广州
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广州
大家好,今天我要讲解的景点是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广州。我国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西安,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广州。广州古称番禺,位于南海之滨,拥有海上交通的优越条件。所以成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
西汉初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后,便派使者沿着百越民间开辟的航线,从广州出发,带领船队远航南海和印度洋,经过东南亚,横越孟加拉湾,到达印度半岛的东南部,抵达锡兰。汉武帝时期开辟的航线,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端。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时期。其原因有三个:首先是造船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能造“载六七百人,物出万斛”的船舶;其次,国际贸易要扩大商品交换,特别是罗马帝国需要大量的丝绸; 第三,对外贸易利润很高。所以,通过广州来中国经商的国家和地区大大增加,多达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