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十几减9(一年级)(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初步掌握、理解其计算方法.
(二)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意从具体到抽象,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
难点: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9+19+59+7
9+69+49+2
9+99+89+3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几.
9+( )=11 9+( )=14
9+( )=12 9+( )=16
9+( )=17 9+( )=13
9+( )=15 9+( )=18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1.
先出示9个红苹果,再出示2个青苹果.然后画集合图.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左边有9个红苹果,右边有2个青苹果.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因为要把9个红苹果和2个青苹果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师: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9+2=11.
师:苹果的总数是多少?(9个红苹果和2个青苹果,合起来一共是11个苹果)
出示11个苹果图,教师一边把11个苹果画上集合圈,把9个红苹果画上虚线圈,一边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一共有11个苹果,去掉9个,还剩几个)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因为要从11个苹果中去掉9个,所以用减法)
师: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1-9=
师:11-9的计算我们没有学过,怎样算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把你怎样想的说一说.
可能有以下讨论结果:
(1)从图上看出从11个苹果里去掉9个,还剩2个苹果.
(2)因为9加2得11,所以11减9等于2.
(3)把9分成1和8,先用11减1再减8,得2.(即:11-9=11-1-8)
(4)把11分成10和1,先用10减9得1,再用剩下的1加1得2.(即:11-9=10-9+1)
师: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会有许多方法.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出的这些方法都是对的.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第(2)种计算方法.
请同学们观察左图和加法算式,右图和减法算式,想一想:苹果的总数都是11个,其中一部分是9个红苹果,另一部分是2个青苹果.为什么一个用加法,另一个用减法解答呢?(左图是把两部分合起来,求总数.所以用加法.右图是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所以用减法)
根据加法和减法的关系,又学过9+2=11,那么在计算11减9时可以怎样想呢?(想:9加几得11,9加2得11,11减9得2)同时教师板书得数“2”.
指名复述想的过程.
读算式:9+2=11,11-9=2.
2.教学例2.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共有12朵花,去掉9朵,还剩几朵)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12-9=
师:得多少?怎样想的?(9加3得12,12减9得3)同时板书得数“3”.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共有14个圆,去掉9个,还剩几个?)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14-9=
师:得多少?怎样想的?(9加5得14,14减9得5)同时板书得数“5”.
读算式:12-9=3,14-9=5.
3.教学例3.
让学生在桌上摆一摆(先摆13个五角星,用手势表示去掉9个,还剩几个?),说一说(说出算式,并说出想的过程)算一算(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13-9=4)
同样方法学习:16-9=7.
4.教学例4.
让学生看教科书,先独立在□里填数,教师行间指导,然后订正,并指定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同时板书算式:
15-9=617-9=818-9=9
5.小结.
教师指着减法算式,提问: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是什么?(十几减9)
教师板书:十几减9.
师:这些减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被减数都是十几的数,减数都是9)
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在做十几减9的减法题时,可以想9加几得被减数,这题就得几)这种方法就是想加算减,今后学习中还要用到.
(三)巩固反馈
1.做教科书第2页上“做一做”中的第1题,让学生看图说一说怎么想的.
2.把教科书第2页上“做一做”中的第2题写成一组一组的卡片,让学生看卡片说得数.并可补充下面几组题:
9+( )=159+( )=12 9+( )=17
15-9=( )12-9=( ) 17-9=( )
3.做游戏:帮助小白兔回家.
准备8座小房子,在窗口处分别写上:“11-9”“12-9”…“18-9”的算式,再制作8只小白兔,小白兔身上分别写上:2,3,4,…,9的得数.(如下图)上述房子和小白兔分别悬挂在黑板两侧(顺序打乱).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一套数字卡片(2~9).
教师任指一座小房子(上面的算式)问:这是谁(哪个小白兔)的房子?学生想好答数后,举起手中相应的卡片.然后教师将写有相应得数的小白兔和小房子配在一起,直到全部搭配好为止.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运用加减法的关系教学十几减9的减法.在授课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进行学习.学习新课部分共分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教学例1,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经过讨论初步理解算理;
第二层次.教学例2,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加强说算理的训练,让学生说出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三层次.教学例3,重点引导学生动手摆、列、想、算,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第四层次.教学例4,让学生独立填写得数,看算式说算理.
通过以上的安排,做到从具体到抽象,体现了由浅入深、层次渐进的原则.在学习新知识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识.
在巩固练习的设计中,能够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游戏形式的练习.不仅增强了趣味性,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及时获取全体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游戏中渗透了帮助他人的思想教育内容.
板书设计
第2篇:十几减九(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2页及练习二的题目。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
3.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课本的复印资料、计数棒、圆片等帮助探究计算方法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提出问题。
1.师生交谈。
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游园活动吗?(喜欢)
你们参加过那些游园活动?(钓鱼、猜谜语…….)
老师:元旦节要到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设计一个有趣的元旦游园活动。
2.课件出示情景1(课本10~11页的主图中买卖风车的场景,稍做修改)。
师:首先,我们派小明去买游园活动的奖品──风车,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画面。
师:告诉老师,你们看懂了什么?(原来有12个风车,小明要买9个)
师:从你看到的信息中,你能解决什么数学问题?(还剩下几个风车?)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好!还有哪些小朋友也想解决这个问题?(几乎全班举手)
师: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交流解决问题的方式。
师:谁能列出解决这个问题的算式?(列式:12-9=?)
师:你们可以通过什么办法知道这个算式的得数?(数一数、用小棒或圆片摆一摆、动脑筋算一算或者想一想、看看手中的资料)
师:你们的办法真多!现在就用你自己喜欢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遇到困难可以和学习小组内的同学或者老师讨论讨论。(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解决方法。)
2.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你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1)数一数:
a1,2,3,…9拿走9个,1,2,3剩下3个风车。
b一个一个的数数圆片或其他的学具。
(2)摆一摆:
a先从10根小棒里面拿走9根,剩下的1根和2根合起来就是3根,所以12-9=3。
b从12根小棒里面,先把2根去掉,再从10里面拿走7根,剩下的就是3根。所以12-9=3。
……
(3)想一想、算一算:(老师要板书出计算的过程。)
a想加法算减法。因为3+9=12,所以12-9=3。
b把12成10和2,先用10-9=1,再用1+2=3,所以12-9=3。
c先用9-2=7,10-7=3,所以12-9=3。
d把9看做10,12-10=2,2+1=3,所以12-9=3。(出现此算法,老师要追问:2为什么要加1?)……
(4)看资料。如果由学生是看资料知道计算方法的,就让他带领同学们一起看资料。
师:你们今天太了不起了,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来计算12-9=?,现在请同学们看看手中资料上的计算方法和我们的哪一种相同的。
师:上面的这么多的方法,挑出你最喜欢的一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知道还剩下几个风车了吗?(3个)
三、学生在情景问题的解决中巩固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出示情景2(书11页上的主图中买卖气球的情景稍做修改)。
师:为了增加游园的气氛,我们派小红去买一些气球。看,现在小红已经买到气球了,你从画面上知道了什么信息?(阿姨原来有15个气球,小红买了9个,要求阿姨还剩几个气球。)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会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会)
师:在四人学习小组里,说说你的计算方法。(学生交流完后,请稍逊色一点的同学回答)
(教师板书:15-9=6)
四、运用新知,自主练习,揭示课题,体验成功。
1.课件出示情景3(动画:小蚂蚁过桥)。
师(解说情景图):现在我们来邀请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参加我们的活动。
首先,我们来邀请小蚂蚁参加我们的游园活动。可是它得先过一座桥,每块桥板上有一道十几减九的算式,它不会做算术题,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小蚂蚁的忙吗?(愿意)
师:你们不但要告诉蚂蚁得数是多少,还要教教蚂蚁方法是什么。
师:先在题卡上计算,边做边说是怎样想的。比比看,谁能又好又快的帮助蚂蚁过桥。
2.揭示课题。
师:看一看,想一想,今天我们所做的计算题都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都是十几减九的计算)
师:(板书课题:十几减九)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师:今后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你觉得哪种方法好用,算起来方便,速度快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3.做一个全班同学都可以参与的计算游戏。
师:为了更快的邀请到更多的朋友,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练一练我们的计算本领。
师: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老师出题目,小朋友用手指的个数告诉老师算式的得数。
4.课件出示情景4:(出示一些小动物,他们的背后藏着算术题)
师:看,这里有很多小动物,让我们把他们邀请到游园活动中来。你们想邀请谁?(学生选择小动物后,电脑出示相应的题目,学生立刻算出得数)
5.课件出示情景5(书13页的第3题,森林里的小鸟)。
师:爱凑热闹的小鸟们也想来参加游园活动,热情的同学们,你们可别忘了邀请他们呀!)
师:选择你想邀请的小鸟的号数,直接算出得数。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课件出示练习二的第8题。
师:看,现在小朋友们正在布置猜字谜的游园活动。
仔细观察这幅图画,你能用你学到的知识,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吗?
注:其中有十几减九的问题,也有十几减八的问题。
六、总结。师生交流
师:今天设计了这一个游园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师:学习了今天的知识,老师要看看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在日常的生活中,你遇到的哪些问题可以用今天的知识来解决的?(学生表述不清楚时,老师慢慢做引导)
第3篇:十几减9(苏)(苏教国标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一、理念设计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十几减9的例题是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出来的,这一问题使学生产生迫切想计算的心理需求,并迅速进入独立思考的状态,探究算法。通过交流,体会不同的算法,鼓励学生算法的个性化的同时,让学生在比较中选择喜欢的算法。本课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
二、教材分析
教材将“加、减法”穿插安排,旨在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前面的被减法是10的减法和9加几的学习为学习十几减9作好了知识准备。十几减9又是20以内退位减的起始课,是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的重要基础知识,并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作好迁移准备。另外,教学这部分内容,还可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培养
第4篇:人教课标版一年级《十几减9》教案设计
人教课标版一年级《十几减9》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3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思想感情。
【难点、重点】:
1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及解题策略多样化。
【教具、学具】:
教学挂图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口算。
9+3 9+7 9+4 9+6
9+9 9+2 9+5 9+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 )=12 9+( )=13
9+( )=14 9+( )=15
9+( )=16 9+( )=17
二 情景引入
1.同学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们想去春游吗?
请出两个小队的人,一队有9人,一队有6人,请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并列式计算。
2.你们想去看看南方的小朋友们春游都干什么
吗?
(1)自由地观察图,
第5篇:人教课标版一年级《十几减9》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3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思想感情。
【难点、重点】:
1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及解题策略多样化。
【教具、学具】:
教学挂图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口算。
9+3 9+7 9+4 9+6
9+9 9+2 9+5 9+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二 情景引入
1.同学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们想去春游吗?
请出两个小队的人,一队有9人,一队有6人,请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并列式计算。
2.你们想去看看南方的小朋友们春游都干什么
吗?
(1)自由地观察图,互相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列出算
第6篇: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十几减9》教案设计
导学内容:十几减9以及做一做。
导学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十几减9”是小学一年级退位减法的起始,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数学标》中指出:“由于学生的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基于这一理念,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学会计算并运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导学目标:
通过新年游园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通过小组和全班同
第7篇:小学数学一年级《十几减9》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十几减9》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新年游园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到十几减9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3.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2页的内容。
教学设计
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
1.师:(出示宠物小精灵皮卡丘)你们认识它吗?你们喜不喜欢皮卡丘?今天皮卡丘来到课堂上和我们一起学习。下面,皮卡丘请我们同桌的小朋友先来做个凑十的拍手游戏。
2.对口令游戏:10的组成。
你说1,我说9,
你说2,我说8,
我说3,我说7,
你说4,我说6,
你说5,我说5。
3.复习20以内9的进位加
第8篇:十几减9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体验算法多样化,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在参与探索与交流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老师跟大家讲个故事,想听吗?一个星期天的上午,(课件出示小兔和妈妈对话的场景)小兔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是星期天,我想到集市上去买点东西。好吗?”妈妈说:“好的,买了东西早点回来。”(课件出示例题情境中小猴卖桃图)集市上可热闹了。瞧,一只小猴在卖桃呢,多么鲜美的桃子啊!(把例题情境图出完整)小兔看到这么多又大又红的桃子,心想买点桃子回去吧。
提问